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郭沫若的资料?
优质回答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在中国,你觉得鲁迅和郭沫若,谁更受欢迎?为什么?
优质回答
当然是鲁迅先生了。虽然郭沫若学识渊博,位及高官,但是人们最广为称道的还是鲁迅先生的几率大一些。
第一点,鲁迅先生于五四时代在众多学人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作品的先锋的战斗的激进的现实战斗精神,还因为他在作品背后对中国国民性的不畏惧的批判精神,勇敢地做匕首的态度。
第二点,鲁迅一直在坚守着他的信仰,对于中国的文人来说,五四动荡不安的时代,不仅仅是他们能冲出众人之中的时代,更是对他们心性的历练,在五四高潮之后,时局迅速进入到了一个。低潮的氛围之中。众多的文人学者纷纷进入象牙之塔。
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们,面对的时局,一直在处于张望状态。然而,鲁迅先生,他虽然经历过短暂的迷茫,但是之后他又是勇敢的站出来,以更加坚定的姿态来面对中国,满目苍痍的中国。鲁迅先生对于文学的信念是他人不可比拟的。相比较,郭沫若先生在百花时代,用极短的时间,写出了文学性较差的100首赞颂诗。在我看来,这是对文学的不尊重。
第三点,鲁迅对于中国现代文人的影响,鲁迅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在这里并不否认,郭沫若先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20世纪的中国文学有两大传统,一个是来源于鲁迅,始终表现出一种战斗的激昂的批判的姿态。另一个来源于郭沫若,理想的激昂的抒情的姿态。但是我认为鲁迅先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五四时期,他就勇敢的开创了乡土文学的传统。
此后,同他一脉相承的乡土文学的各个时段的作家们,他们无一不受到鲁迅先生的影响。陈晓明教授在当代文学主潮中曾经说过,中国的乡土文学,是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由此可见,鲁迅的地位之高。
文/红雨说历史
不管怎么说,百度百科还给了鲁迅先生冠以文学家、思想家两个家
郭沫若先生只是履历简介,职业生平。
至于历史功过是非自在人心,不妄加评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郭沫若作者简介及代表作.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