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是什么意思(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网友提问: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话该如何理解?

优质回答:

“道”衍生万物,万物接受“道”的约束,并以“道”做为唯一标准,故曰“天之道”。

凡拒绝以“道”约束自身,而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唯一标准,故曰“人之道”。

天道无亲,故损有余而补不足,保证万物的有差别存在。

人道爱恨,故损不足以奉有余,破坏万物的有差别存在。

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对万物的有差别性伤害极大,它要么抹平万物的有差别性,要么扩大万物的有差别性,此两者皆是违反了万物是有差别存在的原则。

其他网友回答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句话是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不欲见贤之中的一篇道家智慧。

意思就是说:人间有法则,法则是不同的,常常剥夺不足的,供奉有余的,谁又能够将有余的不足,补给天下不足的呢?

这里是《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之道”。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用的是一种比喻的手法,他把天之道比喻一个张开的一个弓箭,张开弓箭是为了抓捕猎物,但是要随着位置的移动去改变。

就好像追击一个猎物的时候,如果你要用弓箭射击这个猎物,那你就要瞄准,在瞄准的一个过程中,要随着猎物的移动而改变你的瞄准方向,高了要压低,低了要要抬高。

有多余的就要去减少,有不够的就要去填补,所以说这就是天之道的一个道理,是减少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

但是接下来老子说的“人之道”和“天之道”却刚好相反。

人之道是容易损坏不足的,而奉承过满的,比如说古人就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不均等,是混乱的一个根源。

其实因为这个原因,就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贫富不均,权力的不平等。

因为这些原因,又加上人性的缺点,造成了许多的趋炎附势。而且越是拥有的人越是容易得到,越是贫乏的人越是容易缺乏,这样的一种状态难以达到一种平衡,

当生活不平衡的时候,这个时代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当人与人之间不平衡的时候,人与人的矛盾也就出现了。

在这一篇章中《道德经》又说,遵守天之道的人懂得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分享出来,奉献给那些贫穷的人。当到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和谐平等,这样就能造成整个局面的一个安定,但是这样遵守道的规则的人非常少。

就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自己拥有了,就舍去自己的物质去分享给那些缺乏的人呢,大部分人都是得到之后,还想得到更多。而平凡的人,没有机会获得,就会陷入越来越贫乏的一个恶性循环,这是两个极端,这也是两个不平衡的状态。

如果想要达到一种平衡,这必须遵守老子所说的天之道而不是人之道,人之道之中是存在着人性的弱点的,而天之道,更考虑的是一种平衡。

其他网友回答

“天道损有余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出处:在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谁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此段话中,“天之道”与“人之道”中的“道”字,言及规律也,而“唯有道者”中的“道”字,可作道德讲。“有余”盈,“不足”亏。

释义:自然(天)的规律,是减损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而人类的作法却不同,往往是减损贫穷不足的来供养富贵有余的。谁能让有余的来供奉天下呢?只有那些有德的人才能做到。

老子的言下之意,就是“人道”不如“天道”,但凡事皆有可能,能顺应“天道”者,视为有德之人。所谓圣人有为不恃己能,有成就不占功,原因在于他们(她们)不显己德也。

为什么会出现“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所谓“天道”,即自然规律,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虽说是变化无止境,但其整体的生态系统则是平衡的,例如动物界也是一物降一物的,不可能任其一物无限扩展的。

所谓“人道”,是一种行为习惯,它受制于思想支配,造成的结果就不会相同。当在面对自然困境时或许会抱团取暖,然而,一旦关乎到自身利益时则会反目成仇、欺穷削弱的。

老子及其弟子通过阅历世态和社会炎凉,赞扬了“天道”之柔美,贬低了“人道”之凄凉。所以,认为保天下百姓的平安者,唯“圣人”能有所作为,行“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圣人”做到了,那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理解“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呢?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有一则寓言故事记载:从前,一位国王远行出门时昐咐三位仆人道:“给你们各人1锭银子去做生意吧,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某日,国王回来了,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而当第三位仆人小心地出:“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来拿出来。”想不到国王夺回了他手帕里的1锭银子又赏给了第一位仆人。

从这则寓言里,不难发现一个“赢者通吃”现象,这就是“马太效应”。说白了就是“凡有的,还需加倍地给,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

其实,这种“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不是没有道理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人性不光是贪烂,还有其在利益驱别下的奋进,为了高回报,会不辞余力去拼博。失去了某些动力源,人性会趋之懒惰。

相对于和谐社会,这种“损弱补强”现象会有悖于“共同富裕”理念,但于“二八定律”却很类同。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总之,“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都是规律或经验使然。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治理所追求的是平衡之道,凡事有余和不足,但一切皆可调整,相拥于“中庸”之道!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其他网友回答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要全面、完整、唯物地理解这句话,必须进入意境,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老子在灌输道理的时候,擅长比喻:他在身体力行、体验生活,细致入微观察自然,洞悉社会感悟人生;得出了宝贵的经验后;总以打比方的浅显易懂的形式来分享给众人。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天理, 与开弓射箭一样,举得太高便要压低一些,瞄准得低了呢?便抬高一些;弓弦拉得太满了力度要减弱,弓弦没拉满反而要增加一些力道。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供过于求的就要减少一些生产,供不应求的就增加生产以进行补充!总之要尽量均衡,均衡非平均,老子是睿智的,他认为顺应自然、遵从规律,就是天道!

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至于人类社会:恰恰相反,损减贫穷的人来供养富余的人! 他认为人性的本质是欺软怕硬、巧取豪夺;占有财富者永不满足,仍然要处心积虑地去夺取那些本来就穷困潦倒人的利益;贪婪是人的本性,老子一针见血,他质疑:谁能用自己的富余来奉养天下黎民百姓呢?只有通晓天之道的人,即老子反复提到的“圣人”。

所谓圣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容淡定,不居功自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会本着自己的业绩去获取过多的利益,更不会沽名钓誉、颐指气使、穷凶极恶,圣人是有担当与使命的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力挽狂澜,救人民于水火。

其他网友回答

天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追求的是万物协调,和谐共存。从未偏袒于任何一方,只要是过度消耗就会遭到压制,限制,甚至是毁灭重启。

看下恐龙的灭绝,就知道没有永远的霸主,任何个体只是一段插曲而已。

正因为是和谐发展,都得服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基础。

我们现在科技再怎么进步,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也是望尘莫及。也得服从自然法则,不得不走保护环境和物种多样化,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人道,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欲望所制定的法则。

因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进,思想觉悟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冲突矛盾再所难免,思想难免不完善,欲望更易膨胀,享受更易无度,思想难免出现堕落等。

人道只能是在不断修正,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缺陷上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自然法则,取得长足稳健的发展。

人类是大自然的宠儿,同时也是破坏者。唯有清除不良的行径,走和谐共存之道,才是人类的唯一出路。

认可记得关注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