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周公代替周成王)

网友提问:

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优质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周公,大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周公解梦》,这个好像也是非常畅销的书,不过周公到底有没有专注于解梦,似乎无史可考,可以考证的倒是周公辅成王的事。

周成王的老爸周武王,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了,讨商灭纣,建立了大周王朝,这个从《封神演义》里面可以了解,不过这是小说,和真正历史是大不相同。那么周武王死后,传位于儿子成王,成王还小嘛,所以便由功劳大大的四叔周公来辅政,六年后才还政于成王,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那么,周公既然拥有了那么大的权力,而且还执政了六年,再说自己也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为什么还要毅然让位于侄儿,他的这种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于和平后无私奉献的精神,几千年来无不为后人所称道赞颂,同时也引发了后人对其让位之举的猜测。

有人根据《荀子》和《淮南子》等古籍指出,其实周公一开始确实是想要取成王而代之的。《礼记》、《尚书》也有记载周公想要坐天子位置。但是最后没有取代成王,也许跟当时的形势变化有关。后来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蔡叔竟然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起兵谋反,致使局势紧张,同时朝中另有举足轻重的召公、太公对周公也有所不满,此时成王亦是日渐长大成人对周公似乎有所怀疑,所以在种种不利形势下,周公不得不还政以平众怒。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解释,对周公来说也许是不公平的,毕竟周公无畏无私的高大形象早已树立于人们心中,人们更愿意相信周公临危受命对国对君的一片赤城之心。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周公到底是摄政还是直接被立为王,本身在历史上就存在争议。

在《逸周书·度邑》中,周武王临终遗言就明确地说:“乃今我兄弟相后,我筮龟其何所即?今用建庶建。”“建庶建”三字今人认为应该就是“建叔旦”,原文在传抄过程中讹误。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今我兄弟相继,我哪里用得着占筮、占卜?所以我现在要立弟弟你姬旦。”

在商周之交,“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一样,都是正常的传位制度,因此周武王沿用“兄终弟及”方式传位给姬旦原本也是无可厚非之事。

此时,周人刚刚伐纣成功,但殷都虽然陷落,可商人以及原本臣服于商的天下诸侯方国并不因此而认同周人为新的统治者。所以,在武王伐纣以后,表面看来天下太平,一直平安无事,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周武王之所以要传位给姬旦而不是儿子姬诵,就是因为在如此复杂局面下,必须得有一位强有力的王者来率领周人,才能真正实现周国征服天下的目标。

然而,周武王这一决定,是否能得到其他周人理解却是另一回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意思是说,上文中这十六个国家,都是文王之子的封国。这十六个儿子,再加上早死的伯邑考及周武王姬发,周文王至少就有十八个儿子。这些儿子中,伯邑考、姬发、姬鲜(管叔)、姬旦又是同母弟。理论上而言,如果是兄终弟及,周武王去世后,这十六人人人有机会继承王位。按照兄弟大小顺序,管叔姬鲜排行老三,姬旦才排第四位。再怎么说,继承王位的都应该是姬鲜而不是姬旦!

因此,在得知周公旦被立为周王后,远在商都担任“三监国”的管叔、蔡叔、霍叔立刻就起来造反了!

三兄弟造反,是因为远离宗周、讯息不畅而被人挑拨,还有情可原。但就在姬旦身边,也有人对他疑心重重。召公姬奭,因为在周人反商时功劳甚大,在周国权势足以与姬旦想抗衡。周成王亲政之后,“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召公地位之高。但是,他对于姬旦继位为王也是怀有疑虑:“(周公)当国践祚,召公疑之。”(《史记·燕召公世家》)

正因为在周人内部的众多人对周公继位为王都产生了怀疑,所以不管周公再能干,他的王位都无法坐稳。更何况,周公执政的七年里,确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明确“父死子继”为第一继承法则,作为制定人,他自己也不好公然违背周礼。

因此,种种内外因素影响下,在天下大致稳定后,周公最终还是将王位还给了周成王。周公之所以不直接取代周成王,一是因为内部反对者众多,二是因为他自己制定了周礼,当然也不能公然违反。

其他网友回答

周武王率军打败商纣王取得天下之后,在位六年而崩。太子成王年纪尚小,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周公执政6年后让位于成王,实现权力的和平过渡。周公没有取代周成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军权不在手中,不具备取代周成王的必要条件。在古代王朝的统治中,皇帝的权威一定是要建立在军权之上的。谁掌握了军权,谁就拥有了势力。周公虽执政,但军权归于老太师姜子牙。姜子牙是周成王的外公,只能是帮成王而不是帮周公。即使周公使用军权也是在成王和姜子牙等人的授权下进行的。

二是世俗礼数限制,主观上没有取代周成王之意。周公品行高尚,他不是一个充满野心、觊觎皇位的人,孔子儒学把周公的人格魅力奉为至尊,把周公的礼乐制度奉为圭臬,因此周公也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长期以来占据封建社会主流地位,如果这种观点能被轻易推翻,岂不是宣告了儒家政治构架及政治理想的彻底破产。孔子不傻,他不可能去树立一个经不起半点推敲的榜样。

三是若有取代之机,周公来取代周成王有背常理。周武王离世前曾提出兄死由弟继承王位,周公没有接受这个要求,周武王的父亲共生有十子,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周公排行第四,长子伯邑考被杀,才轮到武王姬发,倘若按兄死由弟继承王位的理论,三弟管叔鲜的“合法性”要高于四弟周公,父传子家天下才符合朝代更的历史规律。

四是取代称帝无望。主动让位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周公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选择合适的时机,还政于成王,周公退而求其次,进而与召公平分大权,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跃在权利中心,留下了千古美名,这也是孔子尊称为圣贤、树为标杆的一个重要原因,若是周公强取皇权,很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周公最后没有取代周成王,其实是当时政治环境和战争局势所产生的无奈之举,也是周公人格魅力的另一种体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