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华文字从古至今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优质回答:
中国文字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且,这一演变过程,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引起了书写工具、书写对象和书写方式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看,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体演变过程。甲骨文的产生与发现。
在 甲骨文之前,有二里头文字之说。但此说在学术界有争议,我们暂且不论。甲骨文是商朝,也就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的一种文字,距今大约有34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以象形、表音为原则而创造的。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底下,先人只好把这种创造性文字,用火烧烙在甲骨片上。而这种文字的发现,更是带有传奇性。晚清时,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一次生病期间,突然发现中药的龙骨片上刻有象形图画。从而,历史性地发现了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辨识,以确凿的证据,书写了中国的文化史。
金文。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冶炼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古人把铜称为金。随着铜的冶炼技术的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先人用铜铸造了很多祭司、生活等用器。为了纪念一些活动,他们在这些銅器上铸上了文字,这便是金文。由于是铸造文字,所以在文字的风格上,就和以前的甲骨文有了很大的不同,显得凝重、朴拙。而且不同时期的金文,文字风格也有很大的变化。著名的代表有:《司母戊鼎》、《司母辛鼎》、《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
小篆。
任何文字,都是为人的实际生活服务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原来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形成了新的统一的书写形式。被称为小篆,而之前的籀文,则被称为大篆。由于简化书写笔画,大大提高了效率。这就为社会各方面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隶书。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次是“书同文”统一了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另一次,是使用了较小篆潦草些的隶书。这在中国文字的演化发展上是第二个里程碑。他基本走出了中国文字的象形阶段。隶书产生于秦代,发展成熟于两汉。这与书写工具和书写对象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各种不同材质的书写笔的出现,不同于竹签的书写对象纸、帛的产生,为隶书的产生发展、成熟,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隶书改变了小篆的写法,讲究“蚕头燕尾”.“燕不双飞”。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草书
草书,是一种比正体书写得比较潦草的书体。应当说,在篆隶楷通行的同时,都有草书出现。但是“草书”作为一种真正的书体,还是在东汉以后。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草书已经走出了实用的束缚,成了一种个人感情的发泄和表达。因而,更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如著名的草书大家张旭、怀素、毛泽东的狂草。
楷书。
直白一点说,楷书就是一种标准字体。它由隶书演变而来,兴于汉末,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现在,它仍然是我们汉字的标准字体。之所以这样,完全是由楷书强大的实用性决定的。比如,颜真卿的楷书,磅礴、大气,适合在庄重的场合。另外,楷书,做一种正规字体,只要你识字就都认得。 所以,它适合正规的场合使用。如旧时的科举考试,现在的公文发布。如果你写的字谁都不认的,那还怎么交流使用?而且,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楷书的广泛应用性,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楷书作为书法艺术,也涌现出了象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大家。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为历代人们所喜欢和重视。特别是在古代。行书完全存在于文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行书,苏东坡的《寒食帖》。并不是参加什么展览,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写的作品。
所以,中国文字的演化,是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化、发展过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文字从诞生到目前的多样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中国文字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方块文字,历经了上万年的历史。
文字也开始形成了六书,所说的从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项功能或者说造字方法。
