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武则天(李治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

优质回答

欢迎关注“猫叔说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三篇小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莅临我的页面一阅。由于篇幅限制,我只能贴一篇的一部分,不知是否能说清楚,如果没说清楚,欢迎留言补充。

先说说,李承乾。李承乾这不争气的玩意儿居然也想效仿自己的父亲,来一次山寨版的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只可惜,手艺潮了点,运气背了点,队友蠢了点,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李承乾最后被废为庶人,很快就被发配到黔州掏鸟蛋去了。树倒猢狲散,跟着李承乾混前程的那帮家伙自然也都逃脱不了惩罚,汉王李元昌被赐死,侯君集被斩首,一家老小被流放到岭南,连皇帝的女婿杜荷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于是乎,一个政治小团体就这么灰飞烟灭。

废太子已去远方,这次,该立新太子了吧,毕竟这事儿关系着国本。这时候的李泰简直是志得意满,天天唱着过,高兴到要飞起来。这也难怪啊,即使是轮,也该轮到他了,嫡次子嘛,况且又那么受父亲的待见,在群臣中的威望又高。李承乾前脚刚倒下,这些按捺不住激动的大臣就开始行动了,你一本我一册,到处都在为李泰吹风。看这阵势,李泰当太子已经是煮熟的鸭子,难不成还能飞起来?还别说,这煮熟的鸭子还真就能飞,怎么回事儿呢?

本来,李世民也已经想好了,并且亲口告诉了李泰,要立他当太子。李泰一听,那真是激动万分,赶紧翘起尾巴给自己的父亲一顿马屁,说出一句令人后怕的话:我就有一个儿子,您要是立我当太子,我就把他杀了,等我百年之后,就传位给我的弟弟晋王李治。这顿马屁,还真给拍到了马蹄子上了。此时的李世民毕竟也上了点年纪,对亲情相互残害的事情很敏感,也很反感。估计,这时候已经对李泰有看法了。当然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给他总结了一下。

第一、立李泰为太子,群臣意见不统一,尤其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深受信任的重臣不支持李泰,是煮熟的鸭子飞走的重要原因之一。褚遂良的建言非常耿直有力,戳到了李世民的软肋。他说了:陛下要是立李泰为太子,不如现在就把晋王李治杀掉,即使您不杀,将来您百年之后,晋王李治也活不成。这话在点子上,以李泰的性情,这事儿他干得出来,李世民听了之后居然潸然泪下,这个长孙皇后给他留下的幼子,实在是令人担心。于是,保全各个儿子的性命成为李世民选太子的第一要素。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不支持李泰呢?这也正常,毕竟,他跟李泰平日里关系比较远,让李泰当太子当然对他不利,况且李泰已经成人,很多事都有主见,不太好控制,李治多好啊,才十几岁,是个听话的乖宝宝,立李治对长孙一脉有利。作为一个跟了李世民大半辈子的好基友,同时又是大舅哥,长孙无忌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于是,李世民开始倾向于李治。

第二、毒蛇死而不僵,又反咬一口。李承乾被抓后,李世民出于愤怒,亲自提审了他,质问他为何要造反。面对严厉的父亲,李承乾哭了个稀里哗啦,一五一十把真相都告诉了李世民。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他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已经贵为太子,将来就是皇帝,我为何还要谋反呢,要不是李泰苦苦相逼,我肯定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李世民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善于接受纳谏,同时,也是耳朵根子软的意思,听了李承乾的哭诉,他顿时动了恻隐之心,潸然泪下。这事儿,使李世民对李泰的看法也急转直下。估计李泰机关算尽,也没想到已经被废的李承乾还会给他来一只致命小鞋。

第三、李泰飘过了头,手握一副好牌却打得稀巴烂。怎么回事儿呢?举个例子吧,李泰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已经妥妥的了,却不知为啥,脑子抽风,找到弟弟李治,给他来一场恐吓。由于汉王李元昌平日里比较喜欢李治,平日里二人关系不错。这就给李泰把柄了,他对李治说:听说你跟咱那个叔叔李元昌私交不错,现在那位坏叔叔都已经死了,你难道不怕被牵连吗?这下子,还真把李治给吓到了,毕竟只有十几岁嘛,天天惶恐不安,很快,这个异常现象便被细心的李世民发觉,在追问之下,李治把被恐吓的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诉了父亲。得,这下坏菜了,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好你个李泰,还没当上太子就开始恐吓自己的弟弟,要是将来当上了皇帝,还不把自己的弟弟当鸡杀啊!

