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对与隆中对(《隆中对》是谁写的?)

网友提问:

《草庐对》是如何被篡改为《隆中对》?

优质回答:

怎样篡改无非是改变原样,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出现来代替原来的,只有这些才能为我所用,为争躬耕地篡改的还少吗?驴头对不上马嘴都能安上,本来诸葛亮叙述躬耕南阳,也变成了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南阳盆地一下过汉水到襄阳城西二十里地方,隔汉水夸地区隔山也挡不住,葛亮是三国时期,习凿齿是东晋时期,中间隔着西晋,不管是隔朝代两个人叙述还能对接上,改过草庐对算什么很容易,有人说草庐对和隆中对都是后人提出的,真是这样吗?只是不敢面对诸葛亮叙述,出师表有三顾茅庐,隆中内也盖个草庐,襄阳三国遗迹不少,不管真假,就是后来盖的也都是砖瓦房,唯独隆中一草庐,还是超越不了诸葛亮出师表,改成隆中对移花接木成襄阳。要按诸葛亮叙述南阳和草庐想扯也扯不上襄阳。

其他网友回答

《隆中对》,一篇节选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三百余字短文,曾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初三课本,1988年后淡出,2001年经审查通过复又入选2003年春开始使用的初中教材。 隆中对的故事发生在襄阳,在1989年之前,是史学家们的共识。但在1989年开始对此产生了争议。

邮电部计划在1990年发行《三国演义》(第二组)邮票,其中一枚“隆中对”的小型张触发了湖北和河南两地对“三顾茅庐”发生地的争论。河南南阳集邮界人士认为“隆中对”发生于南阳,而非襄阳。并通过当地集邮协会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呈报,组织起一场“维护史实”的争论。《集邮》杂志先后发表了湖北丁宝斋的《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隆中》和河南张晓刚、王玉君的《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两篇文章。这场争论最终导致“隆中对”小型张夭折,取消发行。

1989年12月13日,20多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会议厅。就由《三国演义》邮票引起的“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召开学术讨论会。经过“南阳”和“襄阳”双方的激烈争辩,史学家们从历代史籍文献记载、当时的地理区划、政治军事态势和诸葛氏的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论证之后,诸葛亮躬耕地在今襄阳隆中成为定论。

其他网友回答

某些人又开始编造谎言,颠倒黑白了。《草庐对》从来都不是原名。而《隆中对》之名使用时间最早,使用范围最广,接受度最高。

公元207,刘备到隆中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有一段著名的“对答”,后人将其命名为“隆中对”。南阳卧龙岗方面对此有异议,认为:“陈寿曾编有《诸葛氏集》,收录有该‘对答’,原名应该是‘草庐对’,‘隆中对’之名是后人取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这不过是南阳卧龙岗方面为抢夺“躬耕地”而杜撰出来的说法!

其实,陈寿根本就没有对该“对答”进行过命名,不论是‘隆中对’也好‘草庐对’也罢,都是后人的命名。

西晋陈寿在编撰其《三国志》时,同时还编撰有《诸葛氏集》共二十四篇,虽然其内容早已秩散,但是这二十四篇篇名却收入了《三国志》中。有兴趣的读者翻翻《三国志》就知道,这二十四篇篇名中根本就没有所谓“草庐对”或“隆中对”。而该“对答”内容是被陈寿记入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并未单独成篇,自然也就无从命名。所以所谓“草庐对”也自然不是陈寿的命名。

此后,历代收录的《诸葛亮集》,包括《隋志》、《旧唐书》等都延续了陈寿的做法,把该“对答”内容记入诸葛亮传记中,没有单独成篇。

流传下来的如:

明嘉靖年间王士骐的《諸葛忠武侯全書》该书将“对答”内容收入卷一“陈寿国志”中,并未将该内容单独成篇,因此没有单独命名。

明万历年间杨时伟编撰的《诸葛忠武书》中,有关“对答”内容收入在该书卷二“传略”中,也并未将该内容单独成篇。

明崇祯年间张溥编撰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之诸葛丞相集》中,有关“对答”内容收入在该书“诸葛丞相集的本传”中,也并未将该内容单独成篇,也没有单独的命名。

明崇祯年间诸葛倬编撰的《诸葛孔明全集》中有关“对答”内容收入在该书诸葛亮“传”中,也并未将该内容单独成篇,也没有单独的命名。

实际上只是到了清代以后,南阳知府朱璘才首次把“对答”内容单独做为一篇文章收入诸葛亮的文集。

所以在清代以前的《诸葛亮集》中不可能出现“草庐对”或“隆中对”的名称。南阳卧龙岗方面所谓“‘草庐对’之名是陈寿在《诸葛氏集》中的命名”显然是子虚乌有!

