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网友提问:

《史记》作者司马迁到底有多牛?

优质回答: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官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管理皇家图籍。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制定《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司马迁的《史记》被当代文学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人对他有四个尊称:史圣、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记载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社会发展和历史科学。其中许多名言警句两千年来依然被人们熟知熟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从《史记》第一篇文章《五帝本记》及自注,读者便可看到“司马迁的真本实学”。

《五帝本纪》记载了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ù),尧,舜”,的事迹,以及部落间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史记》,读者可以感悟:司马迁的难能可贵,“并不只在他的博学,而尤在他鉴定,抉择,判断,烛照到大处的眼光和能力”,这就是识见。

后人认为:就是凭这种能力,使司马迁统驭了上下古今,使他展开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事业,使我们“后人俯首帖耳在他的气魄和胸襟之下”。司马迁的“学问到了这个地步,已经近于一种艺术,他已经操纵在已,没法传给别人,也没有办法为别人所仿效了”。

司马迁识见之高,不仅使后人向往,而且叫后人惊讶。

例如:“他处在正统的汉代,汉代已经定鼎了八九十年了,但他仍能对中间不过几十年的主角们都给了很高的地位”。司马迁不只把项羽写作本记,把陈涉也写作世家,而且把那“五年之间,号令三嬗(shàn)”的紧张局面,作出了一个《秦楚之际月表》,让后人不至抹煞了那些起义的人的声势,或忽略了他们在历史上的真正价值。

陈胜虽然出身雇农,但是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因此司马迁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可见《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所以称为“本纪”。

又如:世家本是记有世袭意义的,但“他却斗胆把一个平民的孔子也列在韩、魏、田齐、陈涉之间了”。他的意思是,政治上既有世袭,文化上也有世袭,形式上有世袭,精神上也有世袭。他认可孔子隐然是中国的一个大教育家。历史是纪录人类生活真相的,他不拘于形式,却真正把握了事实的核心。

再如:司马迁处的时代,是一个有学术之争的时代。大争端是在儒家与老子。“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老庄申韩列传》这是多么难处理的课题,可是“司马迁仍能胜任愉快”。

试想就当时的时代来说,武帝正在表彰儒学,但司马迁却仍然给老子写了传。再就司马迁本人的性格和家学说,则是宁近于老子,而不近于孔子的了。然而“司马迁并没有因自己的偏好而减低了对孔子客观的认识。他更往往把孔子的话同时援用在《伯夷列传》,《酷吏列传》等传记中”。

各称其分,这是司马迁的公平处。

老子的生平,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事件,纠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可是司马迁却把各种说法并列,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他既“有采访的忠实,却又有态度上的谨慎和保留。”同时他把老子的姓名,籍贯,子孙都列出来了,所以那些神话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史学家都清楚,向来的历史,都是以政治史为中心的,是以帝王的起居注为主要内容的,但司马迁注意到了社会和经济。他知道“流氓刺客,求签问卜同样是社会的大事件,而贪官污吏、富商大贾、宦官戏子、后妃妻妾也同样是人类活动中发生着作用的分子。所以他写的社会,是全面社会,是骨子里的社会”。

阅读《史记》可以感到,就是在一些细微之处,也看出司马迁深透一层的眼光。

如《封禅书》就可见司马迁追求的是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好作为后来人的借鉴,而一些琐碎的繁文末节,他便不预备浪费笔墨了。事实上,他在《封禅书》里所写的,也是这件事情的可笑,以及汉武帝的心理。“他写的乃是人类生活的行为,而不是死的枝叶”。

司马迁“所处的地位是超然的,凌空的,而不是陷在尘封的具体事件的泥浆里”。

举个例子:司马迁批评平原君说:“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他批评鲁促连说:“鲁连其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qū)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他所指出的大体,大义,正是他自己的着眼处。

司马迁对商鞅评论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bi)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áng),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李长之评价道:“这话多么中肯”。

司马迁评论苏秦:“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可见其看事情能透过一层,不被通俗的舆论所迷惑。

再如:司马迁评张仪,评李斯,评魏其、武安、灌夫,都能看到事情的底层,又恰中分寸。司马迁所谓“察其本”,就是看出他那识见的本领。

《留侯世家》中称:“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总见他所注意者之大了。

对于一个史学家来说,“学”诚然重要,然而真正的本钱还是在识见。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良史一定要有才学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又加上德,然而三者或四者之中,最重要的还是识见。

学者李长之认为:“才”不过使一个人成为文人,“学”不过使一个人成为学者,只有识见才能让一个人成为伟大的学者。至于“德”,那也仍是识见的问题。“能见大体之谓识,能察根本之谓识”,有这种识见力,还会没有史德吗?

