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主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网友提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优质回答: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这个英雄梦亦或是驰骋沙场的壮士,亦或是守卫国土的英雄,亦或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曾几何时,我们读到辛弃疾的《破阵子》的时候,会为词中的壮志豪情而热情澎湃,梦想那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梦想那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沙场驰骋,我们都被《破阵子》中那爱国的赤忱所感染。

辛弃疾的《破阵子》是一首充满着爱国豪情的词作。今天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将我的思绪引入了词作中所营造出的意境,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提问,所以我想将自己对这首词的看法写出来。《破阵子》词中有一条小序“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词如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首现实与梦想结合的词作,也是一首书法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词作。在解读词作以及回答楼主的问题之前,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辛弃疾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做一个交代。这样更有助于理解好这首词作的内涵和意义,以及词中的关键字。

词人简介和词作的创作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思想的英雄人物。

辛弃疾生活在北宋向南宋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他的童年是在家乡历城度过的,那时候他的家乡已经成为金国统治的地方。二十一岁辛弃疾便参加了耿京的义军,辛弃疾胆识过人,立下了许多战功。

南渡之后,辛弃疾归顺南宋朝廷,他积极主张恢复大业。他一次次地将自己的意见上传南宋朝廷,可是南宋朝廷安于现状,对辛弃疾的主张不予采纳,辛弃疾也遭到了主张议和派的嫉恨和打击。

辛弃疾的雄才大略得不到采纳,他也无法实现自己建功立业,收复大业的愿望。因为辛弃疾被议和派嫉恨和打击,他一度赋闲在家,没有任何的职务,赋闲前后长达20年之久长。

辛弃疾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收复大业的雄心壮志得不到实现,所以抒写收复大业、倾诉壮志难酬的愤慨就构成了辛弃疾此时创作的主旋律。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辛弃疾赋闲期间创作的一首词作。

根据词中小序“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知:这首词是辛弃疾寄给陈同甫的一首词。陈同甫就是陈亮,陈亮字同甫,是辛弃疾的好朋友,也被人称为称为“龙川先生”。陈同甫为人才气超迈,议论纵横,陈同甫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陈同甫也是一位主张收复的人物,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与辛弃疾一样遭到议和派的打击。辛弃疾和陈同甫因为有共同的志向,两人意气相投。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9年)冬天,陈同甫到江西上饶拜访在此地赋闲的辛弃疾,并且留住了十天,两人虽然都赋闲在家,却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寄豪情与酒中。陈同甫告别后,辛弃疾写了一首《贺新郎》的词送给陈同甫,在《贺新郎》的小序中,辛弃疾详细的记述了两人的相会的事迹,《贺新郎》小序写道: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我之所以在此处引用辛弃疾《贺新郎》小序的记载,就是因为这段小序可以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作的创作背景相互参照。陈同甫收到辛弃疾的词后,回赠了一首诗。此后,两人经常用同一词牌往来相寄唱和。

这首《破阵子》就是作于此时,辛弃疾时年50岁。正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的那样,词人弃疾已经是“可怜白发生”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鉴赏

这首《破阵子》,全词以两个对偶句开篇,通过具体的描述,表达了多层的词境。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只有六个字,却使用了三个连续的、特征鲜明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通过这些动作可以看到词人所处的环境。

这也在无形中让我们产生了诸多疑问,词作一开篇的腔调就这样高昂,是什么原因呢?词人为什么在醉酒之后还要将灯挑亮呢?为什么还要观摩自己的剑呢?这一连串的疑问不禁回旋在人的脑海中。

其实问题的答案也就包含在词中。挑灯这个动作说明时间是晚上,词人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思潮澎湃,无法入睡,他便独自饮起酒来。谁曾想,借酒消愁愁更愁。

词人饮完闷酒之后,思绪仍然无法平静,他将昏暗的油灯挑的更亮,词人拔剑出鞘,仔细观摩起来,词人的这把宝剑是跟随自己征战过沙场,是辛弃疾的武器。词人看着这把跟随自己上阵杀敌的宝剑,不禁陷入了沉思,随着时间的消逝,词人总算是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词人就进入了“梦回吹角连营”的梦境中,这是词作在时空上的转换。词人的梦境展现的是怎样的情景呢?原来在梦境中,词人回到了他曾经带兵作战的阵营,而此时的阵营显然是大战在即的场景。

“连营”就是一个阵营连着一个阵营,而且此时阵营里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是战前的序曲,是用来鼓舞士气的,词作读到此时,词人“醉里”、“梦里”的一切好像都变成了现实。

接下来两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两个对仗细致工整、词意开阔雄壮的句子,这两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在战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们在各自的阵营里就餐,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饱餐一顿。

只有吃得饱饱的,才能为战斗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体力支撑。而他们吃的是烤熟的牛肉。就餐一结束,在嘹亮的军歌声(五十弦翻塞外声)中,将士们马上就排成整齐的队伍。这是一支军容整饬、训练有素的队伍。

