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不识字怎么读圣旨(古代太监念圣旨是怎么念的)

网友提问:

古代太监不允许识字,为什么又能宣读圣旨?

优质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太监亦称宦官,指封建王朝被阉割生殖器官失去性能力,专供朝廷皇室役使的伪男性官员,最早阉割器官后的太监指的是宦官中通天测地的高级官员。唐高宗时,太监,少监还是官名,真正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是在殿中省改为中御府以后,这时候地位较高的内监才被称为“太监”。宦官通称为太监应该在这个时代。在这之前的隋,唐虽有大监,“大”或作“太”只是古代的通假字,与宦者无关。明代对太监有了细致的划分,有了宦官专门管理的“内十二监”。十二监的总管为“提督太监”,太监官至四品。十二监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司礼监的工作包括了“皇帝诏曰”的宣旨,明朝著名太监冯保,刘瑾,魏忠贤都是司礼监。这三个著名太监肯定做过宣旨的工作,其中书法颇佳的冯保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史上有过“刘瑾变法”的刘瑾自不必说,魏忠贤虽然目不识丁却能胜任“礼监秉笔太监”,说明了其强大的记忆力,否则此人也不敢狂妄到自称九千岁。所以老漁认为,古代太监虽然多不识字,但宣旨工作应该在少数权高且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宦官中选出,至于有目不识丁的高级宦官宣旨,就得靠此人的博闻强记本事了。(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太监识不识字,能不能宣读圣旨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误区。今天关于这个问题的讲解可能会颠覆大家一直以来对皇帝和宦官的认知。

误区一:所有太监不识字

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做太监?几乎都是家境比较贫寒的人,中国自古都比较重视男丁,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哪有人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做太监呢?还有就是一些流民孤儿或者被人贩子拐卖的孩子,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怎么上过学,不识字。

皇宫在挑选太监的时候也是会有所区分的,挑选的太监自然是不认识字的占大多数,毕竟皇帝每天要处理政务和军务,有太多秘密了,怎么可能会放一群隐患在自己身边呢?所以大部分太监确实是不认识字的,但是会有一小部分做特殊工作的太监才可能会被安排去学习认字,毕竟全都是文盲也不利于宫内的日常管理,明朝的时候,宦官还被赋予了“批红”的特权。

误区二:圣旨都是太监负责宣读的

我们时常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将圣旨交给身边的太监,然后太监去到大臣家里去宣读圣旨这样的画面,其实大家受影视剧误导太深了,真正的历史上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的。

在古代,圣旨这个东西可不是太监能随便碰到的,大部分的圣旨都是由专门的大臣去宣读。圣旨的制作、拟写、盖章、传达这一系列工序都是有专人负责的。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皇帝大笔一挥写完圣旨,盖上章,太监立马奉命去传旨。事实上一份圣旨的产生可没这么简单,当然,太监在传达命令上也不是丝毫没有用处,对于宫内的旨意比如对各宫娘娘传旨一般是由太监来完成的,毕竟大臣是不能进入后宫的。即使有也很少有是纸质的圣旨,由宫里特地培养的大太监去完成,更多的是直接传口谕。

误区三:皇帝亲手拟写圣旨

不仅不是太监宣读圣旨,甚至皇帝是没有拟旨的权力的,是不是又颠覆了大家的认知呢?确实是这样的,中国古代从很早开始就剥夺了皇帝拟旨的权利,在秦汉时期,拟旨这样的工作是由丞相来完成的,那时的丞相有很大的权利,当然也会出现很多丞相专权的现象。

到了隋朝时,有了三省六部制,大家各司其职,这样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圣旨是怎样“炼”成的?首先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针对某件事情进行圣旨的初步拟定,然后交给中书令,中书令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完成之后交给皇帝过目。皇帝看过之后认为可以就会盖上印章,如果不满意就会用红笔圈出并写上意见,驳回到中书省重新修改。

过了皇帝这关的圣旨还没“修炼”到家,它会被下发到门下省进行审核盖章,门下省如果认为不行的话还是会被驳回,皇帝同意也没用。没有被门下省盖章的圣旨是不能生效的,就是一张废纸,最后完成所有工序的圣旨“出炉”后,由翰林院的翰林承旨外出进行宣旨。所以说,绝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简简单单的一份圣旨就出现了。

其他网友回答

皇帝的圣旨都是由翰林院拟定,然后交由皇帝审阅,如同意则皇帝御玺,否则会用红笔在空白处留下意见驳回翰林院,在继续进行修改,重复以上环节。圣旨会下发到门下省,审核盖章,如果门下省认为存在问题就会被驳回,就算皇帝同意了照样不好使。所以此时的圣旨开头都是“门下”二字,明朝才出现“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翰林院设“翰林承旨”专门负责宣旨工作,实际圣旨最短的也有2米,圣旨还有5米长的,不象电视剧上由一人宣读,而是按严格流程,选择吉时高搭彩棚,焚香沐浴,摆下香案跪接圣旨,一般需要好几个人在前面打开,宣读人站在后面读旨。

在西汉先秦之前,宦官并非都是“阉人”,东汉开始才只有阉人能出任宦官,并称之为“宦官、内官、内侍、中官、中涓、中贵人等等而非叫“太监”。

太监本来是一个官名,始于唐朝。唐高宗时,用宦官出任中御府的“太监”、“少监”等职位。明朝时,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主官以下叫宦官。明朝宦官达到了顶峰号称10万宦官,能被称为太监的不到50人,到明朝末年太监权力越发不可收拾,“太监”这个称呼才扩大化,到清朝时太监泛指宦官了。

在唐朝时期太监是高级宦官,更是识字的。唐中后期,宦官干政,出现很多李辅国、高力士、仇士良等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宋朝的太监不仅识字,还经常出去监军,童贯,不仅监军,还出使过契丹。

到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规定宦官不得识字,还把太监的级别降低了。宣宗朱瞻基上台以后,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自此以后,明朝开始出现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等,必须有文化的太监才能担任的官职。所以说太监不识字,只是在朱元璋短暂的时期。其他的时候并没有以法令的形式颁布。

清朝时,太监也是识字的。慈禧身边的大太监安德海,知书能文,通《论语》、《孟子》诸经,而李莲英不仅识字,而且在书法上还很有造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