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争”死

“争”,是会意字。本义: 争夺。引申义:辩论、较量等。
《说文》:“争,引也。”意思是:争,就是对拉。
甲骨文字形为“爪”(上面一只手)+“又”(中间一只手)+“又”(下面一只手),表示众人伸手争夺物品;金文字形沿用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将金文字形下面的两只手合并在一起;隶书和楷书沿用小篆字形;现代简化字形由草书字形简化而来。
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争”是争夺之义。
《礼记·曲礼》:“非礼不备; 分争辩讼, 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争”是争辩、辩论之义。
汉代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争”是竞相取得之义。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古民曼衍播迁,其为争抗劬劳,纵不厉于今,而视今必无所减。”“争”是对抗之义。
晋代葛洪《抱朴子·安贫》:“ 聘兰筋以陟六万者,不争途乎蹇驴之群。”“争”是抢占之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争”是竞争之义。
唐代杜荀鹤《自遣》:“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争”是相差之义。
《警世通言》:“片言争敢动吾皇。”“争”,多用于诗、词、曲中,是“怎么”之义。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读作“zhèng”通“诤”,是强谏、规劝之义。
赵孝争死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说的是他们兄弟友爱和睦,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赵孝,字长平,东汉沛国蕲(今安徽宿州)人。汉显宗时曾任谏议大夫、侍中、长乐卫尉等官职。为人忠厚孝悌,闻名乡里。有一年,天下大旱,饥荒严重,有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社会治安也很混乱。有一伙强盗占据了宜秋山,四处抢掠,百姓们都四处躲避逃命。强盗们洗劫了赵孝居住的村庄,没有找到粮食和值钱的东西,就把赵孝的弟弟赵礼抓走了,想杀了他充饥。赵孝回村知道后就赶忙跑到强盗那里,想用自己换回弟弟。对他们说,赵礼很瘦又有病,我很胖,请你们放了赵礼,杀了我吧!强盗们还没有开口说话,赵礼抢先对那伙强盗说,既然我被你们抓住了就是我命里注定,还是杀我把我哥哥放了吧!说罢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强盗大为惊异,也被他们的真情所感动。于是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后来,皇帝听说此事,下诏书征招兄弟两个都入朝为官,并把他们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昭示天下,让全国百姓效仿学习。
常用词语:争霸、争雄、争辩、争锋、争光、争论、争名夺利、争奇斗艳、争分夺秒、争先恐后等等。
请欣赏书法作品:
作品释文: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善华书(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