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火箭炮为什么叫喀秋莎(二战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编制)

网友提问:

二战那么多火箭炮,为何唯独苏联的喀秋莎名气最大?

优质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火箭炮的国家除了苏联之外,还有德国、美国等,不过它们的名声都没有苏联喀秋莎名气大,一方面是装备数量,另一方面则是作战用途不一样。

苏联的火箭炮研制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1933年末,空气动力实验室的阿尔捷米耶夫完成了82和132毫米带尾翼火箭弹的设计工作。这两种火箭弹既可车载发射,又可机载,射程可达5千米以上。之后,在此基础上,1938年10月开始了车载火箭实验。1939年4月,16管火箭发射装置МУ-2设计获得批准。

这款16管132毫米、弹架能进行180度旋转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БМ-13-16型样车。 这种新兵器以“喀秋莎”的绰号于1939年9月开始秘密装备部队。6辆配属陆军,另5辆配属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岸防部队试用。 试用过程中,尽管部队反映良好,但却遭到中央炮兵总局局长库利克元帅的阻挠,火炮迟迟没有定型。直到苏德战争前西,在斯大林亲自干预下,才有了正式编号БМ-13-16。

1941年7月14日,费廖罗夫大尉指挥的火箭炮连对奥尔沙火车站的德军进行了第一次齐射,宣告了新型作战火炮的诞生。从此以后,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库尔斯克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身影,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在它的轰鸣中开始和结束并一直伴随苏军最终攻克柏林。

最初的БМ-13-16型火箭炮,口径132毫米,最大射程8.5公里,16发火箭弹8-10秒内发射完毕。此后,运载车辆改为吉尔-151,提高了机动性能,最大行驶速度为6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600公里。

二战期间,苏军火箭炮有四个系列,它们分别是82毫米M8系列,132毫米M13系列,300毫米M30系列,310毫米M31系列。战争期间,苏联总共生产了2086门БМ-8系列,6844门БМ-13系列和1184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不包括美国援助的吉普车改装的喀秋莎)。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兵师、11个独立火箭炮兵旅、114个独立火箭炮兵团又38个独立火箭炮兵营,拥有火箭炮9350门。整个战争期间,共生产各种口径火箭弹1440.1万发。

其他网友回答

“喀秋莎”是苏制BM-13型132毫米16管火箭炮的别称。这款火箭炮,苏军在整个二战期间共计装备了6800门,这一数字可称得上是冠绝全球,超过其他各国火箭炮的总和。

而且,苏军在“喀秋莎”的火力运用方面,首开“集中使用、快打快撤”之先河,同时调集十余门甚至几十门“喀秋莎”行一次齐射,以突然、猛烈的打击效果彰显其暴力美学,尔后迅速撤离。既确保了己方火力在单位时间内达到足够密度,又免于遭到敌方火力报复。

这种打法令德军很不适应,只见苏军发射的火箭弹如流星火球一般照亮整个夜空,伴随着撕裂长空的尖锐呼啸从天而降,短短十几秒就把阵地变成一片火海。二战期间,一再遭到“喀秋莎”狂虐的德军士兵,在惊恐万状之余给这种武器送了一个绰号“斯大林的管风琴”。

其实,德国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管风琴”——一种被他们称作“希姆莱管风琴”的80毫米24管自行火箭炮。该炮底盘采用法国造的索玛半履带式装甲车,安装有双层24根发射导轨,可一次发射48枚80毫米高爆火箭弹;而苏军“喀秋莎”以吉斯卡车为底盘,一次只能发射16枚火箭弹,在防护力和火力密度方面均逊色于“希姆莱管风琴”。

