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不死会有土木堡之变(朱瞻基晚死几年还会有土木堡之变吗?)

网友提问:

土木堡之变是因为朱瞻基不遵朱棣遗诏未让孙若微殉葬造成的吗?

优质回答:

土木堡之变有着深刻的原因,在历史上土木堡之变不仅与孙太后无关,而且在事变后,孙太后与于谦等大臣拥立景帝,共同稳定了局势。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土木堡事变的来龙去脉。

蒙古瓦剌的强大

在明初经过朱元璋的持续打击,北元在逃到大漠后,陷入了四分五裂。这时蒙古各部之间常常发生内斗,相互仇杀。同时,又经常侵扰明朝边境。朱棣继位后,先后五次率大军征讨,自己也病逝在北征途中。虽然经过征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明朝边境安全。但后来,蒙古采取避战策略,也导致朱棣没有取得预期目的。到了洪熙、宣德时期,蒙古又有反弹,时有入侵,但因为当时各个部落没有完成联合,对明朝尚未形成更大威胁。到了正统初年,瓦剌部落逐渐崛起,开始不断扩大势力,对明朝北方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是瓦剌和明朝一方面通好往来,一方面不断发生军事冲突。明朝使臣出使瓦剌,瓦剌首领也先向明朝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使臣怕事一一答应,回来又不敢报告,也先看到使者答应的事情没有了下文,认为明朝失信,极不高兴。到正统十四年,也先派使臣三千人出使明朝,用来交换的马匹也大多是劣马。明朝按照实际给予相应物资,减了马价,惹得也先大怒,于是发兵攻打明朝。

太监王振的干涉

提到土木堡之变,就不得不提太监王振。因为土木堡之变有很大偶然性。如果没有王振即使前线军队失败,也断然不会导致后来皇帝被俘,死伤大半的惨剧发生。王振在入宫前是个儒生,后来自行阉割入宫。因为识文断字,被朱瞻基选中给太子朱祁镇当老师。后来,朱祁镇做了皇帝,王振就做了司礼监太监。朱祁镇什么都听他的,称呼他为先生。王振在朝把持朝政、专权纳贿,无恶不作。面对也先大军入侵,明朝前线接二连三失利,大臣和将军们都主张坚壁清野,慎固防御,但是王振却极力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这方面固然有王振的责任,但是苍蝇不定无缝的蛋。毕竟决定权在朱祁镇手里,或许是他太想重现先祖的武功,于是决定御驾亲征。这里王振只不过起的是推波助澜作用,但是出征后发生的一切,王振就难辞其咎。

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朱祁镇和王振指挥着五十万大军,先是大同守将宋瑛等人为王振所派监军太监所制,胡乱指挥,全军覆没。前线失利,又连逢大雨,王振产生撤军想法。本来,王振打算取道紫荆关经过他的家乡蔚州,好衣锦还乡。但走了四十多里后,又怕大军过境,会糟蹋家乡庄稼,又下令改道宣府。要知道这不是朱祁镇、王振两人结伴而行,他们后面还跟着五十万大军。这样如此儿戏,行军路线很快被也先知晓。最终,到宣府时,被也先追上,成国公朱勇带领四万人迎敌,结果中伏,全军覆没。等到了土木堡,诸将要求进入怀来县城据守,王振有舍不得行李辎重,下令就地宿营。土木堡地形高,没有遮蔽,无险可守,没有水源。也先看到明军停止行动,趁着晚上进行包围。在第二天,也先假装撤退,诱使明军移营。王振不知是计,下令移营,谁知阵营一动,瓦剌骑兵就冲杀过来,此时已被朝令夕改折磨的疲惫不堪的明军根本无力抵抗,最终死伤过半,随军大臣将军五十多人被杀。而明英宗也被俘虏。至于王振,当时护军将军樊忠看到败局已定,气愤王振乱军祸政,用铁锤砸死了他。但可气的是在多年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新登基,居然有给王振平反,可谓执迷不悟。至于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孙太后干预朝政的记载,但作为母亲,应该不会赞成亲生儿子亲赴险境。

