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些帝王为何以孝为谥号,如汉孝文帝,汉孝武帝?
优质回答:
中国古代帝王除一般都有庙号、谥号、尊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有贬。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将相的谥号在西周时开始出现,秦朝曾被废除,到汉代又恢复了,一直延续到清末。
纵观历代帝王的谥号:
在唐以前,还是以一字或两字为主,而采用“孝”为谥号的主要是两汉、两晋和北魏,其他都较少用“孝”字。
在唐以后,从李渊开始谥号就开始变得特别长,多达十几个字。到清代就更长,已经多达二十余字了。而这么长的谥号,当然是为了把皇帝的美德和文治武功全部加上去了,这其中当然不能少了“孝”字,所以在唐以后的冗长谥号中,缺“孝”的寥寥无几。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孝”作谥号呢?
那当然是因为中国统治者最喜欢的“仁孝治天下”,“孝”在儒释道佛中都是被倡导的礼法和善行,是深入各阶层人民的大善。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帝王的谥号中带“孝”字,彰显的是统治者的功绩,代表统治者以德治世的成功。你看,最开始用“孝”的汉朝,不就开创了一个强大且相对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盛世吗?汉武帝亲尝汤药的故事,甚至编入了二十四孝故事集。
其他网友回答
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朝共有24个皇帝, 22个在谥号前加“孝”。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这表明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皇帝一般都有庙号和谥号,不过最开始并非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比如说汉朝的皇帝就不是人人都有。那个时候比较注重礼法,只有开国皇帝或者大功绩的皇帝才有庙号,不像后来就开始乱了。虽然庙号不多见,但是每个皇帝还是有谥号的,这也给了我们现在称呼他们的依据,比如说汉武帝谥号就是“孝武皇帝”,由于汉朝提倡孝道,所以谥号前面都要个“孝”字,现在为了方便就把这些共同带有的“孝”去掉了,只有汉武帝、汉文帝之类的叫法,而不是汉孝武帝和汉孝文帝。
因为汉朝皇室宣传以“孝”治天下,目的当然是靠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时以“仁孝”为宣传主线的封建伦理道德逐渐成为系统(成熟),统治者认为在家里子女无条件地“孝”于父母,走入社会后自然无条件地“孝忠”于统治者,汉朝没有科举,考察人才也主要考察孝行,所以推荐人才做官叫“举孝廉”。当然,汉初孝惠帝、孝文帝既自身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开创了汉世“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其中,尤其以孝文帝为最著,无论是从《大学》的修齐治平,还是从《孝经》的天子之孝来讲,文帝都完美的体现出传统孝道的精神所在。 正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创了一个强盛,且相对稳定长久的时代,所以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拼了命地自认以“孝”治天下,或者更牛B的号称“以仁孝治天下”,虽然大部分画虎类犬,把国家整的乱七八糟,像那拉兰儿(慈禧),就被谥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真是倒足了胃口。
一句话,因为汉朝号称以“孝”治天下,所以死后,谥号前面均加一个“孝”字,以彰显大汉朝的功德。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后来还被编进了24孝故事。 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
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中国古代正史中最早专门记载孝子、孝义的大概应属于《后汉书》。《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期范晔(396~445年)所撰写。在《史记》、《汉书》的基础上,此史书又向前发展了一步。虽然没有用《孝子传》这一名称,但是三十九卷的《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为孝子专门作了传记。这一卷专门记载了许多以孝子、孝义而有名声的人物。汉安帝(107~125年在位)时候,汝南有一个叫薛包的,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而有名声。其父娶了后妻以后,开始憎恨薛包,逼他分家而居。薛包日夜号泣,不愿离开,以至于被其父殴打。不得已,薛包就在宅外搭建一个小屋住下,每天早上仍过来洒扫;其父又发怒,驱逐他。于是他就在远一点的乡里之门处搭建一个小屋住下,但从不忘记早晚去父亲那里问安。这样过了一年多,父母自己都感到羞愧了,就让他回来居住。后来父母死后,薛包守丧六年,超过了规定的丧礼,因为按规定三年就行了。