那么除了《诸葛亮集》以外,有没有其它文献为该“对答”命名呢?当然是有的!

最早为该“对答”命名的记载可能出现于宋代!而且是以“隆中”为名!

南宋淳熙二年进士孙应时在他的诗《读士元传》中有“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这可能是最早用“隆中”为该“对答”命名的记载。

此后,明万历时期的文人杨时伟在他的《诸葛忠武书》卷四“连吴”中说“时伟按侯‘隆中语’云: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为援而不可图。”这里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语”。

再后清乾隆四年进士沈德潜的诗《读三国志偶作》中云“连吴拒魏隆中语,遗恨吞吴戚是雠。”

还有清道光《济南府志》中有“……尝读诸葛隆中语嘅然太息天启……”

而明末抗清名将张煌言将该“对答”命名“隆中策”。在他的诗《书怀》中有“一剑横磨近十霜,端然搔首看天狼。勋名几误乘槎客,意气全轻执戟郎。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清乾隆十六年进士刘墉在他的诗《读三国志二首和韵》中有“隆中策已劳三顾,函谷封难效一丸。”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策”。

清道光十二进士李星沅在他的诗《武侯祠》中有“十年前诵出師文,慷概高歌泣暮云。汉末事空灰五丈,隆中策已定三分。蛟龙破壁將軍垒,桧栢春山帝子坟。咫尺庙堂瞻未得,成都车马日纷纷。” 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策”。

汪仲洋《心知堂诗稿》收有一首诗《汉中》云:“秦蜀咽喉古战场,南通剑阁北陈仓。楼船烟水连襄邓,鸟道风云接?羌。百尺将坛余壮气,千年天狱几眞王。兴亡楚汉无多日,尚有隆中策短长。” 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策”。  

清朝同治时期的文人李希圣在他的诗《酬樊按察见赠》中也说:“安危要仗隆中策,白羽终烦更一挥。” 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策”。

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骆问礼则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略”。在他的诗《冬日漫兴次周通政与鹿韵》中有“曝日小亭边,神游太古前。懒因闲愈习,事与俗相沿。诸葛隆中略,欧阳颖上田。蹉跎俱负却,黙看鸟飞还。”

清乾隆年间的文人黄达在他的诗《书文信国集后》中有“出师慷慨隆中略,击楫飞腾江上心。” 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略”。

清道光十三年进士桂超万在他的诗《同九弟子谷曁吴铁香登南岳四首》中有“何人怀抱隆中略,出润苍生与尔同。”也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略”。

可见,起码从南宋以来“隆中”就成为该“对答”的名称,此后历朝历代也认可用“隆中”命名该“对答”。

而“隆中对”一词最早明确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元代。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明遗民顾复在《平生壮观》中云“饶介字介之号芥叟……诸体书纸高尺许,长丈余.第一段临右军,第二段临章草,第三段草书诸葛武侯隆中对,第四段仿颜平原正书写陈寿作武侯赞……”

同一时代的还有明末至康熙年间的吴升的《大观录》中有“<饶右丞介之四体书卷>纸本高七寸三分,长一尺。余初临右军,后更章草书诸葛武侯隆中对(与史中微有不同故全录之),又草书前出师表(全篇文不录),末仿颜平原正书陈寿武侯传赞……”

此后清康熙年间刑部侍郎卞永誉在他的《式古堂书画汇考》(成书于康熙二十一年即公元1682年)中也提到“饶介之四体书卷…第二段书诸葛武侯隆中对”。

而同一进期清康熙内阁中书、礼部侍郎高士奇(1645-1704年)在《江村销夏录》(成书于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也说:“元饶介之仿四家书卷,纸本髙七寸三分长一丈余,初临右军,后更章草书诸葛武侯隆中对,与史中微有不同故全录之,又草书前出师表全篇文不录”。

顾复、吴升、高士奇和卞永誉分别在各自的书里同时将记载元代《饶介之仿四家书卷》的“对答”内容是“诸葛武侯隆中对”。可见“诸葛武侯隆中对”一语,最晚在元代就开始使用。

此后,明崇祯元年进士蒋灿在他的诗《题杜少陵像》中有 “抗志隆中对,饥驱蜀道难。” 此后“隆中对”一词就频繁被使用。

清康熙九年进士、文渊阁学士李光地(1642-1718)在其所编的《榕村语录》“卷二十一史”中:“通鉴扵己所不喜者,并其人削之如屈平是也;扵己所疑者,辄删去之如隆中对是也。”“卷二十二历代”中“昭烈之取蜀,武侯不设一谋,不着一语,然隆中之对,未尝不以比为言。”

