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赵匡胤兄弟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后嫂子的?
优质回答:
题主的问题颇具诱惑性啊,一个皇帝,一个24岁的正值青春年华,容颜娇美的寡居的嫂子,这是最容易演绎出一段艳丽故事的两个人物。那宋太宗与美丽的嫂子有故事发生吗?还真的有,不要走开,听静笃为你慢慢道来。先来介绍下故事的女主人公皇后宋氏。
宋太祖的皇后宋氏,不但人生得娇艳动人,举止端庄,而且还颇有些来头。她的父亲宋偓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她的母亲是后唐的义宁公主,那是典型的皇亲国戚、显贵之家。
公元952年出生的宋氏,自幼就能出入宫廷,自然也见多识广,知书达礼。如此女子,自然讨人喜欢。公元968年,被时年四十二岁的宋太祖纳入宫中,于是,时年十七岁的宋氏成为了宋太祖的第三位皇后。
这宋氏与宋太祖是典型的老少配(我知道你要笑,古时的皇帝都是这样,哈哈),差距有多大呢?宋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比宋氏还要大一岁呢。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这宋氏确是一个好妻子,她性情十分柔顺,和太祖是相敬如宾。只是宋氏没有生育,做为继母,赵德昭比她还大,所以,宋氏和德昭不亲,和比自己小七岁的宋太祖儿子赵德芳很亲近。
再来说说宋太宗。
说实话,在皇位父子传承的古代,宋太宗这皇位来得不是那么明正言顺,况且,宋太祖死时,他的大儿子赵德昭都已成年了,完全可以当皇帝了。
宋太祖赵匡胤取得皇位后,当然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但偏偏太祖的母亲杜太后喜欢二儿子,在将死之时,把兄弟两人叫去,非要让太祖百年后把皇位传给他弟,也就是太宗。
杜太后这老太太怕大儿子反悔,还弄了个盒子写了盟誓装在那里,让宰相赵普保存起来。这就是后世所谓的“金匮之盟”。
不过,后来很多的资料显示,这个“金匮之盟”是太宗与赵普捣鼓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显示太宗继位的合理性。(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微头条当中的相关内容)
当然,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反正看得出来,宋太宗并不是光明正大之人,对于这个皇位的得来还是有些心虚的,总想找点东西来证明他得之其所。
再来看下太祖皇后宋氏与太宗的故事。
其他的那些事我们都不说,单说宋太祖死后的事。
话说开宝九年,经过前一晚的所谓“烛影斧声”后,才49岁的宋太祖突然就死了。并且还没有留下什么遗言(诏),最最重要的是没说谁来接他的班。
最早发现宋太祖死了的宋氏,当然有私心了。她既不想太宗当皇帝,也不想让太祖的长子赵德昭当皇帝(前面说了,她和德昭关系并不好),她想让赵德芳做皇帝。
这时的赵德芳才17岁,且又与宋氏母子关系良好,他做了皇帝,宋氏自然就可以皇太后的身份掌握朝政了。她这样想了,于是,就让宦官王继恩立即去召赵德芳进宫来,想让德芳抢占先机,造成既成事实。
可惜的是,宋皇后还是年轻,缺少政治经验。她身边的亲信宦官王继恩其实早就和宋太宗赵光义站在了一起。
这王继恩跑出宫去后,没有去找赵德芳,也没有去找赵德昭,而是跑去找了赵光义,把赵光义叫到了宫中。可怜的宋氏,本想给别人玩一个既成事实,谁知被别人玩了一个既成事实。
至此,宋皇后知大势已去,只得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给官家了(宋朝管皇帝叫“官家”)。
看来,宋氏和宋太宗之间并无两情相悦,而是争夺皇位的政治对手。
宋氏,是宋太宗夺皇位路上的一大对手,差点就让太宗和皇位擦肩而过。对于这样的政治对手,两人还想发生点什么,当然不可能了。
但两人之间终还是要发生点什么的。
宋太宗的皇位本就来得不够名正言顺,所以,虽然对宋氏极为不爽,却不好立即下手处置。不但不好处置,还认可了她皇后的身份。将她封为“开宝皇后”,置专门宫殿与之居住。
不过,现在不处置,不代表心中不恨。我们知道,太宗通过种种手段弄死了太祖的几个儿子:赵德昭被他吓得自杀了;赵德芳睡死了;赵廷美被吓得忧愁而死。
这些手段,连太宗的大儿子元佐都看不下去了。元佐想方设法营救赵廷美,在赵廷?死讯传来时,他终于被逼疯了。
这样看来,宋太宗肯定不会对宋氏就此放过了。
公元995年,宋氏去世了。地位已经非常稳固的宋太宗开始算起了旧账。他不许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宋氏,就连王禹偁(时为翰林学士)说了句“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就被太宗给贬了。
同时,宋太宗还不许宋氏下葬到宋太祖的陵墓当中,连牌位也不许升祔太庙,可见,当初宋太宗对宋氏的怨恨之深。
总的来说,宋氏还是比较幸运的,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失败后,还能够善终,这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其他网友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离奇驾崩后,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赵匡胤的皇后宋皇后,差点就没让赵光义当成皇帝,差点就改变了历史进程。那么,赵光义当皇帝后,是如何对待宋皇后的呢?