第四、群臣支持李泰用力过猛,反而弄巧成拙。这边李承乾还没凉透,那边已经敲锣打鼓为李泰唱赞歌了,鼓吹李泰是合格的太子人选。这反而引起了李世民的猜疑,您想,一个亲王,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能量,既然今天有这么大的阵仗,说明你平时背地里不少经营,要不然,这些人不可能这么支持你。细思极恐,原来这孩子是个心机婊啊。于是,李世民对李泰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喜欢到厌恶,仅仅用了几天时间。

至此,李世民心里的主意算是定了下来。就这样,李泰不但没当上太子,还被剥去了封赏,降为郡王,软禁了起来,李治很快被宣布为新任太子。就这样,大哥跟二哥掐,大哥被发配到远方掏鸟蛋,二哥被关起来数蛐蛐,李治就成了最大的黑马,躺在床上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你说,找谁说理去。

很多人都认为帝王家是无情的,毕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家出现过很多的杀兄弑父事件。可是单单以此否定所有的皇帝,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呢?其实我国古代还是有很多皇帝,都有着普通父母的心。就比如说清朝时期的康熙,毕竟这家伙宠儿子可是一把好手。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题并不是他,而是一位来自于唐代的著名皇帝李世民。那李世民他在现代的名气可不小,哪怕是一个孩童,也能知晓李世民的部分事迹。而提到李世民的儿子,想必大家都会有一个疑惑,为何最后是李治呢?要知道他最疼爱的孩子可是李承乾。 要知道这位和皇后的感情是非常的深,而李承乾又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孩子,所以被受关注,在6岁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教导。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承乾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熟读诗,礼,甚至还颇有小天才的迹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李世民登基之后,才直接将其立为了太子,而对于他也是越来越重视,一直把他当做新任帝王培育。要知道在12岁的时候,李世民就让他上朝旁听,其目的就是让他接触国家政事,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宠爱。 而在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个不相信任何神话宗教的人,可是在李承乾病重的时候,他居然邀请了道士和尚前来祈福,要知道这可以说是头一遭。而在李承乾病好之后,李世民还修建了道观以及寺庙。可是在贞观7年的时候,李承乾在一次重病,没有办法,李世民就请来了天竺高僧。

而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难道不足以证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性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下去,接替李世民的必定是李承乾。可是随着年纪的不断变化,李承乾便变得十分的荒唐,而这便让李世民对其十分的失望。 可是哪怕如此,李世民仍然在坚持,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还是有救的,于是乎便整出了10多位老臣,前往东宫教育太子。但我知道当时李世民可是顶着多大的压力,面对着朝中各臣子的谏言,一次又一次的压下废除太子的言论。

可惜的是最后李承乾犯下了大罪,不仅仅太子的位置不保,按照律法,甚至连性命都难以留下。而李世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再一次想尽了办法。 当时文武百官认为应该立李泰为太子,可是李世民却在心中否认了他,于是乎便让李治做了太子。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治性格软弱,温和。如果他当上位,一定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但是选择李泰作为太子就不一样了,在他坐上皇帝之后,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极有可能会屠杀自己的兄弟,而首冲其次的莫过是李承乾。而李世民会封李治,说到底还是因为父母心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九皇子李治,最后变成了武则天称霸大唐?

优质回答

李世民传位给李治一事,实在是昏招,毛主席曾评价李世民说,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充分说明李世民在这件事上简直太糊涂。

自从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太子之位空出来,当时有3个人选,分别是濮王李泰、晋王李治、吴王李恪,而太子之位的争夺分2个阶段。

第一阶段:李泰VS李治

当时有两股政治力量在角逐太子之位,一方是以岑文本、刘洎为首支持李泰,另一方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支持李治。

本来李泰最开始是占优势的,唐太宗甚至都亲口答应让他当太子的,可李泰实在是太年轻,干了一件事情,触到了唐太宗的底线和忌讳,就快到手的位子一下就丢了。

李泰这人十分聪明,结交了不少文人学士,名声也不错,而且唐太宗过度宠溺他,因此,李泰十分自信地认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

有一次,他在皇宫给李世民请安时,干脆就撒娇卖萌,并当场表示:如果传位给他,将来他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再传给晋王李治。

李世民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立他为太子,这算是得到口头承诺了,但李世民又把这事给褚遂良说了,褚先生作为旁观者,比较清醒,给太宗泼了冷水,李泰会杀自己儿子,然后再传位给晋王?这种鬼话能信?

同时暗示李世民:要是李泰登基,很有可能杀了李治!

要知道,李世民得皇位是通过政变,杀兄弟得来的,他自己是非常忌讳这种事情发生的。因此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考虑的核心要素就是确保这几个儿子将来不会自相残杀。

世民兄当场醒悟,冷静下来,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太子之位又悬而未决,但毕竟李泰是得到口头承诺的,而且李世民很宠溺他,如果再进一步打消他的疑虑,是完全有可能拿到位子的。

但是,李泰在这时候干了一件蠢事,把就快到手的位子弄没了。

他跑去吓唬晋王李治,因为李治跟李渊的第七个儿子汉王李元昌关系很好,李元昌曾经建议废太子李承乾兵变谋反,事发被赐死。

李泰就拿这事儿吓唬李治,说:你跟李元昌关系这么好,当初他谋反的时候,你难道没有附从吗?

这话一出,本来就很懦弱的李治被吓得小脸煞白,天天惶恐不安,要知道参与这种事情是杀头大罪,虽然李治没参与过,但要是有人这么诬陷他,他百口难辩,咋办?

