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位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为何以白马命名?)

网友提问: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起源于什么时候,距今又有多少年历史?

优质回答:

感谢小秘书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有歧义,中国有很多白马寺,通常来说这个第一古刹指的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不过,这个白马寺多次毁于战火,也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新中国的七十年代。那么就涉及到三个问题:白马寺的起源、河南洛阳白马寺的起源、河南洛阳白马寺这栋建筑物的起源。

一,白马寺的起源:白马寺为什么叫寺?为何又叫白马寺?为何白马寺这么多?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指的是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白马寺。

白马寺在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我的家乡就有一座白马寺,每年寺庙中的菩萨过生日那一天,来寺庙朝拜守岁的人超过十万人。这座寺庙的历史也很悠久,建于东晋时期,十分古老,但是寺庙非常小,小到和乡间的土地庙差不多大,也就几个平方的样子。后来在这座庙的外面建了一座大庙,这座大庙把原来的小庙放在了一个房间里,成了庙中有庙。

白马寺的起源涉及到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东汉明帝的故事。传说,东汉明帝即位后,在一个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色的人,头顶后挂着一轮白光,在他的寝宫飞了一圈,随后升到高空,往西飞走了。

汉明帝很在乎这个梦,第二天便召集一帮大学士过来解梦,但是大学士信的是儒家,是帮助皇帝治理国家,提供国策的,对于梦呀鬼呀神呀的,都是“鬼神敬而远之,子不怪语乱神”,没有人愿意说。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傅毅的官员,估计是早就和汉明帝商量好了这一出戏,于是就提出了佛的概念。他说:“天竺国的神仙叫做佛,佛就是金色,后脑勺带光圈的。”

然后,这个傅毅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释迦摩尼的故事,这压根就是在做思想动员,是准备在儒学的世界里,硬是引入佛学。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道德体系严重制约了皇权的神圣性,例如“五德轮回说”“天人感应说”“民贵君轻说”“华夷之说”。

自商朝开始,古代中国就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君主掌控世俗政权的同时,巫师祭祀的神权也被君权打倒,祭祀的权力被君主所掌握,君主成为了天子,掌握了和上天沟通的神权。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这意味着把君权和神权分离,君权处于神权之下。董仲舒自然不讨汉武帝喜欢,最后被贬镝,逐出了朝堂。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好与不好的一面。儒家思想更够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为帝国的大一统提供一定的保障。然而,儒家思想独霸以及限制皇权,冲击着祖先崇拜的神性。这个时候,佛教的“众生平等说”“来世轮回说”“灭苦说”就为祖先崇拜提供理论依据,对儒家的等级观、现世观、入世观造成冲击,为祖先崇拜,鬼神祭祀的高度统一性和神性提供了生存空间。

为了将儒家思想扬长避短,避免儒家思想对祖先崇拜、皇帝祭祀的神性造成冲击,引入外来思想就成为了必要。后来,佛学、道学、儒学构成了鼎立的局面,佛教、道教、儒教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了思想寄托,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另一方面说,东汉明帝之时,汉朝失去西域疆土已经半个世纪。西域已经不再是汉武帝扩张而至时的原始宗教,而是成为了万里佛土、僧民之地。汉明帝要归复西域,靠的是武力,要保持的西域稳固的统治,就需要掌控佛教。

于是,汉明帝就派了蔡愔和秦景两名官员去天竺迎取佛法,这两人带了一支使团沿着丝绸之路出发了,将在西域传佛经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名高僧带到了洛阳。

公元67年,两名高僧用白马驮着一尊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穿过西域以及河西走廊,回到了洛阳。第二年,汉明帝让两名高僧在洛阳翻译佛经,同时在洛阳建造了一座佛院,这座佛院就是白马寺。因为把送经书的白马也供养在白马寺,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便将这座佛院命名为白马。因为翻译佛经是官方的使命,带有政府机构的意味,相当于沙门干大学士的活,所以白马佛院又被称为白马寺,成为了像大理寺、鸿胪寺等一样政府机构。

