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吗(有人讲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的混合物,你怎么看?)

网友提问:

有人讲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的混合物,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因曾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宋明理学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宋明理学(或称宋明道学)从张载的气学等程颢、陆九渊的心学,程颐、朱熹的理学,再到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而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吸收了先秦的儒家、道家,以后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的佛学等,成为宋明时的主流哲学思潮。王阳明确实也受到了儒、道、佛的影响,但是,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儒学的影响是主要的,而他也积极吸取了佛学思想,并在某些方面,论述有点像庄子的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的哲学时儒释道混合,也是有些道理的,但是,说他是以儒来兼容佛道,扬弃宋明时的张载、二程、二陆和朱熹的学说,形成系统的心学体系,这更合适。

在本体论方面,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他通过一组命题来说明,即“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观点主要是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基本观点,陆提出“心即理也”,并展开论述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观点。在王阳明看来,“心的本体就是天理”,而天理就是圣人之道,是“天道”。也即是:“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这就是王阳明哲学的逻辑原点。

而所谓“心外无理”,讲的是外部的、具体的事物不会产生“理”,“理”是人对事物的认知或理念,是心里的活动,没有心便没有“理”。

既然是“心外无理”,那自然也就“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因为心之理是物之为物和事之为事的根据,有心,才能看到物,有心才能认识到事,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没有心,就不能有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哪还会有什么物和事呢?还会有什么事物呢?离开了心,外部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这种观点被理学家们认为是与佛学观点相似想通的,佛在心中,自我觉悟即成佛。所以,说王阳明哲学与佛学有想通之处。

在认识论方面,王阳明主张:“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即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行是不可分的。他还强调,要以知为行,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可分离。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良知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缺陷,但却去掉了朱熹认识论的客观性,让知识变得只有主观化了,这又是通向了禅宗的“顿悟说”,“觉悟”是认知亦是修行。

道德哲学方面,王阳明提出:“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将“良知”看成是第一位的,天下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了。依照圣人主张,人最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他的哲学的落脚点,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其实,“致良知”即是致人内心的良知,只有接受道德意识,并以其为行动指导,才是心对本体的认知。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他看来,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身份卑微,即便是凡夫俗子,也可成为圣贤。这其实与佛学里的“万物皆有佛性”,是想通的。在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出王阳明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吸取,同时,也可以看到王阳明吸取了佛学的观点。是儒与道的结合,只不过,他是以心学来兼容理学和佛学的。

其他网友回答

赞同这种说法。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是为了解放宋明朱熹的理学的,宋朝朱熹等儒学家,也吸纳道家思想,佛教禅宗思想,创立了理学,并重新解读,注解了儒家的传统经典,推出”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欲”,”女人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等理论观点,让儒家思想彻底走向僵化。

明朝建立之时,朱元璋把朱熹认祖归宗为他们朱姓大圣人,把朱熹的理学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把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制考试的必考内容,理学得以全面贯彻落实。清朝也延用明朝的政策,所以,明清以后,到处是贞节牌坊,人性被压制,中国人的创造性就这样被磨灭了。

王阳阳出身不一般啊,他父亲是状元,当到什么部的尚书,但他不崇拜官位,他立志作圣人,想创立一种思想,让人们传承,他学习涉及的内容广泛,儒家思想,宋明理学,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经过种种磨难,他创立了一种心学理论,比如,”心即理”,”天理即人欲”,”心学四要决”,“知行合一”,”人人皆可成圣人”等理论观点,后来,不断修改完善,并开办学校进行推广,最终形成了王阳明心学理论。

王阳明以儒家的身份出现,主要是为了解放朱熹的理学理论,但内容涉及儒释道。佛教也把王阳明思想叫“阳明禅”,而禅宗思想吸纳了很多道家思想,有人也说过:“禅宗是佛教借老庄的米,煮了佛家的饭”。

其他网友回答

见道之人,此心同,此理同,哪有儒释道之分?阳明先生的心,也是真心、真性、真道,此心无形无象,无有差别,所以心也不立。但要讲述,指导学生,就有心之名,有三教之别。

先看儒家,先生名守仁,仁即心也。儒家也讲根本的,《易》的不易、变易,不就是心的体用卷放吗?《大学》的明德也是心的灵知表现,先生讲良知,差不多的。《中庸》里的中讲心体,庸讲心用。所以心是千圣共宗的一字法门,先圣后圣,其揆则一,见到心是一样的。

再看佛家,《涅槃经》讲心的常乐我净功德,《法华经》讲心的开示悟入法门,《金刚经》讲心的无相之用,千经万典,共遵一心。先生讲心,正所谓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最后看道家,先生名阳明,后世道家讲阳,阳即虚,虚即心,可见同途共辙也。阳明先生讲良知良能,良知比神,良能比气,这究竟是儒家还是道家?

员外看一答主的引诗很好,略析做本文结束: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这句明显是道家的,我们的心,万古常新,千年不变,从哪儿来?从混沌中来!学人从哪儿求?从混沌中求!神仙大药从哪儿采?从混沌中采!在哪儿炼?在混沌中炼!离此一窍,都是旁门!学人试找看!

“须知太极元无极”,这是儒家的,元极指心体,太极指心欲动未动那一刹那,实际不可分的,所以这也指心。

“始信心非明镜台”,这是佛家的,心指无极道体,明镜台指太极一动,照体功能也,学禅的注意,觉知不是真心,是真心之用。临济祖师讲“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可见明镜台非心,但不离心也。

所以讲王阳明讲心,是讲对了,这是千真万圣的共由之路,讲王阳明的心是三家的混合物,讲错了,此心不是缘起混杂的。唯一真心,亘古亘今,恒常如一!

其他网友回答

心学就是佛道儒的总结

其他网友回答

十分正确。

王阳明,是精通儒释道之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有人讲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的混合物你怎么看.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