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姣娥随笔:人到中年怕过年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年,
越来越近。
心,
越来越宁。
一年又一年,
从指尖悄然流失,
增长的只有年龄,
还有对岁月
越来越淡定的接纳。
儿时的盼年,
有糖果,有新衣,
有父亲肩挑重担,
千里迢迢的回家。
年轻时的年,
是欢天喜地,
携儿带夫,奔往老家
是父母杀鸡宰鸭,
站在门前的张望。
中年时的年
已站成了一棵树
逐渐苍老的容颜
或深或浅,无声
守望岁月的刀痕。
一辈子真的不长,
天伦之乐,亲情之爱,
该珍惜的彼此珍惜吧!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就开始慢慢地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浓浓的,腻腻的,带着一股醉人的熏香。
仿佛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程序,家里的阳台上,厨房里也挂起了黄澄澄的熏鱼腊肉,鸡腿香肠,似乎在招摇着迎接新年的叩门声。然而,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我却越来越产生一种惧怕心理——害怕过年。
“年年难过年年过”这句话本来是说过去人们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日子过得挺艰难,一年比一年难过,但每年仍然是一样的过去了。
而现在,却是由于不可忽视的俗成礼节和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变化,我宁愿把这句话理解成许多想过清闲年的人的一种真实心态。
年是热闹祥和的象征,也是几千年文明古国最看重的传统佳节。在过年的这段日子里,无论你是怎样的忙碌和不情愿,给长辈拜年尽孝道,给上级拜年尽忠道,给亲朋好友拜年尽情道,给同事拜年尽礼道,似乎成了沟通联络感情的一条通道。
在这条通道上,你得赡前顾后,尽善尽美,什么人家送什么礼物,什么人家什么时候去合适,你都得考虑周全,稍有不周,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引来非议。
而拜年是应酬,应酬得吃饭,吃饭就是喝酒,酒后干什么?主人往往会接着问一句是打麻将还是“斗地主”?自然是主随客便,大家只要尽兴就是。
只有我等不合时宜之人,很难随大流尽兴,往往是坐了一会儿冷板凳后,就会在热闹的气氛中起身告辞,让大家在笑谈中揶揄一句:“过年还不知道轻松一下?真是的!”
这样的过年往往让我过得头昏脑胀,不胜其烦,但脸上还得写满笑意。尤其是有一年春节期间,我和几个朋友的家庭凑在一起,轮流坐,排果果,从初一到初六,天天都是在这样的吃喝玩乐中度过的,表面看起来挺热闹,其实几天下来,一个个都累得精疲力竭,好想静养。

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请客吃饭才是个难题。菜做少了太寒碜,既怕烘托不出过年的热闹,又怕别人在你背后说你“抠门”。菜上多了又让人望而生腻,一个个大盘小蝶端上桌后又完璧归赵地撤下来。说倒掉吧,看着怪可惜的,说不倒吧,一家人要吃多少天才能盘盘散尽?
再说,说不定明儿又有新客上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总不能让客人新年第一次到你家,就吃剩菜吧!罢罢罢,倒!
我一直以为,过年图的不仅仅是热闹,还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情。我想,孩子们盼年盼的就是这些吧。因为孩子们在这几天里,可以放松自己,心无旁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受老师家长的约束。
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中年的我们不可能再回到从前。而把过年当成一种累赘也非我所情愿。所以,在心里,我一直怀念那个只有我一个人过的春节。
那年春节,我舍弃了一切约定俗成的礼节,把自己锁在家里读完了米切尔的《飘》和莫泊桑的一系列著作。
当然,那次过年,老家的亲人以为我在单位忙上班,而单位的同事又以为我回老家与家在一起,没有人知道我是一个人锁在家里过的年。
而今,人到中年的自己,再也无法任性而为,年是孩子们迫切回家的节日。在这里,他们可以如当年年轻的我们一样,全身心放松自己,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还有那种隐藏内心的害怕和珍惜。

作者简介:一个喜欢玫瑰和白菜的女人,一个喜欢沉迷于书海的女人,一个被生活累弯了腰却深怀感恩之心的女人,一个容颜渐老,心态却依然年轻的女人,一个出入于梦想和现实之中的女人,一个喜欢折腾自己的女人。
杨姣娥工作室
与你分享生活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