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鱼为什么“饿”不死?
优质回答:
小时候养过一条鲫鱼,到现在10来年了,还好好地在水里。养过鱼的朋友都知道,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很常见。
农村有不少地方都采用古法养鱼——准备一个大水缸,里面的水藻长起来之后,就把各种鱼放到里面,像小鲫鱼、鳑鲏鱼、斗鱼等。即便不投食,三五年之后不少鱼还能活着,这种现象让很多人以为鱼是“饿”不死的。
▲▲美丽的高体鳑鲏,在农村又叫菜板鱼。
事实上,水缸里的鱼并不是一点东西都没有进食。有心的朋友都会留意到,一场大雨过后庭院里的水桶和盆里往往都会盛满积水,过一段时间后里面就能看到一些来回抖动的小虫,这其实是摇蚊幼虫。
摇蚊是双翅目摇蚊科的一种昆虫,全世界有5000多种,分布极为广泛。雌性的摇蚊在水面上产卵,一次就能产下几十枚卵,水中的卵子不需要受精就能够直接孵化成幼虫。对于鳑鲏、鲫鱼来说,这些幼虫营养丰富,是非常好的生物饵料。
▲▲摇蚊及其幼虫
水缸里的鲫鱼看起来什么都没有投喂,但事实上,水缸里会产生很多像摇蚊幼虫一样天然的饵料。虽然这些昆虫在数量上不至于让鲫鱼“大快朵颐”、“顿顿饱餐”,但在饥饿的时候“打打牙祭”还是没有问题的。
2018年夏天,我从小河里特意捉了不少鳑鲏、爬地虎,还有很多叫不上来名字的野杂鱼,把它们统一放到一个透明的养鱼水缸中。接着,我用实现收集好的摇蚊幼虫投喂,结果鱼缸瞬时就“炸开了锅”,鱼儿的抢食现象非常激烈,几乎是一口一个。当天下午,水缸中就发现了不少粪便——由此可见,摇蚊幼虫还是很受鱼儿们“欢迎”的。
另外,如果水池或者缸里的水长时间不换,水质就会逐渐老化,富营养化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藻类等浮游植物的密度会越来越高。有些鱼类就是以浮游植物直接为食的,比如四大家鱼之一的白鲢。另外当浮游植物的数量起来了,各种浮游动物就会紧接着繁荣兴盛起来,这些都是鲫鱼、鳑鲏鱼的可口食物。
关于鱼类的耐饥饿能力,国内也有不少专业的研究。
一般来说,受到饥饿胁迫的鱼类在形态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体型消瘦、头大体小,解剖之后可以发现肠管变细、肝胰脏缩小、卵巢也会发育不良等现象。
1963年,两位国外学者首先提出了仔鱼在忍受饥饿时出现的“不可逆点”(PNR),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不可逆点”指的是:当仔鱼饥饿到一定程度时,虽然还能存活较长一段时间,但由于过于虚弱,此时的仔鱼已经失去了恢复摄食的能力——此时即便投喂丰富且适口的饵料,仔鱼也不能正常摄食,也就是所谓的“生态死亡”。
对于成鱼来讲,耐不耐饥饿主要跟温度有关。鱼类是典型的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显著下降,代谢水平也会大大降低。当鱼类因温度过低或者严重缺水时就会进入休眠状态,最常见的就是鲤鱼的越冬现象,非洲肺鱼长达3~5年的深度休眠也是类似的原理,本质上都是受到了胁迫而不得不对代谢、生理进行调节。
但话说回来,饥饿对鱼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导致消化能力和免疫力下降。
2002年钱云霞等学者研究了饥饿对鱼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的饥饿会导致鱼类消化蛋白酶的活力显著降低,其中肝脏蛋白酶的活力下降速度最快。
2006年国内的学者又发现,饥饿会导致黄颡鱼的抗菌活力下降,溶菌酶的活性也随之下降。当饥饿到了24天时,黄颡鱼的免疫力就很低了,各种病原菌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黄颡鱼
总之,鱼类“饿”不死只是一种假象,如果将鱼池里的水全部都换成纯净水,不含有任何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那么鱼被饿死只是迟早的问题。即便不被饿死,随着鱼体免疫能力的下降,在后期也很有可能因感染细菌性疾病而死亡。
