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怀疑的例子(历史记载被考古推翻)

网友提问:

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优质回答:

举个最近的例子,张献忠的宝藏在彭山江口通过考古发掘被证实。

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传说由来已久,而且一直众说纷纭。比如说张献忠的宝藏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的有这批宝藏,那么埋藏在哪里?又为什么埋藏在那里等等都没有定论。甚至民间还把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进成都府这样的歌谣当做寻宝诀,可见老百姓对张献忠宝藏的传说是非常关注的。

文献中的记载一般是认可张献忠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但是关于这批财富去向的说法就五花八门了。有的说张献忠把宝藏埋了,有的说张献忠作战失败,宝藏沉在了江底,还有的说先沉了一部分,剩下的又被埋了等等。关于这批宝藏所在地点至少也有5、6种说法,比如青城山、峨眉山、彭山、青神和新津等地。

2017年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证实了张献忠的宝藏确有其事,而不是传说。宝藏的所在地点就在彭山江口,原因是张献忠与明代参将杨展在江口打了一仗,战败后宝藏随着战船一并沉没了。

除此之外,殷墟发掘,证明商代晚期都城就在安阳,使殷商史成为信史。曹操墓发掘,证明了曹魏时期确实提倡薄葬。分子考古学的研究,证实 了人类确实起源于非洲。良渚遗址的发掘,使国际上开始承认中华文明确实有五千年的历史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自明朝以来,人们一直相传陕西法门寺塔地下有神秘地宫,里面藏有大量宝藏,不过传说始终是传说,直到19世纪末,一场大雨冲垮了法门寺塔,让考古队有了重大发现,这才有了神秘地宫的重见天日。

法门寺塔始建于汉代,初为唐代木塔结构,1556年在经过关中地震的摧残,宝塔坍塌殆尽,经过明朝重建为砖塔架构,一直矗立到考古发现。

1981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暴雨夹杂狂风,竟然把矗立已有千年之久的法门寺塔吹塌了半截,塔内经书、佛品狼藉一地。

1987年,有关考古人员进驻法门寺塔,负责清理遗留下的建筑碎片,直到清理工作完成后,考古人员疑惑明代宝塔怎会有唐代塔基。原来显漏出的塔基外圈是明代所建,内圈则为唐代所建。

既然有了考古的重大发现,加上民间一直流传的神秘地宫传说,考古人员申请了塔基发掘。

1987年2月份,考古人员正式开始了法门寺塔的地下发掘工作,塔基下方首先出现的是十字探方,工作人员用洛阳铲探测土壤,发现土壤下没有墓穴,不过却是挖到了石板垫层,等到掀开雕刻有雄狮的石板后,出现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地洞口,只见从里面冒出云雾(后来证实是洞内温度低,而外面温度高,汽化现象),数不清的金银珠宝,闪闪发光,场面十分壮观。

不过考古人员发现除了金银珠宝,没有找到地宫的入口位置,所以继续沿着塔基勘察,最后发现塔基的正南方位是地宫的真正入口,入口处顺势而下的是十九级的狭窄青石台阶,走过台阶是不知年代,考古人员也无法破译的神秘文字刻画在上的地宫之门,后来解释是一种排除梵文以外的神秘咒语。打开石门,地宫真正的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推开神秘地宫之门,看到的是长长的甬道,甬道上铺满了唐代的铜制钱币,走到尽头,出现的是两块石碑组成的小门,两块石碑分别是《志文碑》、《物账碑》,尤其是《志文碑》,上面记载了令考古人员十分激动的信息:法门寺地宫里存放着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

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并不彻。

打开第二个石门,里面是一座汉白玉质地,彩色绘制的阿育王塔,颜色明动,高贵庄严,而在阿育王塔里面则是更加精美的鎏金铜浮屠,造型别致,堪称震撼。而且这鎏金铜浮屠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堪称国宝中的极品。

