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潘金莲是怎么样的人物形象(水浒传人物潘金莲是谁)

网友提问:

潘金莲只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小人物,为什么知名度那么高?

优质回答:

在中国古代父权社会中,男性作为掌权者,男尊女卑,女性一直是受歧视的一方。而那些对男性有有诱惑力与威胁性的女性,通常被称为”祸水”,因此才会有”红颜祸水”的说法。比如商朝的妲己,汉朝的赵飞燕,唐朝的杨玉环等等都是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妖魔化的女性形象数不胜数,潘金莲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人物中,潘金莲可以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形象,随着文学观念的演进、时代精神的变迁,潘金莲的形象也不断改变,知名度不可谓不高。

1、 放荡的淫妇

潘金莲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只是武松的陪衬,施耐庵对潘金莲的描写也带着对女性的鄙视——”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美貌的潘金莲没有与美貌相匹配的身世,所以引起好色大户的垂涎,但是美貌的潘金莲并没有屈从于大户,反而”告主人婆”,因此被恼羞成怒的大户送给了矮丑猥琐的武大。而潘金莲对于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反抗恰恰是追求武松,追求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对于现存秩序的反抗。而后遇见西门庆,与西门庆和王婆联手毒杀武大,最后惨死在武松的手中。

我们不妨想一想,潘金莲杀夫是谁造成的?封建男权前逼迫她委身好色大户,不听从便剥夺人身自由嫁给武大,把她推上杀夫犯罪的道路。而施耐庵自然不会去考虑这么多,而是用封建道德将潘金莲一棍子打死。

而产生于明代中叶的”第一奇书”《金瓶梅词话》,截取《水浒传》中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敷演成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金瓶梅词话》虽然以女性作为主角,但潘金莲的形象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潘金莲依旧是祸水的代表。第一回中借项羽因虞姬而败,刘邦因戚夫人而志屈,继而断言”贪她的断送了堂堂六尺之躯,爱她的丢了泼天哄产业”,是”好色的妇女”。

《金瓶梅》写潘金莲,对《水浒传》的思路有所改造。其一改写她的出身。让她从小被卖入王招宣府,从小就”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其二改写情节,让潘金莲对张大户顺从,并且在嫁给武大为妻后,仍暗中与张大户来往;其三是改写家庭关系。写武大前妻的女儿迎儿一直被潘金莲虐待,与西门庆私通后,西门庆不来便拿迎儿出气;其四是突出她的淫荡。写潘金莲嫁给武大后整日倚门弄俏勾引人。从这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兰陵笑笑生突出了潘金莲的”淫”与”妒”。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毒死武大,在西门庆家中争风吃醋,与小厮私通,与女婿陈经济乱伦。潘金莲似乎更像是一个情欲的机器,她身上展现的是情欲无节制的泛滥与人性的堕落。

我们知道,明代理学家们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妇女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压制。贞节观念成为时代的主流,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为妇女的枷锁。而潘金莲成为明显的反面例子,故而贬斥潘金莲的淫、妒、毒;但另一方面,潘金莲性格中的情与欲、美与丑、善与恶又让潘金莲成为立体的人物,拥有了鲜活的个性。

2、 叛逆的女性

明代之后的几百年,潘金莲一直被钉在道德耻辱柱上,是淫妇的代表,是世人唾骂的对象。但在”五四”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潘金莲的形象也有所转变。

现代剧作家欧阳予倩在1927年创造话剧《潘金莲》,演出后就轰动全国。她从同情潘金莲的情感出发,把潘金莲写成一个觉醒的女性,突出描写她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在欧阳予倩的笔下,潘金莲能一吐被封建男权压迫的苦闷:”一个男人要折磨一个女人,许多男人都帮忙。乖乖让男人磨折死的,才都是贞烈女。受磨折不死的,就是淫妇。不愿意受男人磨折的就是罪人。”对张大户的逼迫,潘金莲也敢于反抗,对武松的追求是处于对爱情的真诚向往,即使受到武松拒绝她也依旧爱着武松。而与西门庆通奸更是一反男权视角,潘金莲知道西门庆没有真情实感,所以也把西门庆当作解闷的玩意儿。她痛恨男人玩弄女人的现实,试图用自己的行为反抗。最后为爱死在武松的画面更是体现了她对武松刻骨铭心的爱和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认为”能够死在心爱的人手里,就死也心甘情愿!”。

这个潘金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淫妇,从她的身上我们反而能看见”五四”新女性的身影,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也是觉醒的女性。

3、 沉沦的女性

欧阳予倩的话剧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个性启蒙思潮的消退,正统观念又重新在社会中占了上风,潘金莲又一次被人们所排斥、痛骂。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反思,剧坛怪才魏明伦在吸收欧阳予倩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采取中庸方法,对潘金莲既有同情和赞扬,也有惋惜和谴责,从而使大众容易接受。剧本写的是下层女子潘金莲如何在张大户的淫威、武大郎的懦弱、武松的保守、西门庆的刁狠的逼迫下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也是潘金莲一步步从最开始的天真少女到最后被武松所杀时发出荡笑的女人的沉沦史。

文中,魏明伦赞颂潘金莲宁愿和武大郎在一起,不和张大户共枕头的反抗精神,同情她被迫与矮丑懦弱武大郎在一起的境遇,惋惜她出轨与西门庆私通的i行为,谴责她杀夫的罪行。从这个情感态度上看,作者虽无意给潘金莲翻案,但还是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重塑潘金莲形象,体现了现代作家对传统与现实的冷静反思。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作家都有权创作自己心中的潘金莲,儿每一个读者也自有他评价潘金莲的标准。但是一部潘金莲形象的演变史,让我们看到了文学观念的更新史和时代思想的演变史,也让潘金莲这个形象,历久弥新。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到,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人生四行:

