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眼里只有朱标和马皇后是家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

网友提问:

朱元璋和马皇后生了那么多儿子,为什么朱元璋最喜欢朱标?

优质回答:

相对于历史上众多的悲催太子来自说,朱标就是一个“幸福死了”的太子。皇帝对太子的猜忌、打压、甚至废黜,这些在朱元璋身上统统没有,非但如此,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和关爱,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慈父。其实,要说综合能力,朱棣恐怕不在朱标之下,其他被历史淹没的朱家兄弟们,恐怕也未必都是酒囊饭袋,那么朱标为什么会受到朱元璋特别的喜爱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封建礼法观点决定了朱标的独特地位

看待古人的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环境。按照古代封建礼法,嫡长子具有别的兄弟没有的崇高地位,皇家更是如此。

朱元璋作为皇帝,后宫佳人无数,儿子二十六个,儿女十六个。朱标出生于至正十五年,那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当时朱元璋正在领兵攻打金陵。朱元璋听说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高兴地在山上刻字留念。

九年后,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朱标被册立为世子。也在这一年,朱元璋的第六子和第七子出生。不过,无论朱元璋有多少儿子,都不能改变朱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儿子越多,嫡长子的地位越重要。

二、朱标的为人深得朱元璋欢心

朱标本身也是个值得父亲疼爱的好孩子,史书说,他自幼好读诗书,为人谦恭谨慎,既孝且悌,是一个仁德君子。

因为朱元璋对朱标的过于宽仁,曾经表达过不满,后世对此过度解读,认为朱元璋认为“子不类父”,对朱标很不满意。其实这是个误解,朱元璋曾经明确说过,对太子的三点希望:仁、明、勤。第一个要求就是“仁”,只是在这个“仁”的分寸把握上,父子俩有一些分歧,本质上,朱标的“仁”是符合朱元璋的要求的。

按照历朝一般规律,开国皇帝以武功立国,二世之君以仁德承之,这样的组合是王朝永续的基本前提。朱元璋不可能不明白这么道理,所以,他给朱标请的老师都是当世大儒,朱标的为人,基本是按照朱元璋的期望塑造的。

三、朱元璋在朱标身上的付出最多

朱标十三岁被朱元璋册立为太子,为了培养太子,朱元璋几乎将朝中有名望有才能的人,一股脑都推到太子身边,给他组建了一支豪华而又庞大的讲师团队、伴读团队。历史上恐怕除了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教育外,没有第二例可与之一比。

朱标二十二岁开始,朱元璋下令将所有政务,先呈交太子处置,而后再禀报于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毫无疑问,朱标身上,承载的不光是朱元璋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更是皇帝对万世基业的殷殷期许,可以说,朱元璋在朱标身上,耗尽一个父亲所能做的一切。

这也不难理解,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会痛哭不已,越礼节给朱标举办丧礼。

四、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影响

朱元璋虽然妻妾众多,但他一生最钟爱的就是马皇后这位患难之妻,以至于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不再立皇后。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没有哪个皇帝可以与他一比,自然作为马皇后的亲儿子朱标,也会多受到一点朱元璋的疼爱。

民间传说,曾经有一次,朱元璋对朱标发怒,想要责打朱标,朱标就举起马皇后的遗像,做挡箭牌。朱元璋一见立刻心就软了,对太子的怒火瞬间就释放了。

总之,朱标是中国封建王朝罕见的幸福太子,朱元璋虽残忍好杀,但对朱标,也是几千年封建王朝难得一见的好父皇。大概过于圆满了,所以注定会留下遗憾,朱元璋所承受的遗憾,竟然是儿子的英年早逝,实在是痛心!

其他网友回答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马皇后所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出生在太平陈迪家中。虽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他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朱元璋的一个私生子,但毕竟现在还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嫡长子,是朱标的一个天然优势。

生于战乱之际的朱标,从小就跟随父母过着戎马倥偬的颠沛生活。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打败,溃不成军,还是马皇后身背朱标夺马而逃,方才脱险。朱标对这件事感念颇深,后来让人绘了一幅《负子图》,时常带在身边。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后,年仅十三岁的朱标便被册立为世子,成为朱元璋的法定继承者。

对这位继承者的培养,朱元璋可谓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成长更采取了诸多措施。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朱标也由王世子转变成了皇太子。朱元璋于宫中特设“大本堂”,征召四方名儒教导太子及其他诸子读书,还选取一些才俊之士充当伴读。朱元璋也不时光临大本堂,赐宴赋诗,与诸子商讨古今,评论文字。洪武十年(1377)时,朱元璋又着手培养太子的理政能力,令国家政务都要先禀奏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朱标也在朱元璋的扶持下很快便成为朱元璋理政的得力帮手。

上图明东陵,位于孝陵以东,朱标葬于此

关于朱标与父亲之间的政见冲突,多为后人夸大与附会,说朱元璋由于不满太子的柔弱,曾萌生易储的念头而属意于和自已风格更为相近的燕王朱棣。这实际上是“靖难”之后,朱棣一派基于政治目的的穿凿附会。