然而,对射击精度要求过于苛刻的德军高层却坚持认为这款火炮的散布太大,加之装药量太少,综合表现差强人意。于是,“希姆莱管风琴”仅仅生产了13门便不再装备给党卫军。

二战时期,不仅苏、德有“管风琴”,美国也有。这款由M4“谢尔曼”坦克改装而成的T34型114毫米48管自行火箭炮,曾经装备给巴顿指挥的第二装甲师,在突破齐格菲防线战役中有上佳表现。其后期改进型的发射管数由48管,先后增至50管和60管;火箭弹直径也由114毫米增至183毫米。怎奈装备部队时间太晚,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二战就已接近尾声。

纵观二战历史上出现的众多“管风琴”,就武器先进程度而言,苏军火箭炮绝非一家独大。自1805年英国人康格里夫研制出第一支现代火箭起,到二战爆发初期,许多国家都掌握了火箭炮制造技术,尤其是德国在这方面的研制起步更早,1925年就开始着手固体火箭研究,1938年就研制出一款15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无论是发射管数、弹体直径,还是自身防护、射击精度,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苏军“喀秋莎”火箭炮都并不占优,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处于劣势。一款性能中庸的火箭炮,何以做到一枝独秀,成为二战时期名气最大的火炮?原因有以下三点:

“喀秋莎”设计最合理

所谓设计合理,是指武器结构设计符合二战时期的战场实际。苏军的“喀秋莎”最初以吉斯—6型卡车为底盘,后期改为速度更快的嘎斯卡车,既没采用过装甲车底盘,也没采用过牵引车设计。这样做,虽然牺牲了自身防护力,却在降低武器成本、便于大量装备部队的基础上,提高了机动速度,使“喀秋莎”能够以高达90公里的公路时速完成机动打击任务。

“喀秋莎”运用最得当

勿庸置疑,苏军在火箭炮的战法运用方面技高一筹。苏军自始至终都把“喀秋莎”当成一种面杀伤武器,实战中往往采用群炮齐射的发射方式,以排山倒海、铺天盖地之势,瞬间对敌军集群目标实施火力覆盖,从而弥补了单炮射击精度上的不足。而不是像德、美等军队过于强调单炮精度,对火箭炮只限于小规模使用,往往用于歼灭或压制一个点。

“喀秋莎”战果最丰硕

自从1941年7月15日,12门“喀秋莎”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奥尔沙防御战中一战成名,这种武器就深得苏军士兵钟爱,不惜以梦中情人之名为其冠名。此后,“喀秋莎”伴随着苏军的反击脚步一路向西,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直至苏联卫国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柏林战役中,苏军集中上千门“喀秋莎”实施齐射,其火力密集程度堪称惊世骇俗。有时不得不承认,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是“喀秋莎”的出色战果,才成就了苏军火箭炮的历史威名。

以上观点,敬请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您的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在苏联时期喀秋莎火箭炮是极为有名的,不光是他战争中辉煌的成绩,而是它的威力让敌人胆寒。就和苏联名歌喀秋莎一样,如果再配上喀秋莎火箭炮的话那一定是个绝妙的组合。具体我们来说一下喀秋莎为什么这么有名。

喀秋莎火箭炮是和战争一起孕育出来的,如果没有那场战争的话,喀秋莎火箭炮可能就已经扼杀在摇篮里了。其实喀秋莎火箭炮更注重于实战,并且喀秋莎火箭炮是根据事实来决定的。

喀秋莎火箭炮出色的性能和方便作战

喀秋莎火箭炮的底盘卡车发射架都是基本通用的,这样的目的就是注重于实战和方便,比如本体底盘受损,就可以根据战场形式而定来直接更换,况且苏联人本来的特性,把自己的东西照的又大又粗,而喀秋莎火箭炮也不例外,结实、耐操、威力大,并且生产能力和下蛋一样,能够及时满足战争的需求量,而其他国家的火箭炮是不能比的,不过喀秋莎火箭炮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精度很差,但是已经无伤大雅,有喀秋莎火箭炮满足很多优点,苏联方面直接就用威力代替精度,大家是众所周知的。就和下雨一样密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承受住这样的打击。而其他国家的火箭炮则相差甚远,比如苏联的老对手德国,德国的火箭炮很精致,威力不错,但是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华而不实,这就根本没有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英法美根本就不用提了。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弘毅为您专业解答!