清康熙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蔡世远(1681~1734年)在其所编《古文雅正》(雍正元年即1723年出版)中将该对策单独成篇并冠以“隆中对”之名。

清雍正十一年进士雷宏(1697-1769)在《读书偶记》中提到:“古人心胸天下大势,动皆了了,韩淮阴登坛对、诸葛公隆中对是也。”

清乾隆元年进士蔡新在《缉斋文集》中云“……三代以后,若贾谊治安策、诸葛亮隆中对以及陆贽李纲之奏议,韩范司马之论……”

清乾隆年间林良铨在《林睡庐诗选》里有“<诸葛武侯次梁枞伯韵>‘长吟梁父拟躬耕,鼎足图成道始行。春到隆中人梦觉,秋来原上骨寒生。星臺风起吴江冷,斗帐灯光汉月明。余恨不随炎气尽,惠陵终古杜鹃声。’隆中对千古奇文,此诗又属千古奇句。”

清乾隆二十六年进士赵翼(1727年~1814年)他的诗《读史》之九中有:“武侯事先主,身任帷幄筹。草草隆中对,后来语皆酬。”《淮阴钓台》“登坛何减隆中对,背水宁同?上军。贱日流离艰一饭,时来功业陋三分。”

清乾隆五十五年状元石韫玉在《独学庐稿》中收有文章<读诸葛武侯隆中对>曰“诸葛孔明在隆中时,早定三分之业,夫人而知之矣。其言曰一旦天下有变……”<与潘公子论文书>曰“武侯一生以管仲乐毅自比,未尝自命为王佐也。其隆中对曰伯业可成,未尝以王业许先主也。其以曹操为不可与争锋,其以孙权为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三分之局早有成竹在胸,非如韩杜二公大言欺世者可比。”

清嘉庆四年进士陈寿祺在《左海文集》中云“……诸葛武侯隆中对策了如指掌其后事业莫不合符……”

清嘉庆七年进士梁章鉅在《退庵随笔》中云:“……若说文人则何以独载杜子美,若论资治又何以不载隆中对乎……”

清嘉庆十六年内阁学士斌良在他的诗《沔县拜汉相诸葛武侯祠》中有“三分事业隆中对,两表忠诚汉上留。”

清嘉庆二十八年进士汤鹏著作《浮邱子》中云“诸葛亮《隆中对》,无过数十言,而汉用之,于是跨荆益而成霸业。”《海秋诗集》中云“百年成大木,巨室谁能贷。不见武乡侯,慷概隆中对。”

清嘉庆年间李祖陶在《国朝文録续编》中云“自古一代开轫之君,云龙风虎翘首攀附。盖莫不有才略过人之士首定大计决策数言,为他日奏绩,收功之左劵。淮阴侯登坛发策,楚汉大势了如指掌;诸葛武侯隆中对,三分鼎足之业已定于三顾草庐之中…..”

清道光二年进士黄恩彤在《鉴评别録》中云“……朴此策颇似诸葛之隆中对于天下大势如示诸掌……”

清咸丰年间朱琦在《怡志堂诗初编》中有<同王子章罗少村游隆中谒武侯祠>“……不然隆中对数语已可了,胡为许驰驱付托重元老……”

清咸丰年间刘景伯在《蜀龟鉴》中有“论曰凡事豫则立。抚军此议与武侯隆中对、王朴平南策皆见诸施行而不爽者,其戸祝于巴蜀也宜哉。”

清咸丰年间左宗植的诗《隆中谒武侯草庐二十四韵》有:“太息隆中对,悲歌梁父篇。西瞻斜谷口,南望鹿门颠。感慨兼怀古,沈吟一泫然。”

清光绪二年进士谢章铤在《赌棋山庄集》中有“不堪回首隆中对,一样伤心白帝城。”

清光绪年间邱炜萲在《五百石洞天挥尘》中有“又有读隆中对,有怀诸葛忠武侯一作云:‘淮阴南郑登坛日,诸葛隆中定策时。’”

清光绪年间黎庶昌在《拙尊园丛稿》中有“昔贾太傅之陈政事疏,诸葛武侯之隆中对,范文正之上宰相书,文信国公之殿试策皆在二十及三十以内之年……”

清光绪年间王先谦在《虚受堂诗存》中有诗<五丈原>云“当年隆中对,侯也实国章。世局定三分,筹略何精详。”

