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金庸小说里的武功为什么越来越退步?
优质回答:
不是金庸小说里的武功越来越退步,而是你对金庸小说只是一知半解,你误读了金庸小说。
至于看到你说的天龙乔峰慕容复第一集对决降龙十八掌会飞着打,郭靖就只能站着打;我就明白你应该只看过电视剧没看过原著小说。
至于看到你说的退化到当代人,内功轻功都不会了。我就看出来你连小说和现实都没能分清楚。
看到你说一阳指在天龙里二流武功,到了射雕就成了一绝;我就明白你看书不仔细,没看出天龙寺五本只把一阳指练到第四品根本没练到家,我也明白你根本不懂厉害的不是武功而是人,你只看到了南帝的一阳指是五绝之一却自动忽略了渔樵耕读和大小武也会一阳指但是他们在江湖上武功根本算不得前列。
看到你说梅超风九阴白骨爪一般水平,周芷若速成后就威震武林;我就明白你看书又不仔细,你既没看到梅超风九阴白骨爪的水平在整个武林除了五绝和裘铁掌可以横着走,你也没看到周芷若的真实功夫还不如武当的俞莲舟和张无忌一起闯金刚伏魔圈的时候连插手进去都很困难。
所以啊,你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总结起来就是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看书不仔细,第二混淆了电视剧和小说,第三搞混了小说和现实。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很符合金庸小说的特点,朝代越往前武功越高,越往后武功越低。比如春秋时期《越女剑》的女主阿青一个人可以挑一个军队,到了清朝《鹿鼎记》的男主韦小宝基本上不会啥武功了!我觉得原因如下:
越女阿青!
一,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也就是说作者必须这么设定,不然就会让读者不适应——为啥离我们那么近的人都有各种奇妙的武功,我们就没有呢?所以距离我们越近武功就应该越低!
二,古代有专门的侠客镖师等需要武功的职业。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那时候没有现代各种高级武器,要多练武功才行,这样的一些职业有利于促进武功的发展。
三,作战方式的改变。古代经常有单兵作战的方式,暗杀行刺经常发生,这就要求这个单兵作战能力特别强!但随着历史向前发展,越来越强调集体作战,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死一个人影响不是特别大!
四,很多武功秘籍的失传。我们知道古代的传承方式有很多漏洞,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同时高深武功也挑武学奇才(可遇不可求),所以这些高深武功就失传了。
谈允贤为啥这么出名,因为她是个女的!医术传男不传女呢!
五,有些武功本身就不适合流传,比如《葵花宝典》。
六,战争的不良影响。比如郭靖黄蓉的武功高于他们的子女,除去个人因素,主要就是襄阳失守耽误了武功的传承。
一场战争下来,啥都没了。
七,个人因素,有些高深武功实在是太挑人了。比如段誉能学到六脉神剑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缺,所以六脉神剑除去创立者就只有段誉练成了。
大概就只能想到这些了,欢迎补充!
其他网友回答
金庸从未在书中说过存在武学退化的理论,这种无稽之谈只不过是部分读者的个人看法而已。你说到一阳指,武功无高下修为有高低,天龙八部中有谁把一阳指练到了最高品?天龙八部中除了扫地僧有人达得到笑傲江湖中方证大师的水准吗?方证的易筋经功力怕是可以做到天下第一。同为修炼降龙十八掌的人,郭靖后期有着九阴真经内力的加持,有着双手互搏的神功,这功力是乔峰能比的吗?神雕五绝的功力肯定高于什么天龙四绝。至于倚天时代,更是出现了比肩达摩的张三丰,而且连载版明确说了这是武学盛世: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其中西域奇士,大都出于昆仑,而中土豪侠,非少林、武当即属峨嵋。但这是指其卓荦大者,其余较小的门派山寨,又何下千百。—连载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回》。再往后的明末清初,练过《神照经》的狄云与丁典可说是不输于任何时代的顶尖高手。江山各代都有优秀的武功产生,凭什么用前朝的武功评判今人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