2.文字的字体从仓颉造字可以说是在中原地区当时不同的邦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对文字进行规范,使用了当时金文(大篆)到李斯小篆,实现了金文到小篆的过渡开始统一了文字。
3.秦朝时期有一个叫程邈的人为了记事的方便发明了隶书。使文字,从金文小篆到隶书进行了一次变革,在汉代隶书的发展进入了顶峰。
4.汉代后期的三国时期出现了,钟繇从隶书往楷书演变的这样的过程。正楷楷书开始形成演变至今。
到现在我们平时所用的文字字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说有黑体,也有美术体,也有宋体。还有楷体等等,这是字体的变化。所以中国的文字,它的演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他网友回答
汉字中的“书”(書)字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只留下了一点点甲骨、金文中所见的象形造字原意。像是“书画展”,“书画”两字连用,有些人看到了,产生的联想恐怕会是一条长桌上摆放一堆书籍,后面的墙壁上则挂着一幅幅的画。不是的,“书画展”展的是“书法”和“图画”作品。所以“书家”不等于“藏书家”,前者专精于写字,后者则是以收藏了大量特别的书籍而闻名。
“书法”,本意是“写字的方法”。不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能写“书法”,要写得符合一定的规范,到达一定的程度,才是“书法”。“书”的甲骨、金文原形是手里握著一支笔的形象,放在像是砂盆般的容器上,所以本意是“写”。当它用作名词时,指的则是“被书写下来的”,或是“被记录下来的”。
古籍《尚书》的“尚”,意思是时间上高古久远。《尚书》二字连用,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是高古久远前,几乎是中国最早记录下来的资料。最早留下来的,是什么样的资料呢?是周代朝廷、政府的官方文件。
中国文字的起源极为特殊:第一,中国文字不是表音的;第二,中国文字具备很特别的功能。商代的甲骨文,在形体与功能上,都很接近埃及的象形文字。里面有很多符号源自对于自然现象的模仿、抄记,以图画或简笔的方式表示,方便一眼看出其意义。在古中国和古埃及,文字的用途明显都带有宗教性,具备沟通、记录超越领域“神明”信息的功能,而且文字都被统治阶级独占,其他人不能随便僭用。
埃及的法老,本身就被视作为“神”,有着神的名字。中国商代的王不是神,但同时领有大祭司的身份,所以可以透过种种方式,与居住在另一空间的祖先沟通,获得祖先的指引或协助。商王的地位与权力,很大一部分源自他控制甚至垄断了和祖先之间的沟通。“卜”是他用来领受祖先信息的重要形式,甲骨文则是他用来记录祖先信息的一套神秘符号。
这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出的楔形文字,大异其趣。楔形文字是表音的,用芦笔在泥板上画出少数几个符号,就可以用来记录语言。而且楔形文字的原始用途,主要是在商业上。楔形文字从记录商业行为进而演变为商业契约,充分利用了文字一旦写下就不会变动的特性,弥补了语言无法精确存留的缺点。
到大英博物馆或卢浮宫,去参观他们的“古代近东”部门,就会发现主要的藏品中,一定有为数庞大的“泥印”。“泥印”是圆柱形的,上面刻蚀了漂亮的花纹,晒干或烤干了之后,可用来保障泥板上书写的内容不被任意改动。具有契约意义的泥板,需要加封另外一层泥片,在上面用“泥印”滚过,“泥印”上的花纹就会转印在泥片上,别人就没办法在不破坏泥印花纹的情况下,改动底下泥板的文字内容。这是苏美尔人,乃至于整个两河流域商业贸易之所以早早发达的关键助力。
原本用在宗教上的中国文字,到商周之际,经历了重大变化。周人承袭了殷商的文字,却将其原有的强烈宗教色彩除去,赋予文字很不一样的意义。
商朝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商人会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不过这些铭文主要属于族徽的性质,用来标示青铜器属于哪个家族,并不是真正的文字。
到了周人手中,青铜器铭文的性质改变了。周代青铜器上开始有了金文,也就是文字的连缀。很快地,青铜铭文有了固定的格式,其中一个常见的铭文用语,是“子子孙孙永保用”。这个句子表明了周人对青铜器的一个重点看法——这是可以抵抗时间,不会毁坏,能够一代代不断传留下去的东西。此外,这句话也标示出了在青铜器上刻蚀文字的核心用意——让这些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可以和青铜器一样不朽,一直存留。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尽管两者使用的文字符号高度重叠、雷同,但其根本精神已有了巨大改变。甲骨文的本质是神秘的,代表超越的信息;金文的本质则在于凝结、固定、传留意义。书写的行为,在殷商时带有人世之外的神秘气息,在周代则呈现出强烈的时间感,或说“抗拒时间流逝”的特性。
为何书写?为了要把有价值的信息或真理,借由文字固定下来,使它得以跨越岁月,让后人也能接收。周代的书写,最早从和青铜器的结合中,取得了这样的新意义,然后这种性质回过头来感染、传递到文字上。不只是刻在不朽青铜器上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被周人视为恒久的,因此受到重视甚至尊敬。
这样的渊源,使得周代早期的文字记录,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属于那些有能力从殷商那里学会如何刻写文字,又有能力继承殷商青铜铸造技术的极少数人。也就是说,文字在周代明确属于“王官”的传统,是以姬姓、姜姓等几个建立周朝的大族为中心,发展出来的统治阶层文化。
其次,文字和时间、世系纵向联系,三者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保留,所以不辞辛劳写下来。那也就表示了周人建立了一套新的标准,认为有些前人的所作所为具备特殊价值,不该随时间消逝,应该找到方法把它们留存下来。所以他们就挪用了本来商人发明的用于记录非人事、超越界信息的文字,改成这样的用途。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贾湖文字已经在九千年到七千年前出现了,说明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那时候历尽沧桑以及政治,战乱的贾湖文字一二八等字现在还在使用,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达清楚明白叫——文明,这就是定义。
离开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说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了。
为什么只有中国了?中国和别的文明古国有哪些不一样吗?