(宋皇后剧照)
宋皇后是赵匡胤第3位皇后。她的父亲宋偓不仅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还是宋朝的开国功臣。生母是后汉永宁公主,幼妹也嫁给名相寇准为妻。《宋史》上说她家是“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可谓家世显赫至极。
继孝明皇后病逝后,赵匡胤于968年,将宋皇后纳入宫中,封为皇后。
当时,宋皇后才17岁,而赵匡胤已经42岁了。虽然年纪相差较大,但宋皇后却把赵匡胤照顾得无微不至。每次赵匡胤退朝时,她便“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因此很得赵匡胤宠爱,二人感情也极为深厚。
公元976年10月10日夜,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至夜深,并让赵光义留宿于宫中。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次日凌晨,赵匡胤却突然离奇暴崩。
宋皇后得知消息后,立刻命太监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
其实,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赵德昭,还一个就是赵德芳。
由于赵德昭比宋皇后还大1岁,所以宋皇后在嫁给赵匡胤后,为了避嫌,和赵德昭关系非常淡薄。倒是比她小7岁的赵德芳,和她相处非常融洽。
不过,赵匡胤生前并没有立太子,这应当意味着赵光义、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有继承帝位的权利,就看谁最先入宫了。古代为了说明继位的合法性,都要在大行皇帝的陵前继位。谁先入宫,在大行皇帝陵前跪拜,谁就可以宣称继承了皇位。
(赵匡胤剧照)
出于这个考虑,宋皇后才宣赵德芳赶紧进宫。
可是,让宋皇后没想到的是,王继恩却直接喊来了赵光义。
赵光义入宫后,立刻在大行皇帝陵前跪拜,并召集群臣。群臣见此,纷纷向赵光义下跪叩拜。于是,赵光义的帝王身份就这样定了下来。
宋皇后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在她看到赵光义出现后,在短暂的惊诧后,便立刻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宋皇后其实没有孩子,他这里说的“母子”,是指她和赵德芳,她一直把赵德芳当成她的儿子。当宋皇后说了这句话后,便意味着,不仅认可赵光义继位一事,还希望赵光义能保护她和赵德芳。
当时,赵光义亦是悲痛不已地承诺:“共保富贵,无忧也。”
那么,赵光义兑现自己的承诺了吗?
赵光义继位后,立刻封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不过,在赵光义继位的第六年,赵德芳却离奇去世。有野史说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证据。
(赵光义剧照)
赵光义又是怎么对待年轻的嫂子的呢?
宋皇后的命运似乎就不那么美妙了。先是,赵光义以她只是皇嫂为借口,不尊她为皇太后,只赐封她为“开宝皇后”。到次年,赵光义把她迁出东宫,移居到无人去的西宫,从此后,再也没有理过她,宫中的什么事,也没让她参与。
宋皇后凄冷地在西宫度过了上10年光阴,于955年病逝而亡。
宋皇后去世后,按规矩,赵光义理当为她服丧。可赵光义不仅不肯临丧,还禁止大臣们前往祭奠。另外,宋皇后的葬礼规格,也远远低于前朝皇后该享有的礼仪规格。
大臣们对此很有异议,大学士王禹偁就上奏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结果赵光义得知后,大怒,以“谤讪朝廷”的罪名,把王禹偁贬到了滁州。
更让人大惑不解的是,宋皇后本是赵匡胤明媒正娶的皇后,赵光义却既不让她与赵匡胤合葬,也不把她的牌位入太庙供奉。
那么,赵光义为何对宋皇后这么刻薄呢?