像题主所说的那样,水缸中的鲫鱼能活很长时间,那是因为水缸中还是有不少生物饵料的,只不过这些“食物”很难用肉眼观察到罢了。当然了,在挨饿的情况下鱼类也会通过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肌肉中的蛋白质“艰难度日”,从外观上看起来就是长不大(或者越长越瘦小)了。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没有放鱼苗的水塘里会自动“长”生小鱼?而这些小鱼没有人去投喂食物,它们是如何生长的?不会饿死吗?20年养鱼老师傅告诉我,只要水里有这些东西,鱼就不会饿死!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自然发生论,他认为动物的内脏,以及腐烂的肉可以产生生命。自然发生论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这种理论提出后,很多科学家纷纷进行模拟实验。19世纪法国科学家就做了以下实验:将谷物粮食、破旧衣服塞入瓶中,放在阴暗的角落里,没想到21天后瓶子里竟然“长出了老鼠”,而且这些“长出来的老鼠”和普通的老鼠一模一样。
其实这种“自然发生论现象”生活中也很常见,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应该遇到过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农村一些无主的鱼塘、水沟,没有人放任何鱼苗,过了很多年后,里面竟然出现了很多鱼,而且这些鱼种类各式各样,非但没有饿死,反而长的特别肥。
这些鱼到底从哪里来的?这么多年不吃饲料,为什么没有被饿死?
荒废多年的水塘,里面却捞出100多斤鱼。
在我们湖北农村老家,农民们以种植水稻为主,有的还会在自家后院里挖一个小池塘,种植一些莲藕。
我家以前也挖了一个小水塘种过莲藕,后来因为产量不好,运到县城里也卖不上好的价位,水塘也就渐渐荒废了,之后全家都搬到城里打工,除了过年才会返回农村小住几天。
但是在几年前农村老屋里却发现了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
几年前亲戚家孩子结婚,我们回农村参加婚礼,因为亲戚家生活条件不太好,婚房太小,招待不了太多的宾客,就想借用我家老屋用来招待女方娘家亲戚。
老屋常年不住人,院子里杂草横生,各个房间也都落了一些灰尘,爸妈同意亲戚的请求后,连忙吩咐我们回老屋做卫生,简单布置房间。
当我和弟弟在后院薅杂草时,弟弟突然发现后院的那个荒废多年、杂草遍地的水塘里竟然咕噜噜的冒着泡,时不时还传来一些奇怪的声响。
我们担心是水蛇在水塘里筑巢,就拿着棍子去搅动水塘里的水,想要把水蛇赶走,以免它们跑出来咬伤孩子。没想到一搅动,里面咕噜噜的冒出好多鱼。看到好多鱼在泥水里游来游去,我跟弟弟赶紧去喊爸妈,爸妈听到水塘里有鱼,都不敢相信。
爸爸询问了附近的邻居,是否借用我家水塘养鱼了,邻居们则表示没人在里面投放鱼苗。
我们用水泵把水塘抽干后,竟然从里面捞出了100多斤的鱼,其中还有一条5斤的野生大泥鳅,大伙都觉得稀奇不已,这么多年没人料理的水塘,突然有了鱼不说,而且这些鱼还都长的膘肥体壮的,到底是靠什么活下来的?
鱼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在家养过观赏鱼的朋友们应该有所了解,相较于猫狗,鱼是一种特别麻烦的宠物。作为一种“冷血无情”的宠物,鱼不但不会跟人类互动玩耍,对水缸里的生活环境要求还特别高。
很多观赏鱼养起来特别讲究,不但要有氧气泵,烤灯、还要保证水质干净,每隔几天就得换水,鱼饲料方面也要求特别精细,特别是一些高档观赏鱼,比如:金龙鱼、银龙鱼、罗汉鱼、锦鲤等,价位贵不说,养起来也特别麻烦,稍有忽略,鱼就容易生病死亡,连续饿几天不喂吃的,必死无疑。
同样是鱼类,为什么养在家中的观赏鱼生活如此讲究,没人喂食就容易饿死?而生活在农村水塘、鱼塘里的鱼,却饿不死呢?
