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元日》描写了什么期间、什么节日习俗,烘托了什么的节日气氛?
优质回答:
既然是元日,当然是描述春节了。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名叫《元日》的诗词不止一首,比如北宋王安石所作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比如同是宋人的毛滂所作的《元日·玉楼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不过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唐代孟浩然所作的《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不过,说道烘托节日气氛,现在的年味真是越来越淡寡。过年的时候,节日气氛哪里最浓重?并非百姓家里啊。年味最浓的,反而是各大超商,其次是电视广告。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商家来烘托过年气氛,电视里又不放那些应景的专为过年拍的广告的话……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人连年都不会过。
其他网友回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熙宁二年,也就是他主持“熙宁变法”的第一年同年春节时,见人们正都忙着准备过年,开封一片祥和,同时联想到变法所带来的全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元日》全文取材于当地民间习俗,敏锐的抓住了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这个三个点,来充分的烘托过年期间,百姓欢愉的气氛。
在《元日》当中,王安石以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把变法比作春风,表现了他对变法能带来美好前景的信心。
通过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来畅想变法成功之日,百姓户安居乐业,新生活的美好。
而结尾的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是把新旧事物,比作桃符更迭,表现了王安石对于变法道路上障碍总会被扫平的看法。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全文从现实当中的春节习俗出发,通过意境的升华,不但烘托了百姓欢愉的节日气氛,更加展现了自己对于变法给百姓带来生活改善的欣喜之情。
其他网友回答
描写了,新春到来,辞旧迎新,家家张贴春联、放爆竹的景象。一元复始万家更新,同时也寄托着王安石对即将变法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