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公侯伯子男(周朝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

网友提问:

西周封爵分公侯伯子男,而西方也是这五个级别,这是纯粹的巧合吗?

优质回答:

西周和西方都是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这事不靠谱。

事情就怕较真,一较真真相就出来了,五级爵位制度实际上是一个模糊笼统的的概念。

这种认知错误和模糊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中西方的翻译者对中西方历史上的爵位并不是非常熟悉,造成翻译上的失误;第二,还是翻译者为了图方便,翻译造成中西方历史上都曾经有五级爵位一样。

其实中国历史上西周的五级爵位概念并不完善,并非只有这五种爵位等级;而欧洲西方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爵位也是不尽相同,绝对不止是五级爵位,也不是所谓的“公侯伯子男”。

从根本上出现错误,传播起来自然也是错误的,属于以讹传讹。

西周是否只有五级爵位?

西周周王朝分封诸侯为五级:公、侯、伯、子、男,世袭罔替,可以建立封国,其实这事是不完整的,诸侯国内部又在进行爵位分级,历史上有如下记载: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孟子.万章篇》)

这里十分明确周天子分封了五级爵位,可以建立封国;而封国的诸侯下面仍然可以分封爵位,但不能建立封国,有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五级。

其实孟子记载的也不完全,有的诸侯把士这一级别统称为一个级别的“士”;而楚国则在自己下面设置过执圭、执帛等爵位。楚国位于中原之外,楚国分封的爵位也与中原地区不同。

如此看来,西周的五级爵位制度是十分不全面的,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已。

此后历朝历代设置的爵位等级都比西周时期庞杂,级别也很多,譬如秦朝、两汉、曹魏的爵位有20级、西晋有18级等,到了明清时期的爵位分级更为庞杂,皇亲国戚、功臣的爵位也是分列的,级别更加多了。(秦国及秦朝的20级军功爵等级待遇图,除此之外,还有良田、美宅、附属人员)

欧洲历史和现在的爵位只有五级吗?

欧洲国家的爵位更加复杂,每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爵位是不同的,每一个国家与其他国的的同时期的爵位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只能从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来考量这个国家的爵位制度,况且欧洲一些曾经的大国早就分崩离析成为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了。

举几个国家爵位发展的案列就可以说明问题:

一、英国爵位制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五级爵位同西周时期差不多是按照英国的爵位来说的,十分笼统。

西周的五级分封爵位制度和所谓英国五级爵位不是一回事,西周是建国后就按照这五个等级分封,而英国的五级爵位制度形成却经历了将近200年时间才逐步形成(公元13-15世纪形成),只是相近而已,不能说等级一样。

我们看一看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到伊丽莎白女王时期(1876-1947年)的一些称谓如下图:

看一看也不是简单的五级爵位制度吧,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已。

二、法国历史上的爵位。

法国历史上的爵位和英国也有差别,有正式的称谓,也有习惯上的称谓,习惯上的称谓如下图:

切记,这只是法国习惯上的称谓而已,不同历史时期的爵位称呼有时有很大区别。

这里不再列举欧洲其他国家的爵位等级,如荷兰、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国家的爵位等级也是不尽相同的,各有各的等级名称标准。

我们通常认知的西方五级爵位制度应该是比对的英国爵位,其实西方国家也不是一个整体,是分列的众多国家组成,不能一概而论。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只是一种翻译上的比附。

欧洲并非只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在男爵之下有爵士、骑士等更低级别或不能世袭的爵位(一些国家的高级骑士是可以世袭的),男爵和子爵不少国家分为几等(如把男爵分为男爵和准男爵),公爵则普遍分为“公”和“大公”,此外在不少国家“公爵”并非爵位,而只是一个称号,比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等许多城邦制共和国。

而在中国,西周“封建”时并没有那么明确的五等爵制度,而是较明确地分为“畿内诸侯”、“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以及看上去像诸侯、实际上代表王室的“监”,“五等爵”的概念差不多要到春秋时代才随着“监”也演变成普通诸侯,和王室的衰败而被追认,且在所谓五等爵中,公爵在畿内以外其实只有一位,而侯爵和伯爵实际上主要是同姓和异姓之分(侯爵基本上都是同姓,伯爵都是异姓或不被认为是同族的同姓,周天子也例称同姓诸侯为叔父,异姓诸侯为伯父),子爵基本上封给“四夷”和边远诸侯,男爵则几乎都是原本为“监”的诸侯,这显然更多带有职能划分的属性,而非爵位属性。

在西周,五等爵一定是诸侯,而朝臣或诸侯的陪臣则一定没有五等爵,这和欧洲是完全不同的,欧洲不论哪个王国、帝国,其国家元首是皇帝、国王、大公或别的什么,他的高级朝臣绝大多数会带有公爵、侯爵、伯爵……直至爵士的爵位,爵位既代表封地,也代表其社会地位,后者的属性更为明确——因为有些爵位并不一定有封地。

西周其实有另一套和欧洲五等爵相似的、体现社会地位的爵位系统,就是公卿大夫士系统,在周王室和诸侯国任职、甚至不任职的贵族,都可以世袭公卿大夫士的身份,并享有和身份相称的服饰、仪仗、待遇和任职标准,这和欧洲的爵位是几乎一模一样的。郑国、虢国的国君都曾出任周王室的“卿士”(相当于公或者卿的地位),这也是世袭的,但即便不做“卿士”(如郑庄公),也可以继续当他的诸侯国主。

五等爵真正体现类似西方爵位的含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少见,比较突出的是王莽新朝、北周和清朝等。其中清朝的“民爵”五等爵体系比较完备(虽然没有封地),而西方的爵位体系恰是在清代被介绍到中国来,很容易产生这种比附。

