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合称(张辽 乐进 张郃)

网友提问: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都是怎么死的?演义中与正史上有何不同?

优质回答:

这五人中于禁、张郃两人在演义和正史上死法接近,乐进没有提到,张辽和徐晃则被演义坑了。下面分别比较一下:

张辽

张辽在演义中是跟着曹丕伐吴时,曹丕中了吴军之计,被徐盛杀得大败。曹丕好不容易逃到淮河时又遇到火攻,张辽死命保着曹丕杀出重围,结果遇到丁奉,被一箭射中腰间,虽然被徐晃救出,不过后来还是伤重而死。

在正史上,张辽则是镇守扬州,后来因为病重在江都去世,算是善终。

乐进

乐进在演义中没有提到如何去世,他最后一次出场是濡须之战对战凌统,两人杀了一个难分难解。曹操命曹休冷箭暗算凌统,将他射落马下。乐进正要去杀凌统,却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也翻身落马。此后乐进再未出现,不排除重伤去世的可能。

正史上乐进同样是善终,在建安二十三年去世。

于禁

于禁在演义和正史上死法差不多,都是因为水淹七军被俘,后来虽然被放回,但是曹丕却在高陵内画上水淹七军时于禁降服时的样子,然后让于禁去看。于禁看到以后羞愧难当,回去以后就病死了。

张郃

张郃同样在演义和正史上死法相仿,都是中了诸葛亮的计,在木门道中被乱箭射死。唯一的区别是演义中张郃是自己请命去追,结果中计而死。正史上则是司马懿命张郃去追,张郃认为不可追击,然而司马懿是主将,坚持让张郃去追击。张郃无奈之下只能服从命令,可谓死的冤枉。

徐晃

徐晃在演义中是孟达在上庸造反时,他作为先锋去平叛。结果徐晃马太快,冲到了城下,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最后伤重不治而死。

而正史上徐晃是在镇守襄阳期间,生病不治,在太和元年去世,也是善终。

其他网友回答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并称为“五子良将”,是曹操最为倚重的猛将,他们为曹操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他们五位是怎么死的?战死?病死?还是寿终正寝的呢?

张辽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最早他是跟着吕布混的,吕布死了之后,张辽投降了曹操,从此人生开了挂,逢战必有他,胜多败少,而且存活指数很高,很少挂彩。

他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以八百壮士击溃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孙权吓得没头苍蝇似的,四处逃窜,此战,孙权沦为了笑柄,后人送乐一个形象的绰号“孙十万”,而张辽一战成名,人称“张八百”。

演义中,张辽是与东吴作战时,被丁奉射中了腰部,伤重不治而亡的,这与正史区别很大,在正史上,张辽并没有受伤,而是生了重病,医治无效死亡的!

乐进

乐进存在感不是很强,名气不是很响,有点不温不火,当然,这是罗贯中有关系,乐进大多与东吴交战,很少与刘备交战,而罗贯中只要写的刘备,自然出场次数就少了。

说起来,乐进是个老干部,他的资格比张辽还要老,曹操刚刚起兵,他就报名加入了,算是曹操的嫡系。

演义中,乐进是与东吴作战时,被乱箭射中了面门,栽了下来,被人救起,后来就没了乐近的消息了,是死是活,演义没有交待,不过在正史中,乐近也是病死的。

于禁

于禁也是一名老干部,跟着曹操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可惜最后,一世英名毁于关羽之手。

关羽水淹七军,捉住了于禁和庞德,庞德誓死不降,破口大骂,关羽一气之下,斩了他,而于禁为了苟活下来,摇尾乞怜,最后关羽饶了他的性命。

关羽兵败被杀之后,于禁被带到了东吴,在东吴,受到了冷遇,别人都瞧不起他,耻笑他是个软骨头,于禁忧愤不已。

后来,于禁回到了北方,曹丕难掩鄙夷之色,甚至故意羞辱于他,于禁愈加愤懑,不久郁郁而终,总的来看,演义中的结局和正史中的基本差不多。

徐晃

徐晃名气很响,有周亚夫之风,很受曹操器重,襄樊之战,他与须发花白的关羽打了一架,关羽肩伤发作,败下阵来。

演义中,徐晃死于孟达之手,孟达一箭射来,恰好射中了徐晃的脑门,当场毙命!

正史中,徐晃是病死的!

张郃

当年黄忠杀了夏侯渊,刘备惊喜之余不无遗憾,叹道:“要是杀了张郃这小子,就更好了!”,可见张郃的分量。

演义中,诸葛亮撤退,张郃要去追,但司马懿拦着不让,但张郃非要去,结果中了埋伏,被射成了筛子。

不过在正史中,完全反过来了,司马懿派张郃追击,但张郃心有疑虑,怕中了计,司马懿却下了死命令,非要张郃去追,结果张郃悲剧了!