这事儿很快被李世民知道了,他非常震惊,因为这件事传达出来的意思很简单:李泰要干掉李治,至少可能性很大。

李世民还没死,他就敢这么去搞自己兄弟,这要是将来把皇位给了他,岂不是要直接把李治干掉?兄弟相残的悲剧又要上演?

就在李世民开始动摇改立太子的时候,废太子李承乾非常及时地上来补了一刀,让李泰从此与太子之位彻底无缘。

他跟李世民说:我已经贵为太子了,还能有什么奢求?就是因为李泰想谋害我,夺取太子之位,我才与朝臣一起谋求自保之道,现在立他为太子,恰好落入他的圈套。

这两件事给了唐太宗极大的震撼,他开始反复思考该如何避免手足相残的悲剧发生,最后得出结论:传位给李治,则可避免!

于是懦弱的李治因为仁慈,得以当上太子之位!

第二阶段:李治VS李恪

李治当太子这事儿虽然定下来了,但传位这么大的事情,要慎重,因此还要考察一下李治。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李世民发现李治的性格十分懦弱,而且太过于循规蹈矩,实在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于是,李世民又开始犹豫了。

他在思考,如果李治不适合传位,还有哪个儿子能当大任,又能避免手足相残的悲剧呢?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吴王李恪!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史书上说他:善骑射,有文武才。因此: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

李世民因此常对人说:英果类我!也就是觉得这个儿子是最像他的。甚至把当时城市规模仅次于首都的益州封给他治理,作为藩屏,拱卫国家,十分倚重这个儿子。

当看到李治实在不适合传位后,李世民觉得李恪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朝廷重臣。

前文已经说过,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支持李治的一股政治势力,而且李治的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恪只是杨妃的儿子。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而李恪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因此,李恪这时对他来说,是一个威胁,于是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

他对唐太宗说,李治性格仁厚,是难得的治国之才,现在举棋不定,很容易招致祸事,加上长孙一伙人又是重臣,他们的意见直接促使李世民放弃了立李恪为太子的打算。

后来,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又陷害李恪参与谋反,导致李恪被杀,之后武则天与长孙无忌斗法失败,被诬陷,自尽而死。

史书上多认为,长孙无忌当初陷害李恪致其死,他自己后面又被人诬陷而自尽,实在是应得的报应,当初诬陷别人,今天也被别人诬陷,苍天不曾饶过谁。

后面李治成了太子,再后面懦弱的李治被武则天夺走了权力,整出了二圣临朝的历史奇观!

因此,毛主席在读到《新唐书.李恪传》时,曾批注道: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烟郭说

李世民常说李恪类我,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同时他也清楚李治性格太懦弱,循规蹈矩,不适合做皇帝,可以说,他对自己的这俩儿子是十分了解。

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听信了长孙无忌之言,立李治为太子,实在是糊涂的一招。李治太过仁慈,是个好人,可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李世民也十分清楚,却要选择李治。

最后李治终于还是在自己的性格上栽了跟斗,武则天强势,李治懦弱,故而武则天比他更有主见,懦弱的李治被强势的武则天一步一步地拿走了天下大权。

由此引发中唐政治动荡不安,武则天在时,对李唐宗室痛下杀手,晚年又发生神龙政变,没多久又发生唐隆政变,接着又是先天政变,经常政变,没安稳过。

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可称得上千古英主,一般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大都很有作为。李世民两大优点在史上颇为耀眼,一是用人,二是纳柬。贞观之治得力于朝野人才济济,魏徵之所以诤言犯颜也得力于李世民的胸襟宽广。正是由于李世民的能力太强,对几个儿子很是看不上,加上嫡出的承乾、李泰确是很不成器,庶出的李恪又不待见,继位的大任就落到了李治的头上。当然长孙无忌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李治懦弱,又昏庸无能,聪明果敢的武则天自然就大胆地君临天下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大都有一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禍起萧墙,自家兄弟为争夺皇位而相互惨害。宫墙内血雨腥风,充满了杀戮。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而他的几个儿子也是覆蹈故辙,互相攻讦争斗,结果都成了牺牲品,反而成就了不争不夺的李治。往往是开国皇帝一旦铸成大错,就会遗患无穷,代代难V根除。

你认为李渊是心甘情愿传位于李世民的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与其说是李世民逼迫他老爹李渊禅位给他,不如说是李世民手下的那些陪着他东征西杀的大将和幕僚们逼着李世民杀兄弑弟。

毕竟,李世民凭着军功,凭着现在的地位,至少在他爹驾崩前都能保证荣华富贵,但是太子李建成,包括李渊对于李世民身边的这些将领们,包括尉迟恭、李绩、程知节等,是非常不放心的。一来,开国功臣能得善终的实数少数,位高权重难免成为新王朝的隐患;二来,这些将领都是李世民带出来的,对于李世民忠心耿耿,可对于李建成却没有任何忠孝之意,如果李建成继位,他们对于李建成的帝位稳固是个威胁,而李建成对于他们也有生命威胁,毕竟,他即便顾及军功和兄弟之情不动李世民,但是清理掉他们从而打掉李世民的羽翼成为了必然和必须,况且这个时候,李建成已经和李元吉一起,有所行动了。

李渊遵循有嫡立嫡的原则本就没有错,让太子李建成继位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而这对于李世民手下将领和幕僚的威胁远大于对李世民的,所以李世民更像是被他们逼着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逼着老爹禅位,贞观之治也就此开始。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们也如愿获得了毕生的荣华富贵,跻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有太子在时,他肯定是不想传位给非太子,毕竟他没那么睿智了。但是到最后他肯定后悔了自己当时的优柔寡断,才导致自己的孩子手足相残,但是到最后时为了江山社稷能够名垂千古,那么他肯定是无奈,但却心无口福的传位李世民的

清朝太子属于当时什么等级?