这两句写出了全军将士们昂扬的斗志,突出地表现了阵容的整饬,也展现出一派慷慨激昂的战前场面。

上片最后一句“沙场秋点兵”,突出了战争发生的季节。秋季,农作物成熟,阵营的后勤补给能得到有力的保障,而且战马在秋季也是膘肥体壮的,更加适合长途的奔涉,更加适合战争的需要。

所以从将士们的斗志、后勤和战马三方面考虑,秋天是军队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期,也是体现部队战斗能力的最佳时期。兵精、粮足、马壮更加适合进行一场长时间的战争,所以词中的“沙场秋点兵”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这一句中的“秋”字本身即用的相当好,选择在秋高马壮的时候出征出征,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也预示着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下片开篇两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的意思是领兵的将军率领着队伍奔赴前线,战斗开始了,一时间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中,词人从形、声两方面落笔。“快”描写形,指的是将军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气势;“惊”描写声音,指的是弓弦拉满,万箭齐发的声音。“快”和“惊”两个字连用,具有非常强烈而鲜明的画面感,动感十足。

词作虽然没有对战争的场面做过多的正面描写,但从飞驰的战马和霹雳的弓弦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战争的场面:

对方的队伍在我方凌厉的攻势下,已经乱了阵脚,我方的将士们乘胜进击,尤其是骑着的卢马的将军,他既是全军的指挥者,又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线。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对方的队伍一瞬间就败局已定,他们被彻底击溃了。这时候我方的阵地上旌旗招展,将士们高唱凯歌,欢声雷动。

这一场战斗,彻底击溃了对方,将军指挥全军克敌制胜,一战成名,战争得到了全方位的胜利。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一场何其雄壮的胜利,这是一支何等的雄壮的队伍。词作写到这里,也令读者欢欣鼓舞、热血沸腾,这样的词作就像词人在小序里写的那样,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壮词”。

词人驰骋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实现了自己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恢复大业的宏愿时。词作忽然来了一个大转弯——梦醒了,词人也回到了现实的境界里,他回味着梦境中的壮举,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将昂扬向上的战斗激情渲染到极致后,在气势陡然顿挫中戛然而止,随着词人一声长叹而曲终阕尽,将词人强烈的忧愤与痛楚表达的淋漓尽致。

词人虽然已经50岁了,经精力和体力也没有年轻时充沛了,可是词人报国的热血丝毫没有减退,反而愈演愈烈。词人回想现实,白发已生,可收复大业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想到自己的雄才大略无法得到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也只能在梦境里实现了。

词人只能在梦境中征战沙场,只能在梦境中实现自己的平生夙愿,只能在梦境里快意人生,连词人都觉得这是“可怜”的。可是又有谁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片衷肠呢?他想到了他的好朋友陈同甫,他把自己梦境中的豪情壮志填成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也正像辛弃疾在另一首词作《贺新郎》中说的那样:“知我者,二三子”,可以说陈同甫就是辛弃疾口中的那个“知我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的关键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这是楼主问题中提到的,也是我打算详细解读一下的。这首词中的关键字是哪一个?我觉得就是“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中的“剑”字。

本词中的“剑”出现在开篇句中,全词也出现了这一次,“剑”出现在词人在词人酒醉时分时分,词人将灯挑亮,观摩宝剑,可以设想词人此时的眼神是一直凝视着这柄宝剑的。从词人眼神停留在剑上可以知道:词中人应该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他是一个一直渴望重新骑上战马、驰骋沙场的壮士。

假设将第开篇句中的“剑”字去掉,这样词意就毫无意境可言了。“剑”虽然在全词中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剑”字也为全词定下了慷慨激昂的腔调;“剑”字也与全词梦境中征战沙场的意境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剑”字也起到了明确了这首词创作主旨的意图。

还有一点,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剑”字是全词的关键字呢?,那就是在全词的意境考量上。因为辛弃疾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好是赋闲在家的时期,而且这段赋闲时间前前后后总共有二十年之久。可以说辛弃疾是很长时间没有上过战场了,但是词作却描绘出了战前的沙场秋点兵、连营号角的场面,以及波澜壮阔的战场场面。

《破阵子》词作里所描绘出的所有场面都是通过“醉里挑灯看剑”这一句来过渡的,与其说是这一句,还不如说是只靠这一个“剑”字来过渡完成的。

可以说,“剑”字为词作梦境中的种种场面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因为开篇句中的这个“剑”字引出了第二句中的梦境,所以“剑”字也起到了铺垫下文、渲染气氛的作用,也完美的体现了这首豪放词的意境。

小结

词人辛弃疾的宏愿就是上场杀敌和收复大业,可是他的愿望在现实里无法实现,他只有将这种愿望寄托于梦想中,借助梦境来实现自己的宏愿,所以这首词的开篇两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很好理解了。

词人梦境中的阵营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在词人心中:阵营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最令他激情澎湃的地方。

