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穆斯林的葬礼》里的韩太太?
优质回答
经友人推荐,去年读了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部著作,本书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六十余年间的兴衰历史,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
韩太太是手工匠人梁亦清的长女,父亲去世后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照顾妹妹,并与韩子奇结为夫妇。
韩太太是彪悍、狠心而冷漠的。韩子奇离家后,她逼走帮忙照看店的侯师傅,丝毫没有任何隐忍慈悲之心,由此可见她的狠。对待新月,她是及矛盾的,新月是她爱的丈夫的女儿,但也是她妹妹的孩子,而她,顶着母亲的头衔,实际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继母。对于丈夫和妹妹的私情,她心里有无限的恨意,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既然决定了重新接纳韩子奇和新月,哪怕心里有再大的恨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恪守善良的底线,终究到底,悲剧的根源在于韩子奇的优柔寡断、怯懦。韩太太对新月病情的恶化和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直到新月死亡,韩太太始终没有来照看一次,可见她内心的冷漠深不可测,铁石心肠,非常人可以感化。
同时,她也专制、刚愎自用的。她不折手段拆散了天星和容桂芳,毁了天星的爱情;她明知楚雁潮和新月真心相爱,却用残忍的方式断了新月的念想和希望。披着宗教神圣的外衣,做出专制蛮横的行为,把家里搞得乌云笼罩,灾难重重,这一切的悲剧都是她把自私和冷漠无限放大,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她也是一个可怜的普通女人。她深爱韩子奇和天星,为了拥有韩子奇而提出了收养新月,只要妹妹梁冰月永远离开。她试图用这种方式换得一家人的团聚,但感情并不受桎梏,也不会因为分离而不复存在,她对爱和恨的纠结、执拗也导致了一生的爱情、亲情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虽有诸多争议,但是确实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值得借鉴性地好好品读。
韩太太,是《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患难妻子。伴随她的故事,似乎只有悲哀。
一开始,璧儿的形象还是持家好帮手。但是一旦变成韩太太,她就汲取了传统封建的各种因素,变得自负、冷漠。对待她不喜欢的人,韩太太疑心、跋扈。韩子奇走后,她的疑心病和刻薄言语,赶走了老侯;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的这种举动,只能让人感叹,真的是“头发长、见识短”。好端端的一个家业被毁于一旦。韩子奇带回来了女儿,她赶走了妹妹,充当了妈妈;虽然韩太太也不容易,但是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从新月时时怀念过去的妈妈的情节,可以看出韩太太并未给新月多少母爱,给予的只有训斥和管教。
另一方面,就算对待她喜欢的人,韩太太也不懂得如何去爱,没有宽容、没有理解,在家庭事务方面处处失败。韩太太的理想就是儿子风风光光的婚礼和传宗接代,为此她不惜以反对新月上大学来要挟韩子奇割爱,也不惜用谎言拆散儿子和女朋友。最后结果,韩子奇发现宝物被贱卖而意外受伤,天星发现真相后对家庭充满无奈和愤恨。全家人,没有一个人喜欢她,何等的悲哀啊。
为什么韩太太会变成这样?是因为没有读过书、上过学吗,好像不仅仅是这些。自幼家族产业就被奸商欺负,养成了她处处提防的性格。封建家庭里面的等级贵贱,也让她习惯于一家之主的做派。她监视着丈夫,管束着儿女,自己认为自己辛劳,却让每个人都不舒服。红楼梦里面说,女儿嫁了人,就会变成死鱼眼睛,果然如是乎。
如何看待《穆斯林的葬礼》这个茅盾文学奖作品?
优质回答
与此奖堪配,——天作之合!
优质的一部小说。很震撼人心……,这却不是像其它同代的女作家,——是被“老男人”精致包装后捧出来的货。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 “变迁兴衰”、“命运沉浮”,重心落在衰、沉。
首选是值得一读。《穆斯林的葬礼》写的其实就是“玉器梁”一家的悲剧。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再次小说的悲剧事件大体可以分作三类,一是爱情悲剧,二是社会悲剧,三是命运悲剧。优秀的作品震撼人的心灵。整本书“爱”与“死亡”并存,立意突出,给人以共鸣,让人与书中的人物紧密互动。批判的是极端,歌颂的是人性,爱情。
著名作家冰心称“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看本书的时候,你会看到,因为时代和民族的束缚,因为这道冲不破跨不过的障碍,几代人的挣扎和坚持。而这些可能也恰恰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缺少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一个家族,60年的兴衰沉浮,几代人的情感纠葛。有执着的追求,有真挚的爱情,有世俗的烦恼,有宗教的信仰,有战争的苦难,有时代的变迁。最终不过是尘埃落定,这人生谁又能真正把握的住,只是清风明月依旧,璞玉珍宝辗转,离别的只有人罢了。
如在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 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人生从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摘自《穆斯林的葬礼》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000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