有人认为,司马懿故意整死了张郃,因为张郃是曹操最后的嫡系,是司马懿夺权的最大障碍,但其实这是阴谋论,高平陵政变是18年后的事情了,司马懿再老谋深算,也算不出他能活到那个时候!

司马懿是无辜的!

其他网友回答

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曹魏集团五子良将,与刘备蜀汉集团的五虎上将齐名。

都说《三国演义》七分真实,三分虚假,咱们来捋一捋演义与正史上五子良将的变化有多大。

一,张辽

演义:

小说里,曹丕点起大军御驾亲征,想要教训东吴,张辽为随军大将。东吴方面收到风,徐盛踊跃请战,被孙权任命为主将,徐盛不愧是名将,他一夜之间,在建业(今南京)筑起了绵延百里长的连城,城上扎有芦苇做的假人,曹军不知,看到后大惊失色。

要命的是,曹军搭乘大船已航行到了江中心,进退不得,恰巧曹丕的旗舰又遇上风浪,整船差点被掀翻了,吓坏了不会游泳的曹兵。

这时候,曹真派来了小船来救曹丕。

屋漏偏逢雨,曹丕刚上岸来听斥候报赵云要攻击长安,曹军急急忙忙往回赶,这时候被埋伏在岸上的丁奉部截住厮杀,张辽迎战丁奉时,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幸好得徐晃救了,回到许昌后不久,箭疮崩裂而死。

小说特别喜欢用箭疮崩裂死来给大将做终结,不知道是不是特殊爱好。

正史:

正史上说张辽是得病死的,他一直驻扎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当得知他生病时,曹丕派刘晔带很多太医去给张辽治病。可惜,在病刚刚有些好的时候,他又被曹丕派出战东吴,并取得了胜利,不久,病情复发,死在江都了。

“辽还屯雍丘,得疾。……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三国志·张辽传》

二,于禁

于禁,晚年是比较凄凉的,且他履历上因为投降而带上了污点。

演义:

之前因为关羽攻击襄樊,而于禁和庞德被派去救援,却被关羽掘开汉水,水淹七军,成就了关羽威震华夏的赫赫之名。

此战中,庞德宁死不屈,被关羽斩于阵前,而于禁却向关羽投降了。

当吴军擒杀关羽,把于禁放回去的时候,整个曹魏集团的人都嘲笑于禁的软弱怕死。

曹丕也鄙视于禁的为人,特意派人在曹操陵墓的墙壁上,画上关云长水淹七军,庞德站着死,而他于禁跪着生的画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禁见到后,又羞又愤,气出了病来,不久就死去。

小说里于禁的结局和正史上的一样,罗贯中先生没有修改。

正史:

“帝(曹丕 )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三国志·于禁传》

三,乐进

演义: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这是乐进最后一次跑龙套。此章讲濡须口之战,甘宁刚刚百骑劫曹营回来,凌统眼红甘宁出了风头,他也向孙权请战。

恰巧张辽带兵来骂吴军挑战,凌统遂带兵迎上去,这时候张辽派出乐进迎战凌统,两人拼斗了50多回合也不见分胜负,曹休在一旁放冷箭,射中了凌统的战马,凌统被战马掀翻倒地,乐进刚想一枪结果了他,谁知道乐进的面门中了一发冷箭,原来是甘宁阴射他的。

双方军队救回各自的主将,曹操也叫乐进回军帐里去治疗。此后,再无乐进的戏份了。

笔者觉得罗贯中先生应该也安排个箭疮迸发的。

正史:

《三国志》里对乐进结局的描述非常少,而且死得也很突然,之间还好好的加官进爵,就是突然死了,难道是寿命到了?

“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三国志·乐进传》

四,徐晃

演义:

魏国边将孟达,想投降蜀国,联络了诸葛亮,约定时间举事。

但是,此事被金城太守申仪家人泄密给了司马懿,司马懿迅速带领大军前去平乱,刚好遇上了半路上晃荡的徐晃,徐晃自告奋勇做先锋大将。

这时,孟达在新城还没举事,看到徐晃带领一票人马来到,并大骂他孟达反贼,孟达大惊之下,取过弓箭拉满一射,谁知道歪打正着,射着了徐晃额头,徐晃军士们赶紧把他救回来医治,但已无力回天,徐晃当晚即身死,享年五十九岁。

正史:

历史上并没说徐晃死于公元227年,是病死的,至于是何病,史料没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三国志·徐晃传》

五,张郃

演义:

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的时候,因为无什么战果,而且收到信息说魏国想邀吴国从合击蜀国,诸葛亮遂急急忙忙退兵了,这时候司马懿问各位将领,谁敢追击?