清末名臣张之洞在诗《韩信》中有:“旗鼓堂堂下井陉,怜君智略独知兵。登坛岂减隆中对,齿剑方思走狗烹。

至于草庐对则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年间。

南阳知府朱璘在他的《诸葛丞相集》(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元1698年)中,将该“对答”首次单独成篇,并命名为“草庐策对”。

这可能是该“对答”在《诸葛亮集》中单独成篇的最早记载,也是“草庐策对”这一篇名的首次出现。

此后,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伯行有他的《正谊堂全文?诸葛武侯文集》(成书于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元1709年)中也将该“对答”单独成篇,并命名为“草庐策对”。

清嘉庆年间进士张澍在其所编的《诸葛忠武侯文集》中,将“对答”单独成篇,并正式冠以“草庐对”的篇名。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以“隆中”命名该“对答”不但历史远远早于“草庐” ,而且被接受程度也远远大于“草庐”!

可见历代主流社会都认可“隆中对”的命名!“隆中对”才是那段伟大“对答”最正确的名称!

其他网友回答

隆中的历史也就明清开始才有这一说,近代各级政府都看中旅游资源,到处挖掘历史,有个影就会造个景,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所以说地上本没有隆中,说的多了也就有了。假到真时真亦假嘛!但是古迹就是古迹,一千多年的树能造出来吗?如果是个杠精肯定说可以~移植,移植能不能活另论。所以这个造假就没那么容易了,看看所谓隆中的小树,再看看武侯祠里千年古柏。秃子头上的虱子,这不明摆着嘛。

其他网友回答

南阳一些人认为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去了宛城(南阳市),《三国志》里仅说”玄死,诸葛亮躬耕于陇亩”,并没有说诸葛亮去了宛城躬耕,我们不防按照一些南阳人的思维,诸葛亮去宛城躬耕

首先科普一下,襄隆中距南阳卧龙岗约290里路,中间多为丘陵地,路不太好;诸葛亮要首先卖掉黄存彦转给诸葛玄的百亩薄田,辞别两位姐姐,带着13岁左右的诸葛均,两人步行300里去宛城。

诸葛亮要到襄阳去学习(诸葛亮老师在襄阳),弟弟尚幼,不能一人留在家中,所以诸葛亮带着弟弟一起跑马拉松,经过三天步行到襄阳,晚上住店,在襄阳学习三天,再带着弟弟跑三天马拉松去宛城种地,农忙时不去学习了

公元197年,宛城(南阳市〉张绣和曹操开战,由于卧龙岗近白河(淯水),距宛城仅6~7里。古时候,扎兵营不能离城太近,离城太近,容易受到弓弩的伤害,距城约3里地,如果曹操带兵2万,古代5人为一伍,住一帐篷,那么2万人,要4千帐篷,留出车马道,还要防火烧,4千帐篷至少扎营五里,那么卧龙岗就被兵营包围了,为什么会包围卧龙岗呢?因为扎营要近水,近水可以防火,也有利于做饭,洗菜,宛城郊区只有一独山(丘陵),卧龙岗成了放哨好地方,因为地势较高,

曹操再白痴也不会容军营中有陌生人,所以诸葛亮只能和弟弟到襄阳姐姐家避难,姐姐毕竟不是父母,不可能让两个弟在家住三年(战争自196至199年),所以诸葛亮从197~199年在宛城躬耕不可能。

199年后,诸葛亮已经不小了,可以娶黄月英了,弟弟也16~17岁了,三个再去宛城躬耕,三个跑三天马拉松去厂卧龙岗耕地,然而在襄阳已经耕了3~4年地,还有必要再去宛城吗?重新从零开始,搭建茅庐,人生地不熟;

两人拧不过诸葛亮硬是去了宛城,等到207年,刘备从新野到卧龙岗请诸葛亮,宛城城郊除了独山一片平旷,古代天气能见度极好,站在宛城城墙上,一望无余,距城6~7里地,地势稍高的卧龙岗更是一览无余,刘备三兄弟三去卧龙岗竟无曹兵发现。

古代两军对持,都会有明哨,暗哨,探子在城周边活动,刘曹两军交战多年,竟无一人认识刘丶关丶张?

无人认识刘丶关、张,诸葛亮宛城十年竞无一熟人更令人不解,诸葛亮不以宛城为友,却结交了几个在襄阳居住的人,徐庶丶崔州平丶石广元,庞统令人不可思意。

诸葛亮在宛城,曹操眼皮下面生活多年,曹操竟然不识,难道曹操不爱才吗?还是诸葛亮没有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