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路)
文 | 汪云飞
董源,字叔达,江西钟陵(今南昌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其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钟陵现为进贤的一个乡镇,与今东乡、进贤、余干三线交接地润溪、栖贤山不远,家住进贤钟陵的董源在其代表作《夏景山口待渡图》中,不仅描绘了其家乡的栖贤山、润溪街、董家湖、湖下岭,还叠加了远景李梅岭和雄岚峰。这幅拍卖价据称高达上百万元的名作中,位于东乡境内的雄岚峰、地处余干李梅岭成为几条细线神奇地出现在画作之中。
栖贤山原名钟陵山(又名小天台山),春秋战国时孔子贤徒澹台灭明曾在此山讲学,唐朝著名诗人、被德宗皇帝嘉为“清明仁”贤士的戴叔伦也曾在此隐居,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钟陵山更名为栖贤山。2500年前,澹台灭明在栖贤山讲学,此举不仅开创了江西儒家文化的先河,还为江西奠定“节义之邦”的底蕴。随着时间推移,儒家文化逐渐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开枝散叶,此后,江西大地英才辈出。
栖贤山位于润溪街的西侧,它像一把狭长的利剑横卧在润溪河的一侧。皎洁的月色下,润溪河在它的身边静静地流淌,清澈的河水穿过古老的润溪石桥徐徐地注入润溪湖中。
1200多年前,家住江苏润州(今镇江)的唐代诗人戴叔伦为抚州刺史时为临川、东乡境内兴修过许多防止水患的工程,其中就包括越溪陂。其晚年隐居此山时,曾写过天台八景诗。戴叔伦去世后,乡人为纪念他,便把天台山改名为栖贤山,把越溪改为润溪。
(图片:《夏景山口待渡图》)
栖贤山作为董源的故乡,其对这一带的美丽风光了如指掌。他的山水画代表作“潇湘图”的左侧就有渔民在栖贤山下的润溪河“敲网捕鱼”的情形,他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则直接取景于栖贤山、润溪街、董家湖、湖下岭,所不同的则是当时还没有润溪河上的两座桥,没有当年繁华一时,以渔业、码头且三县共治为特征的润溪街。
五代南唐时,栖贤山中明经堂、金刚寺、真君殿并存,显示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态势。董源在此创南方山水画派先河,授有佛门弟子巨然,道教弟子刘道士。《夏景山口待渡图》描绘的就是当年这一带的自然风光。栖贤山、润溪河、董家湖、湖下岭在这幅传世经典画作中依稀可辨,位于其南侧的李梅岭、雄岚峰则成为其实景的衬托。
|| 贰 ||
作为古代东乡水路北上安徽、南京出口的润溪,我和文友曾先后去过七、八次。起初都是冲着它诗意的名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秀美的湖光山色而前往的。去了几回之后,就越发感觉出它的厚重与凝练。除了文化现象叠加、名人足迹频繁、典故趣闻众多的栖贤山之外,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这里早在五代初唐时就出过山水画鼻祖董源,且董源还在以此创作过不少传世画作。于是,我对润溪的兴趣就越发浓厚。这次,我从网上找来《夏景山口待渡图》再次来到现场。
(图片:《夏景山口待渡图》)
在画作对面的某一个方位,展开画作对实景一一比对,还真是相差无几。昔日的山坡、岸柳还在,昔日的河滩、湖泊还在。山间的森林还一样茂密,近前的湖水还一样清澈。几千年后的今天,仍有渔民在河里撒网捕鱼。所不同的是河滩之间多了两座桥,就是这两座建于清代的古石桥将两岸三地连接了起来。而在董源的画作《夏景山口待渡图》中,自左至右,先是出现一条小船,小船上坐着四、五个出门的行人,对岸一个人正在向船家招手,像是送客,又像是等待。画面的另一侧,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在张网捕鱼。世间千年,瞬息万变,唯有“张网捕鱼”这一情形直到现在东乡、进贤、余干一带保留着,且支撑渔网的竹竿、拉网的纤绳,编制渔网的材料,乃至取网、扛网的动作姿势都与画面基本保持一致。
更为亲切的是,画作中竟然出现了笔者家乡——东乡境内的道家名山雄岚峰。画作中,位于左上方右侧、形似马鞍的那几缕细线就是雄岚峰。雄岚峰被誉为东乡的北边屏障,晴朗的日子,站在雄岚峰顶朝北远眺,进贤钟陵一带一览无余。期间,山岭、村庄星罗棋布,田园湖泊跻身期间。董家湖东岸的董家村,据称仍居住着董源的后人。董源看不到今日的润溪,故乡的人们却总以他为骄傲。