优质回答

在清朝时期当了皇太子的话,就相当于成为了“万人之上,三人之下”的人,在整个清朝中,除了太后、皇帝和皇后外,再也没有人比太子尊贵了。另外,若是太子是庶妃所生的话,那么从亲情的角度来说,太子的庶妃母亲实际上也是比太子尊贵的,但是从清朝时期的规矩上来看依然是不如太子尊贵。

清朝太子

首先,在清朝时期一共就只出现过一位太子,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礽,所以我们要想知道清朝时期的太子到底是怎样的等级和待遇,就必须从他身上入手。当初康熙皇帝立胤礽为太子的时候,胤礽其实也就两周岁而已,所以在胤礽年幼时期还看不出“太子”的架子,但是等胤礽长大以后就慢慢有“太子”的样子了,朝廷中无论是几品官员都得对胤礽毕恭毕敬的,那些年纪大又身份尊贵的重臣虽然不用对胤礽毕恭毕敬,但是他们得到的待遇也是远远不如胤礽的。

其次,胤礽不仅在朝廷中是绝对尊贵的,在自己的众多兄弟姐妹中也是最尊贵的。由于胤礽当时本就是年纪最大的皇子,同时又是孝诚仁皇后所生的嫡子,所以胤礽身份比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尊贵也是应该的。而胤礽如果不是最年长的额皇子也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但是依然当了皇太子的话,那么胤礽的地位依然会比嫡子和长子更加尊贵。

最后,很多人都以为清朝时期的皇子最多也就是皇太子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清朝时期的皇太子仅仅是从一品而已,在皇太子之上还有位于正一品的监国储君,所以说当上了皇太子也不是皇子之路的终点,当上监国储君然后继承皇位才是皇子们的最终目的。

清朝阿哥处于什么级别?

阿哥通常是指未成年的皇子。清朝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子虽然都是皇帝的儿子,但也要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贝子,贝勒,郡王和亲王。基本上如果皇子被封为亲王,那就是最高等级,光靠皇帝宠爱还不行,还要有一定的功绩。不同的等级还要分不同的朝服。对于朝服的花样还要严格把控,就比如一些花样,只能由皇室贵胄穿,平民百姓要是穿上就是犯法。

看一些专业清宫戏会发现,一些阿哥的称呼是不同的,比如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直接就称为十三阿哥,但是八阿哥就会称为八贝勒,还有果郡王,宝亲王等称号。阿哥其实是最低等级的称号,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称号,那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要看是否是嫡出,最重要的要看皇帝是否喜欢你,就比如康熙皇帝疼爱废太子的大儿子弘皙,所以雍正继位后,直接封了弘皙为亲王,这是雍正亲儿子都没有的待遇。

清朝的爵位都是世袭制,一般都是由嫡长子,比如亲王的儿子只能有一个继承亲王的爵位,其他儿子都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也只有一个能继承郡王的爵位,再往下封就是贝勒,以此递推,偶尔也会有例外,就比如说,雍正的第17个弟弟允礼被封为果郡王,但是果郡王去世后没有子嗣,就把弘曕过继到果郡王名下,继承果郡王的爵位。

皇子和宗室子弟的爵位也可以通过考封,就是宗人府出题,考文化,考射术骑马,根据考试结果上报皇帝,由皇帝封,有的皇子考的不好,但是母亲地位高,皇帝也喜欢,就封的好 基本是五年一封,这次没封上的要等五年。虽然有的阿哥等级很低,但只要你是阿哥,就不会有人轻视你,所以只要是阿哥,就在臣子面前是高人一等的,因为不知道哪一个将来就会成为九五之尊,生在帝王之家,虽然不用担心吃穿用度,但稍不留神就是要命的事。

总结:太子是以后准备接皇帝的班的,所以如果当了太子,其实是没有等级的。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权利,皇帝通常会先去培养太子处理政事的能力,所以太子其实也会参与国家大事,除了皇帝并没有人能命令太子。

大家好,我是Hai子君。太子称王储或者储君,是中国古代王位或者皇位的继承人的称谓。那么从秦朝开始,太子就不再称储侯,而且称为皇太子。

据 史书 记载, 中国的第一个太子是 商朝的太丁( 未 即位),而第一个皇太子则是嬴胡亥(秦二世)。

需要 说明 的 是:太子, 一般 是 帝王 之 子, 但 也 不一定, 特殊 情况 也 有 很 多。

那么清朝太子应该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仅次于皇上。但是大家也知道,清朝有许多封号,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啊,镇国公,辅国公啊,还有一个叫摄政王,地位可是比皇上都高啊。当然清朝始于摄政王也终于摄政王,一共出现过两位。但是两人却把清朝带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处境。