太后作用不可忽视

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举城震惊。特别是孙太后、钱皇后哭得更是死去活来。她们先是准备大量金银财宝,试图赎回英宗。但却无济于事。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时孙太后发挥出了稳定大局的不可替代作用。她立刻召集百官进龚议事,让英宗弟弟朱祁钰监国,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任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稳定朝局。两天后,又答应百官请求,让朱祁钰继位,遥遵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把也先自认为奇货可居的宝物,变成了一仗废牌,对稳定明朝局势,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孙太后作出这个决定必定内心作了巨大斗争。毕竟景帝朱祁钰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亲生儿子朱祁镇一旦退位,即使回来也必然再也不能登上帝位。从开始,让朱见深作皇太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仍然想要把皇位留给自己的亲孙子。但面对形势,为了稳定朝局,她毅然决定让朱祁钰做了皇帝。应该说如果没有孙太后答应,这是无论如何做不成的。正是在孙太后、朱祁钰、于谦等君臣上下一心,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让明朝逃过了覆灭的命运。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变与朱瞻基的皇后,孙若微有何关系?

孙若微是朱瞻基的皇后,也是明英宗朱祁镇的母亲,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正值朱祁镇在位,之所以会发生土木堡之变这样的恶性事件,非是孙若微之过,究其原因,还要数朱祁镇。

一场土木堡之变,直接让巅峰时期的大明朝跌落到了尘埃里,曾经的大明朝,历经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以及朱棣的皇子,皇孙两人共同构建的仁宣之治,虽说在朱棣时期,大明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但仁宣之治时期,大明朝也绝对是周边无人敢挑衅的强大王朝。

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彼时的大明朝,尚且还算是一个强大的王朝,瓦剌太师也先窥觑大明朝的富饶资源,多次率兵入侵明朝边境,即使是弱小的王朝都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挑衅,更逞论强大的大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听信了奸宦王振的谗言,亲自率兵五十万进攻瓦剌大军。

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遭到瓦剌的多次袭击,五十万大军陆陆续续被打掉了一大半,包括明朝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全都覆灭在这一场战役中,此后,明朝再也没有过像样的部队。

不仅是五十万大军损失惨重,兵部尚书邝埜等人也都在后来的战斗中战死,而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成为了也先威胁大明朝的底牌。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将曾经明朝的强盛完全覆,不是说后来的明朝不强大,后来的明朝虽然在周边势力中也算最强的存在,但比起曾经的永乐盛世,无疑是差了无数个档次。

孙若微是朱瞻基的皇后,但是,朱棣在世时,孙若微还只是一个妾室而已,由于皇后与孙氏都没有诞下龙子,本来尚且无事,奈何孙氏却假借宫女之子冒充自己的儿子,依靠着一手母凭子归,逼迫皇后让位,做了孙皇后。

尽管朱元璋开了明朝殉葬制度的先河,但朱棣为何要让孙若微为朱瞻基陪葬?这件事明显是不可能的。

为何要孙若微背锅?或许在为人处事上,孙若菲却有不足之处,但孙若微真的做错过什么吗?并没有,如果硬说孙若微做错了什么,想必也只能说,孙若微养了一个差点覆灭大明朝的儿子,朱祁镇。

但如果要说土木堡之变是朱祁镇的过错,也是部队的,朱祁镇不过是听信了奸宦的谗言而已,即使是朱祁镇被俘以后,于谦扶持朱祁钰上台,朱祁钰的执政能力也不比朱祁镇强多少,之所以朱祁钰在位时期能够抵御瓦剌进攻,靠的还是一个于谦。

因此,朱瞻基不遵从遗诏,没有让孙若微殉葬这件事其实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土木堡之变的过错也不在孙若微。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变在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确实是因为题主所说的原因造成的,而历史上却并非如此。

成祖临终曰:“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明杨荣《后北征记》

众所周知,明成祖驾崩于第五次北伐蒙古班师途中,临终并为留下真正的遗照,所以不存在要求朱瞻基妃子孙贵妃殉葬一说,而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跟孙太后的关系也不大,我们来看一下。

仁宣二帝的军事收缩政策导致瓦刺逐渐强大

仁宣二帝在位时,着重于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军事上采用的是军事收缩政策,对北方蒙古采用的是经济扶持朝贡关系等外交手段以换取和平。并且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建造宝船和下西洋活动。这虽然使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经济发展迅速,却为边患埋下了伏笔。

