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那么多圣旨,都哪儿去了?
优质回答:
有人说,圣旨作为皇帝下达给官员或贵族的命令,那么基于保密的原则,接到圣旨的官员或贵族应该就已经将圣旨给销毁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圣旨作为皇帝意志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皇帝本人或皇权的体现,销毁圣旨就等于在否定皇帝的权威,所以没有哪一个官员胆敢将圣旨销毁了,除非他已经打算谋反了。
皇帝的圣旨不但不可以销毁,接旨的人员还必须走上一套接旨的流程,以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接旨的流程一般就是几个太监带着一批侍卫前往官员驻地或府邸,然后得到消息的官员再准备好香案,并带着属官或家眷一起跪在香案旁,等着宣旨的太监宣读圣旨。宣旨太监宣读完圣旨,并将圣旨交到官员手中之时,接旨的流程才算走完了。
除此之外,皇帝的圣旨在一般情况下,还是一式两份的格式。一份圣旨被皇宫中的相应机构保管着,作为圣旨的存档和备份,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假传圣旨和编写史书。另一份圣旨就被接旨的官员们郑重地保存在了自己的家中,甚至有些身份较为低微的官员,还将圣旨供奉在家中的祠堂里,因为他们觉得接到圣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荣耀。
既然圣旨都被官员们保存地非常的好,那么现在流传下来的圣旨为什么这么少呢?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古代频繁的改朝换代了。在新朝之时,还保留着或供奉着前朝的圣旨,很明显是一项重罪。所以在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圣旨一般都会被销毁掉。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流传下来的圣旨很少的原因了。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圣旨,一般都是明清时期的圣旨,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朝代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较近,所以保存地比较完整。而其他朝代,比如汉唐的圣旨就基本上已经绝迹了,这些圣旨要么被人为地销毁了,要么因为保管不善而损毁了,不得不说一声可惜了。
其他网友回答
诏书不能乱用
扯淡圣旨这玩意之前先普及一个冷知识,咱们看电视剧里皇帝给人送两个核桃,太监冲进家中叫唤“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其实是完全不对的。大抵上这么做完要么皇帝被御史喷个臭死,要那太监背锅个矫诏的罪名,小命肯定是难保的。
古代的诏只有皇帝本人登基、登基、大婚、亲政、殡天,或者国家遭遇重大变故、重大革新、重大庆典时才能使用。其作用是昭告天下,使所有人知晓,也就是说诏书没有特定接旨对象。
比如清朝的诏书就是由内阁草拟,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朱笔御批,再以正楷誊写于大张黄纸上。中间和纸张接缝处加盖皇帝宝玺(你就理解成骑缝章),如此才做出诏书的内胆“诏黄”。再经种种复杂礼仪后,由专人于天安门宣读,象征布告天下。最终礼部接诏,大量分印后用驿马传达全国。
明清圣旨样式
故此圣旨这东西下发给个人一般都是“诰”、“敕”或者是“制”三种形式的文书,明朝以前的圣旨咱们就不论了,繁杂无比又没有太多成规。明朝认为统治承于天命,建立了完善的诰封制度,相对讨论容易些。
大体上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的品级大多跟丈夫一致,原则上不可以高于丈夫,这也就是后来俗称“诰命夫人”的由来。至于“制”一般不涉及官职,是皇帝送礼物或者要东西,要么就给个荣誉称号时使用,但是到了后来有点用乱了,和“敕”的用法开始混淆。于是俗意上用“制”表示恩宠提拔,不涉及百姓;而用“敕”则有一丝警告的意味,告诉你别骄傲自满。
清朝的圣旨大体继承了明朝的模式,只是左侧多了满文而已。另外在颜色上清朝圣旨也更复杂,通常五品下都是一片白绫,级别越高的颜色也越多,据说最高有七色圣旨。吐槽机私以为搞个彩虹圣旨在现代应该满值钱的。
圣旨都去哪了?
