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能守得住吗?
优质回答:
我们首先来看看,赵括挂帅之前秦赵两军的形势:
公元前260年前后,也就是长平开战前几年,秦赵关系是比较缓和的,秦昭襄王还把一个孙子派到了赵国当“质子”,此人也就是后来的秦异人,秦始皇他爹。这说明秦昭襄王短期计划里是不会跟赵国发生冲突的。
秦国这时主要攻打东边的邻居韩国,占领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区,韩国的上党郡因此被秦军隔断,成为了孤岛飞地,上当太守不想降秦,于是向赵国遣使,希望赵国兼并上党。
对赵国而言,如果秦军占领上党,赵都邯郸和重镇太原都会受到威胁;但此时赵国如果吞并上党,肯定会得罪秦国。经过统治阶层一番争论后,年轻的赵孝成王决定,由廉颇挂帅进驻上党。这自然激怒了秦国,秦昭襄王决心不顾自己质子的安危,对赵国开战。
战国时期的上党郡,大致相当于今天陕西的晋城市和长治市,四周都是山地,内部呈葫芦状,分为两个小盆地,南部是晋城,北部是长治,老将廉颇刚带兵进驻晋城盆地,还尚未能封锁太行山通道,秦军就从南方进入盆地,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两军斥候部队首先遭遇开始了小规模战斗。之后,廉颇的战略比较保守,试图避免与秦军进行野外会战,开始修筑堡垒,准备长期防守。
但是秦军的攻势凌厉,首战就攻破了赵军两座垒城,杀死四名军尉(战国时高级军官,一般都是带万人以上的部队)。
据唐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记载,首战失陷的这两座赵军营垒,位于唐代高平县城西二十五里,分别叫“谷城”和“赵东城”。这位置主要防守秦军从西面山地的进攻路线(今天331省道),秦军的攻势可能也来自西方、或西、南两路夹击。
随后,赵军向被收缩防守,秦军继续进攻,赵军“西垒”被攻破,又损失两名军尉。经过这两次战事,赵军已损失了数万人。廉颇带军队沿丹河河谷继续北撤,防守东西走向的丹朱岭(今名)。赵军沿山脊构筑了一道石墙,古代方志对这条石墙曾有记载。丹朱岭的石墙防线分割了晋城盆地和长治盆地,如果赵军能长期防守,可保有上党郡的北半部分,也算实现了部分成功。秦军主力则沿丹河河谷北上,试图攻破赵军防线,拿下整个上党郡。
这就是赵括挂帅之前的两军形势。
赵国秦汉之际,中原陆战多依托驻垒地域,以步兵为主进行鏖战,这是由当时社会和技术条件决定的。更早得春秋贵族时代,战争形式是战车队高速驰逐,但战车队地形要求太高,而且造价高昂,所以战国时已经退居辅助角色。
列国通过变法建立起君主集权政体,世袭贵族退场,农民中征发的步兵成为战场主力,国家间的战争空前残酷、激烈,这时骑兵还没有马镫等技术装备,难以负担冲击肉搏的任务,也只能充当辅助性角色。
步兵数量多,行动缓慢,作战旷日持久,军粮消耗量大,后勤运输成为维持战争的关键要素。而步兵又是天然的劳动力,适合挖掘壕沟、修筑垒墙共事,所以战争中的土石营建工程非常多。为了保护后方粮道,有时还要修筑“甬道”,就是在道路两侧都修建防御垒墙,这是当时的军事技术和政权组织条件决定的。
伴随着战事的展开,秦。赵两国都在进行全面动员,军队源源不断开赴前线。《史记》记载大战之后,赵军总共损失45万人,按照现代动员标准看,这个数字明显过高,但史料有限,已经无法根究。可以确定的是,秦、赵两国都进行了最高标准的战争动员,双方主动都集结于长平战场,兵力可能相近。
相持之中,赵国也想通过外交方式打破僵局,赵国使者络绎不绝去往齐、魏、楚,三国表示声援赵国,但不敢和秦公开作对;赵王还派了荀子去秦国讲和,荀子由此见识到了秦国的独特风格,官僚极其高效,社会简谱富有朝气,敬畏官法,相比之下,东方六国还保留了贵族政治遗风,经济文化发达而奢靡,战争能力不如秦国,荀子的外交使命最终也没有完成。
媾和无法实现,赵王也对前线旷日持久的拖延失去了耐心,决定年轻的赵括替换下廉颇。然而到了这里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不换廉颇这一场战争赵国真的能赢么?
