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古代,文学作品是怎样发表和传播的?
优质回答:
在古代,虽然发明了印刷术,大量地印刷作品还是受到财力限制。
在古代,信息传播比较困难,好的作品很难被世人知晓,难以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
在古代,受到交通条件限制,远途送货还有一定困难。
关键是文学作品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文人之间流传或收集的较多,很难形成商业规模。基本都是文人墨客之间的相互馈赠,或因仰慕其文采而索要的。基本没有形成商业模式。
即使如此,流传的方式不外乎三种:第一通过驿站定向传送。第二题写于公众场合的墙壁上,比如寺庙。第三朋友之间的相互赠送,通过朋友之手,达到广为流传的目的。
后来,被人整理编撰成册,流传后世。还有一种就是雕刻在石碑上,或谱写成曲调,在民间得以流传。所以,尽管历代文人辈出,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少之又少。还有一种特例,就是有名望的大家,通过学生整理,形成经典,被读书人抄写或收藏。后世皇家也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收集整理,例如翰林院等机构。总之,古人发表文章的途径是很窄的,当时有名望的人,他的作品才有可能流传下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不论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都是依靠载体传播。而书写的载体早期是竹简,然后是纸张布帛。
但是古代的传播范围毕竟较为局限,首先社会识字率偏低,主要流传范围是文人圈子。所以有传抄的说法,也就存在一些作品个别词字语句版本不同的差异,甚至一些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谁也有争议。例如著名的李白静夜思原来版本就有不同,如今的版本是清代唐诗三百首这一选集广为传播的。例如连大部头四大名著今天看来作者都各有归属了,但流传几百年里,几乎每一部作者都争议很多,哪怕这些明清小说从抄本到刻本花样繁多,流传情况非常复杂。像胡适为几个著名古代白话小说,光考证作者和版本就写了一本书。
所以总结一下,古代作品发表在书写阶段自然是作者个人写,有些本身就是在聚会活动写的,著名的像汉朝武帝举行的柏梁台联诗,就算是非常高端的文人大臣聚会。再像王勃写滕王阁序那种也是较为典型的聚会。流传一开始就比较广。
再有诗人互相专门附和的,有专门邮寄书信性质,也有个别拜访了见面留下诗文赠送或纪念的,只要多看看古人文学家的文集目录就能发现,这种情况非常非常多,每个著名文学家都不例外。
然后通过编辑文集,有自编家属学生编,有朝廷部门和专人编,有民间编选,然后依然要吗传抄,要么后来刻印,要么收入朝廷大型文库,或推广发行,逐渐加大传播的面,最后传世下来。由于时代关系,一般流传到最后就是明清的版本基本取代了早期的版本,再举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明朝嘉靖版本是单回目,240则,回目文字不规则,其中对刘备的刻画虽然推崇,但没有清代版本那么夸张、但清朝毛宗岗父子改了回目成了今天绝大多数都知道的120回版本,加强了刘备的形象,成了流行版本,嘉靖版如果不是特别喜爱想要看的,就很少会有人去看了。
再如红楼梦石头记,原本石头记是抄本流传,八十回。后来程伟元联合高鹗刻印版本,弄成120回,改了名字红楼梦,众所周知,就成了流行的小说版本,传播更加广泛了。
这就是古代作品如何发布流传的大体情况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一般创作作品后先由关系亲近的人先看,这些人再靠口口相传或者抄写誊写传播,其次,诗词类的作品一般都在人们宴饮时谱曲吟唱,谱成曲以后流传范围会更广,还有文人们聚会品评讨论时人们的作品也会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