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优质回答:
骡子是马与驴的杂交种,不仅遗传了马的速度,而且还遗传了驴的耐性,可谓以前农村最佳役用牲口,几乎每个村庄都能找出几匹骡子。不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农村已经很少饲养役用牲口了,因此骡子也变得难得一见。
无论马还是驴均可生出骡子,马生的骡子叫做“马骡”,驴生的骡子叫做“驴骡”,两者虽然同为骡子但却有着不小的差异。
马骡:即公驴与母马交配所生
公驴与母马之间基因更容易结合,而且母马个体大不易出现难产,因此马骡数量要远超驴骡数量。
马骡体型外貌更偏向于马,体型较大,耳朵较小,尾部鬃毛蓬松。马骡不仅具有马的速度与灵活性,还具有驴的耐力与负重能力。在一些交通不方便的偏远农村多喜欢使唤马骡拉车,因为马骡要比马省草省料,而且耐力与力量也要远超马,是一种省吃能干的役用牲畜,据粗略估算马骡拉500公斤货物一般乡村土路百公里仅需2斤精料和5斤草料。不过马骡爆发力远不如马,因此并不太适合快速奔跑。另外马骡性急躁却很聪明,还能善解人意,一般役用年限为20年左右。
驴骡:即公马与母驴交配所生
公马与母驴之间基因难以结合,有的马用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才能成功的交配使母驴怀孕,加之母驴个体小容易出现难产,因此驴骡数量十分稀少。
驴骡体型外貌则更偏向于驴,体型紧凑,耳朵较长,尾部鬃毛紧贴尾骨。驴骡不仅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不过速度却没有马骡快,一般适合拉重物跑长途,据粗略估算驴骡拉500公斤货物一般乡村土路百公里仅需1.8斤精料和4斤草料。驴骡一般情况下脾气还是不错的性情十分温顺,不过骨子里却继承了驴的“倔强”,若是“驴脾气”上来一般牲口把手难以驾驭。驴骡役用年限为30年左右,要远远高于马骡役用年限。
骡子:生育能力极弱
多数人均会认为骡子没有生育能力,其实这是一个并不太准确的观点,虽说较大多数骡子没有生育能力,但少数母骡会存在极弱的生育能力,与公马或公驴交配可以繁殖下一代。母骡生成一个正常卵子的机会非常低,只有在一个极端的条件下其卵子中恰好含有31条来自驴的染色体,或者含有33条来自马的染色体,与公马或公驴交配才能繁殖出下一代。我国古书中称公马配母骡所生的后代为駏,称公驴配母骡所生的后代为驉。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答案:骡子有两种,母马生的骡子是马骡,母驴生的骡子是驴骡,也就是说骡子一共有两种,而且不管是公马和母驴、还是公驴和母马都能生下骡子。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驴和马不是两种动物吗?为什么不存在生殖隔离呢?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驴和马以及骡子之间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驴和马为什么能够繁育后代?
在当下,无论我们看到的家驴还是家马都是由野生环境下的驴(非洲野驴)、马(野马)驯化而来的。从已发现的两个物种的遗骸来看,驴的驯化要比马早一些。最早驴的遗骸出现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而最早的马的遗骸出现在公元前3000多年,也就是说马的驯化比驴的驯化晚了接近1000年。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进化的角度看,马和驴有着共同的祖先。驴和马最早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始祖马,这是一种只有家犬大小的原始哺乳动物,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欧洲以及北美洲的森林里,随着环境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到了距今约3000万年年,大多数的始祖马被淘汰掉,剩下一小部分进化成了体型稍大一点、腿更长一点的间马,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间马这一代,就只有北美大陆上有了。之后过了1000万年,间马演化为草原古马。
从草原古马开始,它们走出了北美大陆,去到了其他大陆上,开始了单独演化,此时的草原古马无论是从牙齿结构还是体型上都与现代的马非常接近了。而严格意义上说,驴和马也是在距今1000万年后开始分道扬镳的。因此,驴和马拥有共同的祖先是它们能够繁殖后代的主要原因。
其次,马的染色体数量为32对,而驴的染色体数量为31对,再加上由于共同的祖先,两种动物的基因相似度很高,所以在结合时,两种动物是能够进行减数分裂的。
所以,共同的祖先,相似的基因,能够正常进行减速分裂的染色体数目是马和驴能够繁殖后代的主要原因。
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驴和马虽然都能够产生后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异性驴、马都能成功受孕。首先,在现存的骡子中,90%以上的都是马骡,也就是公驴和母马的后代,这是因为相对来说,公驴和母马结合的受孕率是最高的,相对的公马和母驴结合的受孕率就非常的低,甚至不足千分之一。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不代表着两种动物没有生殖隔离。因为在生殖隔离的定义中包含了亲缘关系接近的两个物种不交配、或交配后没有后代、或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而骡子是具备生育能力的,所以它满足生殖隔离的第三个条件。
骡子为什么不能繁殖?