这时候张郃最后一次上场了,他竟然打了鸡血一样要追击蜀军,司马懿“好心”提醒,要小心埋伏哦。

张郃还是没听,然后嗷嗷的追上去干蜀军,谁知在剑阁那里中了蜀军的埋伏,被万箭穿心射死了。

正史:

历史上的张郃结局和演义一样的,地点、时间、中埋伏被箭射死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张郃是被司马懿阴死的,本来诸葛亮退走,张郃是不想追击的,但是司马懿利用主帅的身份强逼张郃去追击,致使张郃中埋伏被射中右腿死,此事记录在魏略里。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右髀而死。”——《魏略》

总体上来说,小说和正史出入不是很大,真正是三分虚假,七分真实,但是三国演义千万不能当为历史去看,因为大部分细节问题,都是艺术修改过的,历史并没发生过的。

就已张郃来说,这是司马懿为掌权排除异己,而阴死了他。在小说里却说是张郃贪功追击,冒失而死,是偏离了历史的。

文:梁生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红辰,为您解答。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他们是除宗亲八虎骑外,曹操征战天下最得力的功臣。《三国志》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若问他们五人是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完全篡改了历史的真相。

张辽

张辽先后跟过的主公分别是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最后成了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

演义中,他跟随曹丕征讨东吴,兵败之后为了掩护曹丕,被吴将丁奉用弓箭射中腰部,回许昌后箭疮迸裂而亡。

正史中,张辽驻军在合肥,死死扼住了东吴北伐的脚步。在合肥,张辽以7000人打败了孙权100000大军,几乎活捉孙权,魏文帝曹丕赞道:“吾之召虎”。在孙权表面归顺之后,张辽返回雍丘驻守,在这期间生病了。公元222年,孙权再次反叛,张辽不得不带病回到了前线,击败吴将吕范后病情加重,最终张辽在江都病逝。

乐进

乐进在曹操麾下从小兵做起的,他作战勇猛,后来担任了军中的假司马、陷阵都尉。

演义中,跟随曹操征讨孙权时,于阵前乐进和吴将凌统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腹黑,命曹休放暗箭,射死了凌统战马,眼看凌统就要命丧乐进枪下,吴将甘宁出手,一箭射伤了乐进,之后再没出场。

正史中,乐进曾在安众征讨过张绣,在下邳围攻过吕布,在沛县击败过刘备等,后来又和张辽、李典取得了逍遥津大捷(7千破10万)。战功赫赫,被升为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去世,谥号为威侯。

于禁

黄巾之乱中,朝廷诏令天下义士举兵平叛,于禁跟随鲍信起兵。曹操担任衮州刺史时,于禁投入了曹操麾下,隶属将军王朗,王朗认为他有奇才便举荐给曹操,在曹操帐下受到了重用。

演义中,于禁被刻画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战役中,作为先锋的庞德用弓箭射伤了关羽,本有机会斩杀了关羽,于禁眼看庞德要立此大功,遂鸣金收兵,错失了良机。

战败后,于禁和庞德都被关羽俘虏,庞德拒绝投降,慷慨赴死;而于禁在演义中原话是:“拜伏于地,乞哀请命。”等于禁辗转回到魏国后,受到同僚的鄙视,曹丕发配他看护曹操陵墓。于禁看到陵墓石壁上自己战败乞降的画后,羞愤而死。

正史中,得知庞德被杀、于禁降敌的消息后,曹丕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等于禁回到魏国,曹丕就派于禁拜谒曹操陵墓,预先在陵堂上画关羽胜利,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投降的情状。于禁看到后,惭愧愤恨,发病而死,谥号为厉侯。

徐晃

徐晃原本是杨奉的部将,董卓死后,护送汉献帝回洛阳有功,被封为都亭侯,之后归附了曹操。

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徐晃跟随司马懿,征讨与诸葛亮的盟友孟达。他在城前骂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不治身亡。

正史中,徐晃跟随曹操击溃了刘备,又打败了袁绍大将颜良和文丑,夺取白马城等。徐晃于公元226年病逝,谥号为壮侯。

张郃

张郃,字俊乂,原本在袁绍帐下为将,袁绍失败后,曹操听说张郃归附了,大喜道:“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演义中,蜀国北伐,张郃跟随司马懿在岐山与诸葛亮对阵。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兵必有埋伏,张郃立功心切,执意要去追杀逃跑的蜀军,在剑阁木门谷中了埋伏,被上万弓弩手围困,万箭穿身而死。

