“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怎么理解?
优质回答
天之道尚均衡,故损有余而奉不足;
人之道尚优势。故损不足而奉有余。
这句话和后一句话成对比,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说明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让某些事和物过度发展,限制其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作为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有些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物质性的,带有消极因素,实际老子的的这句话是指的对人类自己,减少自己的缺点而发扬自己的长处,这才是做人的大道。与物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老子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你认为有道理吗?
优质回答
短短一段话,却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这段话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可以来看看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然后再来理解这句话。
首先,老子应该是对大自然有着细致入微的深刻的观察。老子发现,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都是按照某种规律而不假人为的运行的。比如水满则溢,月圆则亏,高山太高必然崩塌,而洼地则随之被填平。天气太旱,则必有甘霖。所以,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
但是人类社会却与之完全相反。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老百姓被贵族严重剥削,越是穷的就越来越穷,而越是富有的就越来越富有。这个和马太福音中所说的一样,财富总是向最有财富和权势的人手中集中。这是人类社会阶级不平等不平衡,所以老子看到了这样的不平等现象,这种现象与自然界的平衡法则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第三,关于人生。人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问题。老子同样是用自然界的一切来启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老子发现,凡是柔软的东西,都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但却可以摧毁天下的一切,也可以包容天下的一切。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老子还发现,柔软的柳枝,正是它生命最蓬勃的生活,而死掉的树枝,很僵硬,但是它已经处于一个死亡的状态了。所以老子认为,人生应该柔软,应该知其雄守其雌,应该要以退为进,这样才能获得有生机活力的人生。
这是老子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
下面,我们来看这段话: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这里面反映了老子的以下几种思想。
第一,天之道在于自然而然。道是天存在的依据和运行的规律所在,他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而天地的规律,是平衡的,是平等。一切事物都在道的支配之下,他们平等地在道的推动下运行。
第二,但是人类社会很可悲。它一点也不公平,不平等,存在大量的阶级压迫的现象,人与人之间是完全不平等的。其实这也反映了老子的朴素的平等意识,代表了老子的一种美好的理想——人人平等,没有压迫。这与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诉求是一样的。
第三,从自然哲学道政治哲学,最终道人生哲学。老子一方面认为,圣人管理国家和社会,要无为而治,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遵循大道自然的原则,走一条清心寡欲清静自然的道路。
老子的这句话,也许就可以解释现在我们人与自然的一种紧张关系。
前半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在道家认为世间存在着一种平衡,不管是阴阳,长短,兴衰都是有一种微妙的平衡在的,且两者之间都是可以转换的。
即使暂时失去了平衡,自然法则也也能将它重新弥补。
后半句“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相对自然来说,人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动物。在人的干预下,很多事物都会走向各自的极端且人力无法将其恢复。就好像现在社会,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在老子的理论里,人的介入会导致自然界和社会的失衡,所以他并不主张人主动地去管理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
由此,一方面他主张无为,希望人们尤其是统治者不要过多去干预事物的发展,史实证明,“无为”能够使民众休养生息,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其中的典范。
另一方面他主张人要消极避世,这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孔子周游列国来倡导他的学说完全不同的是,老子他倡导的就是避世理念,也就是说,有才能者不必汲汲于功名。
在他看来人对社会的一切干预都会破坏这种平衡,而导致事情变得更糟,尤其是他处在的是春秋战国这样战乱频仍的朝代,正是群雄割据,各国之间你争我夺才导致民不聊生。
人与自然,奉行的是不同的法则,一个在乎平衡,一个在乎谁者称王,所以千百年来,两者都难以真正和谐共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是什么意思?你认可这段话吗?