不久弟弟要求分财产并分居,薛包没能劝止,就平分财产。分人的时候,薛包要那些年老的奴婢,说:“与我一起的时间长了,而你使唤不了。”分田地房产时,他又要那些荒废的,说:“我年轻时经营过的,情意有所留恋。”分器物的时候,他又要那些旧而损坏的,说:“我一向所使用的,已经用惯了。”后来他的弟弟数次家产破败,薛包常常给予救济供给。汉安帝建光年间,公车官署特地征用薛包,官拜侍中。但薛包生性恬淡虚怀,声称自己有疾病,不去做官,而只求一死。于是朝廷下诏,优准他保留官职而告归养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汉代重孝的具体情况。一,后世的人、特别是今人,往往习惯从功利的视角去观察,怀疑当时的孝子是在作伪、作秀,或是些沽名钓誉之徒。薛包,或许能让后人看到一个实在的、纯真的孝子的形象。二,他的孝行,在父母的生前表现出来,在父母的死后也表现出来,在分家的时候再次表现出来,甚至在朝廷让他做官的时候尤其凸现出来了。三,汉代统治者对孝子非常重视,加以提拔,委任官职,甚至根据孝子的要求与具体情况,保留官职而又遂其心愿。这种做法,对社会和谐风气的营造可以想见。汉王朝如果真全是封建落后得一塌糊涂,漆黑一团,歹徒横行,没有好的社会氛围,王朝能够绵延四百多年吗?这一点也是值得后人好好体会的。
这个孝子的孝行,对后人也很有影响。比如北齐的颜之推在著名的《颜氏家训》中还特地引用了这一段,置于《颜氏家训·后娶第四》中,用以教育后代。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从秦皇开始,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皇朝,出现众多的皇帝。其中不乏开明优秀的,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的帝王。如: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武帝刘彻,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太祖朱元璋等等,都是其所在朝代的代表人物。
前面提到的太宗.太祖,其实是皇帝的庙号,是皇帝死后入太庙供奉享有的称号。而尊贵的皇帝只拥有庙号,显然是不够的。还要给皇帝加一个对其一生功绩总结的美称,这就是谥号。
谥号起源于商朝,是对每位皇帝生前功绩盖棺定论性的评定称号。
在汉代以前(包括汉代),谥号很短,仅一两个字。到唐代初时,也不过十余字。但女皇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美词,即自己定谥号的先例。其实质由后人客观评判,变成自我吹捧的极美称号。自那以后,谥号字数越来越多,称号也越来越长。至明朝皇帝谥号已达十六字,至清朝更是达到二十三字之多。
既然谥号作为溢美之号,那就要选一些好字来表达,如:文.武.端.庄,明.景.孝.康等字眼,就被历代帝王作为首选。
而其中孝字,最为帝王推崇。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帝王谥号中,都有很多孝字出现。据考,皇帝谥号中使用孝字,最多的是唐朝。唐朝所有二十一任皇帝,自唐高祖始,至唐哀帝末,谥号中均有孝字。两汉王朝居其次,除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外,其他各帝谥号中均有孝字。及致后世朝代帝王谥号中,孝字也屡屡出现。
那么孝字为何备受推崇?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孝文化产生的根源。大成至圣孔子先师提倡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便是孝义。中华民族提倡的“百善孝为先”,为人立世第一德,便是孝。同时,孝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爱的延伸,是一切爱的基础。明孝义.行孝道,是为人类所具有的根本品质。自古以来,忠.孝.节.义,礼.仪.廉.耻,都是人们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齐家.治国.安天下,必须把孝字放在第一位。
所以,治国必须强调孝,以孝治国。而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更要强调孝。无论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还是为后代基业考虑,孝都应该是第一位的。谥号孝是对一个开明盛世好皇帝的无上褒扬。这也就是历代帝王谥号孝的根本原因所在。
附:谥号孝皇帝的几位代表
东汉-孝愍皇帝刘协
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
明-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其他网友回答
汉重孝道,故皇帝的谥号都含有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