所以,对于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来说,必须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然后足以言史。

其他网友回答

《史记》是从黄帝开始,记录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历史。为纪传体,文笔出众,故事性很强。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大的基因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有详细的介绍:颛顼时期,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唐虞之际,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周朝时候的程林休甫就是他们的后裔。周宣王当政时,重黎氏因失去官守而成为司马氏。司马氏世代掌管周史。所以,司马迁有强大的遗传基因。

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从小就聪明过人,“年十岁则诵古文。”父亲是汉武帝的史官,因此,司马迁很早就受到了扎实的史学训练。长大之后,遵从父亲遗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了大江南北,获益良多。

二、显赫的师承

太史公从师唐都学习天文,从师杨何学习《易经》,从师黄子学习道家理论。“太史公学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杨何,习道论於黄子。”我要是终生能遇一位这样的老师,心愿足矣。

三、丰富的阅历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於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38岁的时候,司马迁成了汉武帝的史官。谢绝宾朋,抛开家业,全身心地扑在撰著上,以求建功立业,为君主和国家造福。

那段时期,他深入研究诸子百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只是他们所遵循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阴阳之术,注重吉凶祸福的预兆,禁忌避讳很多,使人受到束缚并多有所畏惧,但阴阳家关于一年四季运行顺序的道理,是不可丢弃的。儒家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主张难以完全遵从;序列的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则是不可改变的。墨家俭啬而难以依遵,强本节用的主张不可废弃。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刻薄寡恩,但辨正君臣上下名分的主张是不可更改的。名家使人受约束而容易失去真实性,但辩正名与实的关系是不能不认真察考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动合乎无形之“道”,使万物丰足。

司马迁对道家之术推崇备至: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顺序之说,吸收儒墨两家之长,撮取名、法两家之精要,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树立良好风俗,应用于人事,无不适宜,意旨简约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

对今人的学习,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超人的胆略

汉时,匈奴经常进犯中原,大将李陵奉命攻打匈奴。因孤军深入,后无援兵,走投无路之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要重罚李陵族人,群臣争相附和。汉武帝随口问了司马迁:“元芳,你怎么看?”司马迁说李陵为人正直,其投降是事出有因,极力为李陵辩护。汉武帝大怒,要将司马迁斩首。虽然司马迁为官清廉,无钱赎罪,但有一种替代之刑。为了完成未尽事业,只能接受耻辱的“腐刑”。

五、生活的勇气

在那个时代,“腐刑”是奇耻大辱,生不如死。司马迁悲愤之极,肯定动过自杀的念头。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一番煎熬,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网罗天下佚闻旧事,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完成了《史记》一书,希望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这是多大的“工程量”?多么艰巨的任务?!真是令人倾佩!

六、骄人的业绩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列为前“四史”之首。以其中的一项就可名垂青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非常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史记》是前无古人,估计也将后无来者,至少目前连具挑战者资格的人还都没有。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静水深流,有共同爱好的可以关注哟!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司马迁的博学多才之志,经天纬地之气。

司马迁出生在史学世家 ,史学功底深厚。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之下,七岁时,就能熟练地背诵《国语》。

《史记》除了是一部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其文笔之优美,不亚于任何文学著作。

其他网友回答

操起笔杆 ,放开说真话!这是司马迁带给我们后世最宝贵的优良财富,也正是实践着这句话,他才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但是再真实的史书也是人写的,司马迁虽然大胆说真话,但他终究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在他大量应用史实丰富整个《史记》的内容时,不免夹杂着个人的感情,这也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的原因。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认真分析一下,看看《史记》是如何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在分析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位大史学家的个人故事,因为既然是谈感情色彩,肯定与他的平生遭遇是离不开的!小编这一篇文章,就主要带领大家认识大史学家司马迁悲剧人生观产生的原因!

司马迁写《史记》带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具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因为他们家在1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已经是王室图书馆的馆长,也就是历史文献整理员!早在他懂事之前,他的父亲司马谈,就已经在着手写一部从黄帝时期到西汉初年的“通史”,可惜老天爷没有给他这个时间,就含着恨闭上了眼!为了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遗愿,为了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就立志完成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著作!

可惜呀可惜!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是西汉建立几十年以后了,大家都知道秦朝建立之初,秦始皇便焚书坑儒烧毁了除秦国正史医药占卜之外的所有纸质书!是岁月流逝如果再不行动,历史真的要被岁月掩埋了!这位本身有着极深厚家学渊源的“史二代”先拜儒家大师董仲舒韦老师在他那里学得了许多先代的知识,20岁以后,他又独自出行,游遍名山大川!去寻找那些经历过秦末战火的老人和那些没有被销毁的历史遗迹!经过多年准备,他终于可以开始去写一部,足以震惊当时,闪耀后世的伟大著作!

其他网友回答

司马迁自小聪慧,十岁时亦能阅读诵习尚书,左传,国语,等书籍。稍稍年长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在京城做太史令的父亲身边。经过一番游历之后,最后出于他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郎中

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命,树立了编篡历史的宏伟计目标。

继任太史令之后,司马迁在长安得以结识天下贤能。在其全身心撰写史记之时却遭受飞来横祸被打下大牢,判死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司马迁选择了腐刑,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为了撰编史记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著作,司马迁用了16年的时间,耗费了他一生的精力,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力求真实,其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做了核对。“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此外,他爱憎分明。高度评价农民起义,赞赏忠于国家的人民英雄,歌颂反抗强暴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无情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这种思想在以君为纲的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司马迁独创了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方法上的全新体例。以个人转记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出一部规模宏伟的社会变迁史。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从统治者到下层百姓的生活均有涉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绝对是个牛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