有人说,是因为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竟然打算让赵德芳继位,差点让他和帝位擦肩而过,这一点,惹恼了赵光义。还有人说,赵光义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贬低赵匡胤一脉,让他们对皇位不构成影响。
但就算是这样,都已经过去十年了。再说了,那时候,不仅赵德芳离奇去世,赵德昭也离奇去世了。也就是说,赵匡胤已经绝后了。赵光义怎么还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参考史料:《宋史》)
其他网友回答
当一个人心中有鬼,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后,总是会设法加以掩盖的。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影斧声”千古迷案中暴死,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成了宋太宗。宋太宗不但薄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使其年纪轻轻就早死,还很刻薄的对待了赵匡胤的第三任皇后郭氏。赵老二是个阴险狡诈、气量狭窄的人,生怕别人议论他得国不正,继位后与宰相赵普弄出个“金匮之盟”,说是赵匡胤和赵老二的母亲杜氏,临死前为他们兄弟留下一盟约,鉴于前朝小皇帝坐朝不稳,被赵匡胤皇袍加身夺了皇位这一教训,要求赵匡胤死后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死后皇位传给三弟赵光美,赵光美之后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这样依次类推下去。赵老二做了皇帝后,为了确保皇位能传于他的子子孙孙,就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三弟赵光美相继设法早早逼死。对只有24岁的小宋皇后(以后称小宋后)呢?赵光义采取了软禁之法将其打入冷宫进行薄待,为什么他要薄待小宋后呢?“烛影斧声”已经让人琢磨不透,而赵匡胤暴死,第一个知道的是小宋后,赵匡胤的尸体她是见过的,是急病而死还是他杀,应该能看得出来,其间内情她也应该略知一二。因此赵老二是绝对不会放小宋后出宫的,就让她先移住西宫,后又让她搬住东宫,只让她在深宫大内走动,不让她随便与外界接触。同时“金匮之盟”早有约定,你小宋后却还在赵匡胤死后第一时间让太监去叫赵德芳,是何居心?幸亏啊太监是他赵老二的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年轻貌美的小宋后,遇上贪色的赵老二,能不垂涎三尺?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可是直接将自己的弟媳纳入为妃的。唐太宗能这样做,他赵老二却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唐太宗与他的哥哥弟弟为争皇位发生了玄午门事变,杀了哥哥弟弟,他的哥哥弟弟成了反叛罪人,弟媳无罪,为了照顾弟媳,收了弟媳作妃子有何不可?而他赵老二就不同了,哥哥可是宋太祖啊,他是按“金匮之盟”继承了皇位,拿小宋后做妃子,也有点儿太违祖制人伦了吧。赵老二虽垂涎小宋后,也不能用强,也许在后宫偷偷去过嫂子那里几次,但嫂子坚守礼制,不开窍,这让赵老二的恨岂不更加一层?小宋后在宫中无依无靠,整天连气带怕,怎能活大岁数,年仅44岁就一命呜呼了。赵老二得不到小宋后的好处,又有“金匮之盟”之说,赵光义又想显示自己皇位得来的光明正大,合理合法,自然不能厚待小宋后,否则别人会怎么想?不说他赵老二得国不正心中有愧吗?小宋后死后,赵老二更是故意薄葬她,不按当时礼制制丧,不为皇嫂成服,不要朝中大臣临丧,更甚者不让小宋后与太祖合葬,不让小宋后的牌位入太庙。当时朝中有一个朝臣看不上了,背后有了不平的异议,被赵老二听到了,就马上远远地把他贬到外地去了。赵老二的薄情寡义,曝露了他做贼心虚的一面,处处设法掩盖,但这恰恰为后人提供了可疑之处,“烛影斧声”也成了后来人们质疑讨伐赵老二的千古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