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元宵节吗(古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网友提问:

中国古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为什么元宵节是十五而不是十六呢?

优质回答:

谢谢邀答!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确有这种现象,但并非月月如此,特殊的十七圆也有,提前十四圆的也有。有关以月半月圆为节的有正月十五上元节,又叫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叫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或仲秋节,虽有月亮十五圆变成十六圆,但十六已过月半,与朔望无关了。出现这种情况与阴历规则有关,是人为造成的,要了解这一现象,就要对阴历知识有所了解。

阴历即太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而制定的历法,是依据月亮运行规律特点,月相变化周期来制定的,反映的月相周期的变化规律特点。比较直观,更容易掌握,易为人用。我国的先民们就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每月的十五。从朔到望,是朔望月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因为朔望月实际用时为29天12时44分3秒。历法上天数要计整,不计零,使用四舍五入法,所以就设置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有十二或十三个月,会出现有7个大月,因为大小月有使用了四舍五入法,月圆之日也就会生误差,本来十五月圆的会延迟到十六才圆了。且不是月月都这样,月圆还以十五为主。所以做节以月中月圆论的还是以十五为定,不用十六,中元节还提前到七月十四呢。阴历年一般是354天,当有7月大时就355天。为适应阳历节气,阴历还人为地做了“闰月”,形成闰月年有13个月,13次月圆月缺,384天。

其他网友回答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 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受几百种因素干扰,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种民间说法有它的科学依据,我们知道,每天的时辰按阴历是十二时辰计算,十五的月亮应该从日落月升之时己是申酉戍亥只有四个辰时,而从亥时的十一点半之后起己是子时时辰,阴历这时应为十六时的第一个时。阴历的十五晚为十五和十六的前后交接时,故而古话所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有依据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