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呆若木鸡的意思(呆若木鸡蕴含了什么道理)

网友提问:

在《庄子》中,为什么“呆若木鸡”被认为是斗鸡的最高境界?

优质回答:

谢邀。

呆若木鸡的本意是形容一个人突然呆住发愣,有点傻的意思。但是,在庄子思想中,这又是一种大巧若拙、抱朴守拙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有点像即使我不去争斗不去抢夺,也同样有我的世界,我也同样能够散发光芒取得胜利。

我们都知道在斗鸡场合中,两只鸡互相争斗互不相让,台上的鸡竞争激烈,台下的观众也看得激动万分、热血沸腾。古代有一则寓言故事,是说齐宣王业余爱好斗鸡,便叫一个大臣专门训练斗鸡。某一日,齐宣王心血来潮突然想斗鸡,便问大臣鸡是否已经训练好了,是否可以做好战斗的准备。大臣淡然的告诉齐宣王还得再等等。又过了一段时间,当齐宣王问大臣时,大臣依然说还差一点,还不够呆。齐宣王看这只鸡气势汹汹的样子完全可以上场,但是大臣说还欠缺火候。

过了一段时间后,齐宣王终于按捺不住了,便问大臣原因,这时候,大臣不慌不忙的说已经可以了,鸡已经达到境界很呆了,可以上场了。等到上场时,比赛还未开始,其他的鸡看见这只貌似很呆的鸡后纷纷退场,于是,便有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

在这里,这种思想之所以被称为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因为我不露锋芒,但是我的气场足以秒杀所有人。真正厉害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从来不去向外界展示自己有多少耀眼的羽毛或者多少光芒万丈的成绩,相反,他们不动声色,也不去比拼争斗,看起来甚至有点愚笨,但恰好是这样的人与思想才能锻炼他成为有智慧的人。

所以,这也提醒了我们做人要淡定,不要心气浮躁,要做到心神合一方能赢。

其他网友回答

庄子是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道家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和我们的常识、和儒家哲学反着来。儒家哲学说有为,庄子说不对要无为,儒家哲学说要积极进取,庄子说不对,要清静无为。儒家哲学说要学习圣人有利于社会,道家哲学说不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儒家哲学提倡仁义礼智等道德,道家哲学说这些都是祸乱的根源。儒家哲学说要聪明智慧,庄子说不对,要追求呆若木鸡的境界。

由此可知,呆若木鸡这个词,在庄子的哲学中有特定的含义。文字演变到现在,我们常常把庄子的意思搞反了。比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我们常常以为庄子是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珍惜一切时间去学习。但是错了,庄子不是那样的人,庄子的意思是说,这世界上的知识简直是无穷无尽,你还跟个大傻帽一样去学习,那不是很傻吗?所以庄子是主张清静无为的。同样,在呆若木鸡上,庄子的原意是做人你就别装,你就保持内心的清净状态就好。道家哲学中有一种很厉害的辩证法,这是老子的观点。老子认为事物是矛盾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聪明,但是聪明到极点就是笨,你看起来很笨,但是笨到极点,就是聪明。这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

我们来看看庄子的原文是怎么说的: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翻译成现代文:

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

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而得意洋洋呢。”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看见别的鸡就像上去打架。”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应了。”

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打过架的同学都知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在武功之中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他已经忘记了一切,一切的招数都是发自内心发自本能而浑然天成,这种人你看着很呆,其实他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气,这种气能让你不寒而栗。就像那只眼中已经无鸡的鸡一样,已经到了最高境界,无怪乎其他的鸡,看见它就跑了。这在兵法中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何必要和你动武呢?我只要吓跑你就行了。

所以,庄子用呆如木鸡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人不要太聪明,太聪明会被人看穿,你就呆一点傻一点,最好能达到呆如木鸡的状态。

其他网友回答

胜而待战,处变不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