后来各个地区在建立寺庙之时,若是带有官方的性质,都会被称为白马寺。

由此,白马寺的起源时间是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现在是2019年,距今是1951年。

二,河南洛阳白马寺的起源:白马寺是官府,还是庙宇?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修好了,作为两名高僧翻译佛经的住所。这个白马寺的性质还是相对于东汉王朝的衙门,而不是宗教意义的庙宇。两位高僧在白马寺翻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这本经书影响很多,后来传播至朝鲜、日本、又通过丝绸之路反向影响西域。没有错,就是《韦小宝》电视剧里要找到的八本四十二章经。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很多位西域高僧来到白马寺翻译经文,在公元68年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从这里翻译而出。所以,河南洛阳白马寺有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一百五十多年,白马寺还只是东汉王朝的官府,还是承担翻译责任的衙门,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寺庙,庙宇,还不是老百姓烧香朝拜的宗教场所。

到了三国曹魏时期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前后,西域进入了混乱时期,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康居王国、乌孙王国都先后土崩瓦解,战火连天。而进入三国末期的中原却在局部统一之下,社会比较稳定。

西域各藩国崩溃后,波斯第二帝国,也就是萨珊王朝崛起,并向东扩张,意在恢复古波斯帝国版图。河中地区一片战火。而波斯帝国信仰的不是佛教,而是拜火教。佛教遭到沉重打击,大批佛教徒以及高僧逃到曹魏的西域长吏府辖地,躲避战乱。一时间,佛教的影响范围,被局限到了中国。

天竺高僧高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已灭亡的安息国高僧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由此,白马寺除了承担翻译佛经的责任外,又有了一批出家修行的僧侣,这些修行的僧侣每日吃斋念佛,出门化缘,从白马寺走进了洛阳城普通百姓家。

中原百姓第一次认识到什么叫和尚,什么叫出家人。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这批在白马寺修行的西域僧侣开始招收汉家百姓出家修行,一名叫朱士行的洛阳人依照《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原汉家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

至此,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德传统被打破了,佛学变成了佛教,站在儒家的对立面,并在中原大量招收信徒。与儒家统御上层不同,佛家成为了普通百姓的精神依托。白马寺也从衙门变成了庙宇,走入市井民间,成为普通百姓烧香礼佛的宗教场所。

由此,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古刹,成为宗教场所,而不是衙门,是从公元260年开始的。古刹白马寺起源于公元260年,现在是2019年,距今1759年。

三,河南洛阳白马寺这栋建筑物的起源:多次毁于战火,多次重建。

这个故事就比较长了,因为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处于战乱之时,或者改朝换代之时,寺庙就会被毁,和尚也能被抓壮丁。到了王朝重新建立,国家走向强盛之时,每一个朝代都会重修白马寺。

作为中国佛家的释源之地,河南洛阳白马寺身份地位独特。王朝覆灭,爆发战乱,第一个被毁的寺庙是他。国家统一,王朝强盛,第一个大规模营建的寺庙也是他。白马寺随着国家兴衰,不知几度沉浮。

现在河南洛阳白马寺,是金元明清四朝的被毁重建等残留物的总和。最后一次被毁是在“文革”时期,被一群红卫兵给毁掉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闻名整个中华文明圈,或者说儒释道文明圈的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要迎接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的参观,白马寺又一次得到重建的机会。

随着新中国的崛起,白马寺多次重修复原,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要说白马寺这栋建筑物的起源,还真说不清楚,规模最大,最鼎盛的白马寺是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不过,在安史之乱中被烧成了白地。也不知道汉唐的建筑物残留在不在,地基应该没有被烧才是。

如果这样算,白马寺建筑物的起源,不知道从哪个朝代算起比较好。

其他网友回答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就是公元68年.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古刹,有一仠玖佰伍拾年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几公里处的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距今1900多年的历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