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人的对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谁创新了对联?
优质回答:
春联须知多少???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门贴,门彩。古时有“桃符”之称,清代以后多是贴对联过新年,《燕京皮时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淮南子》中说这个“桃符”是用一寸来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上面写有除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古时候,到农历年初一那天,人们挂在门的两侧门框上,是为“桃符版”,以避邪降福,作为“更新除旧″的象征。到了宋代,这种悬挂”桃符”的习惯更相演成风,蜀后主孟昶而一年过春节,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联句,据说这是最早的一幅春联。以后桃木逐渐为纸取代桃木成联。四人邦之一姚文元在他们文革横行吋曾狂称“旧年”换“挑符”之句,借机改变当时局势,最后终被历史的新“桃符”陶汰。
如今,春联,盛行天下,书写春联,不但为人们带来喜庆和福气,畅心阅目,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寓意是很切入人心的,在深层次上为古诗词,古韵律和新诗歌的连接起到很好的互衬作用。这种只在春节悬挂粘贴的对联,也用在很多酒店、饭馆、庙宇、寺院、名胜古迹等处贴起来了,生辰祝寿,婚丧嫁娶也粘贴起一米。寿联、挽联种类繁多。现在也喜成对联了。特别是在网略信息平台的头条上,也相继开展了以联对的形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爱好者投入其中,发扬正能量之光大,为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做出了贡献。最后,我用才子早写的几幅春联献给大家做为我写此篇最后的结尾。
新联:
全民共饮新春酒,
举国同歌大治年。
,
传统对联:
劳动致富六畜兴旺,
勤俭持家五谷肀登。
,
通用联:
人民江山千古秀,
祖国气象四时春。
(邯郸老潘搜集整理)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的对联起源于周朝,桃符是它的前身,通过各个朝代的改进逐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对联。根据用途又分为两大类:通用联和专用联。通用联就是新年时贴的春联;专用联有婚庆、生子、乔迁、寿诞、开业等喜庆用的贺联,哀悼死者时的挽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的赠联,不同行业悬挂于大门或店内的行业联等。
早在秦汉以前的周朝,我国的一些地方就有了大门上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把传说中“神荼”“郁垒”两位神人的画像或者名字分别刻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门的两侧,用以驱鬼和避邪!
有历史记载,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出土了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逐渐替代了“神荼”“郁垒”的字样。
到了唐代,对联受唐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固有的形式: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宋代时期,对联在民间广为传播。王安石的《元日》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充分说明了当时民间过年家家户户悬挂对联的盛况。
明朝时期,对联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下,人们开始用红纸取代了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方广为流传,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其他网友回答
我注意到,如今的对联同《圣经》记载的在愈越节这天,往门框顶、门框两边抹羊血的习俗一样。又注意到如今盛行的对联模式是从盛唐时期开始的。我还查到大家都知道的景教也正是在唐朝传入我国的。景教是信奉《圣经》的,而信《圣经》的人都不会在作品上留自己姓名而作品精良。什么事也不会空穴来潮,据此,依形式逻辑三段式判断:现在盛行的对联形式是唐朝时名不见经传的景教的名不见经传的景教徒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