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走单招好还是直接考专科好(走单招好还是直接考专科好知乎)

按今年的形势来看,考两百多分走高考还是走单招好?

优质回答

谢谢您的邀请。我认为走高考比较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参加高考,将来的院校选择会多一些。

单招的院校在数量上肯定少于高考招生院校。单招多为职业院校,选择面会受限制。

第二,单招录取的考生在校读书期间不允许转学、转专业。

当考生没有选好院校或专业选取不合适时,无法调整,只能硬着头皮学,不利于考生的发展。

第三,高考是一个不错的锻炼和挑战自我的机会。

高考需要拼搏精神,是对十多年学习生活成果的检验场,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在高考中拼一拼、搏一搏,在高考中大显身手,这样才不至于后悔。

总之,我上面的观点只是建议。参加高考还是单招,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和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考200多分,还是走单招吧!越低分的考生,越建议要抓住单招的机会。

如果是750分制的省份,200多分几乎没有哪一个省份、哪一个年份能够上本科的,不少省份每年的专科线都划到200分,可见200多分即使是参加高考,在专科批次也没有太好的选择机会;但是,如果你选择单招,或者还能选择到不错的高职院校。一、单招是什么?

单招全称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国家认可的招生途径,考生只须通过高职院校组织的单独测试(院校自主命题、自主评卷),填报志愿后即有录取机会。目前单招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途径——很多省份高职院校有超50%的生源是通过单招录取的,未来单招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二、单招与高考统招的区别

单招是一种完全合乎国家规定的招生途径,通过单招录取的考生,与高考后统招的考生,入学后待遇是没有区别的。相对于高考,单招有测试难度低、录取比例低的特点,尤其适合成绩比较低的考生。

当然,单招也会有一些局限性。一是单招只能报考省内的高职院校(高考后可报考全国高职院校);二是部分院校投放到单招的专业数量不多,尤其是热门专业计划数偏少,考生的选择余地可能有限;三是部分省份、院校规定单招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能转专业。

基于单招这种特点,可以说明确自己高考后上不了本科的考生都可以考虑单招,尤其是越低分的考生,越建议走单招。单招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继续参加高考统招;当然,如果被单招录取了,也就失去了参加高考统招的机会。

按立德、立功和立言三方面评价,中国古代一百历史名将有哪些人?

优质回答

岳飞。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所以说,凡是“三不朽”人物都有够三条,立德立功立言。他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毛泽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就是近代的人对我来讲,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优质回答

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沥青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铺装路面是它用量最大的去处,沥青铺装车加热沥青和骨料碎石混合倾倒在路面,压路机将其压平稍作硬化即可通车,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即使是这种硬化后的沥青也能像蜂蜜一样一滴滴落下,估计你肯定认为他疯了!但有一位教授还真实验了,而且接力持续实验都快一百年了,到底是为啥呢?

世上最无聊的沥青滴落实验

沥青滴漏实验可能是史上成本最低的实验了,它的设备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块沥青,一只漏斗杯、一只烧杯,外加一个支架和防止外界影响的玻璃罩就完成实验准备了!

最早的沥青滴落实验是在1927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开始进行的,主导该实验的是托马斯·帕内尔教授,设置好环境后,将一块沥青放置在漏斗杯里,然后在时隔3年后的1930年,漏斗底部被切开,沥青开始了漫长的滴落经历,根据观察,每一滴下落的沥青都需要历经十年的时间。

昆士兰大学的帕内尔教授

第一滴沥青于1938年12月滴落,如果从沥青放置到烧杯上开始计算,历经12年,如果从漏斗杯底部切开计算,历经9年!1947年2月,第二滴沥青滴落,比较可惜的是主导实验的帕内尔教授并未亲眼看到沥青落下就在1948年9月1日去世了!

