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一文以时间为线索。
以 渔人进入桃花源先后 为顺序。 从发现桃花源 到 访 问桃花源 ,再到 离开桃花源 ,到 再访 桃源一线贯之,串连全文。
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8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鸟径①缘崖,涉水于草莽间。数四②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间,兰菊艺③之,霜月春风,日有余思④。临水时种桃梅,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⑤,酿村酒而饮之。案有诗书,庄周、太玄、楚辞、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⑥,往来穷谷大川,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
(节选自《小窗幽记》,有删改)
【注释】①鸟径:鸟走的山道,形容十分狭窄的小道。②数四:指为数不多。③艺:种植。④余思:余兴。 ⑤薪水:打柴、汲水。⑥杖藜蹑屐:拄着拐杖,穿着木屐。
1.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坐 茂 树 探 幽 壑 升 高 峰 不 亦 乐 乎
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每断对1处得1分)
2.甲文第1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沿途景色,渲染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为桃花源的出现______________(写作手法)。乙文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静谧绝美的村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渔人的行踪 做铺垫 作者的行踪 舒适、快乐(每空1分,意思接近即可)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乐”,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乐”。(4分)
甲文:田园之乐:土地平坦肥沃,屋舍整齐,池沼、桑树、竹林美丽葱荣,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互相可以听到;生活之乐:远离苛政,安详快乐。
乙文:田园之乐:高松怪石,环境优美,人家稀少,鸡鸣狗叫互相可以听到。竹篱笆,茅草屋,燕子居住其中,种植兰花秋菊,寒冷的季节刮起暖风;生活之乐:人们自给自足,几案上摆放经书可以阅读,身处雅境,自得其乐。(每处要点意思接近得1分)
【参考译文】
【乙】高大的松树和形状奇异的石头,距离村落不少于一二十里。十分狭窄的小道沿着山崖,(我)涉过溪水在荒草丛中间前行。(小径左右)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三户人家遥遥相望,(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竹篱笆,茅草屋,燕子居住在这中间,兰花秋菊种植其中,下霜的月份里刮起暖风,每天都有余兴。在靠近水的地方种上桃树、梅树,孩子和男女仆人都穿着布衣、短衫,以便打柴、汲水,自己酿酒来喝。几案上摆着诗书,有《庄子》《太玄》《楚辞》《黄庭经》《阴符经》《楞严经》《圆觉经》等几十卷。拄着拐杖,穿着木屐,往来于极深的山和大川之中,倾听流水声,观览湍急的水流,在澄澈的清潭前照镜子,从危桥上走过,坐在繁茂的树下,探访幽静的山谷,攀登高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