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汉兵已略地下一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有这神仙般的感情吗?

优质回答

分离不能共处时的相煎,是一段感情俩人分担,相互守望,共孕未来的最好生长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不能脱离当时之时的历史环境。古代交通闭塞,不要说长江头尾,就是一个城市中,这一边到哪一边也要几天时间。

长江头之于长江尾,万里之遥,实无异于天差地远。

当然,诗词当为虚指其意,不必写实。

此句千古流传,极言情深意切,竟然远隔天地,不变忠贞之心,一心许之,当毕生同生共死。

正如东坡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说这无尽无休的思念为神仙感情,不如说这生活的无奈,爱情的深沉千古不易。

人生无常,有情人终成眷属难能可贵,即是两情相悦互为缱绻,亦未必能够长相厮守。

以东坡之才情学识,之官场沉浮,当胜凡人远甚。然一声慨叹:不思量,自难忘,十年生死两茫茫。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词人李之仪作,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出自宋朝词人——晏殊《涴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看着填写的新词,喝着美酒一杯又一杯,好不欢快惬意,作为宋朝的宰相晏殊,生活过的还是有滋有味的,词是新词,曲是新曲,亭台还是那个亭台,可是物是人非,伴随着他的人已经不是去年那个人了。虽然想念过去时光,不想夕阳落山,可是夕阳西下再也回不来了。这里有今夕的欢快喜悦,又有对往日时光情怀的眷念,和对伊人的思念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光易逝,花儿落了落花逐流水,感叹岁月短暂,好像看到了去年的燕子,似曾相识的感觉,只好一个人在花园里独自徘徊惆怅满。

这首词寓意揭示了大自然的轮回四季更替,人生的启迪哲理和意义,我们要珍惜光阴,人生短暂,我们不能留住青春的脚步,但是我们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昂首阔步,奋勇前进,不能留恋沉湎以往的欢快岁月里,用更广阔的胸襟挑战生活和迎接美好的未来。

感谢大家欣赏,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你的见解每天诗文!

意思是说,花儿落去谁又能奈何得了的,而燕子归来旧巢,那只是似曾相识。此诗出自(宋)晏殊《浣溪沙》。在这里,诗人感叹的不仅仅只是落花,诗人感叹燕子一次次的归来,而人却在一年一年老去,伤感时光的流逝。谢邀!

“吾日三省吾身”,都有哪三省?

优质回答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四书"中"论语"第一篇?学而:孔子教他的学生怎样求学、怎样做人的基本道理。告诚人们不要只重外表,应注重内在的美德和修养。强调从本身出发修养品德。这段文言文原句:曾了(孔子的学生)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是儒教的常务副教主,在历史上被称为”宗圣”,地位高于”亚圣”孟子。他是古典名著《大学》、《孝经》的作者。

有一次,曾子与他的几个同学到饭馆里吃饭,其中有几个调皮捣蛋的人物,对孔子的话阳奉阴违,做事只跟着感觉走。曾子早就想规劝他们,但又不能直言相告,直言伤自尊,人家还不一定接受。

酒酣耳热之际,曾子自言自语,大发感慨:”我每天数次自我发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他这句话明里是自己的心得体会,暗地里是讲给那几个不守规矩的同学听的,希望他们能自觉遵守上面三个大的修养准则。

儒家的学问讲究由己及人,因此,曾子的那段话可以倒过来理解:

读书的目的是为社会人群服务的。一个人努力学习并掌握好老师传授的学问后,在与朋友交往时,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朋友面前斗心眼,耍手段,要以诚相待;周围的人找自己解决某种困难,要尽心尽力,不能用一些巧妙的借口加以推搪。

“五服”、“六亲”、“九族”与“祖宗十八代”都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崇宗敬祖成为中国人的思想追求之一,由此产生了诸多与此相关的名次。

1、五服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六亲

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

3、指父、母、兄、弟、妻、子女。

4、指父子、兄弟、夫妇。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

6、父母、兄弟、老婆孩子。

亲属关系

3、九族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

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祖宗十八代

4、祖宗十八代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从小到大分别为:

上序依次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kūn],仍孙,云孙,耳孙。

从小到大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一张图带你看懂出五服、诛九族和祖宗十八代,下次别在搞不清了

上图为五服九族图,中间的是你自己,从正面看,男右女左。以你所在的竖格为中心,左右两边就是“五服”;以你所在的横格为中心,自上而下就是“九族”。此外,横看能知亲疏远近,纵观可通血缘关系。

何谓“出五服”?