正史中,张郃跟随曹操讨管承、破马超、征张鲁、却刘备等,屡立战功。诸葛亮退兵后,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在木门谷和诸葛亮部队交战,流箭射中张郃的右边膝盖,因此阵亡,谥号为壮侯。

红辰说

我们不能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看,五子良将的结局在正史和演义中大相径庭。只有于禁有了降敌的前科,看到自己投降时卑躬曲膝的画羞愤而死,足够吸引眼球,所以在演义小说中就没有再次深加工。关注@红辰梦劫,带你穿越时光长河,领略不一样的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五子良将”,世人也往往喜欢拿五子良将与蜀汉的“五虎大将”相比,人们对五虎将的生平和结局十分熟悉,那么,曹魏“五子良将”的结局又是什么?

张辽

张辽可以说是“五子良将”中成就最高的,其“威震逍遥津”让人津津乐道,镇守合肥之时,带领八百精兵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当时。张辽“被甲执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张辽冲至孙权麾下,呵斥孙权下来决战,“权不敢动”。

张辽长期在抗吴一线,可谓威震东吴,即使在生病期间,孙权告诫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就在张辽临死这一年,张辽还与诸将大破吴将吕范。战后,不仅病重,死于江都。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张辽却是死于吴将丁奉箭下。

岸上 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急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 同保魏主而走,折军无数。

张辽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 不在话下。

乐进

胆识过人,跟随曹操破吕布、征张绣,在官渡之战中,偷袭乌巢,阵斩淳于琼,之后大破袁谭,之后,驻守襄阳击退关羽、苏菲,征讨依附刘备的杜普、梁大,后又讨伐孙权,均取得不凡业绩,立下赫赫战功,并且后来还与张辽一同驻守合肥。所以,曹操评价乐进以及于禁、张辽: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

建安二十三年去世,谥号“威候”。

总体来说,乐进在《三国演义》中存在感还是比较低的,在第六十八回记载乐进中了甘宁一箭,翻身落马,曹操让他在帐中跳至,之后,便再未出现。再出场,就已经是乐进之子乐綝。

于禁

提到于禁,自然想到的是关羽“水淹七军“,于禁不得已投降关羽,而与之对比的是副将庞德不屈被杀,由此于禁也被不少人诟病。其实,前期于禁也是屡立战功,很受曹操器重,他是曹操将领中唯一假节钺之人。

但是于禁投降关羽不禁让曹操大失所望,听到于禁投降以后,曹操感慨不已: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也正是晚节不保,使得于禁晚景凄凉。关羽“水淹七军”,不久被孙权偷袭,兵败身亡,孙权将于禁放回曹魏。曹丕见到于禁,此时他“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涕泣顿首”,虽然曹丕还是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但是他对于禁晚节不保,毕竟不能释怀,在于禁出使吴国之时,让他拜谒曹操高陵。却在陵屋内画着“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以此羞辱于禁,于禁“”惭恚发病薨“。

在于禁之死上,小说与史实差别不大。

张郃

早年为“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在五子良将中归附曹操是最晚的。张郃虽然成名较早,但是在关羽、张飞的将星璀璨的时代并不突出。最著名的当属与张飞瓦口关大战,可谓虽败犹荣。

但是,到了后期特别是诸葛亮北伐时期,张郃的勇武基本上是无敌存在了。特别是他在街亭大破马谡,是曹魏击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重要功臣。《三国志》记载: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张郃之死,《三国演义》与史实大致不差,都是中了司马懿诱敌之计,被射死。但具体的有出入,小说中说,

郃 大惊曰:“我中计矣!”急回马时,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路,中间只有一段空地,两边皆 是峭壁,郃进退无路。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 中。

张郃被乱箭射死。

《三国志》则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一个是交战时,被射中右膝。但是,在《三国志》中,裴松之引《魏略》中,还提到一件事,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张郃追击诸葛亮是司马懿下的命令,张郃本人认为“归军勿追”,张郃之死应该是司马懿指挥失当。考虑到陈寿是晋臣,应该是为司马懿避讳。当然,在小说中,则写的是张郃力主追击,而司马懿则比较持重,这或许是为了与司马懿一贯小心谨慎形象相一致。

徐晃

徐晃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在襄阳之战中,击退了关羽。在关羽退兵后,曹操置酒大会,当时诸军云集,只有徐晃的军队“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见后,赞叹徐晃:

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在《三国志》中记载徐晃于魏明帝时期,因病去世。而《三国演义》小说第九十四回中,徐晃却是被孟达射中了额头,当天晚上死于了营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