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教师只讲教师待遇低而不提师德、师才呢?
优质回答
这个题出的不好,我先说为什么不好然后再说为什么教师不提“师德”问题。题目的主体就是不准确的!
题主,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是只有教师认为自己工资低,是有很多人都这么认为的。当然也包括我本人。
在我的家族里先后当过教师的人从长辈到现在的年轻一辈有十几人,目前还在从事教师这份工作的只有我的几位我的同辈中人,的确,单纯从收入来看他们的工资不算低,最少的一位已经一个月5、6千多了,而且还是在二线城市的远郊。可以说,这份收入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是他们熬了二十多年(现在都是奔五的人了),而且是最近这几年才涨上来的!
我说教师工资低,是说的年轻教师工资低。
总有人不服气,说什么工资不低了,一年两个大假期,这才工作多少天?而且还可以开个辅导班,我认识的XXX又买房有卖车,没钱买的起吗?……
我问你们几个问题:
如果教师收入这么好,请问为什么你们嘴里的一流人才没几个会选择当教师?
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招不上教师?
为什么全国各地尤其是小学缺教师这么严重?
为什么人才们放着高收入、大假期不去,反而跑去社会上吃那些苦挣那点小钱去?
是他们真的傻,还是有人装傻?
现在年轻人最缺的是什么?
钱!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全国除了极少数城市能给一些年轻教师足够的收入保障之外,绝大多数的年轻教师在他们刚工作的那几年不问家里继续要钱补贴就算已经很不错的了!
那些一脸嫌弃的说教师工资高的人,实际上大都是自己收入低的人!
这句话诛心不?
我就发现,越是没本事的人就越是看不得别人好;而越是有能力的人,却更希望“劳有所得”,因为他们的经历让他们相信怎样的劳动价值应该获得怎样的回报!
比如说,我孩子的老师就是优秀!可是她挣的钱却比同年级其他老师低的多得多,我就认为不公平!孩子班无论是学习还是各种活动又或者是各种比赛都是全年级最好的!孩子的老师又是超级负责任的,即使出差学习也会给孩子们在线批改作业到后半夜……为什么我们孩子的老师就不能拿最高的薪水?为什么她就必须得这点点破钱?在我公司,只要你肯干活,那一定是多劳多得!你的基本工资可能会因为你的资历、学历有点低,但是我绝对保证你能凭真本事、真付出得到的比谁都多!
教师们能吗?
连宪法里写的“多劳多得”都做不到,你还有脸跟人家谈“师德”?我就问你师德支几个钱?
我家孩子同年级其他几个班的老师因为没有我们的成绩好,所以他们的老师就没有师德了吗?
有人谈师德!
实际上是有人谈师德的,而且很多老师也在谈事的,只不过是你没去看而已。
你知道去哪看吗?
各种期刊上的论文……
各种报告、开会……
呵呵!
道德绑架,什么耐得住清贫,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师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不否认少数教师师德不合格,每个行业都有这么一部分,教师也不例外。但是教师待遇低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了,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教师职业是满满的恶意,和瞧不起,如果说教师行业待遇好,社会地位高,为什么那些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几乎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那些整天黑老师,对教师行业充满恶意的人,不客气的对你说一句:你也是从学校走出来的,你的孩子也要上学,有能耐,有本事,就不要上学!自学成才去吧!
教师评职称到底有多难?
