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上海路茶社/柳再义

提示:点击标题下蓝字“柳再义”,即可展开更多阅读。
上海路茶社/柳再义
南京上海路名字大,其实并不长。上海路比较有名的要数茶社。长青藤,长春藤,就像两个姊妹。一个是青,一个是春,都是充满朝气的意韵。而藤蔓悠长,仿佛感情纠缠,如丝如绵,余音未了。
城市的茶社有许许多多。上海路的茶社比较青年,比较人文。因为附近大学生多,年轻人一切都还未定,总觉得要发生什么故事。昏黄柔和的灯光,打在发青的叶子上。有几分暧昧,几分朦胧。似青苹果的酸涩,有点酸,有点涩,不成熟,但敏感。
茶社门口的招牌上写着:花费不起时间的人,不配做茶社的常客。
茶社宁静而幽雅,总给人静谧、情调和森林的感觉。这样的所在,似乎是有情人出没的地方。
反正夫妻不会来这里。他们有家。家是柴米油盐的地方,家是具体实在的。但茶社需要空灵逸动,神秘飘渺。有点陌生,又有点期盼。有点心跳,又有点心慌。
那也不是谈生意的地方。谈生意摆酒席,该到饭店。有人不解风情,偏要上茶社打牌。来的都是客,茶社是不好拒绝的。可是,香烟、啤酒、出错牌的争执、出对牌的喧哗,把本是怯怯的爱情的候鸟也吓飞了。这些人其实是可以去酒吧的。在那里,气氛热烈,唱唱跳跳,随便你怎么闹腾!
而茶社是小溪流水,流水潺潺的。恰好那茶叶也是绿的,或者是花的。无论是叶,还是花,都是春天的凝固。茶叶原本是卷曲着的,干枯着的。遇了热水,变得饱满,精神,仿佛又回到春天,伸展开来,在水中荡漾。
喝茶要品,就像人生与情感,匆忙和嘈杂是不行的。只有慢慢地,慢慢地……方才觉出味来。
不过,在茶社下棋是可以的。无论老者,或者是年轻人,走一步棋,呷一口茶。时间清清浅浅游走,却也是不错的意境。
有些话特别适合于茶社。茶社的氛围宽松、宽容,仿佛冒昧一点、唐突一些,都不要紧。又好象是在森林里转悠,试探,深一脚,浅一脚,有紧张和悬念伴随。
也不是太熟,太熟可以上单位。也不是太亲,太亲可以回家里。就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多么撩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都在婚姻的门外,或者暂时把另一半搁置在一旁。夜色降临了,尘嚣的泡沫逐渐熄灭。或许有轻微的音乐,舒缓流淌,涓溪浸漫。
我就在那里等车。透过大块落地玻璃,看两人对坐。男人看着女人的眼睛,女人看着男人的眼睛。他们并不说话,安静如画。可是目光在交谈,声音淹没在目光里了。沉默是金。于无声处,想象展翅飞翔了。
我观他们如画,他们观我亦如画。一个匆忙的人,在夜晚的街头,独自等车。一辆辆公交开过去,他依然站在原地。那不是他要去的地方。他的家在哪里?为什么还没有回家?当我怀着好奇揣测他们时,他们或许也正这样疑问。
去茶社,让生活的步调缓慢下来。让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清理思绪,舒展心灵,抚平忧伤,怀念好友。人生艰辛,这一路走来,多么不易。对得起自己吗?对得起家人吗?对得起朋友吗?对得起社会吗?
可茶社终是短暂的驿站。开门出去,仍然是车轮滚滚,滚滚红尘。
刊于《北京青年报》
【作者简介】
柳再义,《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诗人。其作品清新雅致,内涵深邃,娓娓道来,温暖心灵。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读者》《青年文摘》《知音》《雨花》《格言》《思维与智慧》《杂文选刊》《长篇小说》等发表,入选新加坡全国中学课本,被南京电视台采访报道。 (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作品,完整转载,注明出处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