优质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诫人们做事不要太满,不要太过,有抑制人过多之欲的意思。这句话出自老子,很经典,我认可这句话。其实,“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思想可以做两方面理解,一方面,这句话揭露了万事万物由盛及衰变化的一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将这句话下落到人生层面理解,就是在告诫人们做事不能太过,极盛的时候就会出现“损有余”的情况,继而走下坡路,这是深刻的处世智慧。
1、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揭示的自然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看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揭示的自然规律。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世间存在一个规律,当一件事情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也就是“损有余”;而当一事物还没有发展到它的极端点的时候,它就会一直向上发展,即“补不足”。就比如,一个水坑,水太多了,水就会漫出来,那么好不容易积累的水,就流失掉了;但是,如果一个水坑里面的水不是满的,我们就可以往里面加水,水就会慢慢积累。如果保持这个“不足”的姿态,那么就能一直处于向上的姿势了。
老子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揭示一个“物壮则老”的规律,当一件事情做得太满太过的时候,反而会开始走下坡路。
2、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揭示的处世智慧
如果将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放在人生层面进行分析的话,老子实则是在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做得太满,万事要留有余地,否者就会走下坡路。
同时,在“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道和天道不一样,世间的人们往往去剥夺那些本来就不足的,去侍奉那些本来就有余的。从老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来看,老子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是在批评为上者从百姓那里收刮民脂民膏是“违背天道”的,是不合理的。
综上所示,从自然层面来看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老子实则是在揭露“物壮则老”的道理,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由盛及衰变化的一个自然规律;而从人生层面来看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老子则是在告诫我们,做事不要做得太满,否者就会走下坡路,得不偿失。同时,“损有余而补不足”后面那句“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亦是某种程度在批判当时为上者从百姓那里收刮各类资源的行为,指明这种行为是“违背天道”的。
人类为什么要损不足奉有余?
优质回答
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残酷规律啊。也就是经济学上的马太效应,放在最后再说吧。
最近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有钱的变得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却越来越穷。
原因有二:
1.原始的状况的不同
有钱的人有很多优质朋友,这会让他继续结交更多的人;他的钱也可以让他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教育方面。
而没钱的人,他们的父辈没留下什么。他们几乎是从0开始拼搏,从小结交的朋友也有可能是只喜欢吃喝玩乐。
2.遗传方面
有钱的人有更多挑选伴侣的机会。他们一般也会挑选更聪明,更漂亮的伴侣。他们的孩子一般是不会长偏。
这个社会其实还是挺重视颜值的。在面试时,面试官也会偏向于好看的,谁让人是视觉动物。而且如果那个人不仅好看,还聪明?
补充一下马太效应吧。《新约·马太福音》25章29节:“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我想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马太效应的分析。
人其实有一个弱点,就是自己越缺哪一点,就会越重视。从而导致了一叶障目,让人只重视最表面的事物,而不会长远考虑某件事情。
比如爱钱这点。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穷,而你的面前摆着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去赚一些钱,给人家打零工,干一些可替代的工作。
一个是潜心学习,先大量投资自己。我想大部分缺钱的人都会选择第一个。
不过,也不要那么悲观。马太效应只是说的社会的普遍现象。但是什么都有例外的,而那个例外有可能是你。
只要定下一个合理的目标,在行动前先预估一下,结果一定不会很差。
我是@女侠七安 ,希望能和你一起学习,读书。
人类为什么要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要回到《道德经》原文中来解读、回答这个问题。
”损不足以奉有余”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是: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天之道指的是自然规律,人之道指的是社会法则。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为什么会说出,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而社会法则是要减少不足来奉有余呢?其实我们联系上下文和《道德经》的主导思想来分析就显而易见了。
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是矛盾的,也具有同一性。老子把这种直观的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得出道法自然的道理,“人之道”应该与“天之道”一样,损有余补不足。那为什么老子又要指出“人之道,损不足已奉有余”呢?从上下文不难看出,老子是在抨击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阶级压迫的不合理现实,“人之道”没有效法“天之道”。那什么人做到了效法“天之道”呢?老子给了我们答案,他指出”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那么得道之人是什么人呢?是圣人。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又说”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圣人“道法自然”,是”损有余补不足”。
天之道是走向圣人之道。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往往是“人道”占了主导位置。这里的“人道”,乃是逆天而行,其轨迹是“损不足,奉有余”。这样的话,就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必然被无可抵挡的自然力所反弹,最终覆灭。
进而我们联想到《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的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更明白了。”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而不害”是自然规律,”为而不争”是“道法自然”,否则就会出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公平现象,这是与自然规律和百姓的愿望背道而驰的。
”损有余补不足”是自然规律,”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而”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有为,是人有意而为之。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类社会地发展也是如此。“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类发展的不公平现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意思.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