骡子不能繁殖的原因就出在它的亲一代上,由于马和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64和62条),所以在驴和马的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就是马的32条染色体与驴的31条染色体的结合,即为63条。而63条染色体就代表着骡子的染色体是不成对的。因此它很难成功的受孕。
当然在自然界中,任何的事物都没有绝对性,就像生殖隔离一样,同样也没有绝对性。所以,骡子也是可以怀孕的,只不过是几率超低而已。因此,马和驴是存在生殖隔离的,这一点体现在骡子几乎没有生育能力上。
马骡和驴骡有什么不同?
骡子是一种介于马和驴之间的动物,当然,它的产生是人为的结果,因为在自然环境下,野驴和野马是不会有交配的行为的。而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综合马和驴身上的优点,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人工干预的杂交是成功的。骡子不但具有驴吃苦耐劳、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也有马擅长奔跑和负重的特点。
从外观上看,骡子与驴和马都很好区分。那么,同样是驴和马的后代马骡和驴骡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亲一代不同,马骡的亲一代是公驴和母马的后代,而驴骡是公马和母驴的后代。
其次,由于驴骡是在母驴体内发育的,所以受驴的基因影响较大,因此驴骡的体型与驴接近,比马小很多,但它有继承了马的奔跑能力。驴骡相对较小的体型负重能力不如马骡,但是奔跑能力比马骡强一些。
而马骡则是在母马体内生长发育的,所以马骡受马的基因影响较大,因此马骡更接近马,它的体型明显的比驴要大很多,当然比驴骡的体型也要大。并且马骡继承了驴的负重能力,所以,马骡比驴骡更能驮重物,但是它的缺点是奔跑能力稍差。
总结
由于骡子分为马骡和驴骡,所以它既可以是母马生的,又可以是母驴生的。但是,由于驴骡的产生几率很低,所以我们看到的骡子大都是马骡。当然能两种不同的动物即使存在生殖隔离也是可以繁育后代的,只不过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骡子是马和驴杂交而来的,公驴与母马生下的叫马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骡。而公马与母驴生下的叫驴骡。
骡子结合了马和驴的一些优点,既有驴的负重和抵抗能力,又有马的灵活和奔跑能力,且寿命比马和驴都要长。
在以前,骡子被当做主要的畜力使用,其役用价值要高于马和驴。
骡子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骡子存在,但不是当役畜使用的,而是王公贵族们的观赏物。
足以可见那时的骡子数量非常少,两宋时期也是如此,直到明代,骡子才被当做役畜而大规模繁殖。
从文献记载来看,骡子可能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由北方的游牧民族利用马驴杂交而来,并陆续输入中原。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将驴父马母所生的后代称为驘(luó),将马父驴母所生的后代称为骡。
马骡和驴骡长相很相似,马骡的力气要更大,驴骡则更善于奔跑。驴骡耳朵长、尾巴短,马骡则耳朵短、尾巴稍长。
在七八十年代,农村经常可以看到骡子,大多都是马骡。马骡的体型比驴大而比马小,长的像马,但叫声又像驴。
在陕西关中一带,驴骡也有体型比较大的,这是由关中驴的体格决定的。与驴骡相比,马骡则更容易繁殖。
公驴骡和公马骡性腺比较发达,但由于精细胞不能形成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因而没有繁殖能力。
所以这两种公骡通常都会被摘除精巢,以便于管理和使用方便。
在一般情况下,母骡也被认为没有生殖能力。因为其染色体是63个,这种不成对使生殖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很难生殖。
母骡是有子宫的,理论上也是可以怀胚胎的,但困难之处就是如何使母骡怀孕。尽管母骡受胎非常困难,但也是有的。
关于母骡生育后代的报道也不少,我国文献中将公马与母骡所生的称为駏(jù),将公驴与母骡所生的称为驉(xū)。
国外母骡生育最早记载,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波斯帝国时期。在18世纪,巴伦西亚和阿尔吉尔也有相关的记载。
到了20世纪,法国的一匹母骡先后与公马和公驴生下3匹駏和2匹驉。
母骡所生的駏与马的长相几乎没有区别,且有生育能力。而驉的长相则更像骡子,且没有生育能力。
美国也有这方面的记载,一匹母骡生下的公駏,与两匹母马生下了与马长相相似的后公母两种后代,且均有生殖能力。
由此可见,公骡确实没有生育能力,而母骡是有生育能力的,但受孕非常难。
马的染色体数量是64条,驴的染色体数量是62条,二者的受精卵染色体数量为63条,也就是骡子的染色体。
骡子的每条染色体都没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这样就会造成染色体配对的随机性,总共可产生近43万个配子。
在这些配子中,只有完全来自于马或驴的染色体,才能形成受精卵。
从概率论来看,母骡成功受孕的几率非常小,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骡子这个杂交种有所了解了,母马和母驴都可以生骡子,公骡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而母骡是有的,但受孕几率很小。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溜溜就知道是骡子是马。但是你知道什么是骡子吗?
