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来月事怎么说(古代女人来事了怎么办)

网友提问:

古代的女性来了月事怎么办?是怎么处理的?

优质回答: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古代衣食住行。(约400字,阅读需2分)

大姨妈是女性成熟的标志。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女性大姨妈的记载,当时称之为月事。也成为月信或月经。

说明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种女性身体的特殊规律。

古人没有现在的各种卫生巾之类的,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事呢?

古人认为女孩月事是一件麻烦的事情,直到现在还有“倒霉”的说法,说明还真是不好处理。

在远古时期,人类用兽皮或树皮之类的原始物品取暖,这时候如果女孩来月事,会用一些干的东西垫在身下,同时减少活动。

在有了麻布,棉布这类衣物后,古人就开始用布做成条状,以吸收血污。

以后有手巧的人,用布做成中空的条带,中间塞入草木灰等一些吸水的,然后用带子系在腰上,这样就能在月事的几天,行动自由一点。

需要更换时,取下上述“卫生带”,倒掉里面的木灰,清洗卫生带,而后晾干循环使用。

当然古时候有钱的人家,会用丝绸的带子中间用上棉花,就比之前的草木灰舒服多了。

想一想古人,还是现在的条件好,能用上卫生方便的卫生巾。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其他网友回答

人类女性有一个不能避免的隐私,那就是每月都要经历的“月事”,生理结构的特殊性,让古代女性很烦恼,毕竟古代的条件不比今天,对于生理的处置,古代女性自然是不如现代女性来得称心。

凡嫔妃们月事转的当儿,皇帝来临幸时不便忤旨,只拿一盆月季花摆在宫门前。

古代皇宫中的嫔妃们,生活在社会的上层,她们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面对“月事”的时候,也慌了手脚,当皇帝要宠幸她们的时候,遇到了“月事”,皇帝也要退避三舍,此时的嫔妃则会放置一盆月季花在宫门口,以此告知前来的皇帝,今天“不方便接待他”。皇帝见了这约定成俗的月季,自然心知肚明,也只得兴趣索然的离去了。

古代女性扫了夫君的兴致本没什么,但是她们是如何在“月事”来临的时候进行妥善处置呢?毕竟古代可没有卫生巾这样先进的产品呢。

最早期女性的处理办法

这里说的“最早期”,主要是指一些古老的时期,我也没想好如何断取这段时期,因为好几种词语都显得不够准确,所以暂且以“最早期”来截取那一段文明程度不高的时期。

古老的猿人时期,女人自然也不会处置这些事情,她们发现异常的时候,只是有些惊恐,并不会深入的去了解、这件事情,时间长了,就习以为常,可以去河流等水源进行清洗。

当人类来到部落时期,女人的生活品质对比之前有了提升,智慧也逐步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对于自身的形象比以往更加注意,当时的兽皮裙也可以证明,她们当时已经有了羞耻心,所以处置“月事”的时候,会采取回避的方式,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己进行处理,当然了,以当时的条件,她们只能以甘草、树叶等物品辅助处理。

当布出现以后,古代女人们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这种柔软的布料,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简直太友好了。

于是,有人发明制作了一种月事带,首先裁剪出两条条10cm左右的布条,然后将两条布条缝成一条,中间留空,在两侧窄边处留口,以便在其内防止吸收液体的干燥物。同时,窄边缝上一根布绳,可以使布条缠到腰间,用来固定。

月事带中,穷人百姓中的女人一般填充一些干燥的草木灰,这种草木灰在当时极为廉价易得,同时又有良好的吸水特性,是普通百姓女人的首选填充物。不过,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并不卫生。

随着时代进步发展,棉花来到了我国古代,这东西让我国的取暖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同时,那些有钱人也有用棉花进行填充月事带的情况,毕竟棉花柔软、卫生、随身,甚至还能保暖,这样柔软的月事带,在棉花进入我国早期,可是一件奢侈品,民间一直要等到棉花普及后,才能使用得起。

不过,棉花使用不起,但是麻却能够买得起,民间不少女性选择用麻来做填充物,虽然不如棉花好,但是比起草木灰来,却要好得多。

当棉布普及后,月事带开始有了加工,上面甚至有了刺绣,但是这种高端产品可不是普及的东西,非富贵女子不可,毕竟这东西就她自己欣赏,普通百姓女子可没这闲钱做这样的月事带美化。

普通百姓女性为了节省开销,她们在棉布普及后,在月事带中铺满了棉布条,在月事期间,每天清洗,反复使用,这样不仅舒适,又可以节省钱,在古代是一个很普遍的做法。

有钱人就比较任性了,在古代纸张是稀罕物,多少文人都舍不得用纸张写字,但是有的土豪女性,选择用纸张放进月事带,这样利用草纸解决月事的女性,在古代也是少数。

古代女性解决月事的方法很多,根据时代的不同采取的办法也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解决月事用的材料也不同,古代最常用的是月事带,其内填充物却经常更换。

▲文/野史日记 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以来,月经其实就是困扰女性生活的严重问题。

那么,古代女性要如何应对月经的困扰呢?

通常的办法是:制作能够吸收水分的月经带,夹于两股之间,并系在腰上以防止泄漏。

例如,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的第十一回提到,“把那白绫帐子拿下来,我待做夹布子使哩!” 夹布子就是指月经带。

月经带在古代也被称作是“陈妈妈”或“陈姥姥”,这是当时描述月经带的专有名词。同样是在《醒世姻缘传》的第十一回,“床背后、席底下、箱中、柜中、梳匣中,连那睡鞋合那陈妈妈都翻将出来”。

无独有偶,古代欧洲的女性在对待月经时,采用的方式也与中国女性相仿,通过制作临时的布垫、棉条来吸收血液。

值得一提的是,被月经长期折磨有时候是古代富裕女性的“特权”。因为大量贫困的底层女性,由于影响不良,很少能有稳定的经期;甚至由于寿命短暂,三十岁就绝经的现象绝非罕见之事。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确实极大改善了女性的生活状况。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