不仅如此,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推行“废藩”,将前朝贵族、幕府重臣、维新功臣等都封为五等爵,换取他们放弃旧的藩政特权,这个新的贵族制糅合了中国的五等爵(“王道复古”)和欧洲的爵位体系,并且用公侯伯子男来命名,而这种日本式的翻译又和其他许多同时期的类似翻译一样被传入中国,于是两个原本并“不搭”的“五等爵”,就这么联系到了一起。顺便说,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五等爵,倒是刻意两头比附的。

这种为了便于理解、用中国名词念比附欧洲概念的做法,在19-20世纪前半叶的日本司空见惯,比如最著名的“提督”,被日本人用于翻译西方的“海军司令”、“舰队司令”,这实际上是比附清朝(清朝水师最高官职是提督)当时的制度。

其他网友回答

周初大封建,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世三千年非独中国沿用,后来也传入西方,沿传至今。

其实不仅爵位如此。中国古代,大禹治水后,将全国划为九个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全国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后世各朝代也有州郡(元朝设省)互设现象,下面则普遍设县。

现代英美西方各国也是普遍设立郡(州、省)、县、市,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等级名称得到全世界的共同采用。

如此看来,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具有多么灿烂辉煌的创造和聪明才智。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看似巧合的东西,仔细分析下来,其实有人为因素在里面,所以才能“无巧不成书”。

一、西周确有五等爵制,但并非严格整齐划一

中国古代的确有五等爵制的存在,但具体如何,不同典籍的记载略有差别。

《礼记王制》中记载:“王者之制爵补禄,公侯伯子男等。”

即是说,天子也就是王,是不在五等爵之内的。不过,这显然与孟子的说法不同。

《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这种划分之下,天子又位五等爵之中,子爵男爵则为同一序位。

根据《春秋会要》的统计,当时除周外尚有147个国家,其中4位公爵,25位侯爵,21位伯爵,37位子爵,3位男爵,以及6位附庸,另外还有爵位不明的78国。

从这里来看,西周时实行公侯伯子男的封爵是确信无疑的,但在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在列的准爵位,以便封赏各国国君,或者说是部落首领、奴隶主等。

比如秦国的先祖就是周王的附庸,主要负责养马的工作,后来因为战功才一步步升迁等级,成为伯爵。

论等级秦国不高,但论实力就称雄列国,最终统一六国。

如果熟悉春秋战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什么人物?不是称王,就是称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等,这是他们的爵位吗?

显然不是,只是僭称而已,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也源于此,各国都凭实力,没人把周王订的制度放在眼里。

所以,后世才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我国虽有五等爵制,实际并未严格遵行,等级并非严格划一。

二、军功赐爵替代五等爵制成为主流

相比典籍里被美化的五等爵制,随着各国争霸活动的展开,军功爵制才是真正的主流。

以秦为代表,“以爵赏战功,故曰军爵”,总体来说,秦为设置了二十等爵制,汉代同样继承了这些制度,继续推而广之。

当然,二十等爵是个相对概念,不同时期,爵位等级有所不同,比如商鞅变法初期,设置的是18级,而在秦之前,齐、晋等国早已建立赐爵制,对有功之臣赏赐爵禄田宅。

当然,这些国家没有秦国那般丧心病狂,搞出全民皆兵的疯狂战斗力,赐爵也不仅以军功为限,主要是针对有功之臣的奖赏。

那么,二十等爵到底包括哪些呢?

从《商君书》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包括公士、上造、簪褭、不更、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客卿、正卿、大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

以上共有17级,加上公士之下还有一级小爵,共18级爵。

如此多的等级、名目,与其说是爵位,其实更像是职级,对应着各自的工资水平,也就是俸禄。

三、西方五爵实为翻译对应

我们所熟悉的西方五等爵,分别是:

公爵Duke(Duchess)

侯爵Marquis(Marchioness)

伯爵Earl(Countess)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男爵Baron(Baroness)

事实上,这不过是翻译人员结合中外文化自行匹配,恰好都有相似的等级划分,当然就对照着西周的公侯伯子男诠释了,简单明了,还方便理解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准确。

比如,西方的公爵是国王的兄弟,女王的丈夫,侯爵则是公爵的长子。

而伯爵才是治理一郡的地方最高长官,同时接受国王的封赏,有臣属关系,并对子爵、男爵有领导关系,相当于这些是他领地里更小的领主。

但西周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则是在建国之初就分封的属国,拥有各自的领地,而未必是周王的至亲。

比如齐国是侯爵,封赏的是姜子牙,宋国是公爵,封赏的则是商汤后代,他们都跟周王没什么亲属关系。

当然,周公的封国鲁国,因为他是周王亲弟弟,爵位是公爵,但鲁国后来势力渐弱,根本没能名列五霸七雄之名。

而楚国爵位只子爵,却有不俗的实力,成为角逐的大国之一;秦国从附庸到伯爵,最后成为六国恶梦,这样的实力,区区封爵真阻拦不住。

小结:

西周公侯伯子男的封爵,与西方五等爵,看似巧合,实则是人文科学的人为划分而已,我们虽然都曾有过五等爵位划分,但实质内容不尽相同。

正如西方的封建制度,硬是嫁接到我国古代社会,看上去差不多,实际却总有各种别扭和不贴合之处。

究其根本,还是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在作怪。

我们借助西方概念理解中国的过往,但同样也应保留自身历史中那些原滋原味的东西,而不是一味西学东渐。

其他网友回答

没啥巧合的,只不过我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国外刚好也是5级,所以直接就套用我国的叫法了,实际上鬼知道他们那五爵原本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