当然,清朝从慈禧开始,整个大清也没啥地位之分了,只有一个慈禧的中央集权,从此走向下坡路,走向衰弱。

好了废话我不多说,感兴趣的可以评论或者私信我。

康熙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

优质回答

清朝雍正皇帝的一生有两个历史谜团,一个是雍正的死亡原因,另一个则是雍正的即位之谜。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开始到现在,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雍正究竟是怎样当上了皇帝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有人认为康熙确实是传位给了雍正,也有人认为康熙的遗命是传位给皇十四子胤禵,康熙死后雍正、张庭玉、隆科多等人偷偷修改了诏书,让雍正篡位登基。那么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康熙遗诏中到底将皇位传给了谁?

“康熙遗诏”是不是真的存在?

“康熙遗诏”现如今被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中,上面写的是“传位于四子胤禛”,而一部分学者认为康熙临死时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作战,康熙身边只有隆科多、张庭玉等雍正嫡系成员,所以遗诏很有可能被其篡改,将“十”改为“于”,然而再向朝野上下宣布遗命,雍正顺利登基。

但是经过一些历史学者的研究讨论得出: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并非是康熙本人的亲笔字迹,而是后人临摹出来的诏书;而且这道“康熙遗诏”的现世时间也是雍正即位之后,所以说康熙本身并没有立下关于皇位继承人的诏书。这一点很快得到了证实,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历史上的康熙是在公元1722年12月20日病情突然加重,驾崩在了畅春园。按照康熙的死亡原因来说,康熙本人没有立下皇位继承人诏书的观点更为可靠一些。再加上雍正即位后对于诏书的一系列措施而言,“康熙遗诏”很有可能是雍正等人自行杜撰出来的产物。

并未辜负康熙期望的正统继承人——雍正

另一方面,康熙晚年由于“九子夺嫡”事件的影响,对于立太子一事颇为劳心伤神,直到暮年临终之际才有了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两个合适人选。而当时皇十四子胤禵正在西北打仗,身边剩下的只有皇四子胤禛,再加上胤禛本身就有当皇帝的能力,也有一班子颇有实力的辅佐大臣,确实是当皇帝的不二人选。

归根结底,“雍正是康熙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人选这种观点更能让人信服,而且雍正即位之后也是整顿吏治、平叛安民,成为了“康乾盛世”至关重要的中枢点,也算是没有辜负康熙的一片信任,巩固了大清江山,于情于理,都可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正统的继承人。

康熙去世之后,清王朝的皇权算是顺利过渡的,四皇子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虽然在即位的那几日有些风险,但皇权终于相对平静地过渡,诸皇子激烈竞争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康熙死后可以瞑目了。

但是,后来又传出胤禛矫诏篡位的传闻,这是为什么呢?是传闻、捏造,或是真有实情?

第一,有这样的舆论和传言这是因为胤禛继位时的几个特殊因素造成的:

一是康熙生前虽有遗诏,但并没有当着众皇子和朝中大臣的面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这给后来有关雍正篡位的说法提供了条件。

二是雍正的继位方式与之前清王朝皇位传承的方式不同,之前,皇太极和顺治继位,皆是通过满族王公推选的方式来推举皇位继承人的;康熙的继位,是由顺治生前明确指定的,所以,这都不容许有任何疑问,而雍正的继位,是由大臣宣读遗诏来确定的,遗诏真假,有存疑的余地,因为立储只有皇帝一人知道,皇帝死了,就难以说清。

三是宣读遗诏的是由步军统领、顾命大臣隆科多宣读的,而隆科多在“九子夺嫡”中一直是胤禛的有力支持者,由他来宣读遗诏,这成了产生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是康熙属于非正常死亡,可以说是暴毙,有比较可信的记载称:“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当时在清宫的意大利人马国贤记载)突然死亡给遗诏的真假留下了质疑空间。

四是雍正继承皇位,根据存疑,有些“来历不明”:既不是以汉家传统的“立嫡以长”的礼法,又非大清传统的“立君以贤”,也不是康熙最疼爱的皇子。若立长,该胤祉继位,因为他是康熙的第三子,在当时有资格继位的人中,他居长位;若立贤,该胤禩继位,他被称为“八贤王”;若论康熙最喜欢的皇子,当是皇十四子允禵,康熙最喜欢他,所以,怎么说都轮不上胤禛继承皇位。这让人有疑问。

所以,后世围绕着雍正继位、康熙暴死等事件便发生了诸多的传说。雍正即位登基引发了质疑,成了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康熙暴死的原因成了大清王朝一个难解之谜。

甚至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雍正继位非“继位”,是“篡位”,说胤禛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一场夺位阴谋,他是非法夺得了皇位。历来,雍正即位事件总是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质疑胤禛继位合法性的主要疑问是:其一,康熙既已确定要传位给雍正,为何不当着雍正的面宣布传闻遗嘱,而要通过隆科多之口来宣布呢?其二,如果“秘密立储”是为了保密,那么,康熙快死了,其保密意义已经不存在了,康熙在弥留之际,保密还有必要吗?为何向诸王之保密,而却不对隆科多保密?其三,隆科多知道传位的谜底,就没有保密可言了,.隆科多虽是顾命大臣,但是,难道他比清王朝的秦王们更有资格代天子宣诏吗?其四,为何宣诏时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亲王、大臣都不在,是不是隆科多矫诏?其五,康熙死前十个小时内,胤禛曾三次入寝宫问安,康熙为何不将传位诏书告诉他呢?

