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说最毒妇人心(最毒妇人心这句话是谁说的)

网友提问:

古人说“最毒妇人心”,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优质回答:

最毒妇人心,这句话的含义也有他的道理,清朝时期的武则天为了自己的天下不择手段,残杀多少无辜百姓,是天下最毒又最聪明的女人。人们把最毒妇人心这个词语以形容的方式比喻女人的恨毒,其实女人真的有那么愚蠢吗,没有,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传说。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代社会对女子有着严苛的伦理纲常约束,在社会上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根本就是男人的一附属品,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从某种角度来讲,古代女子的一生是沉闷寡淡的,毫无人格、自由可言的。即便如朱淑真这样的才女,都逃脱不了郁郁而终的下场,想想其他女人,一生更凄惨,个中原因归结下来无外乎有几:

1、社会教育的缺失

在古代,受教育是士族阶层的专利,民间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所赖的全靠私塾,一些家境好的女子可能会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其它绝大多数人恐怕是没有这种机会的。加之“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束缚,女人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工作机会的缺失

中国是农业社会,古代生产力极不发达,基本都是体力活为主,女子本来体弱,很难胜任这类重活,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外出工作的机会,古代女人的活动圈子也是比较窄的,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允许女子在外面随意抛头露面的,一年到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个人见识自然也不会高到哪去。

3、个人情绪易失控

女人是个情绪动物,这既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心里的原因。在家里,女人承担着家务,生儿育女忍受百般痛楚,嫁的好不说,嫁不好,还得挨婆婆训,受丈夫气,本来心里就怨声四起,还得忍忍忍,所以绝大多数女人心里都是不健康,缺乏应有的排遣方式,这样的思想状况是很容易走极端的,就看什么时候谁来点这把火而已。

在世俗人眼中,女人示以人的面貌往往是温温柔柔,弱不禁风的样子,是弱者风范,突然哪天发现那个女人把自家男人杀了,还大卸八块,这就翻天了,这得要多毒才能下得了这个手啊?简直颠覆人三观,却没人记得,男人干起这事来也是得心应手,毫不心虚的,为什么?男人本来就是打打杀杀讨世界呀,大家的心理期待不同而已。

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就有反抗,压迫越重,反抗就越大。人有时候为什么比较狠?文化少,思想就狭隘,加之又无助,感觉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所以,在这样一种声嘶泣泪、热血昏头的状态下做法就有可能很极端,得个“天下最毒妇人心”的称号,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文/张浪

其他网友观点

这是一句屁话。

虽然这句话还是一句古话,《封神演义》上说: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说的是姜子牙老婆毅然决然离开姜子牙的时候发出的感慨。

这种话在明清的旧小说里屡见不鲜,前面两句或者还有变化,但后两句绝对就是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屁话屁话屁话,彻头彻尾的屁话。

这是对女性的侮辱,除了极少数幼小失去父母的,哪个人不是慈母养大,提起来母亲,孝顺二字不离口。

母亲是高堂,供奉在上,宛若神,却忽略了母亲也是个女人。

尊重母亲,却这么侮辱女人,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是对女性的无赖观。

难道男人不毒?

男人在历史上干过的缺德事多得多吧,但是没关系,那叫无毒不丈夫。

偶尔出过一个坏女人,就是最毒妇人心了。

就这么奇葩的逻辑。

当然在这种逻辑体系里,他们也承认女人仁慈得多,但是那叫“妇人之仁”——这是韩信说项羽的话,这种话说出来带着明显的优越感,似乎女人的仁慈就是短视的,就是小恩小惠的。他却不想想,你韩信若不是飘母的一饭之恩,你估计早就饿死在河边了吧。

其实这种观点就是男性掌握话语权后对女性的蔑视。

在男性们的想象力,女性就应该是绝对臣服的,就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了丈夫低头哈腰,任劳任怨,不嫉妒,只会帮助丈夫纳妾,生子。

女性但凡有点反抗,这就是歹毒,这就是最毒妇人心了。

当代男性如果用这种观点看女人,只能说明作为一个男性你太无能了。

其他网友观点

古往今来,中国文化语境中男性占据统治地位,对女性持偏见乃至歧视不足为奇,反映在经典语言上,就有“红颜祸水”、“最毒妇人心”、“头发长见识短”等。

既然历史是“男人的故事”,兴衰成败就要扛得住,又为何把责任推到“红颜”身上?女人都会成为母亲,她们对子女爱心似海,对心爱之人无怨无悔,对“背叛者”的仇恨或报复乃人之常情,何以被打上“最毒妇人心”的标签?其实不是女人有啥错,而是历史的书写者男人心态有问题。

对女人的态度、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昭示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国家发展水平,北欧就是全球的一面镜子。国人特别是男性最好时时照照,看看除了“能顶半边天”,还欠女性什么。

其他网友观点

是毒妇人心,我不赞成这句话,我只想问一下,无毒不丈夫怎么解释,恶毒的人男女都有,犯罪的男人比女人多,又作何解释。

其他网友观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