优质回答
说起评职称,真是一把辛酸泪呀。平常不提也罢,提起来真是想死的心都有。
我1999年参加工作。2002年评上中教二级教师。从2002年到2018年漫长的16年,我都在准备评中教一级职称的过程中苦苦煎熬。
人生有多少个16年?而且在之后的多少年我才能评上中教一级呢。我感觉还是遥遥无期。
2002评上中一教师后,我们这里要求五年以后可以评中一。但是我的学校比较偏远,当时领导们就传来的是六年才能评。于是2008年,我第一次评中一。据小道消息说,2008年是最好评的,一年了之后就没有名额了。我们够资格的人都赶紧积极准备,其实准备,说实话,就是找关系走后门儿。也许是我送的钱不够多。那一年教学水平最高,拿奖最多,什么优质课什么论文写的最好的,我却没有评过去。
就像人们说的,从2008年以后,中教一级,高级名额基本上就凤毛麟角了。
有5,6年的时间名额是零,之后从2014年之后,陆续发放两三个名额。全乡镇二三百个老师。就两三个名额,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够资格评职称的人,都要争这两三个名额,到底有多难,到底有多黑暗,你想也想不到。
我们这里评职称采取加分制。前几年加分的项目有:教龄,优秀老师称号,论文。近几年在这几个基础上又加了优质课评选奖项加分。
优秀老师称号,每个学校一年就那么两三个,老师为了得到优秀老师称号,明争暗斗。论文无论你写好不好,杂志社都不会给你发的,要用钱买才行。这些年由开始的300块钱一篇儿,现在涨到了600块钱左右一篇儿,现在只要是想评职称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九篇论文,全都是花血汗钱买。
至于优质课,之前没加分的时候,大家谁都不愿意弄这个。因为是费力不讨好。没有什么利益可言。
这两年开始加分了。结果优质课评选活动就到不了普通老师手里了,无权无势无关系的老师,你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从2014年到现在的,每年在这两三个名额。都落到谁的手里了,大家心知肚明。我感觉自己评上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只能靠增加教龄加分了,好多老师都快退休了,现在仍然是中教二级。我不知道我到退休的时候能不能评上中一,高级教师,更甭想了。
普通教师要占整个教师队伍的80%左右,普通教师是每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没有普通教师的努力,整个学校的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普通教师对职称评定意见很大,就在于很难评上中高级职称,而教师工资直接与职称挂勾对应,职称越高,工资收入越多。副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多一千元左右。
说实在的,教师职称本身设计是正确的,没有问题,设计教师职称的主要目的是激励优秀,肯定先进。用职称级别来体现。
为什么普通教师感觉评定中高级职称难?
一,因为中高级职称是挑选,肯定优秀和先进,所以设计了晋升评审的许多条件,而且在成绩成果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要求。
条件要求很高,普通教师很难达到。
比如,申报晋升中级职称,规定参加优质课竞赛要获得县级二等奖以上。
教师所教学科班级成绩要优秀,要获得县级表彰二等奖以上。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教育教学竞赛,要2人获得县级一等奖。
又比如,申报晋升副高级职称,教师要获得县区政府,或者地区级教育部门表彰2次以上。
优质课竞赛要获得省三等奖,地区二等奖,县级一等奖。
教学成果要获得县级一等奖。
二,不是普通教师不敬业,不努力工作,没有能力和水平,而且客观现实制约了普通〈多数〉教师争取业绩成果的机会。
大家都清楚,你再有能力和水平,不给你提供机会和平台,你又怎样展示呢?
优质课评选也好,辅导学生参加竞赛也罢,一年一度的个人先进评选,都是极少数个别的推荐,多数教师只能摆在门外,等待机会,有时一等就这好几年。
三,再加之中级,高级职称是有指标限制的,有的乡镇一年就几个指标,有的甚至几年才有指标。特别是聘任指标。
这样一来,符合条件的也有部分不能取得资格,也只能等。前面已取得资格的,也在等聘任指标,因为只有聘任到对应岗位,才能兑现职称工资。
造成了多人挤过”独木桥”的现象。因此带来了诸多存在问题。
为此,普通多数教师反感职称,希望取消职称,反对职称与工资挂勾。希望改变普通多数教师工资晋升途径。走以教龄加工资的方式。
,
大家心中的优秀教师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按鲁迅所说,吃的是草,吐出的是牛奶和鲜血,可能就达到某些人的目的了!只不过,结局难言!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可是从讲台上开始的,长此以往……
中学时的两个班主任,一个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无比的怀念,因为他从来都是对学生关心和付出;另一个还活着而且年事已高,但我从来想不到他有什么好,因为他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长和班干部都是干部子女,只要你穷错的永远是你,再努力也不会有优点。
为什么教师职称不能自然晋级?
优质回答
公务员为什么可以自然晋级,老师为什么不可以?公务员自然晋级成立,那么老师自然晋级相对也应该成立。人为的设定职称比例,请问有何科学依据?论文,课题,对教学有何帮助?老师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不是搞理论研究。为了论文而论文,为了课题而课题,难道课题就代表你的教学能力?同样的教龄,同样的水平却被指标限制无法同时晋级,按职称涨工资,按职称享受取暖费等福利待遇,退休依然按职称享受退休金,这一切取决与职称指标的限定,指标比例决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没评上的教学水平就比评上的教学差?一些一线教师望职称兴叹!