“五服”制始自西周,本来指的是:斩衰(cui)、齐衰(zi cui)、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粗细不同的丧服,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相传为周公所倡制,后来在儒家的倡导下成为中国古代丧礼与亲族关系的核心制度。

到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于是便有了“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自己、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即同出一个天祖的五代,成为“五服”。以自己往下推:子、孙、曾孙、玄孙、来孙,同出于自己的五代,也是“五服”。超出五代,就不必按照辈分称呼,也就是“出五服”了。现在的孝服,一再简化,尤其是在城市,只剩下统一的白色孝服或者孝帕。疏一点只,甚至有的地方只需戴一个黑色或白色的臂纱,甚至配一朵小白花就行了。

何谓“诛九族”?

关于九族所涉及的范围,历来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九族是指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战国有书《尚书 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第二种说法见明末程允升所著《幼学琼林 ·祖孙父子类》云:“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第二种说法是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为九族。

第三种说法是,九族既包括纵向的九族,如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也包括横向的九族,如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

“诛九族”的做法始于秦始皇,古代的刑法中有一种酷刑叫“灭九族”,就是一人犯法株连九族。灭九族的目的是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比之更残酷的是“诛十族”,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诛了明初大儒方孝孺十族,第十族是方孝孺的门生。

何谓祖宗十八代?

九族之外再加九族,就是祖宗十八代。

“五星上将”是什么?美国都有哪些五星上将?

优质回答

蒋校长从来就不是“五星上将”,那是非常外行的军衔称谓,尽管他的肩膀上确实扛过五颗星,他那叫“特级上将”,并且在美式军服没有到来之前,他始终挂着三颗星的“特级上将”专用领章,跟五星又有啥关系呢?同理,白崇禧、陈诚等人在1946年以后挂的四颗星肩袢,也不能称为“四星上将”,正确称谓必须是陆军一级上将,因为在抗战时期,他们的领章也不过是三颗星而已(领章样式跟特级上将有区别)。

所以一定要注意,“五星上将”军衔是美国军队独有,其他国家军队的将领哪怕挂上了五颗星,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五星上将,都有各自的专属称谓。理论上说,东方军衔的少将为一颗将星、西式军衔的准将为一颗将星,所以美军的少将已经挂两颗星、中将挂三颗星、普通的陆军上将挂四颗星,这跟国民革命军的将级军衔就出现了差别,而跟我军55式军衔的大将级星数相同,所以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美国陆军在二战爆发之时军队只有几十万人,所以最高为中将的“永久军衔体系”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但是随着军队规模急剧扩充到1000多万人,军衔级别就不太够用了。尤其是美英联合作战中,由于英军在上将以上还有“元帅”一级,所以更显得美军将领稍微有点“低气”,比如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击败隆美尔后,随即于1942年11月晋升陆军上将,到了诺曼底登陆以后的1944年9月1日,再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马歇尔)

一直在争夺盟军部队最高领导权的美国人当然不爽,当时的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一路火箭般窜升,也才到了美国军衔体系的天花板四星上将,让美军上将去指挥英国陆军元帅,多少有点那个,同时,英军的空军、海军总司令,也都是元帅衔,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刺激着美国人必须增加一级最高军衔。所以1944年的下半年,美国军方和国会已经在酝酿此事,也就是给美军最高层的将领们,把将星增加到五颗,麻烦在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称谓。

如果仿照英军的话,挂五颗星的将军也应该称为“元帅”,不过当时的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是肯定在“晋衔”之列的,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英文中“元帅”(Marshal)一词同“马歇尔”的名字发音刚好相同,就等于在叫“马歇尔马歇尔”,真心不太好听。同时马歇尔也不愿意自己的军衔超过恩师潘兴,因为老潘获得的是“陆军特级上将”的荣誉军衔,注意啊是荣誉军衔,并不在当时美军的现行军衔体系之内。

(艾森豪威尔)

