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茶文化是从哪里发源的?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的饮茶情怀浪漫风雅,当人们说到“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时,仿佛语句中都伴着一缕清香。其实,茶与中国文人、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文化的起源,离不开“茶圣”陆羽
三国时期,《食经》中就记载了茶叶的医学价值;晋代时期,文人兴起饮茶之风,所以有了“以茶代酒”之举,既能以茶待客,又不失文人风雅;到了隋唐时期,茶文化初步形成,这就要说到“茶圣”陆羽,他所著作的《茶经》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也就是说,陆羽的故乡竟陵,也就是湖北省天门市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
说到陆羽与茶文化的渊源,又是一段佳话:相传,唐朝时期,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然听到雁群哀鸣的声音,禅师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弃婴,而这名弃婴长大后正是创作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茶圣”陆羽。
竟陵的历史里,留下了清雅茶香
陆羽在天门长大,他所写的《茶经》,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部分构成。
“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
这十大部分,汇聚了儒、道、佛、墨(非攻、兼爱)文化精神,是茶文化的瑰宝之作。
传承与发扬,需要更多城市榜样
陆羽故里天门十分注重茶文化的传承,为了纪念陆羽,天门恢复了部分陆羽遗迹,重修了鸿渐关、古雁桥、涵碧堂、陆羽亭、西塔寺、桑苎庐等,新建了陆羽纪念馆,安放了陆羽铜像;新建了陆羽广场,安放了陆羽座像;还新建了陆羽故园,建造了城市地标茶经楼。到过天门的人,都会被天门的古韵风雅气质所吸引。
除此之外,天门以茶为脉、以茶为媒、以茶为引,在2015年获授“湖北省茶文化旅游示范区”和“中国茶文化之乡”两块金字招牌,“中国茶文化之乡”的天门每年都会举办“全民饮茶日”,以此实现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天门还最先创办了陆学研究刊物《陆羽研究集刊》,最先举办了陆学研讨会,最早提出了“陆学”这一概念,最早成立公司从事茶文化产品研发工作,最先成立陆羽茶经研究中心……
在传承茶文化的道路上,天门做到了一马当先。11月底,城市榜样将会登陆“中国茶文化之乡”天门,穿越千年的竟陵古城,在“变”与“不变”,在传承与创新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吧!
其他网友回答
茶,科学定义为植物。
但人有恋物情结,对喜欢的物会倾注太多的情怀。有人对茶倾注了文化,叫茶文化。有人对茶注入灵魂,叫茶修。有人给茶修了条路,叫茶道。
茶本身不具文化,但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目前己整理出版古茶书有114种,古茶画350幅,古茶诗一万五千余首。如此巨大的承载量,是”中国茶”的核心内涵,也是当今茶行业建立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
茶。陪伴着人类从原始社会走进了文明世界。文明把茶变得可以人类共享,文明只有创造,文化可以创作(允许你编故事)。显然用文化来解读茶是有缺陷的。
穿絲绸,捧瓷器,坐下来品茶叙美好。这是人类通过“一带一路”传播的文明景象。“文明”二字始见于《周易》乾卦:“子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皆行”。
中国茶史五千年。“茶文化”三个字问世三十年。于一九八九年首次见于出版物,地点:杭州市。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是乃茶的故乡,日常生话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上千年的文化流传至今,而且像日本和其他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从前 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意外发现可以食用,然后就由祭品,变为菜,从而药用”,最终到现在成为饮料;奶茶,泡茶也是很讲究的,用不同的水,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方法泡出来的味道都会各有差异,这也是一门学问啊
我的理解茶文化,不单单是茶的文化,里面涵括了 茶道, 礼仪 更是华夏流传至今的一种文明
在中国习惯以茶待客,客人来必定先奉上一杯好茶。饮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增进友谊,修身养性!常喝茶的人能静心、静神,更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并且身体会更好,茶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让你越喝越健康!但是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很快,已经很少能静下心来好好沏一杯茶,慢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