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发病条件(玉米后期病害)

网友提问:

种植玉米,20多天后收获,但田间小斑病发生严重,该如何防治?

优质回答:

玉米得病的话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首先要了解小斑病是怎么样形成的?以及它在什么条件下会蔓延,这种病菌一般在我们长江流域,反正就是温暖潮湿的地方,就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常严重,最严重可以减产50%半儿相当的多了!它发病的时候主要是以下的这种症状,会出现病斑长方形,黄褐色,深褐色的都有,第二点就是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而且比较小,但是很密集,一大片一大片的连在一块造成整片叶子的感染枯萎,直到最后死亡。我们想要预防这种小斑病,并必须在种植的时候就要清洁土地深翻土地,然后从源头来控制病菌,有一些老叶有病的叶子,必须要第一时间摘出来,集中到一块进行彻底销毁,而且排水一定要做好降低土地和田间的湿度,磷肥和钾肥必须要保证足够,因为这两种主流的肥料都是可以抗病的。我是乡村老崔,欢迎交流有关于三农方面的话题!

其他网友回答

玉米小斑病别名玉米斑点病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叶部,但茎部和果穗的苞叶、子粒也可被害。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椭圆形或长方形,边缘有紫色或是红色晕纹圈。斑病进一步发展是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是病斑上生出黑色霉状物。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发病特点:

该病有真菌引起,病原菌为半知亚门真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maydis)。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胞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然源、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初侵害和再侵害。发病适宜温度26—29℃。孢子在24℃下一小时即可萌发。遇充足水分或高温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大,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连作田发病较高。

病害防止方法:

1种子包衣具有防除种子带菌和苗期病害等功效。可以有效减少小斑病的初侵染源,对控制小斑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2农业防治病田应施行秋翻,适时播种、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609倍液,没隔7—10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种植户可根据田间病情酌情喷洒。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