廉颇作战一贯谨慎,不擅长打势均力敌的硬仗,他之前只成功指挥过对齐、魏的战争,从没有战胜秦军的记录,十年前,赵国为阻止秦国攻韩,与秦军对峙于阏与,当时的赵王想让廉颇挂帅,但廉颇判断胜算不大,拒绝了;最后由赵括他爹赵奢挂帅,赵奢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是:梁军都远离故土,在狭隘的山地作战,就像两只老鼠在洞穴里撕咬,都无辗转躲闪空间,将帅最勇猛的一方才能获胜,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道理,结果,赵奢大胜秦军。
这次长平战场的形势,酷似当年的阏与之战。
由此可见,廉颇或许防守做得不错,但问题是这场战争不可能一直守下去,因为在这一的地形里作战,首先耗不起的就是赵国,而非秦国。就后勤而言,赵国无论是粮食还是行政效率上都不如秦国,秦国的战争潜力远远大于赵国。
被动防御,时间久了,不仅仅后勤会出现问题,而且军心也会动摇,士卒战斗意志下降,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际,特别是这种两个国家之间的大会战,投入兵力规模之大,不分个高下,是无法结束的。
居于守势,而不主动寻找战机,实际上已经输了大半,即便赢了,也等于耗空了国力,而显然秦国的恢复能力要强于赵国,照样下一次一鼓作气能拿下上党。所以对于赵国而言,这一战,已经无法再拖下去了。
再结合廉颇的战术风格,过于保守,防御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如果廉颇考虑到赵国的情形,最后势必也会寻找机会与秦军决战,而廉颇与秦军对战的经验,似乎也没有多少胜算。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换了廉颇,就不会出兵,这样就把秦拖住了,因为秦长途跋涉,已马困人乏不适宜持久战,赵国也不会那么惨。其实赵国是中了秦的计谋,说他们就怕赵括,所以赵一定要赵括出兵,这才导致这个纸上谈兵的人大败。
不过如果是廉颇出兵,可能秦又有其他计谋,也不一定胜出,总之秦要统一的步伐谁也挡不住。
其他网友回答
长平之战时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完全能够守住,并有拖垮秦国的可能。因为赵国当时是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后,已经灭中山,败娄烦,驱林胡,威服魏韩,成为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上党郡守冯亭在反复权衡利弊后,才决定将上党献给赵国,如果赵国守不住上党,冯亭不是使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吗?
再说,廉颇的”坚守壁垒,更迭出御”的策略,并非一味地坚守不出,而是一种以防为主,抓住战机就勇猛攻击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毛泽东提倡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起来,也不让你吃掉我”的战略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处。廉颇作为沙场老将,他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制定的战略方针。廉颇用这种办法已经把秦国拖得精疲力尽,秦国给养战线那么长,已经到了不撤军就得失败的地步。秦国在走投无路之际才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换将。
两个实力相当的国家打仗,最难挺的就是在相持阶段。赵国恰好在相持阶段打了退堂鼓,赵孝成王这时候还想速胜,简直就是一个白痴。有人说事情完全是坏在郭开身上,但主要责任是在孝成王身上,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是其战败的主要原因。为啥郭开使坏就有人相信,郭开说话为啥有人听,这是赵国有着奸臣活动的环境,有适合佞臣生长的土壤。赵王有侥幸取胜的幻想,所以才有临阵换将的动机和行动。
无论赵孝成王或赵悼襄王,他们都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想急于求成,尽快取胜;二是不信任带兵的将领。他们一听到风言风语,先武断处置领兵的将军,结果使廉颇功败垂成,使长平之战遭到惨败。
古人有诗叹长平之战:
长平一坑四十万,
秦人欢欣赵人怨。
大风扬沙水不流,
为楚乐者为汉仇。
……
我欲借剑斩佞臣,
黄金横带为何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能守得住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