而围绕在阿育王塔周围的是铺了一地的唐代丝绸,五颜六色,旁边还有一个木箱,里面存放有武则天的簇金绣石榴裙,金光闪闪,鲜艳动人。

在阿育王塔后面是造型精美,巧夺天工的汉白玉灵帐,相传是唐代唐中宗李显遣人所制,灵帐后面是一只紫檀木箱,里面装满了大小瓷器,其中就有瓷器史上的神秘谜团—秘色瓷。

地宫开启之前,人们一直存惑,世上是否有秘色瓷,颜色到底是什么色?直到地宫发现后,人们才有了秘色瓷的认识。中国著名文物收藏专家马未都解释为“艾叶绿中闪灰”。

法门寺塔下地宫的重见天日,考古人员发掘的古代文物世所罕见,而且数不胜数,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的文献佐证,也堪称文物考古的里程碑,同时此次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人们传言,法门寺塔下有宝藏地宫,而且也为秘色瓷更加证实了它的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

这类匡正史观的重大发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下面这几个考古发现,更是具有别样意义:把曾经备受争议的古代中华文明辉煌,以无可置疑的完整遗址,生动呈现在世界面前。

1,甲骨文出土

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一些挨打到迷茫的国人,更对中华历史文明产生深深怀疑。三千年前的中国殷商王朝,更在某些中外“专家”论证下,成了“西周史料里编造”的虚假王朝。某位近代崇拜者无数的“大师”,更是说出荒唐糊涂话:“现在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辉煌的殷商文明,就这样受尽质疑嘲笑。

但是,就是在落后挨打到悲惨的晚清年间,甲骨文的意外发现,终于给了这甚嚣尘上的论调响亮耳光。这些刻着商代文字的甲骨片,虽曾被误当做药材在药店售卖,却清晰记录了商朝的真实历史。一石激起千层浪后,越来越多的良心学者们,循着甲骨文的出土线索,终于锁定了商朝遗址的正确方位。20世纪20年代起的多次大规模发掘后,殷商王朝的宫殿墓葬文物,铁板钉钉的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对于那一段万马齐喑的岁月来说,一片沉默的甲骨文残片,牵出的一处震撼的殷墟,何尝不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找回自己的寻根之路——这就是属于中华文明,足以提振每一代炎黄子孙自强信心的辉煌记忆!

2,广州秦汉造船遗址

比起秦汉时代国泰民安的盛世,吊打匈奴的辉煌,相对被后人看轻的,就是秦汉时代中国的造船水平。同时代古罗马的巨型战舰,在今天的欧美大片里还常见拉风。某些海外历史学者的演讲里,更常有“中国古人是农耕民族”“自古就不如欧洲人擅长航海”的怪论。但1975年,原广州儿童公园地段一处意外发掘的遗址,却足以把这怪论碾得粉碎:广州秦汉造船遗址。

这座建于秦始皇时代的船厂,是秦代至西汉中期时,南中国重要的造船基地,有造船台和木料加工基地等一整套流程。间距三米多的三个巨型船台,更能生产载重10吨以上的大型海船。现场更出土了铁钉等高技术含量物件。这不但是现存全球最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造船遗址,更有着领先同时代全球的造船工艺。

这个震撼发现,更印证了《汉书》里的低调记载,也正是从西汉中期起,汉帝国的大船低调启航,打通了中国东南至斯里兰卡的航海路线。美国学者杜普伊更由衷感慨:“(汉朝时)世界造船业的领先位置,落到了中国人手里。”

丝绸之路的辉煌里,不止有声声驼铃里,西出阳关的漫漫征途,更有从这低调的船厂起步,中国人劈波斩浪的骄傲足迹。

3,三门峡古栈道

近代许多西方学者,对汉唐历史的一大怀疑处,就是汉唐时代中国的发达程度。一个流传甚广的论调是:假如汉唐时代的关中地区,真要史料上记载的城市人口水平,那么以当时的交通运输能力,关东和江淮地区的粮食,根本无力供应关中。特别是河床狭窄的三门峡地区,绝对不容大船通过。以很多海外“专家”的嘲笑说:“古代中国人想从这里用船运粮,除非从三门峡的山上翻过去。”

但1955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却确定了重大发现:没错,汉唐时代的中国人,就是驾船从山上翻过去的,凭的就是这个——三门峡古栈道。

三门峡古栈道,是自东汉桓帝年间起开凿的一条栈道工程,其连接三门峡与关中平原,全长六百二十五米,目的可不是为了通路,却是为了把大船拉过三门峡:整个栈道开凿在河岸两边的半山腰上,全是宽一米二高两米五的山路,侧壁有壁孔和木桩,搭成安全畅通的道路,纤夫们身绑绳索在栈道上拉纤。别管多么体魄巨大的船只,就凭这条“黄金通道”助力,都能漂亮翻过三门峡,傲然驶入长安!

