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人不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是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俗话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是什么?怎么理解这个话?

优质回答:

俗话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树。

怎么理解这个话呢,这个话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人生的安全,预防不察。

一人不进庙,过去的阎王殿庙里面有特别吓人的装饰,瞅公骂婆,剜眼割舌,五鬼分尸,黑狗舔血。

一只脚进去,踩着了跳马寨,小鬼就把铁链子套在你的脖子上,胆小的人就会被吓死了。

二人不看井,井有什么可看的,一旦掉进去那就上不来了,危险的地方尽量不要去。

谋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君子报仇十年不迟,人一辈子哪有不得罪人的呢,你得罪了人,你虽然忘记了,人家却怀恨在心,一旦遇到机会,把你推在井里是完全可能的,那就想活也活不成了。

三人不抬树,三个人抬树的话,中间的人也可以取巧,可以不用出力,还可以闹高兴,不但不往起抬反只还会往下压,让两个人抬着他一个人走,连树带人那可是很重的,一旦也坏了身体,那可是终生的大事。

其他网友回答

一人不进庙

寺庙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佛教讲究慈悲为怀,教人积德行善,寺庙按理说应该是很安全的地方,然而现实却不尽然。

正是由于寺庙给人安全的印象,人们往往会放松警惕,这也就给了坏人们可乘之机。古往今来,有很多强盗恶人假扮成和尚,大摇大摆的办起寺庙,表面上看是佛门清静地,实际上是打家劫舍的盗匪窝。

如果有人孤身一人进了这样的黑寺庙,轻则散尽家财,重则性命不保。尤其是荒山野岭的破旧小庙,最有可能是土匪的藏身窝点,遇到这样的地方,宁可睡坟地,也千万不能进。水浒传西游记中这样的黑寺庙比比皆是,虽然是小说,反映的却是当时的社会现实。

即便不是黑寺庙,一个人去也容易惹出麻烦。寺庙里都有功德箱,里面是信徒捐献的财物,由于信徒的供奉,寺庙里积累了不少的财产,这个东西最容易遭贼惦记。如果一个人进了寺庙,恰好碰上庙里丢失了财物,你就是有一万张嘴也说不清了。所以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进庙。

二人不看井

井口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人们一旦落入水井,基本是必死无疑,而且掉进井里,尸体也很难被人发现。所以二人不看井,首先一条就是防止被人陷害。

古代社会治安是远远比不上今天的,由于侦查技术落后,很多命案难以侦破,坏人做起案来就少了很多顾忌,因此谋财害命的事件时有发生。假如不是至亲,两个人在井边的时候,别人一把推你进井里杀了你,也没有人知道。

即便没有人加害你,如果另一个人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自己掉进井里,人命没了,又没有第三者证人在场,你就成杀人凶手了,这个嫌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你就要为此蒙受不白之冤。所以两个人看井这事真是不能做。

三人不抱树

三人不抱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三个人抬一根树往前走,一个在最前面,一个在最后面,还有一个抬中间。由于最前面的人看不到后面的情况,后面两个人想省力气的话,中间那个就会退到最后和最后面的人站一起,这样就相当于你一个人抬半根,他们两个人抬另外半根,他们花力气少,你花力气多,累的就是你。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三个人一起原地抱生长的大树是很危险的。因为假如别人想加害你的话,他们就可以事先串通好,拉你去抱树的时候,三个人手拉手绕着树围成一圈,另外两个人很轻松就能一左一右控制住你的双手,然后把你给捆起来,这时候你想脱身就难了。

这三句话都是古人在千百年历史中,吃过无数亏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远离危险,更好的保护自己。时过境迁,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有些具体的情景可能在今天不再适用,但是人心险恶,万事小心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其他网友回答

这些话的宗旨就是提高安全意识,免除麻烦,警惕他人。

所谓一人不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

一人不逛庙,古时候有很多山贼强盗在山上建寺庙躲避官府,一个人进去就是羊入虎口。

二人不看井,另一个人心存歹念把你推下去后,谁都不知道。反过来,有人掉井里淹死,你在旁边,百口难辩。

三人不抱树,指的是两个人能完成的事,第三个人最好别插手,弄不好被另外两个人合伙搞死。

一个人别坐在山上高高的栏杆上,失足坠落连个救你的人都没有。

其他网友回答

人心难测、人心难防、人心险恶。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人心是一个黑洞,深不可测。做人坚守一个原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人力求无愧于心就好

其他网友回答

前两句讲的是不要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后一句完整的说法是“三人不抬重”,意思是共同做艰巨的工作时,谨防有人滥竽充数,甚至趁浑水摸鱼,从而使自己不堪重负!

这里想谈一谈“一人不进庙”。庙宇本是佛门净地,深得善男信女的信赖。但是,如果你把某些庙宇一味当作善良之地的话,只能说你太善良。

离我家约摸五华里,有一个寺庙,叫宝相寺,据载,宝相寺始建于明朝末年,由于此地物宝天华,该寺香火兴旺,直到民国初年,香客依旧不断。日军占领豫南时,这里曾一度成为避乱场所,日军也曾几度践踏该寺,只是以搜拿抗日分子为名,侵占寺中文物,连镇寺大钟也一并拖走,也许看在佛面上,没有大肆屠剹。于是,一时间寺内充斥各色人等,走卒贩夫,商旅过客,甚至各路土匪也不时驻足其间。那时的主持是一个叫法凡的和尚,法凡身宽体胖,笑脸常挂嘴边,弥勒佛一般。号称一心事佛,不问红尘,其实在兵、匪、盗、娼妓之间玩平衡,谁有钱向谁,谁有势服谁。表面上庙里一派正经,其实鼠蛇一窝,男盗女娼!一九三九年,一只抗日队伍将十来个伤员藏在庙里,并付上不少香火钱,法凡一并笑纳,转眼向汉奸告发,十来个伤员无一幸免!纸终于没有包住火,半个月后,几个人扮作香客,光天化日之下刀劈法凡于大雄宝殿!当时,我们村许多人都去看了热闹。自从,宝相寺开始走下坡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解放,几个老弱病残的和尚还俗,庙宇也被一场山火焚毁,彻底断了宝相寺三百余年的香火。

国民期间香火兴盛时,常有过往商客,甚至香客莫名失踪,人们归罪于土匪打劫,谁也没往庙里去想,总认为佛门是芸芸众生救苦救难之净地,那里有佛祖保佑,菩萨护身。谁知,事实却重重地打了善男信女们的脸!一九六五年,我们村进行“园田化”建设,根据上级指示,大队将宝相寺废墟彻底推掉整平,和周围稻田一致。谁知,大家吃惊地发现,在原来法凡“大师”的禅房下,居然埋着九具人骨!公安机关清理后发现,九具遗骸均为女性,年龄大约十五至四十五发之间!毫无疑问,这些冤魂就是当年神秘失踪的女香客们。其中,我们村就有两人,发现时,她们的家均健在,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无论何时,我们不能将自己置身险境,特别是女性。看来,一人不进庙是有道理的!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