事实上,朱元璋并非反对朱标的仁厚治国,他所倡导的“重典驭下”“以猛治国”也只局限于“乱世”而言。他知道仁厚的太子缺乏创业的才智,却不失为一位守成的君主。仁厚治国、传之万世,是要等太子即位后再去完成的伟业,当前自已的任务就是为太子扫除荆棘、奠定守成的基础。

上图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秦王、晋王、燕王

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家族内部,朱标似乎都是众望所归的继承者。朝臣们自不用说,就是在兄弟们眼中,朱标也是一位仁慈友爱、受人爱戴、可以和家睦族的兄长。秦王朱樉、周王朱楠等曾多次犯错,触怒朱元璋,都是朱标从中多方调解,才使他们得返封国。尤其是晋王朱棡,性骄纵:再国多为不法事,“或告棡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因而,无论从朱元璋自身,还是从朝臣态度与家族内部的关系来看,朱标都应该是最为合适的继承者。

其他网友回答

朱标在历史上很受热捧,因为他是一个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他的身份非常尴尬,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儿,儿子是皇帝,侄子也是皇帝,唯独自己没当成皇帝。所以后世也产生诸多疑问,比如朱标没死,能否成功削藩、朱棣是否还敢造反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来自朱元璋为何这么喜欢朱标,以至于隔代传承至朱允文,导致历史走向的转变。

朱元璋的小农思想与子嗣分配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皇帝,从一个放牛娃走向了九五之尊,所以小农思想伴随着朱元璋的成长,这是他与诸多皇帝不一样的地方。小农思想里没有嫡长的概念,因为他们娶不起妾,也就无嫡庶之分,所以整个明朝的皇位传承都受此影响,采用的是“长房继承制”,也就是不以嫡庶为标准,而以年长者居之。朱标的嫡长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巧合,在朱元璋看来,长子就是为自己养老送终的人,其他诸子都应该各自成立小家庭,然后与父辈分家。这就是为何明朝出现了宗室问题的逆向发展,创造了亲王镇边体系,后来朱允文削翻,就是为朱元璋的小农思想“擦屁股”。

所以在这个思想里,长子得到的重视与喜爱就胜于其他儿子。由于朱元璋是一个很会立规矩的人,他将这种传承制度树立为祖训,以至于明朝的皇位传承都是这样下来的。但又因为思想形成的环境不同,到了万历皇帝时,已经没有了小农思想的影响,他就不理解为何要让老大继承皇位,自己喜欢哪个儿子就立哪个,反正儿子多。所以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说到底也是思想之争,是皇帝的自由思想,与祖宗小农思想的正面冲突,放在今天就叫“代沟”。

由此也引发了一个问题,朱元璋坚定不移的以朱标为继承人,到底是因喜欢,还是因内心思想的驱动,或者说二者之间是统一的,还是不想关联的。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有联系,但朱元璋喜欢朱标,只是立朱标为太子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换言之,朱元璋对朱标的喜欢只是加分项,朱标的储位一直很稳定,稳定的基础并不是朱元璋的喜欢,而就是前文说的思想驱动。

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是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开始的,此时朱标五岁、二子朱樉四岁、三子朱棡三岁,四子朱棣也是这个年份出生的。暂不论朱标、朱棣的生母传闻,朱元璋此时处于创业阶段,并无庶子,所以在现有的四个儿子中,给长子朱标选了宋濂做老师,由于宋濂是公认的大儒,所以这个事情就被无限放大,被看做朱元璋喜爱朱标的证据。其实以平常心来看待,做家长的给孩子找老师,当然是以现有条件下最好的人任之。朱樉和朱棡同样是亲儿子,没有理由不给请个好老师,只不过这个时候连凳子都坐不稳,可以理解成学龄未到,并非朱元璋不喜爱。

“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子命名日樉……。”——《明史》

换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时候开始为称帝做准备,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七个儿子,朱元璋在此时才决定给儿子们起名字。说明在此之前,这些儿子应该是按照年龄顺序称呼的,这也是朱元璋小农思想的精髓,毕竟他曾经也叫朱重八。每个儿子的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培养方向不一致,比如四子朱棣,打小就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然而朱元璋又要求“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履行滕。凡诸子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行十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皇子出城都得像士兵一样,穿草鞋走三成的路,再骑马走七成的路,那这是否对文弱的朱标有所不利呢?是否有偏心朱棣这类皇子的意思呢?

现在总有人将朱元璋培养朱标,传皇位于朱允文,看做是对朱标偏爱。实际上储君体系的建立就只是继承法则的创立,并没有牵扯太多主观偏好。有人为了证明这种偏爱,引用朱标出生时朱元璋的那句“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而仔细推敲当时的环境,朱元璋已经将集庆(今南京)视为掌中物,又“喜当爹”,双喜临门定然激动。关于此类评价别的儿子也有吧,比如朱棣出征漠北得胜,朱元璋也是欣喜若狂的评价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说到继承法则的创立,朱元璋和那些元朝投降的官员应该无比重视,被他们推翻的元朝就是出现了“累世争袭”的内部问题。当然元朝的继承法则带有民族特色,忽里勒台与幼子守灶的冲突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未处理好,这才导致整个蒙古帝国乃至元朝,都不能在政权过渡时顺利推出新君。所以朱元璋在吴元年称王时,就奠定了朱标的世子地位,这时候的朱元璋并不能排除以后还会生出更喜爱的儿子吧!

