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日本的年号“昭和”有没有觉得非常讽刺?
优质回答:
“昭和”是日本裕仁天皇在位时使用的年号(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其出自于中国《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纵观日本在昭和年间的所作所为,这个年号可以说是极度讽刺。而最大的讽刺在于,“昭和”乃是“招核”两字的谐音,结果日本果然享受到了人类第一次核打击。
△“昭和”是裕仁天皇在位时的年号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什么意思,“昭和”寓意着什么
“昭和”这个年号来自于《尚书·尧典》,其全段原文为“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
△“昭和”出自于《尚书·尧典》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考察古代之事,君主“尧”名叫放勋,他办事恭敬,明察四方。他经天纬地,深谋远虑。他为人宽厚温和。他讲求诚信,恪尽职守,又能谦让。他的光辉照耀四极之外,充斥于天地之间。他能够发扬美好的道德,使家族和睦。家族已经和睦了,和睦之礼在百官族姓间就辨别彰明了。百官族姓明白了和睦之礼,诸侯国间友好和睦,天下的百姓因此就会亲善和平了。
这段文字其实就是通过对上古“尧”帝的赞誉,来勉励当下君王,要其管理好宗族之事,尽心治理国家。只要宗族百姓都明白了和睦之礼,诸侯之间也能友好和睦,那么天下百姓也就会亲善和平了。
△日本的所作所为与“昭和”完全背道而驰
可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乃是代表了古代思想家对于天下和平、百姓和睦的一种期盼,代表了对统治者的一种期望,然而回顾日本在“昭和”年间的所作所为,显然于此背道而驰。
日本的所作所为,完全与“昭和”二字背道而驰
我们来简单列举几件“昭和”年间,日本对内和对外发生的大事件,便可知道日本的所作所为,到底对于“昭和”二字有多么讽刺。
△昭和三年(1128年)的“皇姑屯事件”
昭和三年(1128年),日本在东北制造了“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被炸死。而对内,则开始实行仅男子可投票的普选制度,这简直就是性别歧视。
昭和六年(1931年),日本又通过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给中国军队,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就此开始发动侵华战争,并在趁机侵占沈阳后,逐步侵占东北三省,此后又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这哪里谈得上“协和万邦”,完全就是一种无耻的侵略行为。
△昭和六年(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昭和七年(1932年),日本国内又爆发了“血盟团事件”,日本民间右翼基金组织血盟团发动一系列暗杀事件,企图利用恐怖手段废除“政党政治”,巩固心目中的军国主义统治。之后又爆发了“五一五事件”,以海军少壮军人为主的激进分子发动法西斯政变,袭击了首相官邸、警视厅、内大臣牧野伸显邸宅、三菱银行、政友会总部以及东京周围变电所。这又哪里谈得上“百姓昭明”,日本国内完全充斥着激进和暴虐。
△昭和七年(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
此外,日本国内还爆发了压制不同思想的“泷川事件”,以及充斥着各种刺杀和兵变的“相泽事件”、“二二六事件”等等。而在对外方面,日本更是二战的始作俑者之一,对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各个国家发动入侵,而各种屠杀事件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禽兽行为。之后,随着日本的一步步战败,又使得日本本国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即使是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国内仍不平静,昭和四十三年的(1968年)的三亿日圆事件,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的淀号劫机事件,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的浅间山庄事件证明日本仍然处在混乱之中,而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开始出现的日本泡沫经济,更是为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埋下了极大祸患。
△两颗核弹倒是应对了“昭和”(招核)这俩字
纵观日本在昭和年间的所作所为,对于“昭和”二字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讽刺。如果说有一件事比较符合“昭和”这个年号,那便是昭和二十年年(1945年)美国对广岛和长崎进行的两起核武器攻击了,“昭和”可不就意味着“招核”。
其他网友回答
肯定有很讽刺的感觉。
昔昭和,今令和,大和不和。
其他网友回答
起个”年号”都出自”国学”,日本有一批人研究中华文化。”尊孔读经”好,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只要没”讽刺”中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