辛弃疾一生的愿望就是收复大业,他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屡遭排挤和打击却矢志不渝,他报国的一腔热血从未减退。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在他的词作中那种壮志未酬的愤懑才表现得更加沉郁悲壮。所以在这首《破阵子》中,词人于曲终阕尽处才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一缕英雄回答完毕。

其他网友回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词是一首壮士悲歌,其关键字应该是“怜”字。

1、与好友陈同甫同病相“怜”,空有平戎策,却无报国机会。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江西上饶。

陈同甫(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一生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反对”偏安定命”,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从题目看得出,这首词是寄给好友陈亮以抒发抗金壮志的。两人同为爱国词人,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相同的遭遇让志同道合的两人友谊很深。

1188年,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到江西带湖拜访辛弃疾,一对没有一起扛过枪的战友,促膝畅谈,商量恢复大计,共抒北伐壮志,之后,两人又作词唱和。本篇即作于带湖之会以后,自抒胸臆与之共勉。

但是,他们的计划意料之中的全都落空。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感叹: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

这次会面的六年前,辛弃疾42岁,受弹劾,官职被罢,在带湖新居正好落,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这次会面的两年前,就是1178年,陈同甫45岁,连续三次上书,慷慨激昂地批判了朝廷苟安东南一隅的国策,批判主和派懦弱的不良风气。空有平戎策,却得不到朝廷重视。

2、“怜”自己怀才不遇,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借酒消愁。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沦为金国控制13年了,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在《美芹十论》中他自己写到,他的祖父辛赞常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也亲眼目睹金人统治下汉人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1岁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在军中,辛弃疾有惊人的勇敢和果断,名重一时。完成任务后回到南宋,从此再也没有上过抗金战场。

1165年开始,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25岁的辛弃疾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一时期,辛弃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但朝廷却反应冷淡,只对辛弃疾的才干很感兴趣,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任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之类的。

1182年11月,受弹劾,官职被罢,闲居带湖,虽然心灰意冷,还抱有复出杀敌抗金的梦想。写这首词时,词人罢职闲居,但目睹国事则忧心如焚,胸中块垒,惟有借酒浇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起首两句,就格外的慷慨悲壮、沉郁顿挫,情景交融。

醉酒之时,唯有酒醉之时,辛弃疾拨亮灯火,一次一次深情地端祥着自己心爱的宝剑,却尽是愤懑与失落。

“挑灯”“看剑”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心情,在迷离的醉态中,词人又仿佛回到了那铁马冰河的抗金岁月。那时,军营里召唤战士出征杀敌的号角响成一片。八百里连营,激情澎湃,战旗猎猎作响,战士斗志昂扬,那场景多么激动人心啊!

这首词题为“壮词”,壮就壮在它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也道出了辛弃疾的壮怀激烈。

3.“怜”自己白发生,却未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理想。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经48岁了,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天下事”,一心渴望复出沙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生前身后名”,是想为南宋和民族建立不朽功勋。这两句词里,辛弃疾仿佛看到了自己大功告成发出愉快欢呼声的样子,语调轻松却又大气磅礴的。

全词从意义上思考,前九句是一部分:仿佛天已拂晓,军营里的号角声连绵不断,他把大块的肉给将士们分享,琴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猎猎秋风,辽阔沙场,他检阅着自己的兵马,一声令下,旌旗展展,骏马奔腾,风驰电掣,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君王的统一大业就要大功告成,他也赢得了生前死后的不朽英名。

不过,话题一转,词人似乎酒醒了,一股愁绪又涌上心头,“可怜白发生”,时光匆匆,自己已经老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毕生愿望,恐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怎不伤怀?

我们不想看到这个大转弯,我们都还沉浸在辛弃疾的醉态描绘中,陶醉在他营造的“沙场秋点兵”中,然而,一切梦都会醒,所有的醉都会醒。

理想和现实,是如此强烈的反差,这反差里,是壮士悲歌,是壮怀激烈,是壮心不改;这反差里,是理想的破灭,是青春的流逝,是词人的无力回天。从这反差中,我们看到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看到了人民的水深火热,也看到了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结语:追往事,叹今吾,不堪回首。

辛弃疾的词作中,与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短短五十五个字,却写尽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阙气势恢宏,下阙悲凉如冰。

越豪放的就越柔软,越悲哀的就越平和,辛弃疾没有过多的语言,只轻轻一叹:可怜白发生!他也只能够轻轻一叹。

在历史长河里,辛弃疾未酬的壮志竟然是如此醒目,整个南宋王朝都有他“醉里挑灯看剑”的影子。

在文化长河里,辛弃疾被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南宋豪放派词的最高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作为将军,辛弃疾是可怜的,作为词人,辛弃疾是幸运的。苦苦追求无果的政治抱负,却无意中成就了他的千年词名。幸?抑或不幸?

以上就是武哥说文得浅显分析,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即删。

其他网友回答

字在词外:杀敌报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