此后实验改由约翰·梅史东教授负责,从帕内尔教授去世的1948年到1988年的40年中,总共有5滴沥青落下,平均在8年左右!其实这时间有点偏短,因为之前都没有恒温恒湿条件,因此在1988年后增加了空调,因此从平均8年多一点,增加到了12年至13年!

滴落平均时间图

实验获得“诺贝尔奖”!

2005年约翰·梅史东教授和帕内尔教授凭借着这个沥青滴漏实验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这可不是那位发明了稳定甘油炸药的诺贝尔设立的奖项,而是搞笑诺贝尔奖!它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主办,该奖项由马克·亚伯拉罕于1991年创立,评选标准是“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为标准评选科学领域十大成就!

搞笑诺贝尔奖每年9月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获奖者有机会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公开演讲,评审委员中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颁奖典礼每次说法都是第一届!从1991年评选到2012年为止获奖者没有奖金,2013年时获奖者得到了奖金:一千万津巴布韦元!

2009年1月,面值100万亿的津巴布韦纸币发行,约合人民币3块,所以2013年的一千万津币有多少价值大家自行脑补吧,种花家就不浪费时间计算了!

第二位教授去世

2013年8月23日,约翰·梅史东教授去世,实验续由安德鲁·怀特(Andrew White)教授负责!沥青滴落实验已经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最长实验,不过各位不必担心实验材料缺失,因为剩余沥青仍然可以继续实验上百年,简单的说,可以顺利将看到本文的各位送走!

最久的实验之争

不过这维基查到的资料也不靠谱,种花家知道一个实验,是植物学家威廉·詹姆斯·比尔在1879年设计的一个实验种子发芽实验,将装入瓶子保存在地下的种子每隔几年挖出来做发芽测试,看看植物种子到底能保持多久!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仍然在继续中,未来将继续测试上百年!

植物学家威廉·詹姆斯·比尔

沥青到底是液体还是固体,为什么还能滴落?

沥青也称柏油,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当然这指的是常温,因为在低温下甚至会硬化开裂!沥青一般有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全球有很多地区都有天然的沥青池,比如位于洛杉矶的拉布里沥青池就有是最著名的一个,因为数万年来大量误入沥青池的动物骨骼和植物化石被保留了下来,使它成为了最著名的化石博物馆!

沥青的粘度大约是水的2300亿倍,是蜂蜜的2.3亿倍,这个实验告诉大家,沥青是一种有机液体,尽管它的存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固体,但它在长时间无支撑的自由状态下,会变成液体一滴滴落下!不过当前的实验不再是科学实验,而是成了网红实验!

因为早期都没有摄像头记录,而沥青滴落又是一个漫长的实验,所以它从未被人真正看到沥青滴落!1944年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也开始了这项实验,2013年时,摄像头才第一次记录到了沥青滴落!所以这个无聊的实验将会继续,因为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无聊的人!

无聊的睡觉直播

比如今年年初一位不小心睡觉走红的小哥@谁家的圆三,这位主播在直播时不小心睡着了,结果醒来发现53万观众都在观看,而且还给他刷礼物,直接一脸懵逼了,后来就改直播睡觉了,不过这位小哥一段时间后觉得实在不是办法,恢复了之前的直播,结果是粉丝们大失所望,掉粉一大半!

@谁家的圆三

所以这个实验被评为搞笑诺贝尔奖还真是名副其实的,它的存在已经没有科学价值,也许具有一点教育意义,但完全可以其他方式来代替!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托马斯·帕内尔教授将沥青样本放入一个封了口的漏斗内,只为了向学生们证明这样一个理论:一些物质看上去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

几个月后,他的学生们便将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只有托马斯·帕内尔教授还在耐心等待着实验的最终结果。

1930年,托马斯·帕内尔教授将漏斗的封口切开,让沥青开始缓慢流动。此后他每天都会来到实验室,小心翼翼地观察一下沥青滴漏实验的进度。

1938年12月,第一滴沥青终于从漏斗内滴落下来,可惜帕内尔教授并没有亲眼看到沥青滴落的那一瞬间。此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从那以后,帕内尔教授对这个实验更加上心了,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亲眼见证沥青的第二次滴漏。