雍正画像

这些疑问后来被大肆渲染,神秘传说加流言蜚语,成了民间传播和野史记述的有趣话题。

第二,传出雍正继位不正的说法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这是康熙晚期“九子夺嫡”权力争夺转向了舆论争斗的集中表现,是皇位争夺失败者的挣扎和反扑,是不满、不甘心情绪的宣泄。

首先,“九子夺嫡”的争夺异常曲折、复杂、惨烈,在相当一些时期,形成了几派系势均力敌的局面,后来,虽说胤禛最后成功即位,“太子党”无力鸣冤,但是,一直实力强大的“八爷党”和承接太子势力的十四阿哥两派都是不服输、不服气的,即便雍正已坐上皇位,但他们也一直想颠覆雍正的皇位。

其次,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允禵是比较有政治资源的,虽然胤禛已经即位了,但他们认为各自都还有能力争一争。胤禩有原来“八爷党”的班底,康熙在世时对他有所抑制,并表示他不是合适的继位者,但是,雍正刚继位,对他的抑制就没有康熙时那么有力了,“八爷党”仍蠢蠢欲动,夺权的阴谋并没有停止;允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个性爽直,重情重义,是康熙一直比较喜欢的皇子,他曾是大将军王,原来军中部将是他的亲信,有潜在的兵权,而且,先太子的党羽中,有些因允禵为人率直真诚而归属于他,因而,虽然他被雍正软禁于景陵读书,后因皇太后去世而被授予郡王虚衔,但其朝中影响力仍在,他一直质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是有扳倒雍正的目的和一定力量的。

再次,雍正已经继位,直接争皇位已经不可能,所以,“八爷党”和允禵这一派若想动摇雍正的皇位,只能从质疑雍正皇位的合法性而展开斗争。当时,龙庭虽已有新主,但阿哥党争仍未结束,朝中依然隐藏着杀机,夺嫡之争演化为龙庭易主之斗。于是,“改诏说”,甚至“弑父说”便传开了,这多半是“八爷党”或允禵的属下亲信所制造的舆论。

最后,“八爷党”和允禵派系借着当时雍正刚即位政治根基不稳定的状况,在朝中掀起了一场半真半假的舆论宣传,致使关于雍正篡位的谣言便传开了。朝中这两个反对雍正继位的集团,以雍正的非法继位来应对“秘密立储”。康熙在世时,为了解决公开立所造成的诸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想避免皇室因内斗而耗损政治资源,因而设立了“秘密立储”传位制度。但是,“秘密立储”却带来另一方面的弊病,皇帝死了,生前没有公开立储内容,“秘密立储”成了真正的秘密。而康熙帝让他临终前不久才任命的顾命大臣隆科多宣读秘密立下的遗嘱,这让雍正反对派有了三个理由质疑和造舆论:一是是不是雍正极其党羽害死康熙,矫诏了?二是为什么康熙去世时只有隆科多在场而接遗诏?三是为什么由隆科多来宣读遗诏,而不是有几方面的代表一起宣读,隆科多是胤禛的人,遗诏的内容是不是矫改过的?

这些质疑雍正都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解释,所以,质疑篡位的舆论便愈演愈烈,篡位问题就成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个大疑案。秘密立储是康熙所创造的,是初次,而且他死得突然,其制度又不完善,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以致于几百年后,人们仍在争论雍正皇位是否合法。

皇八子胤禩(剧照)

第三,为什么传言称康熙传位于十四子胤禵而不是别人?首先,在雍正即位的那个时期,诸皇子中只有“八爷”胤禩和“十四爷”允禵有实力挑战雍正,因为他们两人都有派系、亲信、班底,在朝中都有相当的势力。但是,皇八子胤禩要想取雍正而代之,已经不那么顺利了。这是因为,虽然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他17岁时便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并曾经受命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但是,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耍了各种阴谋,亲王勾结朝臣,以朝臣的势力威压康熙,胤禩明目张胆地为自己争立嗣,这让康熙帝非常恼火,也使胤禩在康熙和多数朝臣的心里形象大损,康熙还当众指出他的阴谋,暗示他不适合继位。胤禩从那以后,“八贤王”变成了不贤之臣,其个人威望大降,其私党势力元气大伤。所以,他在雍正即位之后,只能先用“老十四”来替换雍正,而后再另图它计。