鱼属于水生动物,水对鱼来说至关重要,是鱼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整体来说,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的鱼,生存条件也是不同的。鱼的生存环境可以大致分为四种:
1、生活在小水沟里的鱼。
一般小水沟的面积不大,水沟的形成大多数都是人为无意中造成的,比如车辆把路面压坏了没有及时修补,雨水存积后就形成了小水沟。还有就是人为故意造成的,比如故意挖了一个小水沟用于家庭排水。
这样的小水沟都是“死水”,水源多以雨水为主,人工排水为辅。而且很多水沟大多是密闭式的,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所以沟里的水很容易干枯,并且水质差,甚至没有其他生物,水里缺少鱼需要的营养物质,一旦没有人喂食,生活在水沟里的鱼很容易饿死。
2、生活在鱼塘里的鱼。
农村出现的“新挖的鱼塘不投放鱼苗,莫名其妙出鱼”的现象常见于鱼塘。农村鱼塘的面积比较大,水容量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储水能力,虽然里面的水也是“死水”,但是因为鱼塘比较深,可以靠自然雨水自足,不容易干枯,即便是遇到干旱季节,也可以依靠人工蓄水来保证鱼塘里有充足的水源。
鱼塘里一般淤泥多,塘水浑浊腐臭,水质较差,但是鱼塘里也会生长出一些浮萍、杂草等生物,水里的营养物质充足,能满足鱼的基本生存需求。所以,生活在鱼塘里的野生小鱼,寿命会比较长。
3、生活在河流小溪里的鱼。
河流小溪属于“活水”,水流一直在不停流动,水里杂质比较少,水源相对于死水潭来说比较干净。
但是河流小溪里的鱼却很少,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河流里的水由于有供水的源头,很难干枯,但因过于清澈,生物稀少,营养物质不丰富。
所以小鱼们不会长久固定的生活在河流里,只要鱼愿意游动,它们就会顺着河流游向大海。
4、生活在大海里的鱼。
大海里空间广阔,鱼永远不会担心水源会枯竭。海里生物丰富,有着鱼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同时也有着极大地生存风险,海中的水生动物种类繁多,鱼在大海里是每一种水生动物的“共享型食物”,几乎是所有动物口中美食。
因此,生活在大海中的鱼需要随时随地的保持警戒,且只能群居生活,一旦落单了就容易被其他动物吃掉,寿命长短全靠其他动物掌控。
鱼吃什么食物?
鱼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鱼寿命长短也各不相同,有的鱼只要食物充足,水源充足,甚至能活上百年而不死。
鱼类属于杂食性动物,我们平时在家饲养观赏鱼时,一般喂得都是人工合成的鱼粮、鱼饲料,针对不同品种的鱼,人们会合成加工出不同口味的鱼饲料。
常见的观赏鱼的鱼饲料,成分主要是:各种小麦粉、淀粉、酵母粉、麦麸粉,各种鱼粉、虾粉,干贝粉,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和维生素。
由此可见,鱼这种杂食性动物是又吃肉又吃素。而对于野生的鱼,吃的虽不是人工鱼粮,但却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食物,比如昆虫、水草、藻类等。
无人问津的鱼塘,鱼为什么饿不死?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鱼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小麦玉米这样的粗粮,也能吃虾贝这样的肉,更能吃一些体积比它小的动物,比如蚯蚓、泥鳅等。
而观赏鱼主要是生活在鱼缸里,食物除了鱼粮就是鱼粮,品种有限,一旦人类不及时喂养,又没有来自外界的食物,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饿死。
但是无人问津的鱼塘,只要水源足够,绝对一条鱼都不会饿死,原因如下:
1、鱼塘里一般淤泥多,塘水浑浊腐臭,水质较差,但也因此会长出一些浮萍、杂草等生物,这些生物都能成为鱼的食物。
2、有一些鸟类停在鱼塘上喝水时,如果无意间把一些虫子掉进鱼塘里,或者把一些虫卵掉进鱼塘里,这些虫子也能成为鱼食。
3、鱼塘除了鱼可能还有其他的微生物、物质,甚至有些鱼还喜欢吃粪便,比如清道夫,就是靠吃其他鱼的粪便生存。如果农村中一些牛羊路过鱼塘,无意中把粪便拉入水中,这些粪便也能成为鱼的食物。
4、而且大部分鱼虾都有冬眠和夏伏的习惯,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处于“假死”状态,新陈代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对于体内的营养消耗和需求也就很低,即便长时间不进食也不会死,顶多就是生长发育的缓慢。
荒废的鱼塘里,没人放鱼苗,为什么会“长”出鱼?