仁宣二帝废止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延续的军事扩张政策,给北方蒙古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造就了瓦刺的强大。英宗继位后,同样是延续仁宣二帝的军事收缩政策,对于周边国家依然是采用朝贡关系来维持和平。

明宣宗还实行了军队屯田政策:“海内无事,军士量留守备,余悉屯种,所收足以给衣食,则国家可省养兵之费。”在战力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在北方防御上也仅仅是定期巡视和狩猎演练等展示肌肉的方式来震慑蒙古,并未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让北方逐渐强大的瓦刺看到了机会,他们借机快速扩张,军事势力得到大幅提升,鉴于明朝的朝贡制度是按来访人数给予赏赐的漏洞,瓦刺开始不断的增加朝贡使者人数以获取更多的赏赐。瓦刺的不断索取,让明朝高层统治者十分不满,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激化。

孙太后、三杨相继去世,英宗朱祁镇轻信宦官王振贸然出击

英宗少年即位,执政前期完全是处在孙太后和“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控制下,虽然这段时间明朝延续了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但在军事上依旧是没有太大的动作。并且孙太后和“三杨”对权力的把控严重伤害了英宗的成长,使其没有得到一个皇帝该应有的锻炼和培育,没有多大作为的英宗只能与身边的亲信太监打得火热,这就为后期的王振发迹专权埋下了隐患。

王振专权,兴风作浪

随着孙太后和“三杨”的相继去世,失去制衡的宦官王振开始得势,兴风作浪。英宗亲政后,年少气盛的他颇想有一番作为,任用亲信宦官王振总揽朝政,在南方诸省筹措粮饷,发兵云南平叛麓川之乱,经过一番苦战,麓川平复。

英宗忙于平叛麓川时,却无暇北顾蒙古,使得瓦刺利用机会趁机扩大势力范围。先是向西发展,收复了明朝西翼依附于明朝的各蒙古部落,紧接着挥兵东下夺取了兀良哈三卫。此时,瓦次的势力范围西起今日的新疆、陕甘地区,东至辽东。

瓦刺的势力空前强大,开始觊觎中原大明王朝。鉴于大明朝贡赏赐制度的漏洞,瓦刺首领也先以2000人的使团谎称3000人出使大明,权力滔天的王振知晓后大为恼怒,未按实际人数给予赏赐,也先遂以此为借口统兵南下,大举进犯。

英宗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决定亲征

急于效仿祖先开创一番伟业的英宗这时候蠢蠢欲动,在亲信王振的怂恿下决定亲征。时任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英宗亲征“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同时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也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宦官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随后,英宗令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亲率50万大军出征(实际也就25万)迎敌,其中还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一众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王振飞扬跋扈,指挥不当

大军出征,一切军务皆有王振一人专断,随行大臣不得参与,稍有不从即被王振处罚。在王振的指挥下,大军直发大同,到达大同却没有遇到也先的部队,此时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奏报说,这是也先故意摆下的诱敌深入之计,建议英宗率军南撤,此举遭到了王振的强烈反对,执意命令大军继续北上追击也先。

不料,明军先行部队遭遇伏击全军覆灭,闻讯后,王振随即命大军仓忙南撤,并计划让大军途径自己家乡蔚州进京,在乡亲面前显示下威风,后来担心大军会毁坏自家的庄稼又令大军匆忙改道,几次三番变更行军路线导致将士疲惫不堪,到宣府(宣化)时,也先先头部队追来,明军的三万骑兵被也先尽数歼灭,慌乱中大军夺路而逃,行至土木堡。

也先诈降,明军中计全军覆灭

兵部尚书邝埜建议大军进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建议再次遭到王振的拒绝,并令大军驻守土木堡。土木堡地势偏高,附近又无水源,唯一的水源相距15里地也早已被也先大军占领。随行将士饥渴难耐,挖地三尺也不见水源。第二天,也先大军将土木堡团团包围。

也先派使者诈降求和,英宗居然信了,令王振移营取水,结果中了也先埋伏,25万大军全军覆没,随行大臣除了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几个人侥幸逃出,其余全部战死,王振被英宗护卫樊忠锤死,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中央军队的第一次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明英宗宠信王振军事指挥失误;其次,与仁宣二帝长期以来的军事收缩政策而导致的北方边防被破坏有密切关系,是明朝北部边防废弛的必然结果,这与孙太后的存在与否并无太大关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