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推荐原因(组织推荐干部理由)

网友提问:

组织推荐干部失败后有什么说法?

优质回答:

组织推荐干部失败就暂时放弃,待有机会再推荐,不管怎样,最后一般都要实现组织意图。

1.什么情况会导致推荐干部失败?

推荐干部失败,也就是推荐干部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组织意图,出现这种结果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下面就分析一下。

第一,干部自身的档案有问题。

在推荐干部之前,上级组织部门一般都会划定一些考察人选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组织部门也会有一定的期待,然后再去相关单位进行考察推荐,经过考察、推荐以后,形成的结果如果恰好是他们预设的那个人选,那就是实现了组织意图。如果这位推选出的干部档案有问题,按照要求,可能这个干部就无法实现顺利的提拔,这种情况就属于没有实现组织意图。

第二,票选结果与组织设想的人员不一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去相关单位进行考察推荐,票选结果与他们预设的人选不一致,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放弃推荐,这也是一种没有实现组织意图的情况。

2.失败了怎么办?

如果经过考察推荐,确实没有实现组织意图,那么他们要么是另外选时间、选机会进行推荐,要么直接就放弃这一个名额,因为放弃一个名额对于组织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上级的领导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确实没办法,只好按照法律按照规定放弃名额。

3.怎么看待推荐干部?

推荐干部其实是一个干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路并不长,关键处只有那么几步”,这就是关键的那么几步,怎么才能把这关键的几步走好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把功夫用在平时,因为推荐干部其实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德、能、勤、绩都要考察,只有你平时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在关键时刻群众才能把你选出来,领导才会推荐你,如果平时你没有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在这个关键时刻也许你就并不能被选出来。

除了在平时做好该做的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与具有决定权的主要领导搞好关系,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主要领导可以决定本单位干部的提拔工作,如果说你与主要领导的关系不好,那么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就有可能考虑不到你,最终你就错失了提拔的机会。

总之,干部推荐失败对于当事人和其所在的单位来说都是一次机会的损失,要想提高成功的几率,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经营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够促成这件事的成功。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体制内公开课,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内生存底层套路。

其他网友回答

组织推荐干部失败后有什么说法?根据我多年组织人事工作经验,下级党组织推荐的干部未获得上级党组织认可而落选的情况屡见不鲜,组织上不可能给当事人说法,也没义务给当事人说法。

但是,这些未被选上的干部并非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静待时机依然可以如愿提拔,所以这时反而应该诚挚感谢组织和领导的厚爱与支持,虽然落败了但知恩感恩的人才能在官场上走得远,找组织讨说法绝非明智之举,千万不可犯这种低级错误。

我在市委机关工作时的老科长,提拔到县里任副县长后,很快便以擅长抓经济和招商引资而崭露头角,在任三年时间里,主导引进了多家全国知名的企业,推动全县经济连年上新台阶,很受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赏识和器重。

不久,县里的常务副县长职位空缺,这个职务属于市管,其选配必然是市委说了算。但按照惯例,县委也可以向市委推荐合适人选,以往县委推荐的副县处级人选获得市委同意并顺利提拔任用的也不在少数。

但这次县委的推荐却未奏效,市委否决了县委的推荐人选,而是将市府办副主任平级交流任常务副县长。组织选人用人向来不简单,方方面面的考虑和博弈自然是少不了的,市委领导站在全市层面来思考用人问题,与县委的意见有出入是很正常的事,这也并不意味着老科长从此就被打入了“冷宫”。

当然,老科长未获市委重用,内心的失落郁闷不可避免,但他依然对县委书记和县长表示了真诚谢意,并表态不会受此事的影响,会继续当好县长的副手,全力以赴抓好分管工作。

半年后,老科长又迎来了一次机会,这次是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出现空缺,县委再次推荐老科长接任此职。虽然,副县长与县委常委均为副县处级,但县委常委毕竟属于县委领导,党内地位还是要比副县长高一截,今后在仕途上的发展也会更有利,因此从非常委副县长提任为县委常委无疑也是组织重用。正常情况下,这种提拔任用难度并不大,市委一般都会尊重县委的意见,给予支持、表示同意。

但令人意外的是,或许是老科长的能力和表现确实赢得了市委领导的认可,市委直接把老科长提拔为正处级的市府副秘书长,一步到位由副县处级升任为正县处级。这个结果显然比提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好太多了,下一步市府副秘书长转任县长或是市府实权部门正职都是顺理成章之事,可以说出口出路更广,发展空间大,对于老科长来说称得上是意外之喜。