1947年2月,第二滴沥青从漏斗中滴出,帕内尔教授仍未能如愿,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近两年。在没有录像设备的条件下,一个人想要见证沥青的滴落瞬间,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是显而易见的。

1948年,帕内尔教授因病逝世。临死之前,他并没有安排沥青滴漏实验的接班人。

1954年4月,第三滴沥青从漏斗中滴出。只不过,这滴沥青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和期待,因为整个实验装置早就被遗忘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1961年,昆士兰大学的一位年轻物理学家约翰·梅恩斯顿无意间发现了这个落满灰尘的实验装置,他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誓言要亲眼见证沥青滴落的瞬间。巧合的是,梅恩斯顿是托马斯·帕内尔教授过去的学生。

1962年5月,第四滴沥青悄然滴落。可是,此时的梅恩斯顿正在与自己的新婚妻子度蜜月,因此他完美错过了这一瞬间。其实对于梅恩斯顿来说,也谈不上遗憾,毕竟要么放弃自己的新婚蜜月,要么放弃沥青滴落瞬间。

1970年8月,趁梅恩斯顿回家休息的时候,第五滴沥青迫不及待地滴落下来,似乎充满了对梅恩斯顿的嘲讽。梅恩斯顿一时懊恼不已,但是也毫无办法。

时间过得飞快,1979年4月,梅恩斯顿预感到第六滴沥青即将滴落,于是他哪儿也不去了,搬个小马扎,坐在实验室里静静等待。当然,吃饭睡觉还是要回家的,因为毕竟当时还没有外卖。

第二天吃过早饭,梅恩斯顿一大早就来到了实验室。当他摘下眼镜准备仔细观察即将滴落的沥青进度时,却发现第六滴沥青已经抢先一步落下。根据沥青末端的情况,梅恩斯顿估计自己仅仅晚到了只有几分钟而已。

1988年7月,趁梅恩斯顿外出喝咖啡的空隙,第七滴沥青悄然落下。

第七滴沥青滴落之后,梅恩斯顿采取了两个行动。一是在实验装置前面安装了一个摄像头,以便将沥青滴落的瞬间拍摄下来。二是在实验室内安装了空调,设置成恒温,以减少温度变化对沥青滴落速度的影响。

2000年11月28日,第八滴沥青滴出。在外出差的梅恩斯顿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懊恼,因为他知道自己安装在实验装置跟前的摄像头永远不会眨眼。等他不紧不慢地回到实验室后,却发现存储设备损坏了,摄像头并没有把第八滴沥青滴出的瞬间保存下来。

沥青对梅恩斯顿的嘲讽仍在继续,但是梅恩斯顿并没有认输。他马上升级了实验室的摄像系统,另外新增了很多个摄像头,齐刷刷地对准沥青滴漏实验装置。这还不算完,梅恩斯顿又把实验室的摄像系统连接到互联网上,以直播的形式向全世界观众开放沥青滴漏实验进度。他发誓绝对不会再错过沥青的第九次滴落。

2013年8月23日,梅恩斯顿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没有等到第九滴沥青的滴落。

2014年4月20日,高清摄像机捕捉到了第九滴沥青的滴落瞬间。这时实验装置的守护者已经变成了安德鲁·怀特。

梅恩斯顿虽然终其一生都没有亲眼见证沥青滴落下来的那一瞬间,但是他凭借该实验获得了2005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于沥青这种物质的形态,梅恩斯顿解释说,该项实验并不能简单地说明“沥青是液体而非固体”。更准确地说,沥青是一种相态复杂的混合物。沥青的粘性大概是水的一千亿倍。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项持续了近一百年的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沥青滴漏实验,预计还将持续一百多年的时间。

梅恩斯顿曾经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或许,沥青滴漏实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向世人证明沥青到底是固体还是液体,而是要告诉人们世事无法预料,我们应该学会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

(喜欢请帮忙点赞加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给您!)