其次,允禵从小受康熙疼爱,在诸皇子中,他是最受宠的,称康熙传位给他,是相当的理由。允禵是胤禛的同母弟弟,他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允禵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胤禟曾评论他说:“允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兄弟们皆不如也。”(参看第一历史研究所:《康熙朝满文奏折朱批全译》,故宫出版社,1998)允禵从少年时代起,就经常跟着康熙帝出巡,康熙经常亲自培养他;在日常生活中,康熙帝也经常对他特别照顾,比如,一些皇子蒙父皇恩准,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一般是一年的授权,但允禵却不至超过一年,而且享用为符权在诸皇子中是时间最长的,达七年之久。

再次,允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他不但受康熙喜欢,而且也受他的兄弟们的欣赏,而且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们的交口称赞。他虽直爽但又谦和,他与胤禩等皇子关系都不错,只是与胤禛一直不那么和好,他对胤禛继位一直很赞同。他敢于为他的兄弟护不平,有时还敢与康熙顶撞。比如,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胤禵立即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帝被气得拔剑要杀了他,经诸皇子叩首恳求饶,康熙帝才改打二十大板,此事后,康熙帝反而夸允禵对兄弟有情有义。允禵品质很好,继位合圣意,得人心。

最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此时,康熙帝已属晚年,如此封允禵为封大将军王,掌握军权,被认为是有深意的。而且,康熙在允禵临行前还在密折上嘱咐他要获取人心,这显然是为了让他树立威望,以服众臣,这是一个老皇帝对储君或储君之一的培养。而允禵从出征时到西征中的表现,都让康熙十分满意,说明允禵的表现是够格的。这也让人认为若是允禵即位,也是很有根据的。

大将军王允禵(剧照)

第四,在康熙的遗嘱中,是传位于第四子胤禛还是传位于第十四子允禵呢?

首先,允禵自己确有继承大统的想法,但在事实上,康熙并没有明确表示让允禵继位。

在“八爷”胤禩失去了成为储君的机会之后,虽然胤禛与允禵是同母所生,但是,允禵却屡屡与胤禛作对,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胤禛的做法使允禵很看不惯,胤禛表里不如一,阴险无情,允禵很讨厌他的做法;二是,胤禩继位无望了,胤禛成了允禵的竞争对手,所以,允禵联手胤禩来对付胤禛,为胤禛继位设置障碍。

允禵当大将军王在西部出征时,经常与朝中的胤禟联络,表示关心他父皇的健康,让胤禟向他通报朝中的消息。其实,允禵是在担心,万一他父皇病重,而他来不及赶回京城,储君之位便会被“四爷”胤禛抢走。

允禵他在西征中,一方面认真指挥战事,希望能以战功来积累政治资本,获得康熙帝的青睐;另一方面,加强与属下将领的紧密联系,同时,招贤纳士,为自己日后继位储备人才资源。而他在康熙晚年执掌征西的大兵权,这也让他加强了当储君的想法。

可是,康熙帝自始至终没有流露出让他当储君的意思,或许康熙有他的考虑,当时,“十三爷”胤祥曾是署理西北两路军机的老资格大将军,在京城周围的主要军事力量中,很有威信,军中主要将领中有很多是他的老部下,拥有潜在的军权,胤祥是极力支持胤禛的;而允禵是新掌征西军事力量的大将军王,如果这两派的军事力量发生了冲突,清王朝的内耗就太严重了,所以,这该是康熙不考虑让允禵当储君的重要原因。

康熙在他晚年身体不太好的时候,也没有把允禵召回朝中,这也表明,康熙没有真正考虑让允禵继位。

其次,民间传说:在康熙的遗诏中,是把皇位传给十四皇子允禵,但被雍亲王胤禛暗中将诏书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其实,这种说法只是臆想,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遗诏》是康熙帝在弥留之际仓促写成的,但遗诏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写的内容是: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样的遗诏是不可能事后进行更改的,其一,遗诏上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成,若雍正帝将“十”改为“于”,就成了“皇于四子”,这是读不通的,而且,满、蒙文部分根本就无法更改;其二,传说中把“十”改成“于”,这是基于简体字的想法,在清代,人们不可能写出“于”字,而应是“於”,说将“十”改为“于”是说不通的,篡改诏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三,依清朝书学习惯或制度,皇子排行前,一定要加“皇”字,胤禛不可能只写作“四子”,而应写作“皇四子”;允禵也不能写成“十四子”,而应写作“皇十四子”,若改 “十”为“于”,则诏书就变成“传位皇于四子”,怎么看都读不通。可见,“矫诏”之说是无稽之谈。