顺着这个角度往后看,朱元璋称帝后,朱标自然是由世子升格为太子。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设立大宗正院(宗人府原型),掌皇族内部事宜,由次子朱樉任宗人令,三子朱棡任左宗正,朱棣任右宗正,这不也是以年龄顺序为标准的人事任命吗?回看前文说的小农思想,是否就是封建自耕农家里几个儿子分家的过程?

此时的任命以长幼有序为原则,之后的藩王分封也是这个原则,朱樉被封到关中做了秦王,朱棡做了晋王、朱棣为燕王、五子朱橚为周王、六子朱桢为楚王、七子朱榑为齐王。何要着重提出这个封分王爵呢?因为在古代封王体系中,以春秋时期称霸国家单字名号封王的视为尊,比如秦王,就远比中山王高贵;晋王又远比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更尊贵。所以这个分封顺序也是以长幼对应尊卑,也不参杂个人的喜好。

充分非必要条件的“喜欢”由何而来

虽然朱元璋喜欢朱标并非立储的主要因素,但毕竟是一个加分项,那么朱元璋为何就这么喜欢朱标呢?除了嫡长身份,很多人认为这是朱标的仁慈形象饱受朱元璋喜爱,其实朱元璋真的欣赏仁慈之主吗?我想也未必吧!反而我觉得朱标的仁慈形象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因为他要完成军事政权向文治政府的转变,因而培养多年的储君必然要树立仁治形象,而他自己则站在台前遮风挡雨,扮演黑脸包公,致力于政治清扫。父子两人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的双簧戏,主导了洪武时期的政治,也为朱标建立起官僚基础。

朱元璋在册立朱标为太子时,就已经为其打下行政班底,悉数明初的风云人物,皆是兼领东宫。比如太子少师李善长、太子少傅徐达、太子少保常遇春;冯胜兼太子府右詹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赵庸、王溥兼副詹事,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邓愈、汤和兼谕德,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开国六公二十八侯几乎全部涵盖。而且朱元璋规定东宫之外不再另设府僚,意味着朱元璋出征在外时,太子府就是中枢,起到监国的作用。

洪武十年(1378年),朱元璋令“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是放权吗?我想应该是为朱标立威吧!有句话叫烂泥扶不上墙,如果当爹的一直抬不起来儿子,自然就会降低儿子在老爹心中的份量。但朱标恰恰相反,他与朱元璋可谓是心领神会,配合默契。朱元璋给机会,朱标就以政绩拿到台面上,朱元璋制造“三大案”时,朱标就拼命求情,朱元璋要废藩王名号时,朱标就出面担保,仁义君主的形象就这样展现出来。

在洪武四大案中,除蓝玉案外,朱标主政期内的有三件,每一个案件都涉及政治清洗。朱标每次也都是象征性的“求情”,除了牵扯到其老师宋濂的案子时,朱标是真的卖力营救外,其余的案件中,都隐约看出他与朱元璋的政治手段非常契合。表面上,朱标每每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终多因与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难行其道,但实际上,他已经通过这种反差巨大的不合,“偷”得了诸多大臣的拥护。

这与朱元璋打压藩王的意图也无差异,自封的儿子又怎么可能真心打压。如次子朱樉,朱元璋拿着一些小事做文章,说他母丧期间“略无戚容”,就是不够伤心;还违反圣旨,擅自处死犯人;虐待正妃,宠爱偏妃等。这些罪名搁得住将秦王召回宫中关禁闭吗?后来派朱标巡视关陕,回来后说了一通好话,才放朱樉回去,这不就是典型的做戏嘛!里子面子都让朱标赚足了,朱标也就是这个特质,非常善于配合朱元璋,所以才备受喜爱。照现在的话说,如果给你机会,你不中用,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朱标就是善于把握住每一次机会。

综上所述,朱标受到的喜欢,并不是储位稳固的基础,朱元璋的子嗣安排自成一套体系。朱标的长子身份,就注定是这个体系中最牢固的皇位继承者。他被这个体系推向了储位,凭借自身的才能、政治敏感度,以及超高的情商配合朱元璋施政,制造朱元璋想看到的场面,所以使父亲更加欣赏与喜爱。至于朱允文的皇位继承,理应是受到朱标的“恩荫”,但看当时的就藩情况,以及朱允文的年纪,这个传承又很符合“长房继承制”的特点,所以又似乎与朱标没有关系。如果朱高炽早一年去世,我想朱棣也会选择隔代传承给朱瞻基,而不是他的两位亲叔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