讲这个事例的目的,就是想告诉题主,组织推荐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讨个说法大可不必,提拔晋升机会还有很多,关键是要沉住气、会做人,一如既往把工作干好,迟早还会有出头之日。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从事干部管理工作,我来回答:首先纠正概念,干部选拔和职级晋升都没有组织推荐这个说法,应该是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这是不同的两个环节。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分为动议和分析研判,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无问题任职等环节,都是必须流程,缺一不可。

其中民主推荐包含两部分:谈话调研推荐和会议推荐。这两个环节在2019年之前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是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

仅仅是改变了一下顺序,但是结果可能不一样。小编所在的地方,因为谈话推荐在前,所以可以根据谈话推荐结果,圈定会议推荐的人选。这样的程序使得进入会议推荐的人选更加科学,更加符合预期,使得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的时候有更多的主动权。

会议推荐一般是打票推荐,大家就是否同意推荐填写推荐表,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会议推荐的民主推荐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体现了群众公认度,会在确定考察人选的时候作为一线重要参考。

楼主说自己组织推荐失败,肯定结果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没有进入最终拟任人选或者干脆没有进入考察对象名单,这种情况下建议认真反思自己的所做作为,有为才有位,付出才有收获,别老是盯着被提拔,好好想想如何干活才是真的。

只要成绩有了,再加上合适的机遇,提拔或者晋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加油。

其他网友回答

单位推荐任用干部,几乎每年都在做,但是能进入组织视野并被提拔任用的,只有极少数人。在单位组织推荐之后,如果组织部门横向考虑,还不够优秀,就会直接否决单位的意见。或者因为领导职数不足,单位工作成绩不够突出等,组织部门在综合考虑之后,也会因为种种原因,直接否决单位的推荐,在第一步就会被打回来。

如果组织认可并同意单位的推荐,就会进入考察环节。组织部门会按照权限,进入单位实地深入考察。考察的程序,一般会进行大会评议、测评、投票,也会进行逐一谈话了解,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如果在考察环节中,因为测评不过关,或者投票达不到需要的比例人数,或者在谈话等环节了解到不适合任职的问题,组织部门就会中止考察。

如果考察通过,会形成考察报告,经组织部总务会议研究同意,对考察对象的“三龄一历”档案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发现有造假或者影响任用的问题,也会中止。还会向纪监、计生等部门进行问询,看其是否有违法违纪问题,或者是不是在处分影响期内等。如果考核合格,会向党委常委会报告,经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后,向社会公示任命。这些环节中,无论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中止推荐任命。

干部推荐任命失败的情形、因素非常多,尤其是党政机关改革后,公务员领导职数减少;同样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也是以精简为重要原则和方向,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领导职数同样会大幅减少,干部提拔任用的机会比以前更少,再加上考核越来越严格,影响任用的因素越来越多,推荐失败会成为常态。推荐失败后,如果是因为一此硬伤,无法改变,影响就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是因为一些主观性的因素,如果单位还能继续推荐,则可能在下一次考察中获得提拔任用的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组织推荐干部失败,最好不要有什么说法,如果有说法,那就是大麻烦。

其他小伙伴的回答已经指出了“失败”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组织推荐干部确实没有失败一说,但对于被推荐的干部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失败。

为什么题主要问推荐干部失败有什么说法呢?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在推荐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大的阻力,导致组织推荐干部没有完全达到意图。

至于说法,那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01,内部不团结,有人使绊子。

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例如两人有着相似的履历,资历也差不多,能力也差不多,但组织经过前期的工作,推荐了其中一人,另一人如果格局较小,在背后使阴招,在考察或者公示环节,提出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意见,甚至是个人的黑材料。

这种情况下,组织推荐干部可能就不会达到意图。

说法有两种:

一是经查,情况不完全属实,或者说不影响推荐,那么可能会择机再次推荐;

二是经查,情况属实,且情况较为严重,那么这就麻烦了,很有可能会推荐不成,被推荐的人还要因为相关情况被调查。

02,小团体争斗。

小团体在很多单位都存在着,推荐干部,也是多方协商出来的一个结果。如果这个被推荐的人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且各方有都想要这个名额,那么就可能出现“我不好你也别想好”的心态。

这种情况下,如果失败了,只能静待下次机会了。

总结来说,只要自身过硬,一般来说,组织推荐不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如果失败,只要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就不会有什么说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