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米芾的书法代表作品有哪些)

网友提问:

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

优质回答:

感谢这个绿色平台,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阳汉族,时人外号,海岳外史,北宋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称宋四大家,曾担任校书郎,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能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一格,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古人书法,可达到以假乱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书法,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北宋四大家中首屈一指,康有为曾经说过(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思是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尤为突出,米芾习书自称是集古字。虽有人认为笑柄,也有人赞同,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成家,这就是米芾书法成功的由来,可见他爱唐人,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的影响。(1082)年后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得到中秋帖后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不羁的他并不满足,在早年就喊出,老厌奴书不换鹅,此时米芾书法并没定型,在元(1088)年书写苕溪帖,殷令各头陀寺碑跋,罗素帖,风格却有较大的差异,还没有走出集古的门槛,直到既老始自成一家。在五十岁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他独到之处,要求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要求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肥与瘦,疏与密,繁与简,裏与藏对立因素融入起来了,也就是说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有,犹如一佳士也,章法重视整作,气韵,兼顾,细节胸有成竹,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用笔特征主要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沉着痛快的风格,起笔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峰直转而下,捺笔变化颇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长横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带有侧倾的体努,欲左先右,欲扬先抑跌宕跳跃的风姿,骇快飞扬的神气。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寄炒于豪放之外,合乎于天造,厌于人意都是以传统的造诣,功力,格法标准来要求自己的,通过墨趣的态度和心情达到了他人认可。

米芾自称(刷)字,就是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力尽势,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征,从存世界六十幅手迹来看,刷,这个字正是将米芾字的神采活生生的表现出来了。

米芾行书代作(苕溪帖),是米芾在苕溪游历时所写诗而书写而成,苕溪帖是米帝中年时的佳作,(1088年)此时的他三十八岁己到中年,但是在字意中所体现不乏天真,活泼开朗之气,以胸中之美惯穿了整篇,后人无不惊叹无不赞赏,成了学习的楷模。

其他网友回答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天下十大行书之ー,排第八。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装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

《蜀素帖》经宋代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米芾立林希邀请,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成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魃记”。此《蜀素帖》为墨迹绢本;蜀素上书有米芾自作各体诗八首,(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计71行658字,卷末款属“元祐戓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按米芾落款,以“”、“芾”别早晚)。《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亳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日: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濙,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牽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上,紧湊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檣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总之,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精彩动人。《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橫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牽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檣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总之,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清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其他网友回答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定下了“崇文抑武”的国策。北宋初期由于欧阳修首倡书法不能专仿古人,贵在自成一家之体。“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紧承其旨,近法唐人,远溯二王,一方面追求晋人的风度神韵,一方面注重个人的创造,开创了一种崇尚个人意趣的“尚意”书风。在这种书坛氛围下,促使宋代书法成就最高的行书有了极大的发展,并产生了众多的行书大家。这与行书善于抒发性灵、挥洒个性,表达书家意趣是分不开的。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兼精各体书法,成就最高的是行书。东坡誉他“沉着痛快”,四字也最能概括米芾的特点。“沉着”谓成竹在胸,“痛快”谓信手挥洒,笔势澜翻。后人赞誉他“八面出锋”,是因他善于用主笔划确定一个字的体势,在正侧、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概、沉着痛快的风姿。

米芾的早期书法艺术受临习各家的影响比较明显,到中期米芾《蜀素帖》、《苕溪诗》两本确立了他的独特风格。《蜀素帖》为米芾代表作品,也是书法史上不朽杰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