骡子和马体型类似,拥有较好的负重和耐力,对食物利用率高,骡子比驴大,又比马强壮,深受农民伯伯喜爱。骡子继承了马和驴的优良传统,因为骡子就是马和驴杂交的产物。
那么骡子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答案是马和驴都能生。骡子包括马骡和驴骡两类,公驴和母马杂交的叫马骡,公马和母驴杂交的是驴骡。只是公驴和母马配对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都是这样杂交的,也就是说大部分骡都是马生的。
说到这,好多人对骡子的性别表示好奇。实际上,骡也分公母,但基本都无法产子,繁殖能力差。之所以不能生育是因为马的染色体数为64条,驴的为62条,导致骡的染色体天生是不成对的63条,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无法正常形成胚胎从而无法生育。
但骡拥有马和驴的双重基因,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体格健壮,四肢有力,耐力持久,而且具有较好的使役性,适于拉车和驼物,役用价值超过了马和驴。
骡的外貌也继承了马和驴的特点,头长大,耳朵也大,四肢长而强壮,蹄子小而有力。马骡和驴骡的外貌稍有不同,主要是随其母,驴骡的耳朵稍长,马骡的尾巴稍长,身高也受母亲影响较大,一般能达到一米五。
不过,骡纵有千般好,但也如兔子尾巴,长不了,由于骡基本不能繁殖,优良传统仅能保持一代,只能不停的让马和驴杂交,但不同的品种杂交,基因的结合率总归没有那么高,有的马用了6年才让驴怀孕。如何延续骡的优良体格,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他网友回答
是斑马还是驴斑骡,拉出来遛遛。^_^。
图示:自然界天然杂交的斑马和驴的后代,依偎在母亲身边,可称为驴斑骡。看它腿上的斑马条纹,暴露了它的父亲的种属。
图示:全世界人民使用的驴子,都源自对非洲野驴的人工驯化
世间大多数骡子是母马生的,但在中国华北最多的是母驴生的骡子。
骡子是母系细胞质遗传的经典范例,它既可以是母马所生也可以是母驴所生。但是,骡子的母亲决定骡子究竟更像马还是更像驴,因此骡子有马骡和驴骡之分。即由母马和公驴所生称为马骡,母驴和公马所生则是为驴骡。但马和驴之间杂交成功是不容易的,相对来说母马的卵子和公驴的精子,更容易结合一些,在全世界范围看,民间使用的骡子,大多是母马生的。但中国华北特殊,人们更喜欢母驴生的骡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句话对于母驴生的骡子来说,的确容易辨认,但对于母马所生的骡子,那你得观察力比较敏锐才能辨认。
不同母系骡子的优点
驴骡有个相当古雅的名字“(Jué tí)”。
由母驴和公马所生的种间杂种。继承其母系血统更多,外貌似驴,与驴相似性远大于马,同样耐粗饲,另外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比马和驴都强,相对驴来说精力大而持久。另外,雌驴骡在很罕见的情况下,有和马或驴生出后代的报道。
马骡
马骡更像马,只是耳朵较小,尾毛则又黑又浓。力大而且寿命长于马或驴。在世界各地马骡比驴骡更多。因为其精力和耐力都比驴骡更强,但是驴骡最大的优点是耐粗饲(养起来简单),另外就是抗病能力强,方便粗放式管理。
由于国人对阿胶的狂热,驴子可能正走向灭绝。而阿胶实在没啥了不得好处。
2017年,我国政府宣布对进口驴皮减税,这一政策被认为将进一步推动驴子的灭绝。伴随着对阿胶虚假的养生保健的狂热情绪,驴皮价格疯涨,导致非洲一些国家的驴子失窃事件大幅上升。同时非洲一些国家也出台政策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驴皮,然而这只不过让走私活动猖獗而已,只会进一步推高驴皮的价格,同时让一些人为了利润进一步疯狂。
图示:这位倒霉的小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家的驴子少了。
据估算,每年驴皮的国际贸易量大约在180万张左右,但世界各地的驴皮需求量高达1000万张,其中中国的需求量最大,而其最重要的用处都是用来制造阿胶这一并无什么用处的养生保健滋补品。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阿胶造假的新闻满天飞。
关爱驴子,关爱智商,抵制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