奥迪到底是哪个国家的牌子啊?

优质回答

德国。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奥迪的标志为四个圆环,它代表着奥迪、小奇迹(DKW)、霍希 (Horch) 和漫游者(Wanderer) 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在长春与-汽共同进行一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后两年中,奥迪轿车的技术开发工作继续进行,并于1988年授予-汽生产许可证。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1995年,一汽-大众开始准备生产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200 V6车型。次年,奥迪200V6下线。

2001年,奥迪A8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这标志着奥迪系列中的旗舰产品登陆中国。2003年,奥迪A4作为全球豪华品牌B级车的顶端产品在中国投产; 2005年4月,国产全新奥迪A6L上市。

奥迪到底是哪个国家的牌子啊?

优质回答

德国。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奥迪的标志为四个圆环,它代表着奥迪、小奇迹(DKW)、霍希 (Horch) 和漫游者(Wanderer) 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在长春与-汽共同进行一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后两年中,奥迪轿车的技术开发工作继续进行,并于1988年授予-汽生产许可证。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1995年,一汽-大众开始准备生产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200 V6车型。次年,奥迪200V6下线。

2001年,奥迪A8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这标志着奥迪系列中的旗舰产品登陆中国。2003年,奥迪A4作为全球豪华品牌B级车的顶端产品在中国投产; 2005年4月,国产全新奥迪A6L上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否适合国内儿童学习音乐,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奥尔夫曾经说过,“正如要有自然界中的腐殖质,才有可能使万物生长一样,靠原本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儿童身上的力量”。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在人的物质载体上,才能发挥出音乐本身的附属能力,才能挖掘出人本身生来就已经具有的音乐潜能,还如奥尔夫说过的那样“音乐始自人自身”。音乐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将人的音乐能力发展出来,从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人们要通过音乐接受教育,同样要通过教育去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可大致分为八个方面:1、民族性,2、原本性,3、实践性,4、综合性,5、即兴性,6、模式性,7、系统性,8、音乐性。

谢邀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近几年已经受到国内的音乐教育者的广泛关注。从学校音乐教师到学前早教师,都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互动性、游戏性所吸引, 从而积极参与到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培训中。

奥尔夫教育之所以不称为教学法,即是因为他没有固定的教案可依循,全赖教学者自行设计,因此奥尔夫教学并没有标准模式,以下整理出几个原理和方法,作为家长了解时的参考。

循序渐进: 教学过程如同堆叠积木般,一块块、一层层慢慢累进,直到最后才看的出整个设计全貌。

即兴创作: 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从事音乐上的创作,而运用此一原则,让他们多思考、勇于表达、并学会沟通。

乐器合奏: 从合奏中体会演奏音乐的乐趣,并在团体中了解合作、协调的重要。

节奏教学: 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模彷、即兴、说白节奏、顽固伴奏等。

歌唱教学: 从小三度的Sol–Mi开始,用呼叫对方的名字为引导,在逐渐增加为五声或七声音阶,其重点在于一个音唱准了之后,才加下一个音。

音乐欣赏: 运用戏剧、律动、乐器演奏、图形等方式将各类型的声音或音乐让学生辨别及聆听,以培养听力。

但是奥尔夫音乐在国内的幼儿教育上推广还是存在问题,有着不可回避的困难。

第一,家长求成绩,求进度,所以没办法达到以人为本的让小孩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文化程度和有艺术修养的家长除外。

第二、国内音乐环境不一样,在中国所有的学习都趋向于技能学习,音乐现在在一线城市还好,在二线以下城市,压根就还是要么就是交钱学一学试一试是不是这块料的心态学习,要么就是奢侈学习。除非是国家的人才筛选制度的调整,要不然艺术这一块永远都还是属于技能学习。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专走单招好还是直接考专科好.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