酝酿过程和最终决定那是美国人自己的事,咱也别瞎操心,总之把称谓定为了“五星上将”,时间是1944年9月中旬(要不说蒙哥马利刺激了美国人呢),提议人是陆军部长史汀生和陆军副参谋长麦克纳尼将军。但是五星上将在级别上是跟英国的三军元帅对等的,比如老蒋逃台后会见麦克阿瑟时,公开私下都称为麦帅,也就是把五星上将的军衔理解为元帅。

1944年12月,国会正式批准设立五星上将军衔,同时也基本批准了罗斯福总统的人选提名(哈尔西没通过),当时设定的基本条件,除军中资历和战争贡献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外,还必须曾经担任过美军中央、军种首长或者盟军的战区级指挥官职务,也就是职衔需要配套。因此,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和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肯定够资格入选了。

(布莱德雷)

而在华盛顿的军队中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西(海军)、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海军作战部长金(海军)和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陆航虽然还是个兵种,但是实力和级别已经等同于军种)也获通过,因此第一批授予的陆海军“五星上将”实际只有七名,美军高层绞尽脑汁排出的顺序是:1莱希、2马歇尔、3欧内斯特·金、4麦克阿瑟、5尼米兹、6艾森豪威尔、7阿诺德。

原本是打算凑个整数陆海军各四名的,哈尔西被耽误了一下,所以1944年12月实授七名。1945年以后,哈尔西终于如愿以偿,而布莱德雷在晋升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后,也成为第九名五星上将,也就是总共有五名陆军将领和四名海军将领先后获得了“五星上将”军衔,不过要注意,当时的四星上将、五星上将都是临时军衔,属于二战的特殊产物。

(麦克阿瑟)

其中阿诺德在美国空军成立两年后的1949年又改授为空军五星上将,成为唯一两次授衔的五星上将,这样就是陆海空三军都有了五星上将,但是海军陆战队不设。国会1946年3月23日的公法终于规定,五星上将衔为永久军衔,但只有在美国处于战争状态时才会根据军功授予,并且终身不退出现役,也就是一直到死都可以穿军装挂军衔。

正因为如此,目前美军的最高军衔只能是四星上将,比如现役的参联会主席,而历史上获得五星上将的九名将领暂时成为“绝版”(都不在了嘛)。在五星上将级别以上,美国历史上还有三个人拥有最高的特殊荣誉军衔: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海军将领乔治·杜威以及潘兴,关于他们三个的军衔特殊称谓,之前有过介绍,就不重复了。

(阿诺德)

五星上将主要是在美国军队中使用,它相当于部分国家的元帅,由美国国会批准。数量非常稀少。这也是美国军队第二高的军阶和目前可以获得的最高军阶。历史上只有9人拥有此军衔。其主要军衔特征是肩章上镶有五颗金星。

五星上将的晋升基本条件,必须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职务,历年获此殊荣者均和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包括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先后担任过欧洲战区指挥官)、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及布莱德雷(地中海战区指挥官)。美国国会规定,该军衔仅在战时授予,并且终生不退役。

1944年12月14日第78届美国国会上通过了公法第482条,开始设立陆军五星上将 (General of the Army)和海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的军衔,从那时起美国就有等同于英国和苏联元帅的军衔了。五星上将起初只作为临时军衔,第79届国会于1946年3月23日使它成为永久性军衔。美国空军建立后,也设立同等的空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Air Force)。

美军五星上将名单共9人

陆军(共4人)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1944年12月16日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44年12月18日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944年12月20日

奥马尔·布拉德利 1950年12月20日

海军(共4人)

威廉·D·莱希 1944年12月15日

恩斯特·约瑟夫·金恩 1944年12月17日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1944年12月19日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1945年12月11日

空军(1人)

亨利·阿诺德 1944年12月21日(最初为陆军五星上将,1947年空军成为独立军种,1949年5月7日改为空军五星上将)

“五种表达方式”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这五种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描述:描述被描述对象的外貌和情态,主要包括心理描述、语言描述、动作描述、举止描述、外貌描述、细节描述等。

2.叙述:直接记录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

3.抒情性:是描述作者内心的感受,比如表达一种快乐的心情

4.说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事物的一些特征,说明文字必须真实,最好不要虚构。

5.讨论:这类文章有争论。当你写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心中的论点是什么,然后用论点来润色它们。

扩展知识;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

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 客观事物 。

表现主观类

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