笔者也一样,总觉得家乡的名山能走进传世画作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可是,由于天气或是方位问题,好几次出行在那里都没有看到雄岚峰,有文友不免生疑。一个雨后的夏天,我们再次来到润溪,站在原地一看,果然见到了直线距离大约10公里的雄岚峰。目之所及,的确像蒙上一层细沙,隐隐约约,不过其轮廓宛如画中的情形。再对照与之比邻的李梅岭,也是十分的想象。几千年,山不变,水不变,在董源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几千年之前的润溪。真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叁 ||
(图片:《夏景山口待渡图》)
能走进山水画鼻祖董源的故里,走进传世名画描述过的情景之中,实在是一件幸运和开心的事情。传说中的润溪街是那么热闹、那么神奇、那么有趣。卖鱼的摊贩,上岸的官员、出门的商人,操着余干、东乡、进贤三县方言的村民在这里同住一条街,同饮一溪水,千百年来,他们和睦相处、比邻为居。直到民国后期,公路渐渐代替水运,润溪才渐渐地衰落。1998年,江西境内一场特大暴雨,鄱阳湖、润溪湖水倒灌,润溪街被洪水淹没,七、八天不退,导致一只渡船倾覆,10余人丧生。为了渔民安全,由余干县将整个润溪街迁往邓墩一座山上。这一来,润溪街一夜之间便消失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是灌木从中残存的断垣残壁,以及摊坐在河边的腐败的渔舟。
好在那两座古石桥还依旧挺立在润溪河上,尽管有损毁和修补的痕迹,那坚固的石材、拱形结构,以及桥墩上的苔痕无不彰显出它的沧桑和古朴。兴许是出于安全,兴许是为了保护古桥,这两座桥在几年前就封闭了,限制车辆通过。
2019年下半年,正在修建的余干通往进贤、抚州的快捷道经过润溪街的北侧,在两座古桥附近,正在兴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这座桥不仅避开了润溪桥,且截弯取直,缩短了路程。预计一、两年后,董源笔下描绘过的润溪又将新添一景。这是他老人家不曾看到却心中渴望过的美丽,相信家住钟陵镇董家湖东岸的董源的后人一定会将这一消息告诉先人。
走进润溪,就如同走进赤壁,耳畔仍旧传来熊熊烈火的呼啸;走进润溪,就宛如走近北大的荷塘,眼前仿佛看到荷花盛开的情形。走进明天的润溪就如同走进一幅新的画作,其画面就是今日中国的缩影。
在风景中存留,在风景中变化。在美景中添彩,在美丽中延伸……
(图片来源:汪云飞)
汪云飞 ,江西抚州市东乡区人,现为抚州市政协文史馆首批特聘文史馆员,抚州市东乡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特约文史撰稿人。出版小说集《离婚的理由很简单》《灿烂在心里的阳光》《玉蜻蜓、紫蝴蝶》《出乎意料的爱》等4部;散文集《为爱种一片森林》,旅游散文集《桨橹声中游乌镇》等两部。近年来,潜心研究东乡地方文化,先后出版《品读东乡》《东乡历史名人的故事》《东乡历代诗文选读》三本专著。
主编:卞毓方| 出品人:李剑锋副主编:丹青丁一 梁长峨余继聪 姜君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
bjcx2508@163.com
【散文界】汪云飞 | 走进董源的山水画框
相关文章
- 叙事散文与记叙文的区别(记叙文包括散文吗)
- 鲁迅的散文诗集名称(鲁迅十篇散文是什么)
- 鸡蛋方便面的做法视频(煮方便面什么时候放鸡蛋)
- 执业医师助理资格证报考条件(助理医师考试题库)
- 山水不相逢什么意思(男人都说出了山水不相逢)
- 山水的诗句古诗(山水治愈心灵的诗)
- 山水四字成语二年级(山水如画是成语吗)
- 抒情的散文有哪些(抒情散文精选简短)
- 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山水有相逢江湖再见下一句)
- 散文谁写的好一些(散文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 写山水的诗句古诗大全(诗人写山水的诗句)
- 余秋雨短篇散文有哪些作品(余秋雨短篇散文有哪些篇目)
- 山水诗歌的创始人是谁(山水诗歌的创始人是谁写的)
- 沁园春雪翻译成散文(沁园春雪)
- 散文怎么写注意什么(散文怎么写求范文)
- 先秦诸子散文思维导图(先秦诸子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