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信善: 感恩天门中学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曹性善,天门人,1946年出生在城关南湖堤,后回老家黄潭前河村,2006年在黄潭中学退休。

感恩天门中学
1961年,时年十五岁的我在黄潭中学参加中考。那一年全校五个毕业班约四百多人,考上高中的仅十余人,升学率为百分之三,考入天门中学的只有我们几个人,真是百里挑一啊!

跨入天门中学在当时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我们1961年那一届只有四个班,共一百二十多人,比现在天门中学优录的人数都少,那可都是天门全县的精英啊!

入校后第一次开会,黄绍元校长讲话:高考是决定人生穿皮鞋还是穿草鞋的关键,同学们考入天门中学,皮鞋你已经穿上了一只,只要刻苦用功,三年后另一只自然会套到你的脚上。这样形象的励志讲话,让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少年热血沸腾,从此心无杂念,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整整三年。不知有多少个清晨,我们赶在起床铃响之前到北院背俄语,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们在就寝熄灯后躲在厕所或猫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做试卷,整整三年,我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始终如饥似渴地积累知识、丰富自己。那是我们人生中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三年时光啊!
感恩天门中学!让我们有幸接受那么多名师的教诲。我们高二、高三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赵际美,以她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亦师亦母,盈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教我们几何的阮老师是清华大学毕业生,不仅温文儒雅,而且逻辑清晰、推理严密,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书生涯中,我的数学多次考满分(包括1987年民转公考试,我的数学仍然是全市唯一的满分);教我们历史的李远勋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他上课从不带课本,更没有备课笔记,从上课铃响到下课铃响,一边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一边将重点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演讲之精彩、时间掌握之准确,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教我们俄语的童震邦老师是上海翻译局的高级翻译,他有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学外语不在乎考分高低,重点是准确使用这门语言并能融入这个民族之中。
为此,他常邀请他的俄罗斯朋友——一位生活在卢市的莫斯科老太太与我们对话,让我们与苏联小学生通信,要我们唱俄语歌曲,在任何地方见到他都必须用俄语打招呼。正是因为童老师教学有方,才让经历半个世纪人生风雨的我,现在还记得一些常用的俄语对话,还能唱几句俄语歌曲 ;教我们化学的李永笏老师与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是大学同学,教我们代数的周世俊老师后来是荆州地区教研室主任……感谢这些高学历的名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学习方法,更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感恩天门中学!让我有幸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们,同窗共读三年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因为政治原因,我们毕业后的人生天壤之别,但在我艰难困苦的时候,在子女就业等问题中,身居高位的同学们仍念昔日的同窗之情,热情地向我伸出援手,谢谢你们,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同学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提前走了,活着的人也是天涯海角,散落在全国各地,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通过《天中6104》这个群,我们紧密地联系,分享各自的喜乐与忧愁,互致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三(四)班的三十多个同学,无论是疾病还是生死,我们永远都是同学!

人生如梦,一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回忆起那美好的三年高中生活,却历历在目、宛如昨天。无论是黄昏独处,还是午夜梦醒时,不经意间,天门中学校部大楼和南北两院都会浮现在眼前!可惜的是如今物不是人也非,旧校区早已卖给了华泰中学。几次故地重游都看不出从前的痕迹,只有一棵原五四路上的法国梧桐,孤独地立在华泰中学教学楼旁,如苍老佝偻的长者,默默俯视着昔日的校园,回忆那已经逝去的辉煌岁月。

衷心地感谢我的老师们!是你们给了我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让我平静地面对人生风雨,并在教书这个行业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衷心地感谢我的同学们!在我艰难困苦的时候拉了我一把,给予我纯真的同学友谊!

衷心地感恩天门中学,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2021年3月
天门文艺投稿邮箱:394591538@QQ.com
小编微信号:13807227468
往期精彩阅读:
张东初:那些逐渐远去的匠人
陈浩:一柱阳光照进瓦缝
李功荣:1966年,我在天安门广场见到了毛主席!
汪文玮:永远的遗憾,怀想那个没有出世的孩子……
天门老乡看过来,正月十五闹元宵……
陈艳萍:月半粑粑
韩天才:六千年梦醒石家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