二战中苏联的喀秋莎确实名气最大,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名字取得好

名字就是代号,好名字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不论人还是事物。喀秋莎是一首二战时的苏联歌曲。描绘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这首爱情歌曲以节奏明快、流畅的特点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一开始喀秋莎是保密的,大家也不知道名字是什么,当士兵们看到火箭发射架上有一个K字,不自觉的想起自己在远方的女朋友,喀秋莎火箭炮的名字由此而来。喀秋莎这个浪漫的名字本身自带流量,名气也越来越大。

二、火力最猛,远超常规火炮

二战中,一个炮兵师拥有一百多门火炮,一次齐射也就能发射一百多枚炮弹。由于喀秋莎火箭炮依靠火箭弹自身的发动机发射,后作用力很小,所以能快速发射大量火箭弹,一辆BM-13型火箭炮可以一次发射16枚132毫米的火箭弹,这个口径的火箭弹可以说是重炮级别了,苏军一个火箭炮团有24门喀秋莎火箭炮,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近384枚火箭弹,短短几秒钟就能覆盖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德国士兵曾回忆,最害怕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声音,被盯上了,逃跑的可能都没有,只能向上帝祈祷,被德国人称为“魔鬼火炮”。

三、机动能力强

一百多门重炮放在阵地上,再移动就很困难,然而喀秋莎就不一样了,火箭炮架安装在吉斯-6载重卡车上,机动性极大提高,想打就打,想走就走,随时可以移动到指定位置。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大显神威。一旦某条防线即将被德军攻破,喀秋莎火箭炮就会迅速完成部署,对该位置防线中的德军几轮齐射,让德军攻势迅速瓦加,然后迅速转移,这让德国空军轰炸机很难在第一时间轰炸喀秋莎火箭炮,即使喀秋莎发射时产生大量的烟雾,但其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点不足。

喀秋莎火箭炮的名字好听,深入人心,火力强、射程远,机动能力高,这种几乎没有缺点的火箭炮被人们津津乐道,反观德国的希姆莱管风琴火箭炮,虽然名字也很好听,但威力很小,而日本的四式火箭炮,虽然威力很大,但是射程只有1400米,还不如迫击炮的距离,如同玩具一样。综合考虑,喀秋莎火箭炮以绝对优势占据二战火箭炮排行榜的第一名。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最好关注一波哈,再次感谢!

其他网友回答

“喀秋莎”是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的一款自行车载火箭炮。它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苏德战场上。

▲喀秋莎火箭炮

1941年,在白俄罗斯一个叫“奥沙儿”的小镇上,苏军用喀秋莎火箭炮突袭了正在进行后勤运输的德军。近百枚炮弹从天而降,德军瞬间死伤惨重。回过神来的德军准备反击时,苏军喀秋莎火箭炮早已撤出阵地。苏军凭借着“喀秋莎”优良的作战性能,对德军装甲集群及人员造成巨大杀伤。从此喀秋莎成为了苏联陆军一件必不可少的装备。每与德军作战都不难看到喀秋莎的身影。由于其短时间内倾泻大量炮弹,德军前线士兵往往来不及躲闪准备就被成片炸死炸伤,每与苏军作战都心惊胆战。德军士兵更是给喀秋莎火箭炮起了个绰号叫“斯大林的管风琴”。

我国后来也从苏联引进了喀秋莎火箭炮,并在抗美援朝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引进的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不仅在二战中沉重的打击了法西斯,而且其做为一款有效打击武器还改写并引领了世界陆军作战模式,使陆军可以对敌方远程目标进行集群打击。现世界主要强国都装备自行火箭炮,我国“卫士”系列出口型号射程更是达到了400公里,比有些国家的近程导弹都打的远。

喀秋莎火箭炮是现代火箭炮的鼻祖,更是凭借着恐怖的战绩成为二战时期神话般存在的武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