对比以后就明白了什么叫文明。
国际上认同文明的三个条件:1,城市遗址不存在了吗?答案不是。2,是他们的文字不存在了吗?答案也不是。3,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吗?答案还不是。
上面的条件各个古国都存在,为什么说他们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国文明还存在呢?
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三个依据 不正确。
正确的答案就是: 他们的古老文字现在没人使用了,文不明了。只有中国的古老文字还在使用。
他们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经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国的文字还能看懂看明白。这就是 区别。
中国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离开了这个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两个大家认为相反词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里有人迷失了方向,那么他就很难走出去了。但是,有一个符号出现在他的面前,上面有个↑箭头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会得救。原始和文明就从这里分开了。那个有↑就是象形文字。没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与高级动物比,人本身就是高级动物。智能接近人的猩猩,还是海豚。人和它们比,人有文字,它们没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记录下来,把世世代代的经验记录下来,传给后代,而别的动物不能。
人和动物的脑子记忆有局限,不可以记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记录,可以帮助记录更多的东西。一个人靠人脑一生学习,能够掌握的学科几种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几个博士就不简单。而学科有几十种,靠脑子记是不可能的。文字在这方面使人脑增加了几十倍,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翻阅。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人和动物的区别不能用道德来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们为了争夺食物打的你死我活,远古的原始人连个遮羞布都没有,还谈何道德廉耻。
中国字文明在于指向明确,马字让人看了就是马这个动物。鸟看了就是鸟这个动物。不会把鸟看成马。不会马字看成鸟。这就是文明。如果两个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会出现混乱,是非不分,指鹿为马。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方面,容易造成怎么解释都可以,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乱局面。造成文字狱的悲剧。
金属没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证明当时的冶金技术,三星堆的铜疙瘩,谁能说说是谁铸造的,到现在也不明。城市遗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证明那里有人生活过。有人强求有国家的出现就是文明。这是不讲理的说法。国家是什么?是一个组群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集体社会。如果没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这样的社会有很多,像蚂蚁,蜜蜂。能说它们文明吗?它们文在哪里?怎么明?文明重点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国家明,不是铜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强调的是文。
就拿绘画来说中西方也有区别。
东西方的绘画就不是在一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画是水墨画。而西方的画是油彩画。
油彩画和水墨画比,一个是西方画比较细腻,精准,认真关注每一个微小变化。
从他们的油画,就可以观察到,他们认真的做事态度和一丝不苟。
他们发明的油画可以随时反复修改。他们的油画可以描绘出很小的细节。
而中国的画是水墨画就无法修改,必须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中国画注重云里雾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难得糊涂了。就像有的人说话说一半留一半,让你去悟另一半,体现了中庸之道。如果,是领导这样说的话就是害怕负责任。
西方的油画可以画出来一样的作品,因为他可以修改。
中国画就无法画出来一样的画,因为无法修改。
中国的文明文化什么都没有中断。什么是古文化?什么是现代文化?古代的文字化信息是古文化,现代的文字化信息是现代文化。
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要看这个国家的文化普及程度。
————就是文字化的使用。
中国文化和文明能够生存下来不断代是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保存了中国的文化连绵不断发扬光大。
这就是世界上只有中国人,使用了能够轻便的,把文字信息随意携带的工具——甲骨和竹简。
首先,甲骨和竹简的存储比石头和泥土的存储方便。
其次,重量轻,容易携带。
再则,就是可以折叠,信息存储空间大。
还有就是可以长期保存,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展开阅读使用。
以上优点使中国文化能够在战乱年代随身携带,就算背井离乡也可以有人传承。
而使用石头和泥土,作为承载文化信息工具的人,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战乱到了被迫背井离乡无法携带,经过几代异地生活,原地使用的文字已经不认识了,文已经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规模战争因素,都是在文化信息传递比较方便的时期,这样可以及时聚集大量人员投入战争。中国的三国演义就很能说明问题。
中国文明的功劳应该在有水的地方,那里有龟甲和竹子,是它们让文字流传千古,保持文明。
原创
其他网友回答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书,至唐朝楷书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目前我们通用的简体字,为新中国成立后,在旧有繁体汉字的基础上创立的。
1952年,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汉字的改革方向被确立下来。 委员会认为,拼音化是汉字改革的最终目标,在现阶段应先对汉字进行简化以适应当前的迫切要求。 换言之,汉字简化在当时只是作为权宜之计,其必然是成本小适应性高的。 因此,汉字简化的方案并没能足够的规范化。
但客观地来说,汉字简化方向是正确的。 只有先把文字改造成最实用的交流工具,才能更好地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提倡推广简体字的同时,并没有废止禁用繁体字,它依旧在书法等领域展示着千年来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