在一些“鱼米之乡”,荒废的鱼塘自己“长”出鱼的现象很常见,甚至有些农民故意在山上挖一个泥塘,灌满水后让其“自生自灭”,间隔一段时间后上山去泥塘里收鱼。
但是这种现象在北方、东北地区的农村就不会发生,主要原因还是跟气候有关。北方冬天气候太过寒冷,鱼塘里的水气温低就会结冰,水结冰后,鱼就会冻死。所以,鱼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南北两地迁徙。
在“鱼米之乡”,这种想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鱼群迁移过程中,带来了一些鱼籽。
南方天气温暖,鱼群在迁徙过冬也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来游动,所以水里会有很多鱼籽、鱼苗,特别是鱼籽,用肉眼几乎看不清,如果人们在挖鱼塘时,引入的水里含有这些鱼籽、鱼苗,自然随着时间长短就会孵化出鱼。
2、来自于鸟类的搬运。
有些鸟类除了吃虫,还吃鱼。假设鸟吃鱼时,嘴里携带了一些鱼籽,或者爪子上沾了一些鱼籽,如果飞到了鱼塘边喝水时无意间把这些鱼籽摔进水里,就有可能孵化成鱼。
除此之外,鱼籽也可以粘附在其它植物的叶子上,一旦这些植物叶子被风雨折断并吹落在新挖的鱼塘中,就有可能孵化出鱼来。
3、鱼塘里会有一些放生的鱼。
有很多人喜欢买一些鱼、虾、泥鳅去水塘里放生,还有一些野钓的人,如果钓上来一些个头比较小的鱼,不想要了也会随手丢到一些鱼塘水沟里。
4、农村稻田养鱼里的漏网之鱼。
农村很多鱼塘都挨着稻田,农村里一直流行着稻田养鱼的养殖模式,农民们把鱼养在稻田里,用鱼的粪便来壮养稻田。但如果稻田里的沟挖的不深,一旦到了雨水季节,雨水充足时就会把稻田淹没,稻田里水一多,鱼也会顺着水“逃跑”进隔壁的鱼塘里。
结语。
综上述所,只要不是家中饲养的观赏鱼,鱼的寿命一般都会比较长,比如鲸鲨,可以活70-100年左右,普通的鲨鱼可以活30年,观赏鱼如果在主人的悉心照顾下也能活5-10年。
而野生鱼寿命之所以比观赏鱼强,是因为野生鱼不用依赖于人类的喂养,直白点就是“轻易饿不死”,就算没有鱼饲料,也能依靠水中的其他食物来生存下去。再加上鱼本身就是杂食性动物,就像老鼠一样,只要有口吃的绝不会让自己饿着。
其他网友回答
本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去年,我在河里打水浇菜秧的时候,无意间得到一条很小的鲫鱼,便把它放入一个小水缸里,水缸里的水基本上一直保持较为干净,一直到今年上个月,把鱼捞出来的时候,它还是活崩乱跳的,一点也不像饿得要死要活的样子,只是感觉鱼的身体颜色好像比以前淡了些,而且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上也没怎么长大,似乎比去年抓到的时候大不了多少,可见鱼非常耐饥饿,正如民间常听人说:只要有水,鱼就能活着饿不死。本人觉得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鱼是冷血动物,在生存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有限,相对于普通的温血动物应该少得多。再者如果食物太少时,鱼会自己调节生理机能,如适当降低体温,减少活动量,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消耗。
2、鱼的食物具有多样性。普通的水中有不少微生物,在适当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还会迅速繁殖,为鱼提供了食物来源。水中有了鱼的粪便等有机物后,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藻类,而藻类植物也同样是鱼的食物,为鱼的生存提供了可能。
3、有鱼的水不可能处于全封闭的真空状态,势必有蚊子、蜻蜓等昆虫在水中产卵繁殖,这样,蚊子等昆虫不仅有可能成为鱼的食物,而且它们的卵及幼虫都为鱼提供了食物来源。
总之,鱼确实很难饿死,但是,如果在范围有限的水中投放的鱼数量过多,超过了鱼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每条鱼所能找到的食物大大低于鱼维持生存所消耗的能量,应该有饿死的可能,就算不饿死,也会因水中氧气被众多鱼消耗殆尽而窒息致死。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