请问公务员自然晋级就科学,稳定公务员队伍,老师为什么不可以自然晋级,为什么设置比例?有何科学依据呢?难道不应该鼓励教师队伍稳定?也应该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教龄工资封顶10元钱,即使从教30年,也是区区10元钱!如果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我觉得就应该增加教龄工资。
我国政府一贯尊师重教,在职称问题上注意到了一线老师的呼声,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如果我们教师也像公务员一样自然晋级,会使教师们一心一意教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担负教书育人的重担……
高校教师职称的确不能自然晋级,因为高校教师肩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高校教师本身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社会学家,有的是经济学家,他们从事科学研究,进行科技创新和发明,谁的成就大,谁的职称就高,工资待遇就高。这是全世界的惯例。但是,现在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常常是校长,院长,所长,主任这一类不搞科研不搞教学的人职称最高,他们工资待遇也最高,导致我国的科技创新无法跟上世界水平,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否则,会经常被别人卡脖子。至于中小学教师,他们教书育人,都是从最基础入手,面对的是未成年人,也没有科技创新和发明的责任,更不可能进行高精尖科技和理论的研究,因此,全世界基本上都没有给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都是按照教龄拿工资,我国给中小学教师评职称了,反而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例如中小学教师无法安心教书,没有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心理扭曲,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学生,使得青少年犯罪日趋低龄化,等等。对社会的弊,明显大于利。社会治理者如果明智,越早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就越好。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
优质回答
要想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快乐教书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真正体会教师工作的快乐……其次,快乐工作享受工作,把工作当做一种乐趣,当成一种生活,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第三,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过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活到老学到老,每天抽出些时间读书学习、总结思考……快乐是自己寻找出来的,不是别人恩赐于你的。从现在开始,做快乐的自己吧。
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其实并不难!
一、只要心情乐则万事诸乐。
视职业为乐,工作好也乐不好也乐,心无旁骛;待遇好也乐不好也乐,不攀比不图利;条件好也乐不好也乐,既来之则安之;享受荣称也乐享不到也乐,世间什事都有沟有壑,不服无奈何;提升晋级也乐晋升不了也乐,位高位低不附和,清清平平就安乐。
二、只要学生乐与学生同乐。
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鸟儿,鲜鲜嫩嫩的花朵儿,有心有情的宠儿。他们天真活泼、天性善和,无忧无虑,无忌无妒,与其共处,其乐无穷。
三、校园比公园胜过动物园,是天然的圣洁乐园。
园里花开永不败、活力广大势无边;书声歌声悠悠然,活影活现闪眼前;同行同事皆清淡,无铜臭无污染无利害,置身此处岂不快哉?
四、工作尽心尽责,爱心不偏不移。
用忠心好好上报答国家,用爱心好好下对待学生;以尽心尽责尽力好好对待工作,以诚心良心好好对待家长和家人;凭公正之心好好对待社会贤能,凭真心真意好好处事为人;做到不恶不丑、不歪不劣、不毒不邪、身正心直,不快乐都不行。
做个快乐的老师虽不难,但并不易。心平心静要服己,身正身直方服人。本事在握好好用,做出成绩不落后。学生敬戴是目的,家长满意记心头。社会贤达尽倾听,教师风尚不损辱。
你怎样看待“不上课的教师积极晋级”这种不正常现象?
优质回答
这也是一线老师深恶痛绝的一种现象,是对职称制度的一种亵渎,是部分老师痛恨职称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根据任职资格,高级教师也好,中级教师职称也好,甚至初级教师职称也好,对上课、担任班主任、指导年轻教师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前些年我们太注重荣誉、论文、优质课等等,反而忽视了教师的本职工作:上课和担任班主任等,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这种现象以前在我们这里确实也存在,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特别是在学校里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上级早就看到了这种不合理的地方,正在用评审条件加以制约。比如今年要参加农村高级教师评选,任课必须达到学校平均工作量以上,才有资格参评。对于班主任,山东省规定班主任工作相当于一半工作量,而领导工作只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在实际评审的时候,任课少的老师很难通过评审,比如我校的总务主任,近年来有六七个考核优,县优秀教师、优质课也都有,但是三次评审都未通过,就是因为任课节数太少,可见任课的重要性。
我认为你们可以根据职称任职资格等规定,通过正当渠道,积极向上级部门反应问题,相信,一定会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这样的老师历史已久,因为他们比一般的老师要“聪明的多”!哪里轻快哪里去,不带课,甚至挂名带课,但是评职称的东西几乎样样有,就因为他们“聪明”,总能弄来评职称需要的东西,不带课还有优质课证书,不带课还有优真的无语了!有的老师的业务优、师德优、教学实级A级都能被某些领导给移花接木。希望这些现象总会被正能量代替,还给一线老师一片蓝天。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教师履职总结和工作总结.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