1、自己要行;

2、有人说你行;

3、说你行的人得行;

4、身体要行。

流芳百世叫成功,遗臭万年我们姑且认为也是成功,那潘金莲简直太成功了。她之所以如此出名,被称为千古第一淫妇,以至于几百年后的我们迎风十里,也能嗅到她的淫靡之气,是因为她也完全具备了王老师所说的“人生四行”。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第一、自己要行

潘金莲自己行不行?那真是太行了,牛逼的不能再牛逼。《水浒传》中她一出场,立马让人眼前一亮,原文中交代: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有诗为证: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 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看看,只一句为头的爱偷汉子,潘金莲的淫妇形象立马跃然于纸上,展露无遗。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即使她不出轨西门庆,也必将出轨东门庆或南门庆,满园春色任谁也关不住。

当王婆提出药鸩武大的毒计之时,潘金莲竟然眉头也没皱一下,而是把心一横,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功夫,毫不犹豫的执行了毒计,残忍的毒杀了武大。在古代男权社会,红杏出墙必遭千夫所指,谋杀亲夫那更是大逆不道了。如此歹毒的性格,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肯定令人过目不忘。天使般的容颜,魔鬼般的心肠,这样巨大的反差造成的心理冲击和视觉刺激,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仙鹤顶上红,黄蜂尾后针,

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列为看官,你说金莲行不行?

第二、有人说你行

潘金莲只不过是《水浒传》这顿美味大餐的佐料而已,她的知名度却远远高于梁山上的很多好汉。世人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汉郁保四、王定六之流,可就算黄口小儿,也一定听过潘金莲的赫赫大名。为什么?正是因为说她行的人一茬接一茬,不只施耐庵,还有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更是摇身一变成为全书的第一主角,其水性杨花、心如蛇蝎的性格在异次元的空间犹如朵朵烟花,肆意尽情的绚丽绽放,令饱食终日的善男信女们大呼过瘾。《水浒传》和《金瓶梅》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潘金莲站在这样两个光芒四射,拥有无数粉丝的平台上,一定大红大紫。

杨思敏主演的《金瓶梅》想必很多朋友们看过,当年亚洲最美丽的胸脯消耗了多少少年过剩的荷尔蒙?至今都令我辈们回味无穷,津津乐道。几百年来,骂潘金莲的人比比皆是,为潘金莲打抱不平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骂她的人说她淫荡狠毒,赞她的人说她可怜痴心,无论褒贬,都说明一个问题,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太特么行了!

第三、说你行的人得行

施耐庵行不行?明末清初大才子金圣叹,一生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泛泛之作难以入其法眼,可他对《水浒传》却情有独钟,推崇备至。金大才子甚至将《水浒传》与《史记》相提并论,发出了“天下之乐,第一莫若于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于读《水浒》”的感慨,称赞施耐庵是古今最明事理的君子,完全是施耐庵的铁杆粉丝。一向目中无人的金大才子都视施耐庵为偶像,你说他行不行?

有人称赞《红楼梦》的行文笔法为“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其实这种笔法的首创者正是施耐庵,单论这一笔法,曹雪芹多半是拾人牙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水浒传》是一部千古奇书,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只短短三回章节,施耐庵就塑造了一个千古第一淫妇的形象,你说他牛不牛?

第四、身体要行

王立群老师指的是活的时间够长,我这里特指长相身材,那么潘金莲的长相身材到底行不行?嘿嘿,这个不言自明,西门庆这样的风月老手一定是外貌协会的会员,能令他神魂颠倒,处心积虑搞到手的女人,那自然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了。

我们不妨看看原著中对于潘金莲外貌的描写: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怎么样,如此国色天香的美女,怎能不让西门庆这样的超级色狼垂涎三尺,大叫一声,好一口羊肉,倒掉进了狗嘴里?潘金莲的硬件设施确实够硬,完全具备了成为淫妇的最根本的条件,如果长相寒碜,恐怕倒贴也没人要,想淫也淫不起来啊。

综上所述,王老师所说的“人生四行”简直就是为潘金莲量身定做的,所以别看她只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小人物,可她想不出名都难。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文学历史对于女性的细致描写是非常少的,早在春秋时期,还有比较直白的描写女子相思之情的诗句。比如《诗经》、《楚辞》、《汉乐府》等等。但是从语言文字来说,更多的是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描写的。后来从秦汉时期开始,逐渐受到儒家礼法思想的控制,女子思想渐渐淡出文学的视线。宋朝李清照借助词牌的语句,多有自己的相思之情,却也以婉约知名,可见各种情绪的含蓄内敛。

从元朝开始,可以说带来一股思想的解放潮流,人们的思想、需求、对于情感的表达逐渐变得开放,元朝的《西厢记》便有女子大胆追求自己感情的描述了。可是依然受制于礼法约束还是比较含蓄。明朝“潘金莲”之所以出名,我想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借助于《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描述,一个讲的抗争,一个讲的明朝时期山东地区普通人家的生活。

其次借助于史学家们的推崇。后代研究明朝历史的人很多。《金瓶梅》虽然一度被列为禁书,但是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很接地气,也帮助了潘金莲名气的提升。

第三潘金莲很真实。他就好像读书人身边的某位女子,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有着实实在在的个人诉求,虽然违背了封建礼法,却是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而不像过去一样,大凡美丽的女子都如仙女一样活在文字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