再次,从庙号的指称上看,雍正即位是有合法性的。

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有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称号都是皇帝的庙号,因为清朝的皇帝不怎么称呼庙号,因此很多人不熟悉清朝皇帝的庙号,但是,清代还是有庙号的,雍正皇帝的庙号是“清世宗”。“世宗”指统绪从此开始,即“自此开世”之意,主要为了表明,皇帝世系偏移,支系入继大统,新帝从此开新系。历史上有先例,支系承继大统的称为“世宗”,例如,“晋世宗司马师”,后世追封的,不是晋武帝司马炎一系的,是司马炎封给他伯父的庙号;“后周世宗柴荣”: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侄子,并不是郭威的儿子,世系发生了转移;“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以藩王身份当皇帝,继他的伯伯之位,世系发生转移。而胤禛称为“清世宗”,主要是因为在他之前,康熙曾立过太子,而后来胤禛即位,非太子那一系的,所以,世系也发生了转移。雍正称“世宗”恰恰证明他即位合法性,因为这既是对之前太子之位的肯定,也是对雍正继承皇位的肯定,只是世系发生转移。(参看“知乎用户”:《雍正是合法继位吗?》)

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胤禛之所以能即位,其主要原因是“父凭子贵”,康熙帝特宠爱胤禛的儿子弘历,所以,传位给胤禛是因为将来弘历可以继承胤禛的皇位。

康熙帝宠爱弘历确实是真的,从弘历很小的时候起,康熙帝就特别喜欢弘历,亲自培养他,教给他文武技巧。弘历的性格、智慧、才识让康熙帝对大清未来很有信心。

而他当时所面临的立储问题却让他焦头烂额,第二废太子之后,康熙对儿子这一辈的“夺嫡之争”伤透了心,这使他一直没有再公开立储,而是采用了“秘密立储”方式。儿子们不争气,但孙辈中的弘历却让康熙非常满意,他对弘历十分喜爱,他对弘历的精心培养,诸皇子和大臣们都能看出,康熙非常向是在培养未来的大清的继承人。所以,从长远考虑,不得不说康熙把皇位传给胤禛,是有寄希望于弘历的考虑。当然,应该说,康熙帝对弘历的疼爱和欣赏,只是胤禛继位的一个辅助性的因素,而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弘历为他的父亲在继位问题上“加分”,但更主要的,是作为雍亲王的胤禛,自身的因素所决定的。

雍正皇帝(剧照)

最后,是胤禛自身的素质、努力和政绩使康熙皇帝选中了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

其一,胤禛精明能干、坚韧执着,既务实而又不失韬略,既表现仁善又不失狠辣,是可以托付的皇位继承者。

胤禛的性格是比较多面性的,他既精明务实,总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去处理政务,能抓住朝政中的要点;同时,他对康熙朝执政后期的朝政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敢于果断、狠辣地去处理问题,不和稀泥,不讲情面,有处政雷厉风行的作风。胤禛勤勉细致,办事牢靠,处事善始善终。这些品德都让康熙帝比较满意。选他为继位者,是有理由的。

其二,胤禛经常表现忠仁孝仁义的样子,让康熙帝感到他很有善心。他尊信佛教,表现得很有善心。比如,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众皇子在,多数是落井下石的,或建议杀了胤礽,或要求将其囚禁,也有一些旁观不语的,当是事不关己;而只有胤禛涕泣跪地不起,请求将胤礽身上的锁链摘下,这让康熙很感动,觉得胤禛心地善良,有兄弟之情。再如,康熙晚年病重时,胤禛时常亲自在他身边服侍照料,使康熙帝身体痊愈,这让康熙觉得胤禛为人孝顺。后来,康熙卧病在床之时,表现出对胤禛的信任,他派胤禛代为主持祭天大典,之后,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特意召胤禛至畅春园,这显然是把雍正作为继位者来看待的。

其三,在康熙末期,清王朝京城内外的三大军事力量都掌握在雍亲王手里,如果康熙帝不想让他继位,作为政坛老手,康熙帝在晚年是不会如此安排的。

这三大军事力量是:

皇宫之内的警卫部队,有1000多名侍卫,正继位前,在雍他以亲王的身份领侍卫内大臣,掌控着这一支皇宫警卫部队,这是控制皇宫“利剑”,握在雍正手里。

京师城防卫力量,由八旗步军营2万余人和巡捕五营1万多人组成,由九门提督掌握,而当时的九门提督是雍正的亲信隆科多,所以,京师也是由胤禛所掌握的。

京城周围的兵营,京城周围的兵营当时已由雍正遥控指挥,而且,兵营中的将领主要是由支持胤禛的“十三爷” 胤祥的老部下担任的,是必然会听命于雍亲王胤禛的。所以,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宫廷侍卫、京城防卫部队和京城周围的兵营,皆已在雍正的控制之下,这为胤禛的顺利即位提供了军事上的保证。

显而易见,胤禛继位,乃水到渠成,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矫诏、篡位,由他继承皇位,是既符合法统,又符合当时朝局的政治趋势。

魏王李泰一直在积极的表现自己,为何李世民却把太子之位传给低调的李治?

优质回答

李世民之所以传位给李治,按道理是轮不到他的,但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李世民爱子,他看到大唐拉帮结党派很严重,在诸皇子中只有有李治没有拉帮结派,李世民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是一个不拉帮不结派的人。但是李治也是诸皇子中最软弱的一个,李世民是拉帮待派才当上皇帝的,他不想,他儿子学他一样,所以就传给了李治当皇帝。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武则天.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