西方学者眼中“不可能”的运输难题,就这样被中国的老祖宗们,以这个跳跃式的设计,外加领先世界的道路工程建设能力,精彩翻了过去。有条不紊的三门峡航运,就这样源源不断输血,撑起大唐盛世辉煌。

4,明代遵化铁厂遗址

中国明清年间,欧洲人一项傲人成就,就是高速发展的冶铁业。国内少儿历史读物上,常见绘制十五世纪时的莱茵河畔高炉。中世纪俄罗斯每年两千吨的铁产量,更常被西方历史学家大书特书。但比起同时代明朝呢?仅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中国的铁产量就突破了九千吨。之后在整个明代,铁产量都是高速飙升。明中期时山西阳城一地的铁产量,就甩开明初时山西全省产量七倍多。如此恐怖数字,常令西方学者怀疑:靠谱不?

幸好,现存河北遵化县铁厂东北角的遗址,足以证明这靠谱的强大:明代遵化铁厂遗址。

在明初的十三处官办铁厂里,遵化铁厂是绝对巨无霸:现存的七十二座冶铁高炉,比少儿课外书里常刷脸的中世纪欧洲高炉霸道得多。全是深一丈二尺的大家伙,每炉可装铁砂两千多斤,更有领先欧洲数百年的焦炭冶炼技术。铁厂鼎盛时,有工匠两千五百多人,每年产钢铁七十万斤以上。拥有强大钢铁产业的明王朝,这才凭着手中的“硬家伙”,从开国凋敝的国民经济里站起来,拼打出“远迈汉唐”的辉煌!

制造业对于民族的振兴有多重要意义?瞧一瞧遵化铁厂的铁炉遗址,追忆一下洪武盛世与永乐万国来朝,道理就很清晰。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其他网友回答

安阳殷墟以及妇好墓的发现。

殷墟作为晚商都城,它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在殷墟被发现之前,咱们说夏商周,人家歪果仁是不承认夏商的,因为夏商的存在只是你历史书上的记载。

历史这东西就这样,没有被证实之前,谁都可以怀疑它的真实性。人家怀疑你,你还只能硬着头皮接,你没实物驳倒人家的怀疑。

史书里的只言片语,还好被殷墟证实,被甲骨文丰满。

而妇好墓的发现,不仅使得殷商文明进一步丰满,还使他有血有肉有人情味儿了。

这个史书里连个逗号都没有的女人,终于在甲骨文里被大量记载。人们只是好奇她的存在真实与否,然后呢,妇好墓的发现就直接证实了她的存在。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儿。

其他网友回答

不只是韩国跟我们争夺文化遗产,实际上日本也参与其中。1984年,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一件不起眼的物件,直接在日本炸开了锅,快来中国认祖宗吧!

日本人钟爱穿木屐,可谓是居家必备的物品,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坚持称木屐是他们老祖宗最早发明的。实际上,木屐是中国人最早的发明,在中国古籍上早有记载,但一直苦于没有实物作为例证,因此日本人拒不承认木屐是中国人发明的事实,一口咬定是他们日本的老祖宗发明,日本人很嚣张地说:“有本事你们拿出事物来证明呀!”

事实胜于雄辩,考古发现是对人们质疑的历史事件最好的证明。1984年,在马鞍山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出土了一件距今1700年的漆木屐。这件漆木屐的出土,直接在日本炸开了锅,日本专家看了之后,脸都绿了。1700年前,当时的日本人连成套的衣服都没有吧,还木屐做梦吧!

这件三国时期漆木屐的考古发现直接以以实物证明了木屐为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历史事实,让日本人闭口不言。有本事继续坚持称是你们日本人的祖先发明的呀,或者来中国认祖宗呀!如果真的来了,我们也不稀罕,我们才没有他们这些厚颜无耻之徒的子孙后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