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周公为什么被称为圣人?
优质回答:
文、武王父子创业,武王灭商不久就死了。有周一代的制度(分封)及文化(礼乐)秩序建设都是由周公一手建立的。
子贡曾经拍马屁,说孔子是圣人。孔子说,哎?我不能称作圣人。后来这件事又被孟子用来客套一番。其实孔子生前就有圣人的议论了。死后不久在其弟子及能影响到的圈子里,孔子被称为圣人是较为普遍的。所以庄子编寓言就针锋相对,啊你就是那个“博学以拟圣”的孔丘吗?
但是孔子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有两点理由。第一,他认为自己是述而不作,即只有整理文化之功,而无创作之实。那他整理的东西是谁创作的呢?周公。第二,孔子一生虽然干过一段时间鲁国司寇,基本上是未得其位,没有政绩,如何称为圣人?就连编春秋,自己也是诚惶诚恐,为何?因为古代行褒贬之实的是天子。而周公是有天下之实的,有的书里甚至记载周公曾经称王(当然儒家不承认)。
孔子晚年说,很久没梦见周公了,不久就死了。如此,便知周公之于孔子,是高山仰止的偶像。
明确了儒家圣人的概念,便明晓了周公为何在儒家推崇如此之高。
虽然如此,历史上的周公未必真如孔子心中所想,那么尽善尽美。因为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整理的诗书礼乐全是周公创制的。其实未必然。后来孔子的迷弟爱吹牛的孟子看得更透一些,说其实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的,他是集大成的。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是却也有些道理。孔子整理后的诗书礼乐和之前的那些作为材料存在的东西已经大相径庭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将周公旦推上了神坛,在儒家体系中,周公旦就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儒家鼻祖孔丘毕生推崇的周礼正是出自周公旦之手,从这个层面而言,周公旦更加是孔圣人心中的圣人!
儒家因何将周公旦置于圣人之位?其最大的理据无非是周公辅成王。在儒家经典中,周公旦一生鞠躬尽瘁,全心全意辅佐周成王建立了不世之功,却又在周成王七年急流勇退,主动交出了手中的权力。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圣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圣人?
史籍中的不同声音
在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儒家尚未完全占据思想主流,与儒家指导思想相悖的史籍并不罕见。《尚书》中就曾经记载过召公奭和太公望(姜子牙)质疑周公旦居心的记载,甚至汉武帝时期的太史公在其巨著《史记》中也提及了相关内容。
换言之,周公旦恐怕远没有那么“天下归心”,且不如说周公旦发动“三监之乱”的那几位亲兄弟,就连与周公旦同朝为臣的召公奭和太公望都提出了质疑,可见周公旦的一些行为的确是令人生疑的,至少做得没那么“天下为公”!不是吗?否则,召公奭与太公望的质疑缘起何处?
人性的本来面目
还是本人经常说到的那个人性永恒的话题,人性是永恒的,今人未见得比古人卑劣、古人也未见得就比今人高尚!架空汉献帝的权臣曹操年轻时还曾经颇具忠臣情节,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也曾经被周世宗柴荣认为忠心耿耿……时易则事易,有时候到了一定位置之后,人不由己。就算你相当忠臣,你的儿子呢?你的手下呢?难道他们也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吗?
翻遍《二十四史》,您见过几个在没有任何客观压力的情况下主动交出权力的权臣?几乎没有!作为权臣,得罪人在所难免,一旦交出了手中的权力,无异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只能任凭他人宰割了。我相信周武王能够选择周公旦这个弟弟来辅政,起码说明在周武王心中他是没有野心的,我也愿意相信,周公旦的确没有野心。可问题是,周公旦下面的人呢?他们像后来的石守信等人那样给周公旦来一出“黄袍加身”呢?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面对无上权力,一切忠心、自律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反正我是不信周公旦对周天子的王权一点想法都没有,而且主动交出了权力的。
权力平衡游戏
提起周成王,大多数人相到的都是周公辅成王,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几个重要人物。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召公奭同样是周武王留给儿子周成王的辅臣之一;毕公高辅佐了周成王,之后又被周成王留给了儿子周康王作辅臣;太公望是异姓功臣的代表,他们游走于血统边缘,独立于姬姓诸侯之外。
换言之,彼时周成王的朝堂之上不只是周公旦一人,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都是手握实权的。更重要的是,周成王即位以后发生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分陕而治,周天子的治权被以陕地为界一分为二,西归召公奭、东归周公旦。也就是说,彼时周公旦并不是一家独大!首先召公奭就与他平起平坐。这还只是一家,毕公高与周成王关系亲密、太公望更是独立于姬姓诸侯之外的异姓。周公旦想要架空周成王甚至取而代之,阻力太大,根本做不到!这或许才是周公忠心耿耿辅成王的真实原因,与后来蜀汉政权的权臣诸葛亮几乎如出一辙,各派政治势力的牵制根本不容许他生出野心。
周公旦的激流勇退
史载,周成王七年,周公旦激流勇退,主动交出了手中的权力。看看古今中外那么多的权臣,有谁心甘情愿交出权力的?乾隆帝都退位了,还硬把着权柄三年多!很何况一个权臣?没有了手中的权力,他就是待宰的羔羊……
周公旦能如此“主动”地交出权力,恐怕只有一种可能性,迫于无奈。自身无法做大、长大成人的周成王又开收权,周公旦只能老老实实交权,否则他就是第二个鳌拜!本着谁获益谁即主谋的逻辑,从后来毕公高的崛起来看,很可能就是周成王与毕公高联手逼退了周公旦!这样才更加符合常理、符合人性,不是吗?作为周公旦识趣的投桃报李,他的几个儿子后来都被封为了诸侯也就顺理成章都说得通了。
综上所述,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过是儒家自欺欺人罢了。周公旦辅政期间质疑声一直就没有断绝过,因为权力平衡的形成,周公旦更加无法走得更远,只能老老实实辅佐周成王。周成王长大成人之后,出于揽权的需要,联合毕公高和/或者其他一些政治势力成功逼退了周公旦,这恐怕才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所谓圣人不过是儒家的需要、为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儒家鼻祖孔丘毕生推崇的周礼源自于周公旦,一旦否定了周公旦,等于是从根子上否定了儒家学说本身!为了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儒家必须推崇周公旦,别无选择。于是,一代圣人就这样诞生了……
其他网友回答
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何来周公?周公解梦。
圣人何其多,后人乱封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