现在可以扯淡一下圣旨都跑哪去了,通常来说历朝的诏书都会被妥善的保存,但是问题在于那玩意都是纸或者布做的,保存起来特别麻烦。而且历朝的文档存放机构都有着火的记录,连《永乐大典》都能烧掉,几道圣旨幸免的更少。
另外兴替之际通常会京师大乱,各部衙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抢劫,圣旨这玩意是最没抢劫价值的东西,基本也就被霍霍了。再加上后朝不理前朝事,那些东西肯定不如土地黄册、税收记录有用,基本都废掉了。
而给个人的诰命、敕命之类的圣旨更惨,保存条件有限,留前朝圣旨易惹事端,自然大部分都留不下来。目前咱们能见到的大多是明清圣旨,尤以清朝数量为多,大体上这和民国不追索前朝有很大关系。也就这些吧,扯淡完毕。
其他网友回答
圣旨,作为古代社会中皇帝下达命令的一种信物,是皇权的展示和象征,同时接受圣旨的官员,即可以因此一举成名也可能会从此由高官堕落为阶下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圣旨带来的不仅是荣耀,还有危险,不过不管怎么样,它始终代表的是皇帝的决定,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有着无可代替的权威。不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史书记载中,我们都听说过大量关于圣旨的记载,但是在很多出土文物中,史学家们却并没有找到关于圣旨的一些踪迹。从圣旨开始出现到封建王朝结束,这期间历朝历代使用的圣旨数目虽然不能做一个精确的统计,但肯定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额。那为什么流传到至今的圣旨却不见丝毫踪影呢?
和古代的官职品级一样圣旨的也有严格的区别,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发现,圣旨总共分为五品: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除此之外,对圣旨的材质和图案也有明确的规定,要求用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以祥云瑞鹤,富丽堂皇为图案。在古代圣旨上也有防伪标志,而圣旨的颜色也十分的考究,一般来说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无论从材质,颜色还是品级上,圣旨都极尽完美的不可挑剔。可就算是这样,他仍然没能在历史的洪流中保存下来,这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一,中国上下五千年,改朝换代几十载,每一次新的王朝建立势必要销毁象征着前一个王朝的物品,圣旨自然不可避免的被迫害了。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失败的人就注定要遭受着被胜利者编排的命运,就像清朝不会在自己的史册上记录明朝的好处,而明朝也不会认为元朝所统治的时代是受人民拥护的。相反,每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王朝都是必要对前一个朝代进行诋毁,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那么与此同时前朝所使用的东西也必然要被摧毁,而那些家中拥有前朝物品的东西,不管是圣旨也好,尚方宝剑也罢要么隐蔽的藏起来,要么就将其进行损坏,否则一旦被抓住,就会落得一个叛徒下场。
二,还有圣旨会被官员们带到了墓里,但由于圣旨的材质过好,没有进行很好的护理,所以很容易进行损坏。
至今为止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经历过千百年还丝毫没有被损坏的,就算是陪葬的珠宝服饰也因着时间的推移有着些许磨损。皇帝颁发给官员的圣旨代表的也是那个官员的荣耀,所以很多官员在逝去以后,会将圣旨作为自己陪葬品。但是由于圣旨的材质是由上好的蚕丝制成的,更需要多加保养与呵护,否则历经千年百年只会变成一张废纸。
三,当然圣旨作为一种皇权和身份的象征,也会被家族们当成传家宝一样流传下来。
所以现在可能还有一些圣旨被保存了下来,但他们的后代却不会愿意将它上交给国家,而是自己保存下来,慢慢留存后世,所以不会被很多人知道。就在现在一些人家中还保留着古代的圣旨,他们也不一定会愿意将它交出来,因为这毕竟是先人留给自己家族的东西,对家人也算是一份纪念,所以相比于上交给国家,他们更愿意自己默默的保存。
综上所述,古代确实有很多圣旨,但是由于朝代的更迭,上一个朝代的圣旨将会被紧接着继位的朝代所损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会是明清朝代流传下来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